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剑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37
1
作者 卢珣 章明秋 +2 位作者 容敏智 杨桂成 曾汉民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共6页
剑麻是一种价廉质轻、具有高比强度和比模量的天然纤维 ,可用作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本文作者总结了近年来剑麻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剑麻的结构与性能、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等 。
关键词 增强 剑麻纤维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纤维改性 结构 性能 表面改性
下载PDF
碳酸钙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潘顺龙 容敏智 章明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7-49,共3页
综述近几年碳酸钙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碳酸钙粒子表面处理方法及影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各种因素,重点介绍碳酸钙增韧聚合物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碳酸钙 增韧 表面改性 填充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填充塑料
下载PDF
填充型聚合物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军荣 许家瑞 +1 位作者 章明秋 容敏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48-51,共4页
作为一种功能性复合材料,填充型聚合物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化学化工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填充型聚合物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制、影响因素及其近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填充型聚合物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 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 气敏传感器 气敏材料
下载PDF
智能自修复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4
作者 汪海平 章明秋 容敏智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20期92-96,共5页
自修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颖的智能结构功能材料,通过实现微裂纹的自愈合,为预防潜在的危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一些重要工程和尖端技术领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通过研究自修复体系的结构与修复性能的关系,修复剂... 自修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颖的智能结构功能材料,通过实现微裂纹的自愈合,为预防潜在的危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一些重要工程和尖端技术领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通过研究自修复体系的结构与修复性能的关系,修复剂的修复机理,以及修复过程的动力学,从而研制出在使用环境下可长期储存,对裂纹能进行快速高效自修复的材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修复剂 微胶囊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麦羟硅钠石/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戈明亮 王旭斌 梁国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2-1460,共9页
麦羟硅钠石(magadiite)是一种新型的层状纳米硅酸盐材料,由于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比表面积大、阳离子交换性能高、吸附性能强、层间膨胀性能好等优点,成为纳米材料提升聚合物性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材料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麦羟硅钠石/... 麦羟硅钠石(magadiite)是一种新型的层状纳米硅酸盐材料,由于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比表面积大、阳离子交换性能高、吸附性能强、层间膨胀性能好等优点,成为纳米材料提升聚合物性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材料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麦羟硅钠石/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聚合物插层法、单体原位插层聚合法、锚固插层聚合法。浅谈了国内外利用3种方法制备的基于聚苯乙烯、聚丙烯、环氧树脂、尼龙6、聚己内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多种聚合物的麦羟硅钠石/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对在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中出现界面不相容、麦羟硅钠石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阐述了麦羟硅钠石对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麦羟硅钠石/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羟硅钠石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低填充SiO_2/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特性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春蕾 章明秋 容敏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33,共4页
通过对纳米 Si O2 辐照接枝聚合改性 ,结合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低填充 Si O2 / PP纳米复合材料。发现在一定拉伸速度和粒子含量下 ,经辐照改性的 Si O2 / PP纳米复合材料韧性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强度也有所增加。随拉伸速度的升高 ,纳米... 通过对纳米 Si O2 辐照接枝聚合改性 ,结合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低填充 Si O2 / PP纳米复合材料。发现在一定拉伸速度和粒子含量下 ,经辐照改性的 Si O2 / PP纳米复合材料韧性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强度也有所增加。随拉伸速度的升高 ,纳米复合材料的模量和强度逐渐增大 ,而韧性则随之下降。断面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二氧化硅 辐照接枝聚合改性 熔融共混
下载PDF
表面处理对PA6/C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破坏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林志勇 林金清 曾汉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共3页
通过碳纤维(CF)表面官能团的酰氯化,利用酰氯作为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的活化剂,成功地制备了表面接枝尼龙6(PA6)的CF。研究了表面己内酰胺稳定化并阴离子接枝PA6的CF对PA6/C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接枝PA6后的... 通过碳纤维(CF)表面官能团的酰氯化,利用酰氯作为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的活化剂,成功地制备了表面接枝尼龙6(PA6)的CF。研究了表面己内酰胺稳定化并阴离子接枝PA6的CF对PA6/C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接枝PA6后的PA6/CF复合材料界面相互匹配,改善了复合材料界面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复合材料剪切破坏呈部分非界面脱粘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表面官能团 力学性能 破坏形态 界面反应 树脂
下载PDF
剑麻纤维/大豆油树脂基泡沫塑料复合材料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素平 容敏智 +1 位作者 章明秋 胡静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781-785,共5页
合成了丙烯酸酯化环氧大豆油(AESO),以AESO为不饱和树脂基体,以短切剑麻纤维为增强体,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植物资源的环保型纤维增强泡沫塑料.研究了大豆油基不饱和聚酯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考察了引发剂、促进剂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 合成了丙烯酸酯化环氧大豆油(AESO),以AESO为不饱和树脂基体,以短切剑麻纤维为增强体,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植物资源的环保型纤维增强泡沫塑料.研究了大豆油基不饱和聚酯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考察了引发剂、促进剂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泡沫塑料制备的影响.并在制备AESO不饱和聚酯泡沫塑料的基础上,用短切剑麻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来提高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少量剑麻纤维即可明显提高大豆油基不饱和聚酯泡沫塑料的压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材料 剑麻纤维 丙烯酸酯化环氧大豆油 纤维增强泡沫塑料
下载PDF
纳米浇注法制备有序介孔WC/C复合材料及电催化性能
9
作者 邓凌峰 夏燎原 +3 位作者 胡云楚 吴义强 章明秋 容敏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262-2267,共6页
以介孔SiO2为硬模板,通过纳米浇注法在模板孔道中引入不同质量配比的碳源和钨源前驱物,经过高温碳化还原反应,刻蚀除去模板后得到了介观结构有序的SBA-15和KIT-6介孔碳化钨/炭(WC/C)复合材料。采用XRD、TEM、EDX、TGA、CV和N2吸附-脱附... 以介孔SiO2为硬模板,通过纳米浇注法在模板孔道中引入不同质量配比的碳源和钨源前驱物,经过高温碳化还原反应,刻蚀除去模板后得到了介观结构有序的SBA-15和KIT-6介孔碳化钨/炭(WC/C)复合材料。采用XRD、TEM、EDX、TGA、CV和N2吸附-脱附等测试手段,对所得复合材料进行了物化性质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介孔WC/C复合材料具有有序的介观结构(p6mm,Ia3d)、高的比表面积(约500m2/g)和较大的孔径(约4nm)。CV测试表明,三维贯通的有序TC/C-KIT-6为载体负载Pt催化剂,对甲醇的催化氧化具有更优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模板合成 有序介孔材料 碳化钨 催化氧化
下载PDF
微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益片 章明秋 +1 位作者 容敏智 阮文红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659-662,共4页
以球磨接枝方式制备了聚丙烯酸酯(PBA)接枝微米级二氧化硅,并通过转矩流变仪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得到接枝微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万能力学试验机、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球磨接枝原理以及复合材料的性质... 以球磨接枝方式制备了聚丙烯酸酯(PBA)接枝微米级二氧化硅,并通过转矩流变仪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得到接枝微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万能力学试验机、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球磨接枝原理以及复合材料的性质.结果表明,球磨过程中,PBA通过化学键的形式接枝到微米二氧化硅表面,使其在聚丙烯集体中得到较好的分散,而且粒子表面的接枝聚合物链与基体大分子链相互缠结,这样的结构增强了微米粒子与基体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从而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起到了有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二氧化硅 聚丙烯 球磨接枝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反应性增容制备纳米SiO_2/PP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精华 容敏智 +1 位作者 阮文红 章明秋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668-674,共7页
反应性增容技术可以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原位生成接枝或嵌段共聚物而在两相之间产生比纯物理作用更强的相容性和界面粘结.据此原理,本工作采用溶液接枝的方法在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表面接枝改性引入带活性羟基的聚丙烯酸羟乙酯(PHEA),... 反应性增容技术可以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原位生成接枝或嵌段共聚物而在两相之间产生比纯物理作用更强的相容性和界面粘结.据此原理,本工作采用溶液接枝的方法在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表面接枝改性引入带活性羟基的聚丙烯酸羟乙酯(PHEA),然后将它与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了反应性增容型nano-SiO2/PP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发生了原位化学反应,生成了接枝物,从而增强了nano-SiO2与PP的界面粘结,提高了两者的相容性.与纯PP相比,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缺口冲击强度,当nano-silica为1.43vol.%时,是纯PP的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丙烯 接枝改性 反应性增容
下载PDF
层状蒙脱土/聚丙烯纳米复合自增强材料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力 章明秋 +1 位作者 容敏智 阮文红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655-658,共4页
采用熔融插层法来制备了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蒙脱土的加入量对聚丙烯的增强增韧作用,同时并引入一套新的自增强的工艺,研究这个工艺下蒙脱土的加入对聚丙烯材料的作用.经过自增强工艺的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 采用熔融插层法来制备了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蒙脱土的加入量对聚丙烯的增强增韧作用,同时并引入一套新的自增强的工艺,研究这个工艺下蒙脱土的加入对聚丙烯材料的作用.经过自增强工艺的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都比原来的材料增强3.2~4.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蒙脱土 聚丙烯 自增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剑麻纤维/不饱和聚酯环境材料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桂成 曾汉民 +2 位作者 章明秋 张茂安 李家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剑麻纤维/不饱和聚酯环境材料可以使用玻璃钢模具在常温低压下模压成型,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其制品强度高,握螺钉性能好,耐水性优良,并且造价低廉。
关键词 剑麻纤维 不饱和聚酯 握螺钉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砜聚合物特种工程塑料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骁 赵建青 +4 位作者 袁彦超 刘述梅 曹明 阮文红 章明秋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18期66-67,49,共3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聚砜(PSF)、聚醚砜(PES)和聚亚苯基砜(PPSU)三种砜聚合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对砜聚合物的性能、合成方法以及应用作了阐述。
关键词 特种工程塑料 砜聚合物 聚砜 聚醚砜 聚亚苯基砜
下载PDF
分子与纳米自组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慧文 容敏智 章明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8期59-61,共3页
对近年来分子与纳米自组装材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小分子自组装、大分子自组装、纳米自组装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展示了该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和研究结果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自组装 分子识别 小分子 大分子 纳米材料 模板法
下载PDF
二维层状材料麦羟硅钠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戈明亮 席壮壮 梁国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4-760,共7页
二维层状材料硅酸盐是硅、氧与其他化学元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其以硅氧四面体为基本结构,根据不同的配合形成了各类的硅酸盐,其种类繁多、熔点高、比表面积大、抗蠕变性良好以及可插层,且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热稳定性和化学... 二维层状材料硅酸盐是硅、氧与其他化学元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其以硅氧四面体为基本结构,根据不同的配合形成了各类的硅酸盐,其种类繁多、熔点高、比表面积大、抗蠕变性良好以及可插层,且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耐火材料、陶瓷、造纸、橡胶、塑料、医药、农药、纺织、化妆品、国防和环保等领域。麦羟硅钠石是一种水合硅钠石,它属于层状硅酸盐,结构式为Na_2Si_(14)O_(29)·n H_2O,作为一种新型的层状硅酸盐材料,相比于蒙脱石等其他层状硅酸盐,它的活性Si-OH位于层间的表面上,有利于其功能化改性,且显著提高了层间电荷密度,从而提高了其离子交换能力。麦羟硅钠石具有规整的层板结构和可调控的层间距,可以在层间引入不同功能的分子,作为组装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基础材料。麦羟硅钠石是纯硅体系,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单个片层较厚(1.12 nm),结构稳定性好,可以人工合成,通过控制合成工艺,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且价格低廉,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到目前为止,麦羟硅钠石的制备主要是通过水热法人工合成,硅源可以为硅藻土、水玻璃、沉淀白炭黑浆料(PPS)、SiO_2-NaOH-Na_2CO_3-H_2O体系、硅胶、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制备方法越来越简单,晶型也越来越完善。麦羟硅钠石的改性研究包括有机插层改性、酸化处理和无机改性。此外,由于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具有常规聚合物复合材料所没有的结构、形态,以及较常规聚合物复合材料更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气体液体阻隔性能等,麦羟硅钠石/聚合物复合材料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应用方面,麦羟硅钠石由于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量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作为吸附材料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等。因其层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麦羟硅钠石可以作为硅源合成沸石分子筛,其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和一定的耐酸性。麦羟硅钠石由于化学稳定性及较强的负载能力,可以有效负载催化材料,并使催化材料获得很好的分散效果,增强其催化性能。为反映当今国内外麦羟硅钠石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麦羟硅钠石的结构与性质、制备、改性以及应用等内容。但是目前对于麦羟硅钠石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将来麦羟硅钠石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其前景将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羟硅钠石 有机插层 酸化处理 无机改性 吸附 催化材料
下载PDF
外植型自修复聚合物用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研究
17
作者 叶小机 宋艺曦 +1 位作者 容敏智 章明秋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3期51-53,共3页
外植型聚合物自修复体系中,化学性质活泼的修复剂无法直接用原位聚合等方法直接制备微胶囊,而往往需要利用空心球负载来实现间接微胶囊化的目的。为了保证微胶囊破裂时候能在局部区域提供足够的修复剂,需要制备大直径空心微球。本文作... 外植型聚合物自修复体系中,化学性质活泼的修复剂无法直接用原位聚合等方法直接制备微胶囊,而往往需要利用空心球负载来实现间接微胶囊化的目的。为了保证微胶囊破裂时候能在局部区域提供足够的修复剂,需要制备大直径空心微球。本文作者利用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微球为模板,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成功制备出直径约6微米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研究了溶剂抽提和高温煅烧,以及不同升温程序给二氧化硅空心结构带来的影响。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产品形貌和壳层裂纹的研究,发现以1℃/min的升温速率,高温煅烧去除聚合物模板是制备外植型自修复聚合物用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球 二氧化硅 自修复
下载PDF
Al_2O_3的表面处理及粒子尺寸对SBR导热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5
18
作者 唐明明 容敏智 +2 位作者 马传国 章明秋 叶建荣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以丁苯橡胶为基质,微米氧化铝与纳米氧化铝为导热填料,制备了填充型导热橡胶,研究了微米氧化铝填充量、偶联剂表面处理对导热橡胶导热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纳米氧化铝和微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的导热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并将2种粒子以不... 以丁苯橡胶为基质,微米氧化铝与纳米氧化铝为导热填料,制备了填充型导热橡胶,研究了微米氧化铝填充量、偶联剂表面处理对导热橡胶导热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纳米氧化铝和微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的导热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并将2种粒子以不同配比加入丁苯橡胶基质中,对其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微米氧化铝填充份数的增加,丁苯橡胶的导热系数增大,但其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下降;用硅烷偶联剂KH-570,KH-550,A-151和钛酸酯偶联剂TM-S105表面处理后的微米氧化铝对导热橡胶的导热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显著;在相同填充量下,纳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比微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在合适的比例下,纳米氧化铝与微米氧化铝混合填充的导热橡胶其导热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微米粒子填充的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橡胶 性能 粒子尺寸 丁苯橡胶 纳米氧化铝 微米氧化铝 导热系数 表面处理
下载PDF
半芳香族尼龙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凯 赵建青 +1 位作者 刘述梅 章明秋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6-542,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几种已商品化的半芳香族尼龙(PPA),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的结构、性能、改性及加工应用等;介绍了一种改善PPA加工性能的方法,即添加少量热致液晶高分子... 综述了近年来几种已商品化的半芳香族尼龙(PPA),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的结构、性能、改性及加工应用等;介绍了一种改善PPA加工性能的方法,即添加少量热致液晶高分子可改善PPA的加工性能,同时可保持其良好的力学性能;总结了PPA的应用领域,综述了国内PPA的研究水平,并指出了PPA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芳香族尼龙 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 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下载PDF
官能团化聚丙烯对Mg(OH)_2/PP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麦堪成 裘翌昕 林志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49,共5页
制备了加有官能团化聚丙烯 (FPP)、接枝单体和原位形成FPP改性Mg(OH) 2 /PP复合材料 ,研究了FPP、接枝单体和原位形成FPP对Mg(OH) 2 /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Mg(OH) 2 使PP力学性能明显降低 ,缺口冲击强度降低比弯曲... 制备了加有官能团化聚丙烯 (FPP)、接枝单体和原位形成FPP改性Mg(OH) 2 /PP复合材料 ,研究了FPP、接枝单体和原位形成FPP对Mg(OH) 2 /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Mg(OH) 2 使PP力学性能明显降低 ,缺口冲击强度降低比弯曲、拉伸强度更加明显 ,但模量提高。FPP加入有利于复合材料弯曲、拉伸强度提高 ,而且Mg(OH) 2 用量越多 ,效果越明显。接枝单体加入也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尤其高含量Mg(OH) 2 填充复合材料。虽然原位形成FPP改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比仅加有接枝单体的低 ,但随接枝单体用量增加而提高。抗氧剂对原位形成FPP改性复合材料Mg(OH) 2 /PP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团化聚丙烯 力学性能 Mg(OH)2/PP复合材料 接枝单体 原位形成 氢氧化镁 拉伸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