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功效成分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李宁 李恩念 +3 位作者 陈红波 程芳 邹衡芳 陈鸿鹏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皮肤细胞中黑色素沉着过度会导致皮肤疾病,如炎症后色素沉着、日光性黑子、黄褐斑和雀斑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可用于临床辅助治疗黑色素沉着过度,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黑色素合成、还原黑色素、抑制黑素小体转运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中的... 皮肤细胞中黑色素沉着过度会导致皮肤疾病,如炎症后色素沉着、日光性黑子、黄褐斑和雀斑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可用于临床辅助治疗黑色素沉着过度,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黑色素合成、还原黑色素、抑制黑素小体转运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中的美白原料,通过抑制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酪氨酸酶,参与调控黑色素生物合成的信号通路,还原黑色素或抑制黑素小体转运等作用机制达到美白的作用。随着市场对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的需求日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天然活性成分作为美白原料添加到化妆品中,但是存在着成分不明确、作用机理缺失等问题。文章梳理了现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功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并分类归纳讨论,旨在为皮肤色素沉着防治的临床策略以及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祛斑美白类化妆品 酪氨酸酶
下载PDF
湖南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鹏 符一岚 +3 位作者 李沁璇 胡雅雯 谢智勇 何益锋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目的评估湖南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抗肿瘤药物(ADs)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为制定ADs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南省19家三级甲等医院接触ADs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药师、行政人员、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 目的评估湖南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抗肿瘤药物(ADs)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为制定ADs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南省19家三级甲等医院接触ADs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药师、行政人员、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ADs接触及防护情况、认知及培训情况、自身健康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588份,有效回收539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539名调查对象中,职业以护士(46.75%)为主,工作科室以肿瘤科最多(31.17%),年龄以30~39岁为主(46.94%),女性较多(80.15%),本科学历占比最高(63.82%),中级职称最多(47.31%),工作年限以6~10年为主(29.87%);接触较多的ADs有顺铂(78.11%)、环磷酰胺(73.10%);不同科室及不同职业工作人员接触ADs的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血液科(72.97%)、护士(55.16%)频繁接触ADs的比例最高;8.01%的工作人员所在科室未配备任何防护装置,1.91%的工作人员在接触ADs时不使用任何个人防护装备;不同科室工作人员对ADs及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01),肿瘤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血液科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不同职业工作人员对ADs的作用机制、吸收途径、接触后的处理方式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P≤0.001),医生、护士、药师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25.97%的工作人员未接受过相关培训;不同科室、职业的工作人员在接触ADs后出现自身健康问题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01),血液科(54.05%)、护士(35.71%)出现健康问题比例最高;出现较多的健康问题为脱发增多(34.60%),口腔炎、口腔溃疡(13.50%),月经异常(13.08%);316名已婚女性员工中,43例(13.61%)出现过不孕,14例(4.43%)出现过习惯性流产,94例(29.75%)有过人工流产,32例(34.04%)人工流产的原因为胎儿发育问题。结论医疗机构存在ADs职业暴露的风险,工作人员要提高对ADs职业暴露的认知;医疗机构要加强管理,强化培训,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区职业暴露防控情况制定相关法规,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医疗机构 抗肿瘤药物 职业暴露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复方增强免疫力活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武万兴 段志辉 +1 位作者 薛璃轩 汪小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2-404,共13页
本研究系统评价了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复方(以下简称“复方”)的增强免疫力功能,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其作用机制。分别考察复方的NK细胞活性、迟发型变态反应、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评估其增强免疫力活性。体外... 本研究系统评价了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复方(以下简称“复方”)的增强免疫力功能,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其作用机制。分别考察复方的NK细胞活性、迟发型变态反应、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评估其增强免疫力活性。体外和体内结果表明:复方低、中、高剂量组(0.4、0.8、2.4 g/kg)均可以显著增加NK细胞活性(P<0.001),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迟发型变态反应(P<0.001),低剂量组可以显著增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5)。利用多个在线数据库收集复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STRING等软件构建复方-靶点-疾病网络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运用Metascape对靶点基因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复方通过花生四烯酸、过氧麦角甾醇、胆固醇棕榈酸酯、PQ-2、环氧灵芝醇C、麦角甾-7,9,22-三烯-3-醇、麦角甾烷-7,22-二烯-3β-醇等活性物质,作用于NK细胞和T细胞的蛋白激酶B(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等靶点,调控肿瘤、FOXO、Th17、NK细胞等信号通路协同发挥增强免疫力作用。同时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复方增强免疫力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机制,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西洋参 冬虫夏草 增强免疫力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多肽药物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牛潇爽 胡争 +1 位作者 周秀曼 高艳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1-277,共7页
免疫治疗是当前最受关注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治疗和肿瘤疫苗等免疫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除了以单抗药物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外,多肽药物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着重总结多肽药物在免疫... 免疫治疗是当前最受关注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治疗和肿瘤疫苗等免疫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除了以单抗药物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外,多肽药物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着重总结多肽药物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包括单靶点多肽阻断剂、双功能多肽阻断剂、自组装多肽,以及免疫检查点多肽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等,并对多肽药物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思考,为多肽药物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多肽药物 免疫检查点
下载PDF
宏基因组联合UPLC-Q-TOF-MS/MS探讨地塞米松对大鼠肺炎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李四菊 张倩 +3 位作者 冷云 潘碧妍 谢智勇 陈红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243,共12页
[目的]基于多组学技术,探讨地塞米松(Dex)能否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物治疗肺炎。[方法]将1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和地塞米松(Dex)组,每组6只,除Control组外,余下两组持续使用4 mg/kg的脂多糖... [目的]基于多组学技术,探讨地塞米松(Dex)能否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物治疗肺炎。[方法]将1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和地塞米松(Dex)组,每组6只,除Control组外,余下两组持续使用4 mg/kg的脂多糖(LPS)腹腔注射7 d建立大鼠肺炎模型。然后Dex组给予2 mg/kg的Dex灌胃治疗12 d,余下两组均连续灌胃等量的无菌PBS缓冲液12 d。第19 d时收集大鼠的肺组织、血浆、粪便和肠道内容物。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Bio-plex悬浮芯片系统评价Dex的药效。宏基因组测序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率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分别测定大鼠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Model组大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增加,肺泡间隔增大,肺泡出血,给予Dex治疗后肺组织病变得以缓解。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中的3种炎症因子TNF-α(P<0.0001)、IL-1α(P=0.0096)和IL-6(P<0.0001)含量升高,Dex治疗后能降低3种炎症因子水平。综上所述,Dex给药能有效的缓解肺炎大鼠的症状。宏基因组分析表明3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与Model组相比,Dex组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升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例增加,双歧杆菌科、毛螺菌科和乳酸杆菌科积累。多变量统计分析显示Model组和Dex组极大的分离,揭示代谢轮廓改变。此外,Model组与Dex组筛选出69个(P<0.05)差异代谢物,包括Model组中上调的38个代谢物和Dex组上调的31个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了亚油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这3条代谢通路。[结论]我们证明了Dex对肺炎大鼠的有益作用,与此同时,宏基因组学联用UPLC-Q-TOF-MS/MS非靶标代谢组学,揭示了Dex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宿主代谢物治疗LPS诱导的大鼠肺炎,本研究可能为Dex治疗大鼠肺炎的作用机制提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地塞米松 肠道菌群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率质谱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临床及CT诊断 被引量:13
6
作者 谢婷婷 王俊卿 +2 位作者 王哲 王凯 王成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3期147-150,共4页
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突然发现一系列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其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肺炎极为相似。此后在感染者的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1... 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突然发现一系列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其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肺炎极为相似。此后在感染者的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1]。这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人类具有很强的感染性[2],所引起的肺部感染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IP)。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临床 影像诊断
下载PDF
芦荟凝胶对成纤维细胞紫外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袁慧杰 廖紫琼 +5 位作者 欧阳道福 李晓敏 孙常磊 陈明毅 谢智勇 赖志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为了探讨芦荟凝胶对紫外辐射所致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利用长波紫外线(UVA)辐射体外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 3T3),建立紫外线损伤成纤维细胞模型。UVA辐射NIH 3T3细胞后,分别采用CCK-8法以及生化比色法检测不同质... 为了探讨芦荟凝胶对紫外辐射所致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利用长波紫外线(UVA)辐射体外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 3T3),建立紫外线损伤成纤维细胞模型。UVA辐射NIH 3T3细胞后,分别采用CCK-8法以及生化比色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芦荟凝胶对其增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UVA辐射对NIH 3T3细胞造成明显损伤,100、200、400μg·m L^(-1)芦荟凝胶均可以提高受UVA辐射损伤的NIH 3T3细胞的增殖活性,提高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说明UVA对NIH 3T3细胞有损伤作用,100~400μg·m L^(-1)的芦荟凝胶可以拮抗UVA所致的NIH 3T3细胞损伤,具有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凝胶 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 长波紫外线(UVA)
下载PDF
主动靶向乳腺癌的pH响应纳米粒子的构建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聂俊鹏 曾小伟 +1 位作者 冯思慎 梅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7-714,共8页
目的制备主动靶向乳腺癌的pH响应负载多烯紫杉醇(docetaxel,DTX)的纳米粒子,并考察其理化性质、载药和药物缓释特征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靶向和杀伤效果。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和基于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的表面修饰方法制备主... 目的制备主动靶向乳腺癌的pH响应负载多烯紫杉醇(docetaxel,DTX)的纳米粒子,并考察其理化性质、载药和药物缓释特征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靶向和杀伤效果。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和基于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的表面修饰方法制备主动靶向MCF-7细胞的载DTX的叶酸(folic acid,FA)和PDA修饰的胆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子(DTX-loaded CA-PLGA@PDA-PEG-FA/NPs);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形貌,纳米粒度仪分析纳米粒子的粒径和zeta电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情况;采用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纳米粒子的载药率、包封率以及体外释放曲线;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负载荧光探针的纳米粒子的体外细胞摄取;采用MTT法研究载药纳米粒子对MCF-7细胞的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制备的DTX-loaded CA-PLGA@PDA-PEG-FA/NPs呈"核-壳"结构,水合粒径为(166.4±3.9)nm,zeta电位为(-11.7±3.8)mV,载药量为(9.67±0.45)%,包封率为(88.32±3.10)%,在pH 5.0的释放介质中药物释放较在pH7.4的释放介质中快,XPS分析结果显示PDA和叶酸在纳米粒子表面的修饰,MCF-7细胞摄取的主动靶向的纳米粒子多于未连接主动靶向配体的纳米粒子,载药主动靶向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明显优于DTX的临床制剂泰素帝○R。结论主动靶向乳腺癌的pH响应的载药纳米粒子表现出良好的主动靶向性和MCF-7细胞杀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医学 聚多巴胺 靶向传递 PH响应性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NMR联用HILIC-UPLC-MS/MS测定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尿液和血浆代谢物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雯 孙央雯 +5 位作者 邹宝荣 肖丹 蔡颖 刘德亮 廖琼峰 谢智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4-512,共9页
【目的】基于非靶标和靶标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尿液以及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对模型组大鼠给予TNBS灌肠以建立实验性大鼠结肠炎模型... 【目的】基于非靶标和靶标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尿液以及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对模型组大鼠给予TNBS灌肠以建立实验性大鼠结肠炎模型。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检测两组大鼠尿液代谢物,同时联用HILIC模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HILIC-UPLC-MS/MS)测定以上大鼠尿液以及血浆中氨基酸水平,并通过多元变量统计方法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同对照组相比,^(1)H NMR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尿液代谢轮廓发生明显改变,其中丙酮酸、甲酸、甲胺与柠檬酸水平升高,氧化三甲胺和丙二酸水平降低(均P<0.05);HILICUPLC-MS/MS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尿液中苯丙氨酸、组氨酸水平显著上升,血浆中赖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甘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和酪氨酸水平显著升高,但谷氨酰胺、缬氨酸、丙氨酸和异亮氨酸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经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其能量代谢、胺类代谢以及氨基酸代谢通路受到影响;采用的1H NMR与HILIC-UPLC-MS/MS联用的多元代谢组学方法,揭示了结肠炎大鼠尿液及血浆代谢物的变化,为炎症性肠病的机制研究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HILIC模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
下载PDF
芦荟胶外用对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慧杰 陈小娟 +4 位作者 袁广明 冯炼强 陈少锐 谢智勇 沈报春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28-131,142,共5页
目的:探究芦荟胶外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和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每组实验均取4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造模... 目的:探究芦荟胶外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和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每组实验均取4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造模后创面外涂0.1 mL相应药物,模型组涂抹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以各组小鼠耳廓肿胀度、足趾肿胀度、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情况,以及炎性因子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NO含量综合评价芦荟胶的抗炎效果。结果:小鼠耳廓肿胀、足趾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提示炎症模型均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因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胀、冰醋酸导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趾肿胀均得到明显抑制(P<0.05),且实验组小鼠角叉菜胶致炎足渗出物中PGE2、MDA以及血清中NO的含量均显著降低,血清中SOD活性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荟胶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炎性介质PGE2、MDA以及血清中NO的合成与释放,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胶 小鼠 炎症 抗炎
下载PDF
铁基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胜斌 许戴芸 +2 位作者 吕永辉 李咏霄 王俊卿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钆基造影剂(GBCAs)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磁共振(MR)增强检查,并成为提高临床疾病诊断效果的常规手段。然而近十年的研究表明,GBCAs的使用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出现肾原性系统性纤维化(NSF)症状有因果关系。此外,在接受... 钆基造影剂(GBCAs)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磁共振(MR)增强检查,并成为提高临床疾病诊断效果的常规手段。然而近十年的研究表明,GBCAs的使用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出现肾原性系统性纤维化(NSF)症状有因果关系。此外,在接受多次重复剂量GBCAs的患者中,深部脑组织的MR成像信号增强现象与GBCAs使用剂量相关。随后在人类和动物组织中证实了钆元素的沉积现象,引起了人们对GBCAs长期耐受性的担忧。近年来,随着高场MR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发由内源性金属铁及配体分子构成的铁基造影剂(IBCAs)为研发新一代MRI造影剂提供了思路。本文基于研究现状介绍了IBCAs的铁离子配体的设计原理,根据弛豫理论提出其动力学特征、热力学稳定性和结构关系等方面的设计要求,综述了利用体内生物学效应实现更高效率的加速质子弛豫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最后分析了通过配体设计对调控铁离子氧化还原活性的重要性,并讨论了由这一问题产生的潜在毒性及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铁配合物
下载PDF
食物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睡眠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美伶 李安琦 王巧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326-331,共6页
大量研究表明食物中常量营养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睡眠有重要影响,但不同的研究所得结果不尽相同,因此尚不完全清楚食物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睡眠究竟有何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睡眠的具体影响进行综... 大量研究表明食物中常量营养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睡眠有重要影响,但不同的研究所得结果不尽相同,因此尚不完全清楚食物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睡眠究竟有何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睡眠的具体影响进行综述,发现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食物可能有助于促进睡眠,改善睡眠质量。本文旨在从膳食营养素角度出发为改善睡眠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食物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木通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耿帆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17-24,F0003,F0004,共10页
目的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出发,探讨中药木通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活性成分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得到药物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和Genecard数据库得到泌尿系统疾病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_3.7.2... 目的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出发,探讨中药木通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活性成分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得到药物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和Genecard数据库得到泌尿系统疾病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_3.7.2得到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互作网络,并用Cytoscape的Bisogenet插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再用autodock-vina对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将核心靶点数据导入Metascape得到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木通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涉及到8种活性成分,51个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对应靶点间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确定GO生物过程分析和KEGG通路各20条。GO生物过程分析主要涉及到细胞凋亡、细胞分裂、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应激、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和调节细胞应激反应等过程。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木通调节泌尿系统主要涉及到了MAPK通路、线粒体自噬、p53信号通路、细菌感染等。结论木通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下一步的实验验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 网络药理学 泌尿系统疾病病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营养几何框架理论
14
作者 赖美伶 李安琦 +1 位作者 康建胜 王巧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8-453,共6页
食物对机体的影响与食物中的营养素密切相关,是多种营养素共同作用结果。从多角度考察营养素的相互作用,对于机体生理健康至关重要。营养几何框架的理论作为一种创新的模型,通过绘制营养素摄入与生理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图,模拟和量化常... 食物对机体的影响与食物中的营养素密切相关,是多种营养素共同作用结果。从多角度考察营养素的相互作用,对于机体生理健康至关重要。营养几何框架的理论作为一种创新的模型,通过绘制营养素摄入与生理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图,模拟和量化常量营养素和能量对各项生理指标及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该框架致力于同时研究多种营养素对各项生理健康的影响,为机体健康提供最有利的膳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几何框架 响应面 营养均衡 营养素
下载PDF
狄氏副拟杆菌胞外多糖粗提物的免疫调节活性
15
作者 祝阳露 张倩 +3 位作者 李四菊 曹雪芹 叶思敏 谢智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50,共7页
通过水提醇沉、Sevag试剂除蛋白、AB-8大孔吸附树脂脱色得到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胞外多糖粗提物(PEP),并以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采用MTT、Griess、DCFH、中性红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PEP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 通过水提醇沉、Sevag试剂除蛋白、AB-8大孔吸附树脂脱色得到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胞外多糖粗提物(PEP),并以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采用MTT、Griess、DCFH、中性红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PEP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PEP为首次从狄氏副拟杆菌中提取到的胞外多糖,PEP是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及岩藻糖按照19.35∶8.70∶5.24∶8.17∶1.00的比例组成的杂多糖,并且PEP显示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增加巨噬细胞对NO、活性氧的释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在基因水平上提高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量,表明PEP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能力,为PEP未来发展成为潜在的免疫刺激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 胞外多糖粗提物 免疫调节活性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清开灵口服液中7种成分的含量
16
作者 吴锦云 蔡凯伟 +4 位作者 陈红英 王家祺 潘碧妍 谢智勇 廖琼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同时测定清开灵口服液中7种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 mm,1.7μm);以含10 mmol·L^(-1)乙酸铵和0.1%甲酸的水溶液(A)及甲醇(B)为流动...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同时测定清开灵口服液中7种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 mm,1.7μm);以含10 mmol·L^(-1)乙酸铵和0.1%甲酸的水溶液(A)及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腺苷、绿原酸、咖啡酸、栀子苷、黄芩苷、猪去氧胆酸和胆酸质量浓度分别在0.100 4~3.213、0.784 5~8.982、0.998~3.194、0.622 5~19.92、25.05~300.6、2.513~30.15和7.775~93.30μ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9%、98.74%、101.2%、100.2%、100.8%、99.97%和98.94%,RSD分别为1.58%、0.59%、1.78%、1.25%、0.65%、1.69%和1.07%。15批样品中腺苷、绿原酸、咖啡酸、栀子苷、黄芩苷、猪去氧胆酸和胆酸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2~0.18、0.19~0.24、0.06~0.09、0.34~0.37、4.54~4.85、0.49~0.67和1.82~2.19 mg·m L^(-1)。15批样品测定结果较为接近。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重复性,可为清开灵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口服液 腺苷 绿原酸 咖啡酸 栀子苷 黄芩苷 猪去氧胆酸 胆酸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柴银颗粒干法制粒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瑞霞 王璟璐 +2 位作者 冯中 李艳芳 张贵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8-1094,共7页
以一次成型率、吸湿性、溶化性等为评价指标,以湿法制粒工艺所得颗粒的物理特性为参照,确定柴银颗粒干法制粒的制剂处方参数。采用单因素法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干法制粒工艺参数。对比了干法和湿法制粒所得颗粒的质量。结... 以一次成型率、吸湿性、溶化性等为评价指标,以湿法制粒工艺所得颗粒的物理特性为参照,确定柴银颗粒干法制粒的制剂处方参数。采用单因素法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干法制粒工艺参数。对比了干法和湿法制粒所得颗粒的质量。结果显示,优化的干法制粒工艺制备的柴银颗粒一次成型率高、脆碎度小、流动性好,可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2种制粒方式所得颗粒的理化性质与指标性成分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干法制粒工艺制备柴银颗粒可降低药用辅料用量,解决湿法制粒中颗粒粘连、干燥时间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银颗粒 干法制粒 BOX-BEHNKEN设计 工艺参数
原文传递
篱蓼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18
作者 陆杰浪 吴梅芳 +7 位作者 黄明月 苏向东 吴一创 贾舒杰 何鑫 张妍 严文思 薛永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3-483,共11页
目的 研究篱蓼Fallopia dumetorum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C18-ODS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进行系统分离纯化,结合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等波谱数据和文献对照等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 目的 研究篱蓼Fallopia dumetorum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C18-ODS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进行系统分离纯化,结合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等波谱数据和文献对照等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 从篱蓼地下部分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肉桂酸甲酯(1)、反式-4-甲氧基肉桂酸(2)、methyl gallate 3-O-β-D-glucopyranoside(3)、smilaside J(4)、lapathoside A(5)、vanicoside B(6)、hedyotisol A(7)、表儿茶酚(8)、红花素(9)、木犀草素(10)、槲皮素(11)、异槲皮苷(querc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12)、槲皮素-3-O-β-D-木糖苷(quercetin 3-O-β-D-xylopyranoside,13)、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pyranoside(14)、1,3,6-trihydroxy-8-methylxanthone(15)、大黄素(16)、大黄素-8-β-D-葡萄糖苷(17)、polygonumnolide B2(18)、决明酮8-O-β-D-葡萄糖苷(19)、altenuene(20)、isoaltenuene(21)、(2R,4a R,8a R)-3,4,4a,8a-tetrahydro-4a-hydroxy-2,6,7,8a-tetramethyl-2-(4,8,12-trimethyltridecyl)-2H-chromene-5,8-dione(22)、豆甾-4-烯-3-酮(23)、stigmast-4-ene-3,6-dione(24)、β-谷甾醇(25)、schleicheol 2(26)和α-amyrenol(27)。其中化合物1、8、9、11、13、14、18和27在100μmol/L浓度下对ABTS自由基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同时化合物8和11在100μmol/L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也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2~4、7、9、13、15、20~22、24和26为首次从蓼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8和2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报道,化合物6、14、16~19和23为首次从篱蓼中分离得分到。化合物1、8、9、11、13、14、18和27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篱蓼 抗氧化活性 反式-4-甲氧基肉桂酸 表儿茶酚 红花素 槲皮素
原文传递
芦荟胶外涂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和疤痕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慧杰 廖紫琼 +5 位作者 欧阳道福 李晓敏 孙常磊 陈明毅 谢智勇 赖志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芦荟胶外涂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及疤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背部切创伤模型,外涂创面给药后,以创伤面积愈合率和皮肤组织中毛囊、皮脂腺、胶原纤维等的生成情况来评价愈合效... 目的研究芦荟胶外涂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及疤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背部切创伤模型,外涂创面给药后,以创伤面积愈合率和皮肤组织中毛囊、皮脂腺、胶原纤维等的生成情况来评价愈合效果。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上皮出现时间早,创面愈合时间较短,伤口愈合率明显提高(P<0.05),皮肤组织中毛囊、皮脂腺等附属器官及Ⅲ型胶原纤维的生成较多,胶原蛋白束排列较为有序;实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接近。结论芦荟胶对于皮肤创伤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抑制疤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胶 创面愈合 抑制疤痕
原文传递
载黑磷量子点脂质体用于宫颈癌光热治疗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秀丽 周韵 +2 位作者 梁欣 梅林 武小金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9-736,共8页
本研究制备载黑磷量子点(BPQDs)脂质体(liposome-BPQDs),探究其理化性质及用于宫颈癌光热治疗的效果。应用超声法制备BPQDs,薄膜分散法制备liposome-BPQDs,并对其形貌、粒径、电位和拉曼光谱等进行表征。采用CCK-8法检测该纳米粒对人宫... 本研究制备载黑磷量子点(BPQDs)脂质体(liposome-BPQDs),探究其理化性质及用于宫颈癌光热治疗的效果。应用超声法制备BPQDs,薄膜分散法制备liposome-BPQDs,并对其形貌、粒径、电位和拉曼光谱等进行表征。采用CCK-8法检测该纳米粒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毒性。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荧光倒置显微镜分别观察HeLa细胞摄取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扫描电镜下, liposome-BPQDs呈椭球状或球状;透射电镜观察显示liposome-BPQDs粒径约90~110 nm。粒径及电位测量结果表明liposome-BPQDs粒径为(104.2±0.35) nm, zeta电位(-11.3±3.01) mV。脂质体包封率为(84.40±2.13)%。在室外通风、温度范围25℃~34℃和相对湿度80%~82%自然条件下, liposome-BPQDs光热效应良好,降解较BPQDs缓慢。Liposome-BPQDs可被HeLa细胞所摄取;近红外激光照射后,载BPQDs量达20μg·mL^(-1)时, HeLa细胞死亡率大幅度上升。本研究表明, liposomeBPQDs稳定性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有望应用于宫颈癌光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量子点 脂质体 理化性质 宫颈癌 光热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