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段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科 周敦华 +1 位作者 黄绍良 梁舜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49-1053,共5页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的研究探讨MSC生物学特点与年龄的关系,从而为临床寻找合适供体,迅速获取所需MSC提供实验依据。骨髓供体按年龄分为4组:A组(胚胎)、B组(0-20岁)、C组(20-40岁)和D组...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的研究探讨MSC生物学特点与年龄的关系,从而为临床寻找合适供体,迅速获取所需MSC提供实验依据。骨髓供体按年龄分为4组:A组(胚胎)、B组(0-20岁)、C组(20-40岁)和D组(40岁以上)。观察各组骨髓MSC的生长、增殖、分化特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造血相关因子的水平;进行核型分析及成瘤试验;评价不同年龄段供体骨髓MSC在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各组骨髓均可培养出MSC,各组MSC表面标志无显著差异;各组MSC均具有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原代培养B组骨髓MSC含量较多,贴壁时间早,传代时间短,P0至P1时间为5.5天,传至P10需33天,8×106MNC培养至P10时MSC数达(5.19±2.15)×1010;A、C、D组P0至P1时间分别为15、7和13天,传至P10分别需50、60和72天,8×106MNC培养传代至P10时MSC数分别为(4.98±2.08)×1010、(1.86±0.47)×1010、(0.64±0.22)×1010。A组MSC较细长,细胞融合后生长无接触抑制,P15增殖速度开始减缓;B、C、D组MSC形态相似,有生长接触抑制B组P10开始增殖减缓,C、D组P8开始增殖减缓;B组MSC培养上清中SCF、FLT3L、IL6及SDF1水平高于其它各组。各组间细胞的增殖指数无显著差异。核型分析均为正常核型,成瘤实验为阴性。结论:MSC增殖生长特性与年龄密切相关;根据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需要,0-20岁年龄组骨髓是短时间内获取足够细胞数的理想供体,分泌HGFs水平亦占优势;0-20岁组骨髓MSC的生物学特性优于其他各组,可以作为MSC的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CD158分子表达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顽固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追踪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纯 方建培 +2 位作者 段连宁 魏菁 黄绍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症状期及缓解期CD15 8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广泛性慢性GVHD的儿童患者 ,应用他克莫司 (FK5 0 6 ) ,霉酚酸酯(MMF)和甲基强的松龙 (MP)... 目的 :探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症状期及缓解期CD15 8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广泛性慢性GVHD的儿童患者 ,应用他克莫司 (FK5 0 6 ) ,霉酚酸酯(MMF)和甲基强的松龙 (MP)联合治疗的毒副作用和疗效 ;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15 8在NK细胞和T细胞的表达 ,比较治疗前后CD15 8的表达。结果 :移植前、慢性GVHD症状期和治疗后CD4 + CD15 8a+ 和CD4 +CD15 8b+ 表达水平极其低下 ,但无明显差异。 5例急性GVHD患者CD3+ CD15 8b+ 和CD3+ CD8+ CD15 8b+ 的表达水平分别为 4 . 97%± 2 . 36 %和 4 . 5 8%± 2 90 % ,与移植前相比差异显著 (P <0 . 0 5 ) ,CD3-CD16 + CD15 8b+ 的表达也明显高于移植前 (P <0 . 0 5 )。 6例慢性GVHD患者症状期 ,CD3+ CD15 8b+ 和CD3+ CD8+ CD15 8b+ 的表达均高于移植前的水平(P <0 . 0 5 ) ;在缓解期 ,CD3+ CD15 8b+ 、CD3+ CD8+ CD15 8b+ 和CD3-CD16 + CD15 8b+ 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 ,与慢性GVHD症状期相比差异显著 (P <0 . 0 5 ) ,与移植前无明显差异。移植后 6 - 12个月CD3-CD16 + CD15 8b+ 表达水平与移植前无明显差异。结论 :CD15 8b分子在T细胞表达水平增加与慢性GVHD的发生有关 ,FK5 0 6 ,MMF和MP联合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8 T淋巴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他克莫司 霉酚酸 甲泼尼龙
下载PDF
含氟达拉滨的预处理方案在脐血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科 方建培 +4 位作者 黄绍良 周敦华 陈纯 徐宏贵 黎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在'Bu+Cy+ATG'典型预处理中加入氟达拉滨(Flu)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地贫)的植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 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儿科对22例行脐血干细胞移植的地... 目的观察在'Bu+Cy+ATG'典型预处理中加入氟达拉滨(Flu)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地贫)的植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 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儿科对22例行脐血干细胞移植的地贫患儿,按预处理方案是否含Flu分为无Flu组(8例)和Flu组(14例).无Flu组:Bu,Cy和马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Flu组在此基础上加Flu.观察两组植入率,急、慢性GVHD(aGVHD、cGVHD)的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无Flu组8例患儿HLA全相合5例,不全相合3例,接受单个核细胞(MNC)为7.03×107/kg[(4.7~12.7)×107/kg],其中CD34+数为4.0×105/kg[(0.6~11.7)×105/kg],6例植入,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时间平均为18d,血小板(BPC)≥20×109/L时间平均为36.5d,4例发生aGVHD,1例发生cGVHD;Flu组14例,HLA全相合6例,不全相合8例,平均输入供者MNC为7.53×107/kg[(3.4~10)×107/kg],其中CD34+数为5.01×105/kg[(0.6~11.7)×105/kg],4例植入,ANC≥0.5×109/L时间平均为16d,BPC≥20×109/L时间平均为72d,2例发生aGVHD,3例发生cGVHD;两组植入率、aGVHD及cGVH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Flu组的HLA不全相合病例多于非Flu组.结论 allo-HSCT治疗地贫中,不限定HLA相合条件下,预处理中加入Flu对植入率、aGVHD及cGVHD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氟达拉滨 植入 移植物抗宿主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