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心血管内科见习带教体会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杏 陈国伟 +1 位作者 董吁刚 马虹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4年第2期359-361,共3页
临床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的桥梁,是医学生向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抓紧早期教育,促进学生见习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心血管系统作为内科学的重点,内容繁多,同学们难以理解,而见习时间相对较短。如... 临床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的桥梁,是医学生向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抓紧早期教育,促进学生见习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心血管系统作为内科学的重点,内容繁多,同学们难以理解,而见习时间相对较短。如何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关键在于合理安排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见习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临床见习 教学体会
下载PDF
穗-伯全科师资培训项目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唐皓 刘江辉 +3 位作者 陈崴 苏畅 陈海天 刘丽娟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索全科师资培训的新方法。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伯明翰全科师资小组将英国全科师资培训方法与本土国情结合,同时从专科师资与社区师资加强联动、将全科师资培训经验辐射广东各地,以及搭建政府-高校-教学医院-社区联合培养机... 目的探索全科师资培训的新方法。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伯明翰全科师资小组将英国全科师资培训方法与本土国情结合,同时从专科师资与社区师资加强联动、将全科师资培训经验辐射广东各地,以及搭建政府-高校-教学医院-社区联合培养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结果全科专业基地通过以上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中山医”全科师资培训模式,为广东省及华南地区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全科医师。结论该院将国际化视野与理念融合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对促进我国的全科医学发展、提高全科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全科师资培训 穗-伯全科师资培训项目 教学方法 教学能力 全科师资培训实践
下载PDF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梅卫义 杜志民 +3 位作者 胡承恒 罗初凡 李怡 陈国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6-458,4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检测PAPP-A和hs-CRP,根据造影结果将冠...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检测PAPP-A和hs-CRP,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复杂狭窄和光滑狭窄。【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有28例(74%)患者至少有1支血管狭窄≥70%,多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24例(57%),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33例(79%)有1处以上的复杂狭窄,多于稳定型心绞痛组(22例,58%,P<0.05);PAPP-A与hs-CRP正相关(r=0.44,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hs-CRP(4.40mg/L±0.003mg/Lvs0.48mg/L±0.016mg/L,P<0.001)和PAPP-A(18.40×10-3U/L±0.002×10-3U/Lvs7.79×10-3U/L±0.001×10-3U/L,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有复杂狭窄者的PAPP-A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复杂狭窄者。【结论】PAPP-A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冠状动脉狭窄 病变形态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敏C-反应蛋白 PAPP-A 斑块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 血清学指标 CRP 造影结果 血管狭窄 0.05 hs 复杂 正相关 统计学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廖新学 马虹 +4 位作者 董吁钢 何建桂 唐安丽 陶军 杨惜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85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91例)及对照组(94例)。两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早期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康...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85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91例)及对照组(94例)。两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早期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病2周末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和HRV分析。同时,患者出院前作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评价。结果:早期康复组HRV各指标、Holter中Lown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早期康复组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P<0.05)。结论:无并发症AMI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不影响HRV值,不影响心肌电稳定性,不增加Lown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能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提示该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影响 心肌梗死 康复 心率变异性 治疗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分级在预测冠心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东红 陶军 +3 位作者 张焰 凃昌 吴妙玲 陆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界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斑块分级在估测冠心病中的最佳预测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测125例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分级,评价它们估测冠心病的作用,并用ROC曲线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结果冠... 目的界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斑块分级在估测冠心病中的最佳预测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测125例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分级,评价它们估测冠心病的作用,并用ROC曲线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斑块分级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斑块分级均可估测冠心病,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5、0.74;将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增厚≥1.3mm,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0.9mm,颈动脉斑块分级≥2定义为阳性,3者联合评价其阳性积分,则ROC曲线下面积为0.82,以3者中任2项阳性为预测值估测冠心病,灵敏度95.3%,特异度84.2%,阳性预测值85.3%,阴性预测值86.4%。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分级可用于估测冠心病。以3者联合评价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斑块分级 冠心病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5
6
作者 廖新学 马虹 +3 位作者 董吁钢 唐安丽 陶军 杨惜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1期2934-2935,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85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组1,91例)及对照组(组2,94例)。2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组1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组2采...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85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组1,91例)及对照组(组2,94例)。2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组1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组2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入院2周末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和HRV分析。同时,患者出院前作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评价。结果:早期康复组HRV各指标、Holter中Lown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早期康复组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χ2=7.91,P<0.05)和精神状态(χ2=6.23,P<0.05)。结论:无并发症AMI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不影响HRV值,不影响心肌电稳定性,不增加Lown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能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从另一角度提示该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心率变异性 生活质量 无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樊冤桥 陈钢 +4 位作者 何建桂 陈艺莉 马虹 周训伦 胡心伟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449-345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连续给药4周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制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AMI对照组、小剂量rhBNP治疗组、大剂量rhBNP治疗组,各设15只。另设15只作假手术组。rhBNP治疗组经颈...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连续给药4周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制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AMI对照组、小剂量rhBNP治疗组、大剂量rhBNP治疗组,各设15只。另设15只作假手术组。rhBNP治疗组经颈静脉输液管输注rhBNP,剂量为15μg/kg,每日1次,持续4周,假手术组及AMI对照组仅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输注。4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均明显降低(P均﹤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升高(P﹤0.01)。与AMI对照组比较,rhBNP治疗组SBP、DBP、LVSP及±dp/dt均明显升高(P均﹤0.01);LVEDP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外源性的重组人脑利钠肽连续应用能改善AMI大鼠血流动血参数,保护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心肌梗塞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长期体外反搏对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侧支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伍贵富 杜志民 +3 位作者 胡承恒 梁宏 郑振声 马虹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冠脉侧支循环的影响及其功能意义。【方法】雄性Beagle犬 12只被随机等量分入对照组和反搏组。心导管法建立定向冠脉闭塞模型。反搏组每日反搏 1h ,持续 6周。定量冠脉造影比较两组犬的冠脉侧支循环 ,抗α ... 【目的】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冠脉侧支循环的影响及其功能意义。【方法】雄性Beagle犬 12只被随机等量分入对照组和反搏组。心导管法建立定向冠脉闭塞模型。反搏组每日反搏 1h ,持续 6周。定量冠脉造影比较两组犬的冠脉侧支循环 ,抗α 肌动蛋白 (α actin)抗体和抗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 Ag)抗体免疫组化法标记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99mTc MIBI核素心肌扫描检测心肌血流灌注。心室造影评价心室射血功能和心室壁运动能力。【结果】①反搏组犬有 5例 ,对照组有 3例 ,可见闭塞血管远端出现程度不等的侧支循环 ,反搏组犬侧支血管开放密度比对照组大。 6周后 ,反搏组缺血心肌内 ,α actin染色 ,FⅧ r Ag染色标记的微血管 ,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α actin免疫染色发现 ,反搏组犬的缺心肌组织内 ,许多口径不同的微血管分布于心肌纤维之间 ,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犬 ;可见许多FⅧ r Ag染色阳性细胞 ;血管内皮形态不一 ;许多血管仅由单个内皮细胞构成。②反搏组犬经过 2 8~ 30h的反搏治疗 ,其左心功能明显改善 ,左室射血分数 (LVEF)从0 38± 0 0 7增至 0 5 2± 0 15 (n =6 ,P <0 0 5 ) ,反映心室壁运动的Cortina计分从 14 4± 3 5下降至 9 1± 2 8(n =6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 侧支循环 心室功能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9
作者 梅卫义 杜志民 +4 位作者 胡承恒 张辉 李怡 罗初凡 陈国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前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并检测高敏C...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前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及其他血清学指标,对造影结果进行Jenkins评分。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0 1) ;两组Jenkin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 .4 4 )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正相关和肌钙蛋白I存在直线关系,Jenk ins评分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肌钙蛋白I及高密度脂蛋白存在直线关系。结论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程度,并进而可能成为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不稳定型心绞痛 酶联免疫法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高敏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造影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水蛭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君 唐利龙 +2 位作者 廖新学 唐安丽 冯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4,78,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重组双功能水蛭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水蛭素(HIR)结扎前(HIR0min)组,HIR结扎后5min(HIR5min)组,HIR结扎后10min(HIR10min)组,HI... 【目的】探讨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重组双功能水蛭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水蛭素(HIR)结扎前(HIR0min)组,HIR结扎后5min(HIR5min)组,HIR结扎后10min(HIR10min)组,HIR结扎后20min(HIR20min)组,HIR结扎后30min(HIR30min)组),和生理盐水(NS)对应的各时间组,即NS0min,NS5min,NS10min,NS20min,NS30min,最终每组7只。观察各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Evans法计量各组心梗面积及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各组缺血心肌组织的IP3R家族的三种亚型进行测定。【结果】水蛭素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及心律失常评分较生理盐水组在结扎后5~20min均减少(P<0.05);IP3R家族的三种亚型均与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性;但IP3R2mRNA在结扎后10min及IP3R3mRNA在结扎后10min和20min,HIR组较NS组下调(P<0.05)。【结论】水蛭素有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IP3R2和IP3R3实现的,而并非IP3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凝血酶 重组双功能水蛭素 三磷酸肌醇受体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血清瘦素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冷秀玉 曾武涛 +3 位作者 陈国伟 王礼春 廖新学 何建桂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观察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分析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抵抗(以I-AI表示)?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结果】...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观察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分析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抵抗(以I-AI表示)?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12.0±3.4)ng/mL vs (6.3±2.0) ng/mL, P < 0.01?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心力衰竭组胰岛素浓度升高(24.1±5.5) ×10-3 U/L vs (13.9±3.1) ×10-3U/L, P < 0.01,有更高的IAI(4.7±0.6) vs (4.1±0.8), P < 0.01?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IAI)显著正相关(r=0.832, P < 0.01; r=0.755, P < 0.01)? 【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与血胰岛素浓度和IAI呈正相关,提示胰岛素-瘦素内分泌轴可能与慢性心衰的高能量消耗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学检查 瘦素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建桂 黄艺仪 +4 位作者 马虹 何小洪 廖新学 王礼春 柳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13-17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心脏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ng-(1-7)治疗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心脏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ng-(1-7)治疗组。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1d开始,Ang-(1-7)治疗组大鼠,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Ang-(1-7)(25μg.kg-1.h-1);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4周处死部分大鼠,检测左心室重量/体重比、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周和4周,腹主动脉缩窄均导致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增加,也导致了心肌中p-ERK1/2表达增高;血管紧张素-(1-7)治疗未改变腹主动脉缩窄对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影响,但能明显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和心肌中p-ERK1/2表达水平。结论:外源性Ang-(1-7)可减轻压力负荷增高所致的心肌肥厚,这一作用可能与它抑制心肌p-ERK1/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类 肥大 左心室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大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廖新学 何建桂 +3 位作者 马虹 曾武涛 柳俊 王礼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离体大鼠心脏采用主动脉逆灌法,灌流稳定10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5min后,剪断丝线再灌流3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注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1-7)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离体大鼠心脏采用主动脉逆灌法,灌流稳定10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5min后,剪断丝线再灌流3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注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1-7)1.0nmol/L,观察血管紧张素-(1-7)灌流对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左室收缩压(LVSP)及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1-7)组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程度记分为4.0±2.3,与对照组记分6.8±2.2比较明显降低(P<0.05)。血管紧张素-(1-7)组对缺血期LVSP无影响,但能预防再灌注期LVSP进一步下降,并有利于再灌注期冠脉流量的恢复。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可阻断血管紧张素-(1-7)对再灌注期心律失常及LVSP的影响,但不能阻断其对再灌注期冠脉流量的影响。【结论】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管紧张素-(1-7)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TGF β_1/Smad7通路与心室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修仁 翟原生 +3 位作者 彭龙云 何旭瑜 郭小刚 朱莺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纤维化过程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4只随机分为2组,SHR22周龄组和SHR14周龄组,另14只WKY大鼠也分为WKY大鼠22周龄组和WKY大鼠14周龄组。在实验...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纤维化过程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4只随机分为2组,SHR22周龄组和SHR14周龄组,另14只WKY大鼠也分为WKY大鼠22周龄组和WKY大鼠14周龄组。在实验动物14周龄和22周龄时,分别测定血压、心室质量指数;以氯胺T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Ⅰ型和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blot测定心肌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的表达。【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4周龄和22周龄时收缩压都显著高于同龄的WKY大鼠(P<0.001),同时22周龄SHR的收缩压也比14周龄明显升高(P<0.001)。与SHR14周龄组相比,SHR22周龄组的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Ⅰ型和Ⅲ型胶原均明显增加(P<0.01);在mRNA水平或蛋白水平,心肌中的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结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升高及心肌纤维化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发展,同时伴随着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纤维化 TGFΒ1 SMAD7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抗心肌肥厚效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建桂 马虹 +3 位作者 廖新学 曾武涛 柳俊 王礼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 7)能否预防和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组、腹主动脉缩窄 +血管紧张素 (1 7)治疗组 ,每组 15只。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1d开始 ,腹主动脉缩窄血管...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 7)能否预防和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组、腹主动脉缩窄 +血管紧张素 (1 7)治疗组 ,每组 15只。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1d开始 ,腹主动脉缩窄血管紧张素 (1 7)治疗组大鼠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血管紧张素 (1 7) ,给药剂量 2 5μg·kg- 1 ·h- 1 ,假手术组及腹主动脉缩窄组经微量泵只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 ,4周后检测颈动脉血压、心率、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果 腹主动脉缩窄可导致颈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 ;血管紧张素 (1 7)不改变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血压、心率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 ,但能明显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论 外源性血管紧张素 (1 7)能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其机制不是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或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所致 ,可能与它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肥大 左心室 主动脉缩窄
下载PDF
N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丹 周静文 +3 位作者 黄慧玲 傅剑冰 谢耀群 陈艺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44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首次胸痛24 h内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44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首次胸痛24 h内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NT-proBNP预测脑梗死发生的价值及界值,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NT-proBNP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AMI后1年内共有29例患者并发脑梗死。脑梗死组发病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ROC曲线显示NT-proBNP有可能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根据ROC曲线定1082 ng/L为最佳分界值时,预测AMI患者并发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96.8%、84.3%、52.1%、9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1082 ng/L是AMI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病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1082 ng/L的AMI患者易并发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脑梗死 N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TNF-α、IL-1β、LPS对心肌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杏 叶任高 +4 位作者 汪涛 孔庆瑜 彭文兴 李晓艳 余学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9-934,共6页
目的 :体外用TNF -α、IL - 1β、LPS刺激心肌细胞后 ,观察心肌细胞的变化。 方法 :体外培养心肌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TNF -α、IL - 1β、LPS等刺激心肌细胞后 ,分别于 8h、2 4h、4 8h观察心肌细胞有无发生肥大反应 ,于2 4h、4 8h、72h... 目的 :体外用TNF -α、IL - 1β、LPS刺激心肌细胞后 ,观察心肌细胞的变化。 方法 :体外培养心肌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TNF -α、IL - 1β、LPS等刺激心肌细胞后 ,分别于 8h、2 4h、4 8h观察心肌细胞有无发生肥大反应 ,于2 4h、4 8h、72h观察心肌细胞有无凋亡。结果 :在予TNF -α、IL - 1β、LPS刺激心肌细胞后 ,与对照组相比 ,10 μg/L、15μg/L的TNF -α、2 0 μg/L、10 0 μg/L的IL - 1β和 10mg/L、15mg/L、2 0mg/L的LPS均能明显促进心肌细胞肥大 ,以刺激后 2 4h明显。同时 2 0 μg/L的TNF -α、10 0 μg/L的IL - 1β和 3× 10 4g/L的LPS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以 72h为明显。结论 :TNF -α、IL - 1β、LPS可以引起心肌细胞的肥大和凋亡 ,炎症反应增高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细胞因子类 肥大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心力衰竭心率变异能谱及其昼夜规律变化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修仁 曾群英 +4 位作者 罗斌 谢耀群 马虹 郑振声 段大跃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能谱及其昼夜规律的变化以及相关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对 4 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连续病例 (分为NYHA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Ⅱ级组两组 )与 30例心功能正常组对照研究。采用Holter 2 4h全信息心电记...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能谱及其昼夜规律的变化以及相关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对 4 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连续病例 (分为NYHA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Ⅱ级组两组 )与 30例心功能正常组对照研究。采用Holter 2 4h全信息心电记录 ,计算机分析系统对心率变异能谱进行分析。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血浆浓度。【结果】①随着心力衰竭加重 ,心率变异低能谱范围逐渐下降 ;Ⅱ级心功能组高能谱范围突然下降 ,与正常心功能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与≥Ⅲ级心功能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Ⅲ级心功能组心率变异各能谱的昼夜规律消失 ,Ⅱ级心功能组昼夜规律存在。③心力衰竭愈重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血浆浓度愈高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1)。【结论】①随着心功能下降与主动脉弓压力反射有关的低能谱范围成分逐渐减少 ,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激活程度一致 ;②在心力衰竭早期阶段 (心功能Ⅱ级组 )与呼吸调节有关的高能谱范围突然下降 ;③各能谱范围的昼夜规律消失是≥Ⅲ级心功能组病人的特征性改变 ,这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 能谱 昼夜规律变化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压力负荷增高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建桂 黄艺仪 +4 位作者 马虹 何小洪 廖新学 王礼春 周建忠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23-526,i001,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 17)〔Ang ( 17)〕对压力负荷增高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塑的影响。方法 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 ,75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ng ( 17)治疗组 ( 2 5 μg· kg- 1· h- 1 ,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 17)〔Ang ( 17)〕对压力负荷增高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塑的影响。方法 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 ,75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ng ( 17)治疗组 ( 2 5 μg· kg- 1· h- 1 ,持续静脉给药 )。各组分别于术后 1周和 4周处死部分大鼠 ,检测左心室质量 /体质量比以及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左心室心肌 、 型胶原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和 Ang ( 17)治疗组术后 1周 、 型胶原 m RNA表达均明显增高 ,Ang ( 17)治疗组增高的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 ;模型组和 Ang ( 17)治疗组术后 4周的左心室质量 /体质量比、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高于假手术组 ,但 Ang ( 17)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模型组。结论 给予外源性Ang ( 17)能减轻压力负荷增高所致的心肌胶原网络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肥大 左心室 心肌纤维化}基因表达
下载PDF
Cypher^(TM)支架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承恒 杜志民 +4 位作者 罗初凡 李怡 伍贵富 曾武涛 吴杏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冠状动脉支架(CypherTM)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再狭窄情况。方法选择接受CypherTM支架治疗的348例冠心病患者,观察术后即刻效果、术后6个月心脏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病例中包...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冠状动脉支架(CypherTM)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再狭窄情况。方法选择接受CypherTM支架治疗的348例冠心病患者,观察术后即刻效果、术后6个月心脏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病例中包括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86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49例,稳定型心绞痛92例。结果支架植入成功率99.3%,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出现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各1例,1例晚期血栓致心肌梗死,1例心衰死亡,另有5例随访中进行了血管重建术,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9%。术后6个月56例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再狭窄率为7.1%(支架内为1.8%),支架内平均晚期管腔丢失为0.16mm(病变段内为0.20mm),靶病变重建率为5.4%。结论应用CypherTM支架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和有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和靶病变重建率明显低于普通金属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Cypher^TM支架治疗冠心病 疗效 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心脏事件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