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局部不良反应 被引量:9
1
作者 林志斌 李添应 陈彦球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0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德国默克,阿罗格)对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对280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按照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不... 目的分析应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德国默克,阿罗格)对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对280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按照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不良反应判定标准进行评定,记录首次不良反应并输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82例(29.29%),其中局部不良反应74例(26.43%,速发60例,迟发14例),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硬结、皮丘、红晕、红肿,其阳性率分别为10.00%、6.07%、5.71%和4.64%。患者过敏程度/注射与局部不良反应的频度分析:(1)皮肤点刺试验反应强度(从++++至+)/不良反应频度,阳性率分别为46.67%(14/30)、30.00%(33/110)、27.28%(25/90)、4.00%(2/50);(2)血清IgE等级(超重度、重度、中度、轻度)/不良反应频度,阳性率分别为48.89%(22/45)、30.36%(34/112)、17.89(17/95)、3.57%(1/28);(3)特异性免疫治疗注射浓度(从5000TU至5TU)/不良反应频度分析,阳性率分别为16.26%(40/246)、7.52%(20/266)、4.66%(13/279)、0.36%(1/280);(4)特异性免疫治疗注射部位浅深/不良反应频度分析,阳性率分别为23.07%(18/78)、3.47%(7/202)。除点刺试验(+++~++,P>0.05)外,其他等级之间不良反应的频度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出现局部皮肤不良反应以硬结为主要表现,且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频度与患者过敏强度、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注射浓度及注射部位的深浅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重度过敏患者从高浓度疫苗初次注射时就应给予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局部不良反应
下载PDF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广州)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文龙 罗茜 +44 位作者 曾清香 杨钦泰 邱前辉 徐睿 孙悦奇 杨贵 唐隽 洪海裕 许元腾 石照辉 魏欣 王天生 孟娟 杨玉成 王英 娄鸿飞 孟粹达 叶菁 张立强 杨艳莉 安云芳 陆美萍 曾明 王向东 陈建军 雍军 余少卿 张维天 孙亚男 张天虹 孙娜 李幼瑾 刘翔 李健 左可军 罗向前 王洪田 许昱 喻国冻 付勇 叶惠平 李勇 许成利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61-169,共9页
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炎性介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参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抗白三烯药物有两类:CysLT1受体拮抗剂(LTRA)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前者与CysLT1受体结合,从而干扰过敏性炎症的发... 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炎性介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参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抗白三烯药物有两类:CysLT1受体拮抗剂(LTRA)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前者与CysLT1受体结合,从而干扰过敏性炎症的发生。LTRA在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质疑与挑战。因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制订了LTRA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诊疗工作。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LTRA作为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一线药物。儿童对孟鲁司特一般耐受性良好,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对神经精神影响的研究尚无统一意见,临床医师应意识到神经精神事件的潜在风险,在开具相应处方时注意权衡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儿童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4,成都)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娟 叶菁 +41 位作者 张立强 许元腾 刘文龙 杨玉成 王向东 姜彦 邱前辉 李健 余少卿 刘锋 娄鸿飞 王洪田 喻国冻 徐睿 孟粹达 孙娜 陈建军 曾明 谢志海 孙悦奇 唐隽 赵可庆 张维天 石照辉 许成利 杨艳莉 陆美萍 叶惠平 魏欣 孙斌 安云芳 孙亚男 顾瑜蓉 张天虹 巴罗 杨钦泰 许昱 杨贵 洪海裕 左可军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3-462,共10页
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道疾病(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exacerbated respiratory disease,N-ERD)是一种慢性呼吸道嗜酸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哮喘以及对环氧化酶-1(cyclooxygena... 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道疾病(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exacerbated respiratory disease,N-ERD)是一种慢性呼吸道嗜酸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哮喘以及对环氧化酶-1(cyclooxygenase 1,COX-1)抑制剂不耐受,使用此类药物后,患者出现鼻炎、哮喘症状急性加重的综合征。N-ERD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临床中漏诊比例较高,相关研究较缺乏。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了国内鼻科学界的一线青年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依据,制订了本共识,共识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生物制剂治疗及脱敏治疗等方面。旨在提高对N-ERD的认识,减少漏诊,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道疾病 慢性鼻窦炎 哮喘 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耐受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