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多学科诊疗模式——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过敏科为例
1
作者 周琪琳 谭静芊 +18 位作者 粟静 成昀 熊国威 周敏 郑瑞 张昆 戴敏 张萍萍 黎雅婷 黄雪琨 石照辉 张雅娜 甘照宇 陶金 许成芳 周宇麒 冯佩英 陈壮桂 杨钦泰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757-763,共7页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系统过敏性疾病往往共同并发于同一患者身上,如何高质高效、合理规范地进行综合诊疗十分重要。多学科诊疗为复杂难治的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是对传统分科诊疗模式的有效补充,也是过...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系统过敏性疾病往往共同并发于同一患者身上,如何高质高效、合理规范地进行综合诊疗十分重要。多学科诊疗为复杂难治的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是对传统分科诊疗模式的有效补充,也是过敏性疾病诊疗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外有关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多学科诊疗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和运行模式。文章结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过敏性疾病专家团队的临床探索和实践经验,从实施目标、组织结构、基本要求、运行模式、步骤流程、制度保障、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多学科诊疗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从而提高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多学科诊疗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 多学科诊疗 过敏管理
下载PDF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报名援鄂支援时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敏 区洁兰 +2 位作者 吴少珠 张妍 陈佳欣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面对国务院发函援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组派任务时的心理体验,为日后护理人员紧急出征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心理疏导依据。方法本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14名我科护士为观察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现... 目的深入了解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面对国务院发函援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组派任务时的心理体验,为日后护理人员紧急出征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心理疏导依据。方法本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14名我科护士为观察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面对援鄂支援任务时心理体验进行深入性半结构微信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我科援鄂护士心理体验可归纳为三个主题:主题一为报名或者没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组建的原因是什么?主题二为报名成功后待名单公布时知道被选中或者没被选中时的心理体验有哪些?主题三为再次面对紧急出征公共卫生事件支援任务时是否还会报名?结论护理人员在面对抗疫一线的工作中不断加深自己对这份职业的认知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并应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及人文关怀。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护士的内心,为后续的支援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援鄂报名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多学科分级协作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吞咽筛查及干预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少珠 於雪英 +2 位作者 罗媛容 刘燕飞 柯彩霞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分级协作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吞咽筛查及干预的效果。方法:成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吞咽项目多学科管理小组,制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吞咽功能筛查、干预流程,以及制定多学科分级协作管理流程、进食管理常规、... 目的:探讨多学科分级协作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吞咽筛查及干预的效果。方法:成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吞咽项目多学科管理小组,制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吞咽功能筛查、干预流程,以及制定多学科分级协作管理流程、进食管理常规、培训方案和质量控制方案,开展培训并完成考核。于2022年5—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施吞咽筛查及干预并持续质量控制。结果:共筛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6例,其中,并发吞咽障碍43例,发生率为23.12%(43/186)。实施多学科分级协作管理后,患者吞咽筛查率为100.00%(186/186),吞咽障碍患者根据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结果进行干预率为100.00%(43/43),营养吞咽专科护士会诊率为24.19%(45/186),营养医生会诊率为19.89%(37/186),吞咽康复治疗师会诊率为5.91%(11/186)。43例吞咽障碍患者干预后体质量[(61.21±10.99)kg]、血红蛋白[(132.44±11.27)g/L]、血清白蛋白[(37.63±3.51)g/L]、血清前白蛋白水平[(199.77±40.15)mg/L]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59.99±10.96)kg、(124.67±10.86)g/L、(35.01±2.82)g/L、(177.12±40.09)mg/L](t=-9.871、-8.634、-7.708、-11.703,P值均<0.001);干预后营养风险NRS 2002评分[(2.47±0.74)分]、显性误吸发生率[16.28%(7/43)]、吸入性肺炎发生率[2.33%(1/43)]均低于干预前[分别为(3.53±0.91)分、89.74%(35/39)、35.90%(14/39)](t=10.488,χ^(2)=44.177、0.245,P值均<0.001);干预后专科护理团队临床营养及吞咽理论得分[(86.43±3.80)分]、技能得分[(87.29±2.51)分]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76.00±6.04)分、(76.76±4.95)分](t=-10.890、-8.584,P值均<0.001)。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规进行吞咽功能筛查,及早识别并发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多学科分级协作管理,可降低患者的营养风险,提升患者进食的安全性,促进专科护理的精细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吞咽障碍 干预性研究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81
4
作者 吴少珠 周宇麒 +3 位作者 张苍 於雪英 刘燕飞 区洁兰 《新医学》 2019年第8期593-597,共5页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HFNC组和NPPV组,每组各34例。2组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案基础上,HFNC组给予...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HFNC组和NPPV组,每组各34例。2组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案基础上,HFNC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NPPV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行血气分析及痰液黏稠度分度,分析PaO2、PaCO2及痰液黏稠度变化,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腹胀、颜面部压迫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由患者对辅助通气模式进行主观舒适度评分,比较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PaCO2、痰液黏稠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aO2、PaCO2、痰液黏稠度均比治疗前改善(P均<0.05),其中HFNC组的PaCO2、痰液黏稠度均低于NPPV组(P均<0.05)。治疗期间HFNC组无患者出现腹胀,NPPV组7例(21%)患者出现腹胀;HFNC组患者发生颜面部压迫1例(3%),NPPV组为9例(26%)。HFNC组患者的腹胀、颜面部压迫发生率均低于NPPV组(P均<0.05)。治疗后,HFNC组患者的舒适度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精神维度、环境维度得分均高于NPPV组(P均<0.05)。结论 HFNC可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状态,并有利于患者痰液稀化,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文斌 杨海玲 +3 位作者 朱家馨 郑文争 冯定云 张天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425-342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等,为临床早期干预、早期决策提供依据,以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方法纳入我院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诊断的老年HAP患者病例,回顾性...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等,为临床早期干预、早期决策提供依据,以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方法纳入我院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诊断的老年HAP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并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等。结果497例HAP患者入组,50%~60%有发热、咳嗽、咳脓痰症状,9.7%有呼吸困难症状,常合并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血尿素氮/白蛋白平均比值为(0.224±0.157)mmol/g,21.5%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48.9%有发病前90 d内使用抗生素史。死亡例数为76例(15.3%)。经Cox回归分析发现,有咳脓痰、呼吸困难症状、发病前90 d使用抗生素史、既往有放化疗病史、多重耐药菌感染、血尿素氮/白蛋白水平升高是老年HAP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血尿素氮/白蛋白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高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的HAP生存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HAP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常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且病死率高。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是H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老年人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接触式连续生命体征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刘爽 龙志聪 +2 位作者 周宇麒 罗英华 杨海玲 《新医学》 2025年第2期206-214,共9页
目的评估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多维度生命体征参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OPD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天河院区诊治的55例... 目的评估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多维度生命体征参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OPD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天河院区诊治的55例COP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新型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部署,并完成标准化肺功能评估。收集其临床基线数据,并采集夜晚生理信号,核心监测指标包括心率变异性(HRV)、呼吸特征睡眠结构。根据患者肺功能评估情况分为轻、中、重、极重度,将轻度者分为非严重组,中、重、极重度者分为严重组,比较组间差异,构建风险模型,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的各参数在COPD病情评估中的效能。结果轻、中、重、极重度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心脏总能量、心脏总能量基准值、交感神经张力指数、交感神经张力基准值、迷走神经张力指数以及迷走神经张力基准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这些指标随病情加重呈上升趋势;自主神经平衡和自主神经平衡基准值在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均P>0.05)。HRV对COPD患者严重程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迷走神经张力指数、心脏总能量基准值、浅睡眠时间以及长期基准呼吸参数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具有较高效能,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2、0.886、0.800和0.733。结论非接触式连续生命体征监测在COPD病程管理中具有可行性,HRV、浅睡眠时间和长期基准呼吸频率等指标在COPD患者的病情监测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非接触式监测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病情评估模型
下载PDF
重症成人斯蒂尔病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娟 黄祥奇 周宇麒 《新医学》 2020年第10期801-806,共6页
成人斯蒂尔病(AOSD)是一种累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的临床综合征,极易被误诊或漏诊。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较多学者认为与感染、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近年来认为AOSD属于“自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目前... 成人斯蒂尔病(AOSD)是一种累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的临床综合征,极易被误诊或漏诊。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较多学者认为与感染、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近年来认为AOSD属于“自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我国推荐应用较多的是日本Yamaguchi标准。AOSD治疗上以NSAID和(或)糖皮质激素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为主,生物制剂也有一定效果。该文报道1例重症AOSD患者,以反复发热为首发症状,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病情逐渐进展,后出现关节症状、水肿、休克、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窘迫、肺部感染、严重贫血等表现,最后临床确诊,经过糖皮质激素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升压、抗心力衰竭、抗感染、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呼吸机辅助呼吸及相关对症支持处理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年余患者健康存活。该例提示,应提高对重症AOSD患者的认识,减少误诊或漏诊,提高诊治致命性AOSD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 重症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开放的上市后临床研究
8
作者 马锦芳 郑劲平 +29 位作者 何正光 陈丽萍 杨晓红 何志义 肖祖克 孟婕 张晓菊 梁伟权 王天立 杨汀 张天托 薛克营 宋元林 陈瑞 叶贤伟 谢宝松 俞万钧 朱丹 章锐锋 朱慧莉 毛良平 王玮 赵建清 陈公平 王镇山 金发光 陈刚 陈小红 胡轶 任小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1-6,共6页
目的 研究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83例支扩患者,均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道疾病症状与体征(痰液性状、咳痰难度、痰液量、咳嗽症状、痰液粘稠度)评分、欧洲五... 目的 研究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83例支扩患者,均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道疾病症状与体征(痰液性状、咳痰难度、痰液量、咳嗽症状、痰液粘稠度)评分、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分,分析临床疗效、治疗期间安全性、用药时长及用药量。结果 治疗前、治疗第4天及治疗结束,患者痰液性状评分分别为(2.37±0.48)、(1.45±0.80)、(0.69±0.81)分,咳痰难度评分分别为(2.19±0.39)、(1.16±0.60)、(0.85±0.68)分,痰液量评分分别为(1.71±0.61)、(1.00±0.72)、(0.63±0.71)分,咳嗽症状评分分别为(1.97±0.54)、(1.12±0.69)、(0.81±0.68)分,痰液粘稠度评分分别为(2.69±0.65)、(1.67±0.82)、(0.97±0.84)分;治疗第4天及治疗结束,患者痰液性状、咳痰难度、痰液量、咳嗽症状、痰液粘稠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患者总评分(2.99±2.39)分低于治疗前的(8.25±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EQ-5D评分为(0.89±0.15)分,治疗结束为(0.95±0.12)分;患者治疗结束EQ-5D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临床控制56例(30.60%),显效42例(22.95%),有效61例(33.33%),无效24例(13.11%),总有效率为86.89%(159/183)。183例支扩患者中,共有42例(22.95%)患者发生59例次不良事件, 18例(9.84%)患者发生18例次不良反应, 3例(1.64%)患者发生3例次严重不良事件(骨折、支扩伴感染加重、咯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8%(19/183),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用药时长达(6.55±1.53)d,用药量为(37.86±8.99)ml。结论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溶液对于支扩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支气管扩张症 粘痰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团队分层护理联合华生关怀理论干预对胸膜胸腔镜检查术后负面情绪及自我效能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妹 张妍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团队分层护理联合华生关怀理论干预对胸膜胸腔镜检查术后负面情绪及自我效能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腔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 目的探讨团队分层护理联合华生关怀理论干预对胸膜胸腔镜检查术后负面情绪及自我效能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腔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胸腔镜检查术进行诊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团队分层护理联合华生关怀理论干预。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负面情绪,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非计划拔管率、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分层护理联合华生关怀理论干预对胸腔镜检查术患者干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自我效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分层护理 华生关怀理论 胸腔镜检查术 负面情绪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关于防控疫情一线科室医护人员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中的体会与建议 被引量:19
10
作者 石云锋 师小函 +3 位作者 梁晶晶 淦伟强 张天托 吴本权 《新医学》 2020年第2期90-94,共5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出现及迅速传播给人类健康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及挑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是防控疫情一线科室,这些科室医护人员是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及ICU的主要力量。该文对2019...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出现及迅速传播给人类健康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及挑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是防控疫情一线科室,这些科室医护人员是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及ICU的主要力量。该文对2019-nCoV感染的肺炎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进行概述,介绍2019-nCoV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中的体会,重点描述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与救治患者、救治重症患者中的支持治疗与抗感染治疗,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急诊科 感染性疾病科 医护人员 防护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与外膜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育波 周宇麒 +4 位作者 郑文争 朱家馨 杨海玲 吴文斌 张天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122-2129,共8页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检测外排泵基因和外膜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上述基因表达与抗生素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213株,对其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将其分为不...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检测外排泵基因和外膜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上述基因表达与抗生素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213株,对其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将其分为不敏感组(NS组)与敏感组(S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排泵基因(adeB、adeJ、adeG、craA、abeM、amvA)、外膜蛋白基因(omp25、omp33-36、carO)的表达水平,比较上述基因在NS组与S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不敏感率分别为89.2%、81.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等药物的不敏感率均超过92%。adeB基因相对表达量升高(RE≥1)在各抗生素(AMK、IPM、CFP、FEP、TZP、CAZ、SXT、CIP、SCF、CN)NS组的比例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排泵adeB基因mRNA的RE值在上述各抗生素NS组和S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组adeB基因的RE值平均水平较高。外排泵adeJ、adeG、craA、abeM、amvA基因平均RE水平无升高,且经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膜蛋白omp25、omp33-36、carO基因平均RE值均超过1.0,提示相对表达量升高。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外排泵基因adeB过度表达在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余外排泵基因adeJ、adeG、craA、abeM、amvA和外膜蛋白基因omp25、omp33-36、carO在本研究的多数菌株耐药机制中可能不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 外排泵 外膜蛋白
下载PDF
微信+电话随访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吸入药物所致口咽部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少珠 於雪英 +2 位作者 刘燕飞 冯定云 周宇麒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0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电话随访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吸入药物所致口咽部不良反应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并参与本院“慢阻肺之家”患教活动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电话随访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吸入药物所致口咽部不良反应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并参与本院“慢阻肺之家”患教活动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试验组(60例)。对照组于住院期间、出院时进行吸入药物的教育活动,出院后每月门诊随访,共6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微信联合电话随访,随访频率为出院后前2个月每2周1次,后4个月每月1次。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6个月的呼吸问卷[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吸入药物依从性测试量表(TAI)中文版]评分;随访期间,记录两组吸入药物所致口咽部不良反应如咽痛、声嘶、口干以及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随访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mMRC、CAT、T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的TAI评分高于对照组,口咽部不良反应发生率、mMRC、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电话随访可有效降低吸入药物所致口咽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并维持患者良好的吸入药物依从性,减少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呼吸系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联合电话随访 吸入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 依从性
下载PDF
成人肠杆菌科菌血症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文娟 周宇麒 +1 位作者 冯定云 张天托 《新医学》 2020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了解医院内成人肠杆菌科菌血症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人菌血症患者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学鉴定,分析成人肠杆菌科菌血症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度,比较产超广谱β... 目的了解医院内成人肠杆菌科菌血症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人菌血症患者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学鉴定,分析成人肠杆菌科菌血症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度,比较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与阴性的肠杆菌科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共分离出成人肠杆菌科菌血症病原菌354株,主要来源于血液科、感染科、急诊科、肝胆外科,主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其中,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西丁钠,耐药率均低于15%;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林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耐药率均不低于50%。ESBLs阳性108株,检出率为31%。ESBLs阳性肠杆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ESBLs阴性肠杆菌株(P均<0.05),但两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相近(P均>0.05)。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菌血症病原菌1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各5株,产气肠杆菌2株,阴沟肠杆菌1株。检出多耐药菌株221株,检出率为62%。结论成人肠杆菌科菌血症病原菌耐药现象普遍存在,应关注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多耐药现象,并加强耐药性监测,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菌血症 耐药性 成人
下载PDF
CpG寡聚脱氧核苷酸对变应性联合气道疾病气道重塑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李洪涛 林煜森 +3 位作者 邹小玲 李文娟 孟平 张天托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3191-3197,共7页
背景激素是变应性联合气道疾病(ACAD)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慢性ACAD出现气道重塑,可能影响其疗效,故有必要寻找与激素联合并有协同作用的新型免疫治疗。前期研究发现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ODN)抑制ACAD气道炎症,但对气道重塑的效果有待研... 背景激素是变应性联合气道疾病(ACAD)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慢性ACAD出现气道重塑,可能影响其疗效,故有必要寻找与激素联合并有协同作用的新型免疫治疗。前期研究发现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ODN)抑制ACAD气道炎症,但对气道重塑的效果有待研究。目的探讨CpG-ODN对慢性ACAD小鼠模型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2018年3月。30只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ACAD组、变应性联合气道疾病CpG-ODN干预组(ACAD/CpG-ODN组)、变应性联合气道疾病布地奈德干预组(ACAD/BUD组)、变应性联合气道疾病CpG-ODN+BUD联合干预组(ACAD/CpG-ODN+BUD组)。实验动物腹腔卵清蛋白(OVA)或磷酸盐缓冲液(PBS)致敏,鼻腔OVA/PBS 3周激发,随之6周雾化气道激发。ACAD/CpG-ODN组、ACAD/BUD组和ACAD/CpG-ODN+BUD组分别给予CpG-ODN、BUD和CpG-ODN+BUD滴鼻,其他组给予PBS滴鼻。每次鼻腔或气道激发后10 min内,对小鼠抓鼻和喷嚏次数进行计数。HE和PAS染色观察小鼠鼻腔组织的病理特点。HE、AB-PAS和Masson’s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行气道炎症评分。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应用Image-Pro Plus图片分析软件定量评估,并进行症状评估。结果各组小鼠抓鼻次数和喷嚏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CAD组抓鼻次数和喷嚏次数均多于Control组,ACAD/CpG-ODN组、ACAD/BUD组、ACAD/CpG-ODN+BUD组抓鼻次数和喷嚏次数均少于ACAD组(P<0.05)。HE和PAS染色显示,ACAD/CpG-ODN组和ACAD/BUD组鼻黏膜病理改变较ACAD组减轻,而ACAD/CpG-ODN+BUD组进一步减轻。HE、AB-PAS和Masson’s染色显示,ACAD/CpG-ODN组和ACAD/BUD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ACAD组减轻,而ACAD/CpG-ODN+BUD组进一步减轻。各组气道炎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CAD组气道炎症评分高于Control组,ACAD/CpG-ODN组、ACAD/BUD组、ACAD/CpG-ODN+BUD组气道炎症评分均低于ACAD组(P<0.05)。各组肺组织中TGF-β1和α-SM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CAD组TGF-β1和α-SMA表达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ACAD/CpG-ODN组、ACAD/BUD组、ACAD/CpGODN+BUD组均低于ACAD组(P<0.05)。结论CpG-ODN、布地奈德抑制慢性ACAD模型鼻部炎症和支气管肺组织气道重塑,两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联合气道疾病 气道重塑 CPG寡聚脱氧核苷酸 布地奈德 小鼠 鼻腔 支气管
下载PDF
口鼻皮肤保护衬垫的研制及在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吴少珠 於雪英 刘燕飞 《现代临床护理》 2022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无创正压通气用口鼻皮肤保护衬垫,探讨其在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预防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本科室无创正压通气的421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无创正压通气的63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 目的研制一种无创正压通气用口鼻皮肤保护衬垫,探讨其在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预防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本科室无创正压通气的421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无创正压通气的63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拜尔坦泡沫敷料贴于鼻面部无创面罩下皮肤上,起保护及减压作用;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口鼻皮肤保护衬垫贴于鼻面部无创面罩下皮肤上,起保护及减压作用。比较两组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口鼻面部压力性损伤、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压力性损伤分期比较,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期、2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期间腹胀发生率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胀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结论该衬垫使用方便,可降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口鼻皮肤保护衬垫 压力性损伤 腹胀
下载PDF
IL-24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介导气道炎症在过敏性哮喘小鼠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康尼 孟平 +4 位作者 张敏 邹小玲 李双 李洪涛 张天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01-1209,共9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在过敏性哮喘小鼠中调控巨噬细胞表型转变的作用,以期为过敏性哮喘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利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和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添加脂多糖或IL-4伴或不伴有IL-24诱导巨噬...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在过敏性哮喘小鼠中调控巨噬细胞表型转变的作用,以期为过敏性哮喘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利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和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添加脂多糖或IL-4伴或不伴有IL-24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流式细胞术检测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将40只雌性BALB/c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si-IL-24组和si-NC组,每组10只;采用屋尘螨(house dust mite,HDM)提取物滴鼻致敏构建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si-IL-24组和si-NC组在过敏原暴露前1 h前分别予si-IL-24和siNC溶液滴鼻,对照组予等体积PBS滴鼻。末次过敏原激发24 h内采用有创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反应性;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验证si-IL-24的沉默效率;HE染色观察哮喘小鼠肺部炎症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肺组织中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结果:IL-24与IL-4在体外协同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24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且si-IL-24鼻内递送降低哮喘小鼠肺部IL-24的表达水平;HDM诱导的哮喘小鼠肺部炎症以M2巨噬细胞浸润为主;与哮喘组相比,沉默IL-24后小鼠气道反应性降低,肺部炎症浸润程度减轻,肺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降低。结论:靶向沉默IL-24可减轻过敏性哮喘小鼠哮喘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细胞介素24 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FEV1/FEV6截断值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灿金 杨海玲 +2 位作者 吴文斌 陈妙霞 李卫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FEV1/FEV6截断值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的诊断价值,为检测气道阻塞提供替代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报告共1112份,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肺功能的相关指标。根据慢... 目的探讨FEV1/FEV6截断值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的诊断价值,为检测气道阻塞提供替代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报告共1112份,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肺功能的相关指标。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The Global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舒张试验后FEV1/FVC<70%)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确定FEV1/FEV6的最佳截断值。结果ROC曲线下面积:0.996(95%CI:0.989~1.000),P<0.001,根据约登指数(Youden index,YI)最大值确定FEV1/FEV6<71%为最佳截断值,该截断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6.4%、99.5%、98.6%、98.7%、95.9%,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论截断值FEV1/FEV6<71%可作为FEV1/FVC<70%替代指标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检查 FEV1/FEV6 气道阻塞 截断值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分型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祥奇 李文娟 +3 位作者 梁静 潘宇航 陈健宁 何丹 《新医学》 2020年第12期933-93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循环肿瘤细胞(CT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1例NSCLC患者(NSCLC组)作为研究对象,另以40例非肿瘤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采集所有患者静脉...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循环肿瘤细胞(CT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1例NSCLC患者(NSCLC组)作为研究对象,另以40例非肿瘤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采集所有患者静脉血,使用纳米膜富集技术过滤分离CTC,再用mRNA多重原位杂交法分析检测CTC上皮或间质基因,比较不同组CTC阳性率的差异,探讨NSCLC患者CTC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患者的CTC阳性率为86%,其中上皮型、混合型、间质型阳性率分别为31%、74%及23%;良性病变组的CTC阳性率为15%,其中上皮型、混合型、间质型阳性率分别为3%、15%及0%,健康对照组未检出CTC。NSCLC组CTC阳性率及混合型CTC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17)。121例NSCLC患者中,临床分期高(Ⅲ~Ⅳ期)者的CTC阳性率高于临床分期低(Ⅰ~Ⅱ期)者,有淋巴结转移(N1~N3)者的CTC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N0)者(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CTC总数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s=0.254,P=0.005),其中上皮型CTC(r=0.202,P=0.026)、混合型CTC(rs=0.247,P=0.006)的数量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而间质型CTC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CTC总数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s=0.218,P=0.016),其中混合型CTC的数量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rs=0.247,P=0.006),而上皮型CTC及间质型CTC的数量与淋巴结转移并无关(P均>0.05)。结论NSCLC患者CTC阳性率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考虑作为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估的附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渐进式抗阻训练联合肺康复运动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小云 吴少珠 +1 位作者 刘燕飞 杨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3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抗阻训练联合肺康复运动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接诊的80例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目的探讨渐进式抗阻训练联合肺康复运动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接诊的80例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肺康复运动,观察组实施渐进式抗阻训练与肺康复运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状况量表(BODE)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营养状况、气流阻塞程度、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及BODE总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环境、社会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得分分别为(18.34±2.67)分、(16.56±3.01)分、(16.24±2.04)分、(18.64±2.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0.88±2.12)分、(18.35±3.65)分、(17.41±2.04)分、(20.02±2.0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抗阻训练联合肺康复运动可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BODE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渐进式抗阻训练 肺康复运动 生存状况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95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育波 冯定云 +2 位作者 李诗羿 李洪涛 周宇麒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258-1265,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95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重症病例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3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95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呼吸支... 目的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95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重症病例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3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95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呼吸支持治疗及药物治疗方法、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有重型76例(80.0%)(重型组),危重型19例(20.0%)(危重型组),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6.9±14.0)、(66.2±14.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85例(89.5%)、咳嗽73例(76.8%)、呼吸困难57例(60.0%)、咳痰32例(33.7%)、腹泻20例(21.1%)等,而首发症状则以发热64例(67.4%)最多见,其次为咳嗽17例(17.9%)。主要基础疾病有高血压病29例(30.5%)、糖尿病18例(18.9%)、冠心病12例(12.6%)等;并发症主要为肝损害35例(36.8%),其次心肌损害20例(21.1%)、心力衰竭10例(10.5%)、肾损害8例(8.4%)等。危重型组尿素氮[7.5(3.1~36.6)mmol/L]、肌酐[88.0(46.0~681.0)μmol/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9.0(8.0~2290.0)U/L]、总胆红素[12.4(6.8~112.4)μmol/L]、白细胞总数[8.7(2.7~16.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7.9(1.0~14.6)×10^(9)/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5.6(0.1~37.9)mg/L]、降钙素原(PCT)[0.3(0.1~9.6)ng/mL]高于重型组[4.5(1.5~14.6)mmol/L、70.0(34.0~149.0)μmol/L、30.5(10.0~184.0)U/L、7.8(1.4~24.5)μmol/L、4.5(1.7~10.7)×10^(9)/L、3.1(0.6~9.1)×10^(9)/L、31.8(0.1~40.4)mg/L、0.1(0.0~1.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危重型组白蛋白水平[30.2(24.6~36.4)g/L]低于重型组[35.2(23.5~44.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斑片状阴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好转出院的有77例(82.1%),死亡13例(13.7%),其中危重型组死亡率为68.4%(13/19)。结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较多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多数患者易出现肝脏、心脏及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可能是促进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救治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