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工作人员防控培训方案、内容与标准 被引量:41
1
作者 黎尚荣 赵志新 +35 位作者 姚瑶 邓敬仪 陈昕 温小粤 邢帮荣 郭娜 张献玲 代群 刘剑戎 刘芳 罗利英 孔庆磊 冯丰 曾国芬 熊志勇 郑常龙 罗金妮 钟新华 阮莹 王乔凤 汪竹红 郑栩琪 符永玫 张欢 吴妙略 梁朝峰 吴元凯 李星 梁彩倩 彭燕 欧阳倩 黎婉斌 范秀平 唐紫兰 陈璐 顾琳 《新医学》 2020年第2期95-102,共8页
有效的员工全员培训是防控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重要措施。该文介绍将医院员工按岗位性质不同分为临床科室主任护长,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医护人员,标本检测技术人员,其他医师、护理及医技人员,行政、后勤及辅... 有效的员工全员培训是防控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重要措施。该文介绍将医院员工按岗位性质不同分为临床科室主任护长,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医护人员,标本检测技术人员,其他医师、护理及医技人员,行政、后勤及辅助人员等5个类别,进行分层次、分批次、针对性强、覆盖全员的防护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与考核、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培训由教官组人员按统一的培训标准,使用客观结构化多站的形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医院工作人员 防控 培训方案 客观结构化多站
下载PDF
PCT、IL-6、CysC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2
作者 宋虎 朱键 +2 位作者 符永玫 张永标 郑常龙 《天津医药》 2025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ysC)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0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AKI发生情况分为AKI组(n=56)和无AKI组(n=44);AKI患者分为存活组(n=32)和死亡组(n=24)。收...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ysC)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0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AKI发生情况分为AKI组(n=56)和无AKI组(n=44);AKI患者分为存活组(n=32)和死亡组(n=24)。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CT、IL-6、CysC水平;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估病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CT、IL-6、CysC对脓毒症合并AKI诊断及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男性比例、年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比例、APACHEⅡ评分、血肌酐(Scr)、PCT、IL-6、CysC水平高于非AKI组,合并症比例、发病时间低于非AKI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CT、IL-6、CysC联合诊断脓毒症合并AK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敏感度为91.07%,特异度为90.91%,联合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死亡组APACHEⅡ评分、PCT、IL-6、CysC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CT、IL-6、CysC联合预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死亡的AUC为0.847,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87.50%,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结论联合PCT、CysC、IL-6指标对脓毒症合并AKI诊断以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预后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
下载PDF
艾塞那肽治疗肥胖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志伟 冼颖欣 +3 位作者 陈宗兰 林倍思 徐芬 姚斌 《新医学》 2020年第10期780-785,共6页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肥胖症的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肥胖模型组(模型组)和高脂饮食肥胖模型艾塞那肽治疗组(治疗组)。在实验第16周记录各组小鼠摄食量、体质量、体脂量,测量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肥胖症的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肥胖模型组(模型组)和高脂饮食肥胖模型艾塞那肽治疗组(治疗组)。在实验第16周记录各组小鼠摄食量、体质量、体脂量,测量空腹血糖,进行腹腔内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TT)。测量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血清、脂肪组织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分子、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肥胖指标方面,模型组小鼠的进食量、体脂量、体脂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7),治疗组进食量少于模型组(P<0.017)。糖代谢方面,模型组小鼠的空腹血糖、GTT及ITT血糖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17),治疗组小鼠的空腹血糖、GTT及ITT血糖曲线下面积均较模型组有所下降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7)。胰岛素信号通路分子检测中,模型组IRS1磷酸化比例(p-IRS1/IRS1)低于对照组(P<0.017),治疗组p-IRS1/IRS1较模型组回升(P<0.017)。在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方面,模型组的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7),治疗组的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下降(P<0.017)。3组动物模型合并计算,血清IL-6水平(r=0.702,P=0.011)和脂肪组织IL-6 mRNA相对表达量(r=0.590,P=0.043)均与体脂百分比呈正相关。血清IL-6水平还与进食量(r=0.670,P=0.017)、脂肪量(r=0.680,P=0.015)和空腹血糖(r=0.780,P=0.003)呈正相关。脂肪组织IL-6与eNOS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27,P=0.029)。脂肪组织的HIF-1α相对表达量与ITT血糖曲线下面积(r=0.643,P=0.024)呈正相关,与p-IRS1(r=-0.820,P=0.046)和p-IRS1/IRS1(r=-0.846,P=0.034)呈负相关。结论艾塞那肽可改善肥胖小鼠模型的肥胖指标和相关的糖代谢异常,这种疗效可能是通过抗炎和抗氧化应激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肥胖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的妊娠期管理:家系临床和基因分析并文献回顾
4
作者 叶志伟 邓洪容 +3 位作者 刘芷谷 林惠敏 许雯 姚斌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14-220,共7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的妊娠期临床特点和管理策略。方法收集1例MEN1先证者的性别、年龄、详细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数据,并收集该MEN1家系中20名成员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辅助...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的妊娠期临床特点和管理策略。方法收集1例MEN1先证者的性别、年龄、详细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数据,并收集该MEN1家系中20名成员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为回顾MEN1妊娠期病例,以“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和“Pregnant”为关键词在PubMed搜索,以“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和“妊娠”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索。结果本例MEN1先证者以垂体微腺瘤(溢乳、催乳素升高)、胰腺内分泌肿瘤(低血糖)及甲状旁腺腺瘤(无症状、甲状旁腺素和血钙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基因分析证实MEN1基因9号外显子(CGA>TGA,Arg415Term)突变为先证者致病基因。先证者的父亲和女儿携带该致病基因并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先证者在药物治疗垂体微腺瘤和手术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甲状旁腺腺瘤后顺利妊娠并成功分娩1名女婴,其间无再次出现溢乳和低血糖发作,血PTH和血钙水平稳定,胎儿生长发育正常。共检索到相关英文病例报道7例,中文病例1例。总结既往文献报道的8例MEN1妊娠期病例,所有MEN1患者均于育龄期起病。甲状旁腺、胰腺和垂体是最常出现临床症状的内分泌腺体,多数患者存在家族史和相应的MEN1基因突变,其中7例患者在严密病情监测和治疗下成功分娩。结论临床医师对妊娠期MEN1患者的积极检测和诊疗,将有助于改善MEN1患者及其子代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 MEN1基因 妊娠 常染色体 垂体腺瘤
下载PDF
脓毒血症患者不同血糖水平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5
作者 李婷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77-0180,共4页
研究脓毒血症患者不同血糖水平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脓毒血症患者,根据初次血糖水平分为三组:A组(4-8.3mmol/L)、B组(8.3-13.9mmol/L)和C组(13.9以上mmol/L)。对三组患者脓... 研究脓毒血症患者不同血糖水平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脓毒血症患者,根据初次血糖水平分为三组:A组(4-8.3mmol/L)、B组(8.3-13.9mmol/L)和C组(13.9以上mmol/L)。对三组患者脓毒血症严重程度、抗生素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28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进行比较。结果 脓毒性休克发生率比较,B组、C组均高于A组(P<0.05);治疗相关指标及28d死亡率比较,抗生素使用时间B组<A组<C组(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A组、C组患者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 患者的病情会随着血糖水平的提升逐渐加重,脓毒症休克发生风险越大,所以,临床治疗应重视患者的血糖监测及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血糖水平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预兆吗?
6
作者 张永标 《保健与生活》 2022年第13期64-65,共2页
上周,我的一个邻居突发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请问,心肌梗死发生有预兆吗?诱发因素有哪些?浙江杭州张建业有一半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生前是有预兆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发病前几天可能出现胸部不适,乏力,活动时心悸、气促... 上周,我的一个邻居突发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请问,心肌梗死发生有预兆吗?诱发因素有哪些?浙江杭州张建业有一半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生前是有预兆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发病前几天可能出现胸部不适,乏力,活动时心悸、气促、烦躁或心绞痛等先兆症房节律性的电活动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序的心房颤动波,这个颤动波的频率为每分钟350~600次,在经过房室间传导之后,患者的心率往往会达到每分钟100次,甚至超过20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部不适 浙江杭州 心绞痛 节律性 预兆 诱发因素 烦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