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精性肝炎自噬关键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袁超 练庆海 +3 位作者 尼贝贝 许燕 张彤 张剑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1,共12页
目的筛选酒精性肝炎(AH)的自噬关键基因,探讨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2个AH基因芯片和从MSigDB、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的自噬相关数据集,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取关键基因。... 目的筛选酒精性肝炎(AH)的自噬关键基因,探讨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2个AH基因芯片和从MSigDB、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的自噬相关数据集,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取关键基因。对筛选的关键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免疫浸润分析,构建信使RNA(mRNA)-微小RNA(miRNA)网络,进行酒精性肝病不同分期的自噬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在AH患者和小鼠肝脏组织中验证。结果本研究筛选得到了11个与AH自噬相关的基因(EEF1A2、CFTR、SOX4、TREM2、CTHRC1、HSPB8、TUBB3、PRKAA2、RNASE1、MTCL1、HGF),均为上调基因。在AH患者和小鼠肝脏组织中,SOX4、TREM2、HSPB8、PRKAA2在AH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SOX4、TREM2、HSPB8、PRKAA2可能是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炎 自噬 关键基因 生物信息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基因本体(GO)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下载PDF
我国非腹泻患者肠道内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建溪 阳莉 +3 位作者 李雪玲 黄建华 周才 王强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研究非腹泻人群肠道内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集非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在A549细胞中进行培养,提取病变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进行克隆、测序,确定病毒基因型。结果114份样本中,细胞培养结合PCR分型方法检测... 目的研究非腹泻人群肠道内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集非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在A549细胞中进行培养,提取病变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进行克隆、测序,确定病毒基因型。结果114份样本中,细胞培养结合PCR分型方法检测出12份样本中存在腺病毒,阳性率为10.5%。序列分析显示,其中人腺病毒5型占25.0%(3/12)、7型占16.7%(2/12)、12型占25.0%(3/12)、48型占33.3%(4/12)。结论本研究在我国非腹泻的一般人群粪便样本中检测到人腺病毒5型、7型、12型及48型的存在。文献报道人腺病毒48型为罕见血清型,但其占本研究中阳性样本的33.3%,其在我国是否属于罕见,需要慎重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流行病学 肠道
下载PDF
携带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试验研究
3
作者 卢建溪 阳莉 +1 位作者 钱师宇 王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45-2048,共4页
目的:采用体外连接技术构建含红色荧光蛋白(RFP)报告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基因治疗与基因疫苗研究提供重要工具。方法:将pTurboRFP-N上的含RFP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定向克隆至转移载体pShuttle上,构成重组质粒pShuttle-TurboRFP-N。用... 目的:采用体外连接技术构建含红色荧光蛋白(RFP)报告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基因治疗与基因疫苗研究提供重要工具。方法:将pTurboRFP-N上的含RFP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定向克隆至转移载体pShuttle上,构成重组质粒pShuttle-TurboRFP-N。用I-Ceu I/PI-Sce I双酶切重组质粒pShuttle-TurboRFP-N和骨架质粒pH5'040 pkGFP-Ⅱ,回收目的片段,连接,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AdH5'.040.CMV.RFP-N。将其线性化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至AD293细胞内包装出重组腺病毒颗粒。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在AD293细胞内的包装效率和RFP表达情况。扩增并再次感染AD293细胞检测病毒颗粒感染能力,并测定其生物活性及滴度。将所构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5'.040.CMV.RFP-N与对照腺病毒载体AdH5.CMV.EGFP在体外感染人肺癌细胞系A549和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通过荧光蛋白RFP和EGFP的表达,比较它们对以上肿瘤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经酶切鉴定,证明已正确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H5'.040.CMV.RFP-N;经AD293细胞包装成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并能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目的基因;扩增纯化后获得重组腺病毒颗粒数为3.6×1015vp/L,滴度达1.8×1013pfu/L。重组腺病毒载体AdH5'.040.CMV.RFP-N感染人肺癌细胞系A549和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感染效率,高于对照腺病毒载体AdH5.CMV.EGFP(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RFP报告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能够在AD293细胞中高效地表达,对肿瘤细胞的感染效率高。RFP对GFP是一种很好的代替和补充,为基因治疗与基因疫苗研究提供更多的荧光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红色荧光蛋白质 基因重组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线粒体转移减轻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单佳柔 尼贝贝 +2 位作者 李翠平 徐睿璇 陈文捷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301,共8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通过线粒体转移减轻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正常人肝细胞株L02分为空白对照组、氧糖剥夺(OGD)组、实验对照组、L02与HUCMSC共培养组(L02+HUC-MSC组),其中L02+HUC-MSC组根据L0...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通过线粒体转移减轻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正常人肝细胞株L02分为空白对照组、氧糖剥夺(OGD)组、实验对照组、L02与HUCMSC共培养组(L02+HUC-MSC组),其中L02+HUC-MSC组根据L02与HUC-MSC不同共培养比例分为101共培养组(A组)、41共培养组(B组)、21共培养组(C组)、11共培养组(D组)和12共培养组(E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相对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的MitoTracker阳性率;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UC-MSC向L02转移线粒体的情况。结果OGD组L0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ROS相对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与OGD组比较,B、C、D、E组L02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均为P<0.05),E组L02细胞内ROS相对量降低(P<0.05)。A组L02的MitoTracker阳性率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均较实验对照组增加(均为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线粒体通过隧道纳米管(TNT)从HUC-MSC向L02转移。结论HUC-MSC可通过细胞间直接转移线粒体的方式减轻肝细胞IRI后细胞凋亡和降低细胞内ROS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氧糖剥夺(OGD) 活性氧簇(ROS) 线粒体转移 隧道纳米管(TNT) 细胞凋亡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HBsAg水平与HBV DNA病毒复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卢建溪 陈文思 +2 位作者 舒欣 曹红 李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39-1842,共4页
目的:病毒载量的测定常被用来诊断和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文献报道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测定HBsAg水平可作为替代标记。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血清HB-sAg水平和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 目的:病毒载量的测定常被用来诊断和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文献报道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测定HBsAg水平可作为替代标记。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血清HB-sAg水平和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47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男性35人,女性12人,平均年龄(35±8)岁]。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单一治疗患者(18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患者(14例)、拉米夫定单一治疗患者(15例)治疗48周并留取0、4、8、24、48、72周的血清。用TaqMan PCR测定HBV DNA水平,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测定HBsAg水平。结果:18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单一治疗的患者和14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患者可观察到HBsAg滴度随HBV DNA复制水平的一致变化,呈显著相关(r=0.83,P<0.01)。而在15例拉米夫定单一治疗的患者则未观察到HBsAg滴度随HBV DNA复制水平一致的变化趋势,但无相关性。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单一治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患者HBsAg水平中位数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拉米夫定单一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在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期间,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水平显著相关,动态HBsAg定量监测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作为监测HBV疗效的替代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DNA复制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小鼠慢性输卵管炎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田 李小毛 +2 位作者 张琪 何丹 潘藜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移植对小鼠慢性输卵管炎的治疗作用,为慢性输卵管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免疫表型,并诱导成脂、成骨分化验证其多向分化潜能。...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移植对小鼠慢性输卵管炎的治疗作用,为慢性输卵管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免疫表型,并诱导成脂、成骨分化验证其多向分化潜能。通过阴道内接种沙眼衣原体建立小鼠输卵管炎模型,感染后4周随机分成hUC-MSC移植组及对照组。hUCMSC移植组小鼠阴道内接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小鼠阴道内注射等体积PBS。感染后8周,观察小鼠输卵管有无阻塞、积水等慢性输卵管炎表现,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分离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感染后8周,对照组小鼠均出现输卵管阻塞、积水等慢性输卵管炎表现,而hUC-MSC移植组仅2例出现输卵管阻塞及积水,对照组小鼠慢性输卵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UC-MSC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UC-MSC移植组输卵管病理切片显示,输卵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较少。【结论】hUC-MSC移植可明显减少小鼠慢性输卵管炎的发生和减轻其炎症程度,有可能为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输卵管炎
下载PDF
新型的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IgG和IgA抗体的检测方法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建溪 钱师宇 +1 位作者 舒欣 李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30-2232,共3页
目的:评价以新型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M2-3EELISA)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IgG和IgA抗体在原发性胆汁化肝硬化(PBC)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L)、以丙酮酸脱氢... 目的:评价以新型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M2-3EELISA)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IgG和IgA抗体在原发性胆汁化肝硬化(PBC)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L)、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PDCELISA)、抗-M2-3EELISA法检测107例PBC、31例自身免疫肝炎(AIH)、10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1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HCV)、29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和26例健康体检者。结果:(1)107例PBC患者用IFL、抗-PDCELISA和抗-M2-3EELISA3种方法检测AMA-M2IgG的检出率分别为:87/107(81.3%)、78/107(72.9%)、97/107(90.6%)。特异性分别为98.1%、97.2%、98.3%。抗-M2-3EELISA法AMA-M2IgG的检出率(90.6%)显著高于IFL法(81.3%)和抗-PDCELISA法(72.9%)(均P<0.01)。用抗-M2-3EELISA法检测AMA-M2IgA的检出率为59/107(55.1%),特异性为97.2%。而总体AMA-M2IgG和/或IgA的检出率99/107(92.5%),特异性为95.2%。(2)IFL和抗-M2-3EELISA的重叠度为85%,抗-M2-3EELISA可以在超过一半的IFL阴性的患者中检出AMA-M2IgG和/或IgA。结论:抗-M2-3EELISA法具有比IFL和抗-PDCELISA法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但是,AMA-M2IgG和IgA都不可以单独用于诊断PBC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粒体抗体 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
下载PDF
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附45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文思 卢建溪 宋志兴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40-74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和TNF-α的水平,并与40名健康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肺癌组治疗前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后的水平(均为P<0.01),复发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结论:动态观察肺癌患者的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和TNF-α水平变化,对评价临床疗效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卢建溪 巩伯梁 +2 位作者 阳莉 梅明珠 李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6例应用ADV治疗的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一片段PCR法扩增了用药前(baseli...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6例应用ADV治疗的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一片段PCR法扩增了用药前(baseline,BL)、用药后第28周、52周、92周时的HBV全基因组,克隆后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基因型分型。结果16例CHB患者治疗开始时(baseline,BL)的HBV基因型分布为:B型9例,C型7例,未发现A、D、E、F基因型。但有5例患者在接受ADV治疗后的28周、52周、92周,基因型发生了变化即从B型变为C型,或从C型变为B型。结论本研究发现,在ADV治疗CHB过程中,31.25%患者体内的HBV基因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其生物学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阿德福韦酯
下载PDF
我国恒河猴粪便腺病毒聚合酶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10
作者 卢建溪 钱师宇 +2 位作者 王强 阳莉 李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0-703,共4页
目的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猴子腺病毒的分子多样性。方法采集圈养的恒河猴粪便样本,以腺病毒聚合酶基因为目的基因,用PCR方法进行扩增,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57只恒河猴粪便样本有12份存在腺病毒DNA,系... 目的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猴子腺病毒的分子多样性。方法采集圈养的恒河猴粪便样本,以腺病毒聚合酶基因为目的基因,用PCR方法进行扩增,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57只恒河猴粪便样本有12份存在腺病毒DNA,系统进化分析提示这些序列主要可分为两大组:类SAdV-6组(2个非重复序列)和类SAdV-7组(9个非重复序列)。此外,有3个克隆,其最相似序列分别为:SAdV-1,SAdV-3和HAdV-52。结论研究证实腺病毒在非人灵长类粪便中普遍存在,揭示这些动物肠道内腺病毒的多样性以及系统进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猴子腺病毒 基因组多样性
下载PDF
两种恒河猴肠道腺病毒基因型分型方法的比较分析
11
作者 卢建溪 钱师宇 +2 位作者 王强 阳莉 李刚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5-19,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两种肠道腺病毒基因型分型方法进行比较,以寻找出简便快速的肠道腺病毒基因型分型方法。方法采集57例圈养的恒河猴粪便样本,方法一:将粪便悬液过滤上清感染BSC-1细胞,提取病变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克隆、测序,确... 目的通过对两种肠道腺病毒基因型分型方法进行比较,以寻找出简便快速的肠道腺病毒基因型分型方法。方法采集57例圈养的恒河猴粪便样本,方法一:将粪便悬液过滤上清感染BSC-1细胞,提取病变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克隆、测序,确定病毒基因型;方法二:从粪便悬液过滤上清中直接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PCR阳性者进行克隆、测序以及基因型分型。结果 57份样本中,两种方法均有12份样本检出腺病毒,阳性率为21.1%(12/57)。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检出的腺病毒型别一致。提示这些序列主要可分为两大组:类SAdV-6组(2个非重复序列)和类SAdV-7组(9个非重复序列)。此外,有三个克隆,其最相似序列分别为:SAdV-1、SAdV-3和HAdV-52。结论虽然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一样,但方法二是直接提取粪便悬液过滤上清基因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而无需方法一进行3次体外细胞感染实验后从病变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节省了实验的时间及成本,特别是避免了体外细胞感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因此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猴子腺病毒 基因型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和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杀伤效能的实用性比较
12
作者 阳莉 丘秀生 +3 位作者 胡元 陈晓燕 陈伟材 卢建溪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流式细胞术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体外杀伤功能的比较和优化。方法以人外周血PBMCS经体外诱导扩增的NK细胞为效应细胞,K562细胞作为靶细胞,按5:1、10:1、20:1、40:1效靶细胞比共培养... 目的流式细胞术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体外杀伤功能的比较和优化。方法以人外周血PBMCS经体外诱导扩增的NK细胞为效应细胞,K562细胞作为靶细胞,按5:1、10:1、20:1、40:1效靶细胞比共培养,分别采用LDH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靶细胞死亡率。结果在4个效靶细胞比实验组中,5:1效靶细胞比条件下LDH释放法检测的靶细胞死亡率显著低于CFSE/PI标记法,其他3个效靶细胞比组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高效靶比、细胞毒作用较强时,LDH释放法的结果误差较大,可重复性不强。结论流式细胞术和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体外杀伤效能的最佳效靶细胞比为10:1。流式细胞术比LDH法灵敏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在效靶细胞比为10:1的实验条件下,LDH法可作为流式细胞术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LDH释放法 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毒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与慢性肝脏病变
13
作者 张烨琼 卢建溪 李刚 《肝脏》 2011年第4期338-340,共3页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是存在于活化的成纤维细胞上的一种膜整合糖蛋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与二肽肽酶家族成员二肽基肽酶Ⅳ(DPPⅣ)具有52%的同源性,但同时具有二肽肽酶和胶原酶活性。研究发现FAP在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中...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是存在于活化的成纤维细胞上的一种膜整合糖蛋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与二肽肽酶家族成员二肽基肽酶Ⅳ(DPPⅣ)具有52%的同源性,但同时具有二肽肽酶和胶原酶活性。研究发现FAP在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肝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肝脏病变 二肽基肽酶Ⅳ 慢性 丝氨酸蛋白酶 家族成员 胶原酶活性 糖蛋白
下载PDF
登革病毒包膜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雪玲 李刚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2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有时会发生更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登革病毒疫苗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迄今仍无有效的疫苗被批准使用。病情加重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有关,理想的登革疫苗是对...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有时会发生更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登革病毒疫苗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迄今仍无有效的疫苗被批准使用。病情加重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有关,理想的登革疫苗是对四种血清型登革病毒都具有保护作用。包膜蛋白是登革病毒的主要抗原,现以包膜蛋白为目的抗原的登革疫苗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包膜蛋白 疫苗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猴腺病毒7型血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15
作者 卢建溪 梅明珠 +1 位作者 钱师宇 李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评估广州地区猴腺病毒7型(SAdV-7)先存中和抗体阳性率情况。方法首先构建以β-半乳糖苷酶(LacZ)为报告基因,结合CMV启动子的猴重组腺病毒7型载体SAdV7-CMV-LacZ。然后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9份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的血清样本中SAdV-... 目的评估广州地区猴腺病毒7型(SAdV-7)先存中和抗体阳性率情况。方法首先构建以β-半乳糖苷酶(LacZ)为报告基因,结合CMV启动子的猴重组腺病毒7型载体SAdV7-CMV-LacZ。然后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9份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的血清样本中SAdV-7中和抗体阳性率情况。结果我们发现SAdV-7中和抗体的阳性率为27.8%(58/209)。SAdV-7中和抗体在低滴度时阳性率最高,并且随着滴度的升高,阳性血清分布率逐渐降低。在20~40岁人群中,SAdV-7中和抗体阳性率最高,在<20岁人群中未检测到SAdV-7中和抗体。结论广州地区人群中针对SAdV-7的先存中和抗体阳性率低。因此,SAdV-7在基因治疗及基因疫苗的应用上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候选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 猴腺病毒 中和抗体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6
作者 卢建溪 丘秀生 李刚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生化、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临床及病理确诊的107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AMA阴性及AMA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生化、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临床及病理确诊的107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AMA阴性及AMA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结果107例经临床及病理诊断确诊为PBC的患者中20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L)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MA/AMA-M2结果呈阴性,AMA阴性患者和AMA阳性患者之间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A阴性患者的IgG、IgM和ALP平均值显著低于AMA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P<0.05)。AMA阳性患者比AMA阴性患者有更加严重的组织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和P<0.001)。结论通过更加严重的组织学变化和更高的IgG,IgM和ALP平均值看出,AMA呈阳性的患者(n=97)比呈阴性的患者(n=10)有更加严重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
下载PDF
HBV特异性CTLs表面CD244和PD-1共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姣 邓洪 +4 位作者 谢冬英 朱建芸 胡朝霞 梅明珠 高志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54-2260,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表面CD244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共表达模式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集81例CHB患者和14例健康者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表面CD244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共表达模式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集81例CHB患者和14例健康者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MHC-I)-肽五聚体技术标定HBV表位特异性CTLs;荧光抗体标记细胞表面CD244与PD-1分子,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CHB患者CD244与PD-1在HBV特异性CTLs表面共表达较总CD8+T细胞表面明显升高(67.48%±17.16%vs 14.01%±7.97%,P<0.01);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类型中,轻中度的CHB患者HBV特异性CTLs表面CD244与PD-1共表达水平较免疫耐受者明显升高(72.05%±16.86%vs 53.11%±18.05%,P<0.05),肝衰竭组CD244与PD-1共表达水平较轻中度CHB下调(63.11%±13.87%vs 72.05%±16.86%,P<0.05)并伴随干扰素γ(IFN-γ)分泌功能的恢复(30.95%±20.29%vs 13.63%±10.46%,P<0.01)。结论:CHB患者HBV特异性CTLs细胞表面高共表达CD244与PD-1分子,CD244与PD-1共表达在CHB不同临床类型中有差异,并与IFN-γ分泌水平呈负相关,提示CD244可能与CHB患者HBV特异性CTLs功能低下及CHB疾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程序性死亡蛋白1 CD244
下载PDF
球形马拉色菌过增殖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昕 冯佩英 +5 位作者 陈家敏 陈壮桂 杨钦泰 潘藜捷 黄怀球 苏荣胜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0年第2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球形马拉色菌过增殖小鼠特应性皮炎(AD)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D组、NS/M组、AD+NS/M组、Oil/M组和AD+Oil/M组,每组3只。通过耳皮肤涂布MC903溶液诱导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后,再分别使用橄... 目的:探讨球形马拉色菌过增殖小鼠特应性皮炎(AD)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D组、NS/M组、AD+NS/M组、Oil/M组和AD+Oil/M组,每组3只。通过耳皮肤涂布MC903溶液诱导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后,再分别使用橄榄油和生理盐水作为基质配置球形马拉色菌混悬液涂抹小鼠耳皮肤,以构建真菌过增殖模型,并通过观察其临床表现、皮损评分、真菌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扫描/透射电镜观察毛发结果等评估。结果:与AD组相比:AD+Oil/M组小鼠耳部湿疹样皮炎加重,耳周毛发有明显脱落,皮损评分升高(q=5.95,P<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AD+Oil/M组表皮明显增厚,真皮浅层致密的炎症细胞浸润,伴部分毛囊受损,毛干退化;PAS染色和真菌荧光染色可见角质层内大量球形马拉色菌;扫描/透射电镜下见毛干表面及毛干内均有大量球形马拉色菌。NS/M组和AD+NS/M组小鼠耳组织PAS染色和真菌荧光染色仅见散在数个马拉色菌。结论:应用橄榄油混悬球形马拉色菌液涂布皮肤可成功建立马拉色菌过增殖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马拉色菌 特应性皮炎 小鼠模型 橄榄油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对肝细胞癌潜在枢纽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攀龙 郑小芳 +5 位作者 何进勇 洪炜龙 彭旭云 杜聪 梁伟铖 邱东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5-546,共12页
目的:筛选网络数据库中肝细胞癌组织与非癌性肝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探讨其中适合作为早期筛查肝癌及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分子标记.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3个数据集GSE121248、GSE101685和GSE14520,筛选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DEG... 目的:筛选网络数据库中肝细胞癌组织与非癌性肝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探讨其中适合作为早期筛查肝癌及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分子标记.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3个数据集GSE121248、GSE101685和GSE14520,筛选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DEGs),并对其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网站构建对应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导入Cytoscape软件后用CytoHubb插件筛选处于关键位置前10位的枢纽基因.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枢纽基因表达差异对肝癌患者平均生存率的影响,并通过GEPIA验证枢纽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各枢纽基因所涉及的信号通路.结果:数据集GSE121248、GSE101685和GSE14520分别筛选出为187、536和253个DEGs(|log2FC|>2, adj.P<0.01).Venn图显示3个数据集中共同包含的DEGs有87个,其所涉及的细胞功能为类固醇代谢和氧化还原酶活性,所涉及的通路为视黄醇代谢及p53信号通路.87个DEGs对应的69个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中,筛选最大团中心性(maximal clique centrality, MCC)前10位的枢纽基因为CDK1、CCNB1、TOP2A、PRC1、ECT2、RACGAP1、DTL、RRM2、ASPM和ESR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9个基因(CDK1、CCNB1、TOP2A、PRC1、ECT2、RACGAP1、DTL、RRM2和ASPM)高表达可能导致HCC患者的总生存期(OS)较差,而ESR1基因高表达时患者OS延长(P<0.05).GEPIA分析369例HCC组织和160例正常肝组织的结果显示,CDK1、CCNB1、TOP2A、PRC1、ECT2、RACGAP1、DTL、RRM2和ASPM表达升高,而ESR1表达下调(|log2FC|>1,P<0.05).这10个枢纽基因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为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和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结论:9个枢纽基因CDK1、CCNB1、TOP2A、PRC1、ECT2、RACGAP1、DTL、RRM2和ASPM的高表达以及ESR1的低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不良生存率密切相关,提示它们作为检测对象预测肝癌预后及作为干预靶点改善肝癌预后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谱分析 蛋白质相互作用图谱
下载PDF
广州地区非腹泻人群肠道腺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20
作者 阳莉 卢建溪 +2 位作者 王强 黄建华 周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181-1182,1187,共3页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非腹泻人群肠道腺病毒的分布特点。方法采集73例成人、41例儿童共114例非腹泻人群的粪便样本,进行体外细胞感染实验,同时提取粪便悬液过滤上清基因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PCR阳性者进行克隆、测序以及基因型分型。结果...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非腹泻人群肠道腺病毒的分布特点。方法采集73例成人、41例儿童共114例非腹泻人群的粪便样本,进行体外细胞感染实验,同时提取粪便悬液过滤上清基因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PCR阳性者进行克隆、测序以及基因型分型。结果 114份样本中,共有12份样本检出腺病毒,阳性率为10.5%(12/114)。其中儿童组阳性率为14.6%(6/41),成人组阳性率为8.2%(6/7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序列分析显示,12份样本分别属于人腺病毒5型(3份)、7型(2份)、12型(3份)及48型(4份)。成人的人腺病毒型别为5型、7型、及48型,婴幼儿的人腺病毒型别为12型、48型。结论广州地区人群粪便样本中检测到人腺病毒5型、7型、12型及48型的存在,其中12型及48型为首次发现,并且12型仅在婴幼儿中发现。此外,文献报道人腺病毒48型为罕见血清型,但其占本研究中阳性样本的33%,其在我国是否属于罕见,需要慎重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基因型 病毒分离 流行病学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