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NX2基因变异致CCD合并严重脊柱侧弯家系分析
1
作者 夏小雪 刘瑞虹 +2 位作者 黄浩华 林斯晓 梁红梅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 CCD是一种罕见的由RUNX2基因变异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在骨骼及牙齿发育不良。本研究旨在探讨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CCD)临床表现,致病基因特点及诊疗方案。方法 总结1家系中2例(母子)CCD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我... 目的 CCD是一种罕见的由RUNX2基因变异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在骨骼及牙齿发育不良。本研究旨在探讨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CCD)临床表现,致病基因特点及诊疗方案。方法 总结1家系中2例(母子)CCD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我们对家系中的先证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并且用Sanger测序验证了相关变异。同时也用对家系中另外一个患者的样本进行Sanger测序,来确认变异的家系共分离。结果 家系两个患者的牙齿临床症状与已报道经典型CCD—致。而先证者还有严重的脊柱侧弯的临床表型。家系先证者的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RUNX2基因存在一个的无义突变(c.1096G>T,p.Glu366*)并且,先证者的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未发现他携带其他已报道导致脊柱侧弯的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基因突变。而家系中另一例CCD患者也携带了该变异,符合家系的共分离。文中为两位患者设计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并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结论 我们对一个中国CCD家系中识别了一个罕见的致病性RUNX2基因变异。该变异是首次报道导致了非常严重的胸腰椎侧弯相关表型。并且,CCD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医师应了解其表现,及时发现,并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治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 脊柱侧弯 埋伏牙牵引 多生牙 RUNX2
下载PDF
眼肌型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麦卫华 刘汉伟 +2 位作者 韩蓉蓉 周文英 寇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6-739,共4页
目的探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眼肌型(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例OMG、13例GMG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及Fas... 目的探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眼肌型(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例OMG、13例GMG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及Fas的表达。结果 OMG、GMG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CD8分子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G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细胞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72%±8.73%、31.22%±13.00%,P=0.017)。GMG组与对照组Fas表达增高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15,4%,P=0.041)。Fas表达增高的GMG患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胸腺瘤发生率较高。OMG与GMG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CD4+Fas+、CD8+Fas+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的表达升高,OMG与G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二者可能同属一种系统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FAS抗原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氨茶碱、地塞米松对哮喘患者CD4^+ CD25^+ T调节细胞抑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妍 周文英 +1 位作者 邬伟明 黄瑾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5,47,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CD4+ CD25+ T调节细胞的作用是否存在缺陷及药物(地塞米松、小剂量氨茶碱)对其作用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哮喘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 CD25+ T调节细胞及CD4+CD25-T淋巴细胞并培养,设CD4+ CD25+ ...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CD4+ CD25+ T调节细胞的作用是否存在缺陷及药物(地塞米松、小剂量氨茶碱)对其作用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哮喘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 CD25+ T调节细胞及CD4+CD25-T淋巴细胞并培养,设CD4+ CD25+ T调节细胞组、CD4+CD25-T淋巴细胞组及CD4+ CD25+ T调节细胞联合CD4+CD25-T淋巴细胞组,第3组又分为氨茶碱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及空白对照组,72h后取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FN-γ、IL-5、IL-13水平。结果健康对照者CD4+ CD25+ T调节细胞可抑制IFN-γ、IL-5及IL-13的生成(P<0.01),哮喘患者仅抑制IFN-γ、IL-5的生成(P<0.01);地塞米松预处理CD4+ CD25+ T调节细胞后,健康对照者CD4+ CD25+ T调节细胞抑制IFN-γ(P<0.05)、IL-5(P<0.01)、IL-13(P<0.01)生成能力增强,哮喘患者抑制IL-5、IL-13生成能力增强(P<0.01);采用氨茶碱预处理后,健康对照者CD4+ CD25+ T调节细胞抑制IL-5(P<0.01)、IL-13(P<0.05)生成能力增强,哮喘者抑制IL-5的能力增强(P<0.01)。结论哮喘患者CD4+ CD25+ T调节细胞在抑制Th2型细胞因子产生方面存在部分功能缺陷;地塞米松可增强健康者和哮喘者CD4+ CD25+ T调节细胞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能力;氨茶碱可增强健康者CD4+ CD25+ T调节细胞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能力,部分增强哮喘者CD4+ CD25+ T调节细胞的该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CD4+ CD25+ T调节细胞 TH1/TH2细胞因子 地塞米松 氨茶碱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临界值的设置对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文英 汤艳萍 叶于阗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HLA-B27的表达强度并根据临床诊断,探讨HLA-B27临界值的设置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诊断的影响。方法利用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检测148例AS患者、296例非AS(包括骶髂关节炎68例,...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HLA-B27的表达强度并根据临床诊断,探讨HLA-B27临界值的设置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诊断的影响。方法利用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检测148例AS患者、296例非AS(包括骶髂关节炎68例,反应性关节炎124例,其他关节病104例)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HLA-B27表达强度。结果以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设定的界值≥荧光强度146道数为准,AS组中,HLA-B27阳性仅87例(58.78%),其中有24例检测值在140-145道数之间;非AS组中,HLA-B27阳性13例(4.40%);健康对照组中,HLA-B27阳性2例(5.00%)。结论AS组阳性率过低,与临床不符。进口试剂盒设置的临界值过高,会漏诊相当一部分AS患者。如降低其临界值,可提高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抗原的阳性率,在AS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 流式细胞术 强直性脊柱炎 临界值
下载PDF
入肝门静脉动脉化对肝部分切除大鼠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坚 贾英斌 +3 位作者 关晓东 蔡潮农 周文英 张百萌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在大鼠肝部分切除基础上建立入肝门静脉动脉化加门腔分流术的动物模型,研究大鼠术后早期肝脏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 9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3组:肝切除组+门静脉动脉化组、单纯肝切除组及单纯门静脉动脉化组,每组30只。观察... 目的在大鼠肝部分切除基础上建立入肝门静脉动脉化加门腔分流术的动物模型,研究大鼠术后早期肝脏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 9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3组:肝切除组+门静脉动脉化组、单纯肝切除组及单纯门静脉动脉化组,每组30只。观察术前及术后5min吲哚靛青绿15min储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15min,ICGR15)、术后5min及2h动脉血酮体比率(arterial blood ketone body ratio,AKBR)及肝组织能荷(energy charge,EC)的变化情况。结果肝部分切除或单纯门静脉动脉化手术均导致术后大鼠ICGR15明显升高(P<0.01),单纯门静脉动脉化大鼠肝脏吲哚靛青绿15min储留率显著低于肝部分切除大鼠(P<0.01),肝切除附加门静脉动脉化后,大鼠术后ICGR15明显低于单纯肝部分切除组(P<0.01)。肝部分切除或单纯行门静脉动脉化手术均导致术后大鼠AKBR及EC明显降低(P<0.01),单纯门静脉动脉化组大鼠术后2h开始出现回升,而肝部分切除大鼠仍持续下降。肝部分切除附加门静脉动脉化组AKBR及EC术后均明显高于单纯肝部分切除组(P<0.01)。结论肝部分切除或门静脉阻断的手术操作均明显降低肝脏细胞能量代谢水平,入肝门静脉动脉化能有效促进肝部分切除术后大鼠残肝细胞能量代谢水平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动脉化 大鼠 吲哚靛青绿 储留率 动脉血酮比率 能荷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在IgA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桦 贾宁 +3 位作者 张慧涛 郭军利 汪悠悠 周文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2期7818-782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情况下的IgA肾病(IgA-N)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及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作用。方法:IgA-N患者分为3组:肾病组(24例)、肾炎组(20例)和肾衰组(1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8...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情况下的IgA肾病(IgA-N)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及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作用。方法:IgA-N患者分为3组:肾病组(24例)、肾炎组(20例)和肾衰组(1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IgA-N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在肾病组[(368.2±84.4)pg/ml]和肾衰组[(497.7±120.7)pg/ml]较对照组[(163.9±42.2)pg/ml]和肾炎组[(196.3±61.8)pg/ml]显著升高(P<0.05),而肾衰组明显高于肾病组和肾炎组(P<0.05),肾病组明显高于肾炎组(P<0.05)。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与TNF-α、hs-CRP、血肌酐、24 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有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的IgA肾病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IL-18与IgA肾病的进展和微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分析 肾小球肾炎 IGA/血液/并发症 蛋白尿/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并发症 人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不同年龄层次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的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文英 周剑辉 +1 位作者 钱白音 张俊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94-99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层次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动态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但未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CRF患者65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0~44岁)15例、中年组(45~59岁)27例、老年组(≥60岁)23例,分别于首次透析前及...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层次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动态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但未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CRF患者65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0~44岁)15例、中年组(45~59岁)27例、老年组(≥60岁)23例,分别于首次透析前及透析治疗1、3个月后采集外周静脉血5mL,同时选择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组,体检当日采集静脉血5 mL,分别监测Treg,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动态变化,并检查肾功能。结果 1透析前,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T细胞亚群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CD3^+、CD4^+均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1个月后,各组CD3^+、CD4^+均上升,以青年组上升幅度最高,与中年组、老年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透析前,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Treg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CD4^+CD127-Treg/CD4^+T、CD4^+CD25^+CD127-Treg/CD4^+T细胞均降低(P<0.05);透析后,各组CD4^+CD127-Treg/CD4^+T、CD4^+CD25^+CD127-Treg/CD4^+T细胞均有所上升,以青年组上升幅度最大,与中年组、老年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血尿素氮(BUN)、肌酐(Cr)、白细胞计数(WBC)均低于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P<0.05);透析后,各组BUN、Cr、WBC指标均降低,青年组BUN、Cr、WBC降低幅度均高于中年组与老年组(P<0.05);中年组透析1个月后BUN、Cr、WBC降低幅度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 CRF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液透析可改善其T细胞免疫,青年、中年、老年CRF患者中,以青年组血液透析后免疫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调节性T细胞 肾透析 年龄分布
下载PDF
Snail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
8
作者 江冠民 李玲玲 +3 位作者 张坤水 谢婉莹 张秋桂 杜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12-17,共6页
目的构建Snail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Snai1-luc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的鉴定及其初步的应用研究。方法通过PCR技术从人血液基因组中钓出我们需要的具有启动子活性的Snail片段,双酶切后与双酶切的pGL3-Basic空载体连接成重... 目的构建Snail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Snai1-luc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的鉴定及其初步的应用研究。方法通过PCR技术从人血液基因组中钓出我们需要的具有启动子活性的Snail片段,双酶切后与双酶切的pGL3-Basic空载体连接成重组体pGL3-Basic-Snai1-luc,通过转化扩增,筛选出阳性克隆,并通过酶切,测序及生物学活性检测鉴定构建好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结果成功地构建了pGL3-Basic-Snai1-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在CNE2细胞内鉴定了其在TGF-β1的诱导下,能启动荧光素酶的表达。此外,笔者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TGF-β1能显著性的诱导Snail蛋白的表达,充分证明了我们构建的pGL3-Basic-Snai1-luc是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结论具有生物活性的pGL3-Basic-Snai1-luc的构建成功为研究Snai1在EMT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和以snail为靶标的抗肿瘤药物快速高通量的筛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间质变 SNAIL 肿瘤转移 启动子
下载PDF
粘着斑激酶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9
作者 林宇静 周文英 +2 位作者 曹婉维 郑燕璇 王晓鸿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9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并探讨它在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K在40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30例多形性腺瘤和3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FAK在ACC中...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并探讨它在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K在40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30例多形性腺瘤和3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FAK在ACC中高表达(75.%),在正常唾液腺组织(16.7%)、多形性腺瘤(40.0%)中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神经侵犯组高于非侵犯组(P<0.05),而与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K可以作为判断ACC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 粘着斑激酶
下载PDF
Notch通路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徐晓嫦 朱晔 +6 位作者 张慧涛 陈萍祯 郑晶 贾宁 林宇静 李玲玲 张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491,共7页
目的:探讨Notch通路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和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干预组(DAPT组)。分别于再灌注6 h、12 h、24 h... 目的:探讨Notch通路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和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干预组(DAPT组)。分别于再灌注6 h、12 h、24 h、48 h、72 h时点观察各组肾脏病理改变,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水平,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肾脏Notch1、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IRI组,呈现不同程度的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损伤为主的肾脏病理改变,BUN、Scr及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含量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而在DAPT干预组,在各时点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BUN、Scr和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IRI组(P<0.05)。Notch1、TLR4和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中,在sham组仅有微量表达,在IRI组则有高表达,在各时点表达与sham组相比均显著增强(P<0.05),而在DAPT组,各因子的表达水平在各时点均较IRI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鼠肾脏IRI出现显著的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升高,Notch1、TLR4及NF-κB p65在肾组织中表达增强;而DAPT可通过抑制Notch1活化和TLR4/NF-κB通路,抑制TLR4所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NOTCH通路 TOLL样受体4 炎症
下载PDF
败丹黄液鼻腔灌洗对鼻窦炎术后鼻黏膜CD3、CD69的影响
11
作者 张春林 陈新野 +7 位作者 樊韵平 彭晓 洪海裕 廖伟 陈舒琳 冯韶燕 周泽君 林晓燕 《湖北中医杂志》 2010年第11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败丹黄配方颗粒鼻腔灌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FESS)术后的临床疗效及粘膜CD3、CD69的影响。方法对20例Ⅱ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后,采用鼻腔灌注抽吸装置进行鼻腔灌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败丹黄灌洗液... 目的观察败丹黄配方颗粒鼻腔灌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FESS)术后的临床疗效及粘膜CD3、CD69的影响。方法对20例Ⅱ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后,采用鼻腔灌注抽吸装置进行鼻腔灌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败丹黄灌洗液,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对病变组织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别在术中及术后3月进行检测,观察鼻黏膜CD3、CD69水平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80.0%;治疗组治愈率60.0%,对照组50.0%。治疗组有效率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②鼻腔灌洗3个月后,治疗组CD3+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CD3+/CD69+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手术前后CD3+细胞、CD3+/CD69+细胞比例与患者症状、体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绝对值均偏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鼻腔灌洗对鼻窦炎围手术期治疗有积极意义,败丹黄灌洗液能提高鼻窦炎手术愈后疗效。②CD3、CD69能够反映患者鼻腔黏膜的炎症状态,患者术后术腔黏膜炎症长期存在,控制黏膜炎症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③手术后3月治疗组CD3+细胞比例下降,可能和败丹黄灌洗液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鼻腔灌洗 败丹黄灌洗液 流式细胞术 CD3 CD69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在狼疮性肾炎小鼠中的表达及抗白细胞介素17抗体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靓 张慧涛 +6 位作者 郑晶 贾宁 林琳 林宇静 李玲玲 周文英 张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狼疮性肾炎(LN)小鼠中的表达及抗IL-17抗体的干预作用。方法:11周龄的雌性MRL/lpr小鼠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干预组,另有同龄雌性昆明小鼠18只为对照组。干预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抗小鼠IL-17多克隆抗体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狼疮性肾炎(LN)小鼠中的表达及抗IL-17抗体的干预作用。方法:11周龄的雌性MRL/lpr小鼠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干预组,另有同龄雌性昆明小鼠18只为对照组。干预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抗小鼠IL-17多克隆抗体20μg,每2周1次,至实验观察点结束。各组分别于第1次给药后的24 h、14 d及28 d处死6只小鼠。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17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MRL/lpr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漫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及空泡变性,灶状萎缩,肾间质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伴纤维化;而干预组肾脏病理改变较实验组为轻。MRL/lpr小鼠的血清IL-17含量在实验组各时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干预组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IL-17在实验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组,IL-17在各时点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IL-17在MRL/lpr小鼠血清与肾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而抗IL-17抗体可通过抑制IL-17的表达而抑制LN的炎症免疫反应,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白细胞介素17 抗白细胞介素17抗体
下载PDF
钙卫蛋白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13
作者 陈萍祯 朱晔 +6 位作者 张慧涛 徐晓嫦 郑晶 贾宁 林宇静 李玲玲 张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7-1322,共6页
目的:探讨钙卫蛋白(CALP)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5只。各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6 h、12h、24 h、48 h和72 h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大... 目的:探讨钙卫蛋白(CALP)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5只。各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6 h、12h、24 h、48 h和72 h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AL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CALP、Toll样受体4(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RI组大鼠肾脏呈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损伤,伴炎细胞浸润。血清BUN、SCr、CALP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含量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CALP、TLR4和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中,在IRI组呈高表达,在各时点各因子的表达与sham组相比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肾脏IRI大鼠的血清CALP、TNF-α和IL-6水平升高,CALP、TLR4和NF-κB p65在肾组织中表达增强。CALP在大鼠肾脏IRI的炎症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钙卫蛋白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NGAL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桦 朱晔 +6 位作者 贾宁 张慧涛 郑晶 朱伟平 周文英 林宇静 王晓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2565-2569,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肾间质纤维化(RIF)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EHSA法检测血清NGAL、肿...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肾间质纤维化(RIF)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EHSA法检测血清NGA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NGAL、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O)的表达水平。结果(1)UUO组大鼠血清NGAL、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ACEI组和SOR组[NGAL:(69.2±5.6)p∥ml比(41.0±10.4)pg/ml、(10.8±3.8)pg/ml,TNF-α:(116.2±9.2)ng/ml比(99.8±14.0)n∥ml、(29.2±5.7)ng/ml,均P〈0.05],SOR组最低。(2)NGAL、TGF-β1、MMPO在UUO组大鼠肾小管间质内表达明显增强;在ACEI组,TGF-β1表达量低于UUO组,而NGAL、MMPO表达量在术后14d内均少于UUO组,但在术后21和28d其表达量高于UUO组。(3)相关关系:在UUO组,血清NGAL水平与TNF-α、血清肌酐呈显著正相关(r=0.910、0.673,P〈0.01);肾脏NGAL表达量与MMPO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13,P〈0.01),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GF-β1表达阳性程度在术后3-7d呈显著正相关(r=0.937、0.847,P〈0.01),在术后14-28d呈显著负相关(r=-0.945、-0.944,P〈0.01)。结论NGAL在UUO大鼠血清与肾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与MMP.9、TNF.d、TGF-β1等因子密切相关,而ACEI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NGAL在RIF中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中性粒细胞 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活化与感染性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邬伟明 叶礼红 +2 位作者 谭劼 黄瑾 彭晓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小板活化膜糖蛋白GPⅡb/Ⅲa、GMP-140的变化及其与感染性炎症的关系。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44例AECOPD患者及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小板活化膜糖蛋白GPⅡb/Ⅲa、GMP-140的变化及其与感染性炎症的关系。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44例AECOPD患者及44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GPⅡb/Ⅲa、GMP-140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AECOPD组GPⅡb/Ⅲa、GMP-140、hs-CRP分别为(68.73±7.87)%、(43.36±7.92)%、(8.52±5.71)mg/L,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51.86±7.59)%、(33.63±7.63)%、(4.85±2.39)mg/L]及健康对照组[(48.73±5.55)%、(30.63±4.09)%、(4.38±2.41)mg/L](P均<0.001)。AECOPD组GPⅡb/Ⅲa与hs-CRP呈正相关(r=0.55,P<0.005),GMP-140与hs-CRP呈正相关(r=0.49,P<0.005)。结论AECOPD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血小板活化与感染性炎症反应之间关系密切,活化血小板对AECOPD患者炎症反应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小板活化 流式细胞术 高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玉婷 李宓 +3 位作者 罗杏英 周文英 杜艺 柯剑婷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1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单次连续性血液滤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12 h;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0例。治疗组分别于治疗的前后采静脉血5 ml,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E... 目的探讨单次连续性血液滤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12 h;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0例。治疗组分别于治疗的前后采静脉血5 ml,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ELASA法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CVVH组患者治疗前后sVCAM-1、sICAM-1、vWF、MMP-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VVH组治疗后血清sICAM-1、sVCAM-1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血清vWF、MMP-9浓度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MODS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CVVH治疗能减少MODS患者体内的部分血管内皮损伤因子,可能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细胞黏附分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原文传递
非清髓性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景勃 侯丽君 +3 位作者 何志国 曾林涓 朱旬 彭晓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采用非清髓性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旨在用低于常规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时的药物剂量和强度,达到既能重建SLE患者的免疫功能,又能避免因骨髓严重受抑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和高病死... 目的采用非清髓性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旨在用低于常规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时的药物剂量和强度,达到既能重建SLE患者的免疫功能,又能避免因骨髓严重受抑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和高病死率。方法严格选择适合行NAST的4例SLE患者。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用异环磷酰胺2000mg/m^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采集的干细胞量:单个核细胞(MNC)平均3.05×10^8/kg,CD34+细胞平均0.88×10^6/kg。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阿晤胞苷(200mg·kg^-1·d^-1,-2-1d)及环磷酰胺(40mg·kg^-1·d^-1,-2-1d),均为静脉滴注。评价患者移植前后的相关症状、体征的改变,免疫指标的变化,造血重建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外周血白细胞〉1.0×10^9/L的平均时间为7.2d。中性粒细胞〉0.5×10^9/L的平均时间为8.0d,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12d,血小板〉100×10^9/L的平均时间为10d,血红蛋白〉120以的平均时间为22d。NAST后4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补体c3、c4均恢复正常,尿蛋白转阴、24h尿蛋白定量恢复正常。自身抗体大部分转阴。术前及术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CD4圾CD4+/CD8+比值均有变化。并发症中1例出现败血症。随访时间为5个月-3.6年。结论与经典的清髓性HSCT治疗SLE比较,NAST造血重建快,外周血象受抑程度低,治疗安全、有效。但由于例数较少及时间有限,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生物医学研究
原文传递
FAK和uPA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宇静 梁军 +3 位作者 钟北龙 周文英 曹婉维 王晓鸿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及两者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30例多形性腺瘤和3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FAK、...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及两者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30例多形性腺瘤和3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FAK、uPA的表达。结果 FAK、uPA的阳性表达率计数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多形性腺瘤、ACC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神经侵犯组高于非侵犯组(P<0.05)。结论 FAK、uPA在ACC中的表达有相关性,并与ACC的临床类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ACC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粘着斑激酶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原文传递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含泮托拉唑四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译莹 李玲玲 +1 位作者 孙环环 卫金歧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含泮托拉唑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疗效的影响,并观察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质子泵抑制剂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113例经电子胃镜或14C呼气试验证实Hp阳性同时有反复的消化道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含泮托拉唑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疗效的影响,并观察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质子泵抑制剂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113例经电子胃镜或14C呼气试验证实Hp阳性同时有反复的消化道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给予泮托拉唑40 mg,bid+枸橼酸铋钾220 mg,bid+左氧氟沙星片0. 5 g,q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 914 g,bid四联疗法根除Hp,疗程10 d,疗程结束后4~6周内行14C呼气试验评估疗效。采用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据其分组,即强代谢表型(EM)组、中间代谢表型(IM)组和弱代谢表型(PM)组。观察各组间Hp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10 d含泮托拉唑四联方案Hp总根除率为78. 8%,CYP2C19 EM型、IM型和PM型的Hp根除率分别为72. 1%、80. 0%、89. 5%,各基因型间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该四联疗法总症状缓解率为93. 8%;出现不良反应8人,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 07%,EM、IM和P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 65%、1. 96%、26. 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含泮托拉唑的四联法根除Hp的疗效影响不大。有必要进行大样本的研究,并考虑更多的因素对其疗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根除率 泮托拉唑
原文传递
血清白细胞介素-18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桦 贾宁 +4 位作者 林琳 郭军利 周文英 张慧涛 汪悠悠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的变化及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的CRF患者60例,分为肾功能衰竭非透析组(肾衰组)18例、血透组22例、腹透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用ELISA方...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的变化及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的CRF患者60例,分为肾功能衰竭非透析组(肾衰组)18例、血透组22例、腹透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常规实验室方法检测血清白蛋白(ALB)、TC、TG和血肌酐(SCr),根据简化的肾病饮食改良(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CRF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在肾衰组[(497.7±120.7)ng/L]、血透组[(538.1±113.2)ng/L]、腹透组[(565.7±122.1)ng/L]均较正常对照组[(163.9±42.2)ng/L]显著升高(均P〈0.01),而腹透组明显高于肾衰组(P〈0.05),血透组和肾衰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与TNF—α、hs—CRP、SCr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6、0.436、0.367,均P〈0.01),与GFR呈显著负相关(r=-0.515,P〈0.05)。结论CRF患者无论透析还是非透析,其血清IL-18水平均显著升高,并与TNF-α、CRP、GFR等因素有关。因此IL-18-可能是CRF患者亚临床炎症的一种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白细胞介素-18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