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Is与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长期死亡风险的关联:基于MIMIC-Ⅲ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覃偲偲 张慧涛 +2 位作者 潘海燕 朱瑶丽 曾利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 研究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与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长期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 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纳入年龄≥18岁、首次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并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使... 目的 研究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与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长期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 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纳入年龄≥18岁、首次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并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使用过PPIs(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将患者分为PPIs组和非PPIs组。对比2组基线数据后,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使用PPIs与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CU死亡风险、30 d死亡风险、90 d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1 015例患者,其中PPIs组402例,非PPIs组613例。基线资料显示,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ICU死亡率、30 d死亡率、90 d死亡率分别为15.37%,13.60%,20.10%。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相对于非PPIs组,PPIs组的ICU死亡风险较低(P=0.002)。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在调整多个变量后的结果显示,PPIs组相对于非PPIs组的ICU死亡风险比为0.671 9 [95%CI(0.478 8,0.942 8),P=0.021],但2组患者30 d和90 d的死亡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使用PPIs可能会有效降低患者的ICU死亡风险,但对患者的30 d死亡风险和90 d死亡风险没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重症缺血性脑卒中 死亡风险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
原文传递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瑶丽 杨嘉雯 +7 位作者 李瑶瑶 郑晓滨 谭萃妍 程滔 黎宁君 钟劲 陈华 陈敏英 《新医学》 2020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目的探索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并符合撤机条件的105例65岁及以上的老年SCAP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撤机48 h内无需... 目的探索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并符合撤机条件的105例65岁及以上的老年SCAP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撤机48 h内无需呼吸机支持纳入撤机成功组,不能通过SBT或SBT后撤机48 h内需重新上机纳入撤机失败组,对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回归模型构建新的联合预测因子和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比联合预测因子与各原始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以约登指数最大值时确定最佳临界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预测准确率等参数。结果撤机成功49例,撤机失败56例。撤机失败组患COPD者比例、机械通气时间≥14 d者比例、N端脑钠肽激素原(NT-proBN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系统评分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高于撤机成功组(P均<0.05);撤机失败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撤机成功组患者(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T-proBNP异常(> 5000 ng/L,OR=0.132,P=0.003)、机械通气时间≥14 d(OR=15.692,P=0.001)、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OR=0.995,P=0.013)是影响撤机的主要因素。其中NT-proBNP异常(> 5000 ng/L)和机械通气时间≥14 d为危险因素,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保护因素。建立多因素回归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3个分类变量拟合的联合预测因子预测撤机失败的AUC高于机械通气时间≥14 d的AUC(0.894 vs. 0.710,P <0.05)。预测因子最佳临界值为0.653时,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89.8%,预测准确率为70.2%。撤机失败组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高于撤机成功组(P均<0.05)。结论 NT-proBNP异常(> 5000 ng/L)和机械通气时间≥14 d是老年SCAP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危险因素,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保护因素,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93/μl可能预示撤机失败。3个因素联合预测判断准确率可能优于仅使用单一指标。撤机失败者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高于撤机成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社区获得性肺炎 撤机 危险因素 预测
下载PDF
基层医院收集、统计护理质量指标数据的举措与成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冬妮 钟劲 王文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0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收集、统计护理质量指标数据的举措,建立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升。方法通过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结合Excel表格同步自动统计及自动上报等手段,将使用信息化平台前后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进行...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收集、统计护理质量指标数据的举措,建立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升。方法通过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结合Excel表格同步自动统计及自动上报等手段,将使用信息化平台前后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进行比较,比较各指标数据准确率、节省护士时间情况、区护士长满意度。结果使用信息化平台后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统计数据准确率为97.61%,高于使用信息化平台前的43.15%;使用信息化平台前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统计的时间为(22.41±10.19)min,而使用后护士花费的时间减少到(14.52±7.22)min,大大节省了护士的时间;护理部、护士长和管床护士《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月报表》结果满意度从0上升到9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大减少了可能出错的环节,同时也便于护理部及时了解各临床科室护理质量情况。基层医院也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及汇总,减轻了临床护士工作量,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护理质量评价 公共信息平台
下载PDF
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口腔门诊的感染防控管理
4
作者 李春燕 张敏华 +3 位作者 石秀茹 江幕钗 赵婧伊 程锡芳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5期136-138,共3页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目前在全球传播。SARS-CoV-2主要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口腔科诊疗时医患距...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目前在全球传播。SARS-CoV-2主要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口腔科诊疗时医患距离较近,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和血液可通过咳嗽、打喷嚏发生飞溅,高速涡轮手机及超声治疗仪等牙科动力设备的常规使用又产生大量含体液、微生物颗粒的气溶胶,易发生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口腔门诊的感染防控管理经验,通过诊疗前的制度准备与人员培训、三级预检发现并控制传染源、诊疗时分区、分级、分亚专科防控管理、诊疗后加强环境消毒、医疗废物管理,全方位地做好防控工作,有效地预防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希望为今后类似的呼吸道传染病大流行时口腔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口腔门诊 感染防控 院内感染
下载PDF
静脉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多发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杨嘉雯 王宗强 王小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2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多发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把入院时无感染表现的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静脉给予Ala-Gln,比较两组入院48h后伤口感染、深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败... 目的:探讨静脉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多发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把入院时无感染表现的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静脉给予Ala-Gln,比较两组入院48h后伤口感染、深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2例和31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组的伤口感染率、深呼吸道感染率和败血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泌尿道感染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静脉用Ala-Gln有助于降低多发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酰-谷氨酰胺 多发伤 医院获得性感染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长期行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郭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0期194-195,共2页
目的重症监护室(ICU)长期行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ICU长期行机械通气患者50例,患者均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约6~15 d左右,且尽早行肠内营养滴注治疗5~15 d,对其肠内营养不耐受进行护理,主要针对患者胃潴留、腹... 目的重症监护室(ICU)长期行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ICU长期行机械通气患者50例,患者均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约6~15 d左右,且尽早行肠内营养滴注治疗5~15 d,对其肠内营养不耐受进行护理,主要针对患者胃潴留、腹胀、腹内压增高以及腹泻方面进行护理。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跟随治疗后发现, 1例患者出现胃潴留, 2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45例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成功摆脱呼吸机,剩余2例患者因家属放弃治疗而办理出院。结论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肠胃功能,但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营养液的浓度、温度等,还要进行鼻饲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ICU患者长期处于高代谢的状态,在进行早期治疗的时候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这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 营养不耐受 护理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远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243-244,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的临床...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方式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为100.00%(30/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提升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预后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值得在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循证护理 效果分析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培训实践要点
8
作者 郭远 周松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136-138,143,共4页
重症监护护理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护理实践领域,随着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培养及聘用高素质的重症监护室护士是未来重症护理学科必然趋势。硕士研究生护士是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较高的群体,如能有效引导和培养,势必能在今后临床重症护... 重症监护护理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护理实践领域,随着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培养及聘用高素质的重症监护室护士是未来重症护理学科必然趋势。硕士研究生护士是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较高的群体,如能有效引导和培养,势必能在今后临床重症护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重症监护室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培训模式还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硕士研究生护士在重症护理方面的价值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本文主要通过参考国内外的最新文献,提出重症监护室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培训需从护理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为着力点,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培训目标,形成以能力为导向、专科特色鲜明的硕士研究生护士培训模式,为重症医学科专科化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临床护理 硕士 研究生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和解剖标志定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钱雪琴 朱瑶丽 +5 位作者 练荣丽 王轶 覃偲偲 郑昌艳 马蓉 吕柏成 《新医学》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镜)、超声引导及解剖标志定位三种方式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行PDT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支气管镜引导组(39例)、超声引导组(27例)和解剖标志定位组...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镜)、超声引导及解剖标志定位三种方式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行PDT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支气管镜引导组(39例)、超声引导组(27例)和解剖标志定位组(35例)。收集3组患者人口学资料、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入ICU原因、基础疾病、术前凝血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其他2组比较,超声引导组术前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较高、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均<0.05/3)。超声引导组术后PaCO_(2)高于解剖标志定位组(P<0.05/3)。结论PDT中进行实时超声引导可了解颈部解剖结构,对于病情复杂严重患者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避免过度通气,或许可作为支气管镜引导或解剖标志定位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支气管镜 超声引导 解剖标志定位
下载PDF
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
10
作者 郑佩慈 黄美玲 +2 位作者 石羽 黄文沾 贺松林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4期109-112,共4页
总结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救治经验,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并发了术后出血、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贫血、肝性脑病、肺炎等并发症,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精细化的护理,最终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并转... 总结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救治经验,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并发了术后出血、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贫血、肝性脑病、肺炎等并发症,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精细化的护理,最终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并转出到普通病房进行延续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并发症 脑梗死 脑出血 护理
下载PDF
肺移植术撤除ECMO后并发右心衰竭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劲 石秀茹 +3 位作者 郭远 王丽平 韦玮 黄琴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18,共3页
总结2例肺移植术后成功撤除ECMO早期发生右心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前瞻性评估,肺动脉高压管理、精细调控血流动力学以维持相对低血容量状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以加强液体管理,应用双机联合一引一回换管技术维护右心功能、早... 总结2例肺移植术后成功撤除ECMO早期发生右心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前瞻性评估,肺动脉高压管理、精细调控血流动力学以维持相对低血容量状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以加强液体管理,应用双机联合一引一回换管技术维护右心功能、早期活动。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9、11天病情好转转出I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心力衰竭 体外膜肺氧合 肺动脉高压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低血容量 换管技术 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本院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劲 郑凯兰 +4 位作者 陈晓瑜 周育萍 龚龙飞 邓丽萍 谢蓉芝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10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查找并分析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原因,拟定并实施相应对策。比较活动前后全院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各科室联络员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相关...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查找并分析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原因,拟定并实施相应对策。比较活动前后全院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各科室联络员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54‰降低至0.20‰;管理成员在品管圈团队合作、工作热情、改进意识与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提高;活动后各科室联络员对非计划性拔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法应用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中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可为临床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非计划性拔管 发生率 应用
下载PDF
ICU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伊明 郭莉兰 朱燕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6期143-144,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ICU患者发生压疮组(42例)和无发生压疮组(183例),对比2组各项临床特点,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压疮组卧床>14d、...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ICU患者发生压疮组(42例)和无发生压疮组(183例),对比2组各项临床特点,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压疮组卧床>14d、肠外营养支持、低蛋白血症、吸烟史、发热、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压疮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卧床>14d、低蛋白血症、吸烟史、发热和糖尿病纳入方程。结论 ICU患者压疮的发生与卧床>14d、低蛋白血症、吸烟史、发热、糖尿病这些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重症医学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ICU血标本合格率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劲 陈晓瑜 王文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ICU血标本合格率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建立和完善各种血标本采集的标准流程,组织护士进行采集血标本标准流程的理论学习;以工作坊的形式从核对、采集、确认、流转、运送等环节对ICU全体护士进行操作培...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ICU血标本合格率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建立和完善各种血标本采集的标准流程,组织护士进行采集血标本标准流程的理论学习;以工作坊的形式从核对、采集、确认、流转、运送等环节对ICU全体护士进行操作培训,对比分析培训前、后ICU各类血标本合格率的差异。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ICU转送的各种血标本合格率得到显著的提高(P<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ICU血标本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ICU 血标本 合格率
下载PDF
新型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在ICU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晓瑜 钟劲 吴文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5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更适用于ICU的表格式护理记录单,以减少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方法通过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并征求全科护士的意见,设计ICU新型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并与原ICU护理记录单的使用效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 ... 目的探讨更适用于ICU的表格式护理记录单,以减少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方法通过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并征求全科护士的意见,设计ICU新型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并与原ICU护理记录单的使用效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 ICU新型护理记录单不仅大大缩短了记录所用时间,而且提高了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结论新型护理记录单更适用于ICU的临床应用,并突出表现了ICU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格 护理记录 ICU 书写质量
下载PDF
ICU患者留置导尿管更换一次性集尿袋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倩 高春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9期248-249,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以此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方法 120例ICU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1次/d更换集尿袋,B组1次/3 d更换,C组1次/7 d更换。7 d后分...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以此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方法 120例ICU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1次/d更换集尿袋,B组1次/3 d更换,C组1次/7 d更换。7 d后分别采集三组患者的尿液行尿常规及尿培养检查,了解感染情况。结果 A组尿培养细菌感染阳性率为30.0%与C组的2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感染阳性率为10.0%,明显低于A组的30.0%和C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住院留置尿管患者更换集尿袋1次/3 d为宜,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 集尿袋 更换时间 尿路感染
下载PDF
以品管圈为载体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伊明 钟劲 +1 位作者 曾志梅 章振艺 《北方药学》 2013年第6期150-151,共2页
经过近两年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总结以品管圈为载体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实践与体会。由全科医护人员组成品管圈,结合我科现状,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本次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专业内涵,促进了医护关系的... 经过近两年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总结以品管圈为载体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实践与体会。由全科医护人员组成品管圈,结合我科现状,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本次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专业内涵,促进了医护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我科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青年文明号 实践 体会
下载PDF
院外救援专用输液器的研制
18
作者 钟劲 杨小月 +3 位作者 石秀茹 赖开兰 郭远 周育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预防患者在院外转运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保证输液安全研制一种院外救援专用输液装置。方法本装置的莫菲氏管由软质层和硬质层叠合制作而成,在莫菲氏管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的接...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预防患者在院外转运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保证输液安全研制一种院外救援专用输液装置。方法本装置的莫菲氏管由软质层和硬质层叠合制作而成,在莫菲氏管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的接触为密封接触。第一盘体可转动,内设有互不相通的双通道,转动第一盘体可改变液体流向,从而预防空气栓子形成。结果本装置能有效避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保证患者安全。结论院外救援专用输液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有效预防输液过程中产生空气栓子,适用于120出诊、地震、野战等特殊环境的紧急输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救援 输液器 120出诊 地震 野战 转运
下载PDF
1例剖宫产术后突发主动脉夹层A型破裂患者的护理
19
作者 吴文平 练荣丽 +1 位作者 郭远 周松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第4期261-264,共4页
报道1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行人工血管置换术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循环血容量、肺部早期康复、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产褥期护理、心理护理。术后4 d患者由ICU顺利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6 d... 报道1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行人工血管置换术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循环血容量、肺部早期康复、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产褥期护理、心理护理。术后4 d患者由ICU顺利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6 d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A型 剖宫产 重症监护 护理
下载PDF
临床护士叙事护理培训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淑 王建宁 +3 位作者 周松 黄秋霞 林静 张艺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8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评价在临床护士中开展叙事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2019年9—10月,便利抽取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56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叙事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叙事护理的起源、叙事护理的核心技术、叙事护理的载体、叙事护理带来的启发... 目的:评价在临床护士中开展叙事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2019年9—10月,便利抽取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56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叙事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叙事护理的起源、叙事护理的核心技术、叙事护理的载体、叙事护理带来的启发与改变及总结与评价,共5个主题。培训采用互动式教学,创设模拟情境,开展与“叙事”相关的角色扮演、反思性写作、表达性艺术等实践体验练习。采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和反馈调查表对临床护士叙事护理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反馈调查表分析显示,96.43%的学员认为培训方案具有科学性,培训内容具有实用性,有助于指导叙事护理实践活动。结论:叙事护理培训可显著提高临床护士的叙事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护士 在职培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