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SO_(2)-BIS目标导向麻醉管理对非急性期脆弱脑功能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梁光宇 杜燕燕 +1 位作者 夏莹 彭学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 观察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目标导向麻醉管理对非急性期脆弱脑功能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非急性期脆弱脑功能患者,按照麻醉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BIS目标导向麻醉... 目的 观察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目标导向麻醉管理对非急性期脆弱脑功能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非急性期脆弱脑功能患者,按照麻醉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BIS目标导向麻醉管理,实验组实施rSO_(2)-BIS目标导向麻醉管理。比较两组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参数、认知功能、进手术室时(T0)及术后2 d(T5)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时(T3)、手术结束时(T4)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降低,但实验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谵妄(POD)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 POD持续时间(16.5±0.7)h短于对照组的(20.5±1.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时,两组VAS评分均高于T0时,但实验组VAS评分(3.43±0.08)分低于对照组的(5.13±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急性期脆弱脑功能患者采用rSO_(2)-BIS目标导向麻醉管理效果显著优于BIS目标导向麻醉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脑氧饱和度 脑电双频谱指数 目标导向麻醉管理 非急性期脆弱脑功能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郭能起 杜燕燕 +2 位作者 朱小兵 陈志毅 彭学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677-1678,共2页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CDH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切皮时...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CDH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切皮时(t2)、术中1 h(t3)及拔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1、t2和t3时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尿潴留、血压异常、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CDH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儿的应激反应,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身麻醉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矫形手术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朱小兵 石翊飒 +1 位作者 吴论 刘志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BMI 18~22kg/m2,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麻醉诱导...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BMI 18~22kg/m2,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气腹5min(T2)、体位改变后5min(T3)、体位改变后30min(T4)、气腹60min(T5)和气腹结束后10min(T6)时IOP和CVP;计算眼灌注压,记录术中高眼压(眼内压〉21 mm Hg)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IOP、眼灌注压及CVP明显降低,T2~T5时C组IOP和CVP明显升高、眼灌注压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2~T5时D组IOP明显降低,眼灌注压明显升高,T3~T5时D组CVP和高眼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可有效减轻妇科手术患者气腹及体位因素导致的IO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眼内压 气腹
下载PDF
肥胖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按去脂肪体重与按体重维库溴铵用药的药效学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小兵 吴论 刘志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7-419,共3页
目的:比较肥胖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按去脂肪体重与按体重维库溴铵用药的药效学。方法:选取择期全麻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质指数〉25 kg/m2,随机分为实际体重组(W组)和去脂肪体重组(Q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静脉... 目的:比较肥胖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按去脂肪体重与按体重维库溴铵用药的药效学。方法:选取择期全麻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质指数〉25 kg/m2,随机分为实际体重组(W组)和去脂肪体重组(Q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和芬太尼5μg/kg,W组和Q组分别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8 mg/kg和0.12 mg/kg(2倍ED95),T1达到最大抑制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Et CO2在正常范围内、BIS值45~55。采用肌松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阻滞情况。记录维库溴铵起效时间、T1最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维库溴铵用量和药理作用时间,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结果:W组1例患者因手术因素剔除出本研究。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条件、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和药理作用时间的变异系数比较无显著差异。与W组比较,Q组起效时间、T1最大抑制程度和维库溴铵用量的变异系数减小(P〈0.05)。结论:按去脂肪体重给予维库溴铵可减少全麻肥胖患者药效学的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库溴胺 体重 去脂肪体重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ECMO辅助下罕见巨大气管内肿瘤切除术麻醉管理一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小兵 吴论 +2 位作者 伍嘉艳 杜燕燕 萧治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3-414,共2页
患者,女,53岁,158 cm,54 kg,因"反复咳嗽气促2年,加重4月"入院。术前一般情况可,未见明显口唇紫绀,术前BP 142/71 mm Hg,HR 70次/分,近20 d来,患者行走60~70m出现气促,无明显诱因下静息状态下出现憋喘,夜间睡眠无憋醒史。术前诊断:... 患者,女,53岁,158 cm,54 kg,因"反复咳嗽气促2年,加重4月"入院。术前一般情况可,未见明显口唇紫绀,术前BP 142/71 mm Hg,HR 70次/分,近20 d来,患者行走60~70m出现气促,无明显诱因下静息状态下出现憋喘,夜间睡眠无憋醒史。术前诊断:气管肿瘤:性质待诊;高血压2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气管内肿瘤切除、气管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管理 气管内 气管肿瘤 气管导管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Innovar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启胜 高中侠 王树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 :探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麻醉方法 ,防治人工流产综合征。方法 :选择自愿人工流产孕妇 10 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各 5 0例。A组 :丙泊酚加Innovar(芬氟合剂 1∶5 0 )静脉注射 ;B组 :单纯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丙泊酚用量、... 目的 :探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麻醉方法 ,防治人工流产综合征。方法 :选择自愿人工流产孕妇 10 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各 5 0例。A组 :丙泊酚加Innovar(芬氟合剂 1∶5 0 )静脉注射 ;B组 :单纯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丙泊酚用量、对循环与呼吸影响以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B组 (P <0 .0 0 1) ,无局部注射痛 ,术中BP、HR、SPO2 基本平稳 ,醒后无腹痛 ,安静舒适。结论 :丙泊酚复合Innovar静脉注射 ,镇痛确切 ,不良反应少 ,是门诊人工流产术较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人工 丙泊酚 芬氟合剂 麻醉
下载PDF
双果喉乐汤局部喷雾缓解全身麻醉插管患者术后咽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莉 赵汝运 戴卫波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果喉乐汤局部喷雾缓解全身麻醉插管患者术后咽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插管的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温开水局部喷雾,观... 目的:探讨双果喉乐汤局部喷雾缓解全身麻醉插管患者术后咽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插管的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温开水局部喷雾,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果喉乐汤局部喷雾。比较两组患者咽部不适发生情况、症状改善时间、咽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咽部不适发生率为5.71%(4/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1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及吞咽痛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 min、6 h、12 h和24 h,观察组患者咽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果喉乐汤局部喷雾缓解全身麻醉插管患者术后咽痛的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降低患者咽部不适发生率,显著缩短咽部不适症状改善时间,改善咽痛程度,缓解术后咽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插管 咽痛 双果喉乐汤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秋宏 戚志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0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索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全身麻醉)、B组(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和C组(硬膜外麻醉),每组20例,对比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0)... 目的探索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全身麻醉)、B组(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和C组(硬膜外麻醉),每组20例,对比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0)、切皮前1 min(T1)、扩髓时(T2)、骨水泥灌注后(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在MAP值上,B组患者的波动最小,A组患者的波动最大,T1、T2时三组MAP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R值上,B组患者的波动最小,T1、T2时三组HR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5.2±1.0)、(5.9±1.3)h]均短于A组(20.3±4.3)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手术麻醉中,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患者术后苏醒快,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手术 麻醉 平均动脉压 心率 苏醒时间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朱育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2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意义。方法 78例外科手术患者,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意义。方法 78例外科手术患者,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6.98±0.7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43±0.89)d,肛门排气时间(1.67±0.4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5±0.6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日凤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2期74-76,共3页
目的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股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喉罩全麻,观察... 目的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股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喉罩全麻,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药使用剂量、相关麻醉时间指标均显著优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置入人工气道即刻心率、收缩压均发生了明显的波动,对照组在手术开始5 min后收缩压明显升高(P<0.05);术后2、6、12 h组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可明显提高麻醉效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骨折 喉罩全麻 超声引导 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
下载PDF
年龄因素对不同入路腰硬联合麻醉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伟伟 刘鉴 +1 位作者 王根保 刘志群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入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下肢择期手术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三组:A组(≤45岁),B组(46~64岁),C组(≥65...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入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下肢择期手术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三组:A组(≤45岁),B组(46~64岁),C组(≥65岁),每组各8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每个年龄组患者分为正中入路(M)和旁入路(P)两个亚组。记录硬膜外穿刺困难、异感、出血、术后2、6 d腰背痛发生率。结果:与AM组比较,AP组术后各项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P组术后第二天腰痛发生率低于与BM组(P<0.05)。 CP组术后2、6 d腰痛、穿刺困难发生率均较CM组降低(均P<0.05)。与CM组比较,AM组术后2、6 d腰痛、穿刺困难、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BM组术后6 d腰痛、出血发生率降低(P<0.05)。与CP组比较,AP组穿刺困难、出血发生率降低(P<0.05),BP组出血发生率降低( P<0.05)。结论:年龄相对较轻的患者中,正中入路与旁入路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旁入路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麻醉 穿刺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麻醉护理防控工作建议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红 陈旭素 +22 位作者 许立倩 刘焕仪 姜玉梅 陈信芝 吴岚 唐娜 黄莉 叶丽 杨洁 何敏 王雪莲 陈静芝 毛小燕 冯惠东 江丽萍 谢祝斌 卢春丽 周曙 廖长剑 王佳 温济金 何婧 李晓艳 《护理学报》 2020年第5期64-67,共4页
目的为麻醉护理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工作给予防控措施建议。方法组织多名麻醉护理专家,根据国家级、省级发布的相关防控方案、指引,感染防控的相关标准,以及多家学会、医院的麻醉医疗和手术室防控策略与建议,结合麻醉护理... 目的为麻醉护理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工作给予防控措施建议。方法组织多名麻醉护理专家,根据国家级、省级发布的相关防控方案、指引,感染防控的相关标准,以及多家学会、医院的麻醉医疗和手术室防控策略与建议,结合麻醉护理工作特点,制定麻醉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建议。结果制定出了新冠肺炎患者的麻醉护理防控工作建议专家共识,包含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在手术麻醉期间的麻醉护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麻醉护理工作的日常防护。结论此新冠肺炎患者的麻醉护理防控工作建议专家共识,供省内外各地医院,麻醉护理同仁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感染防护 麻醉护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唤醒麻醉中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素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686-1687,共2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11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18例患者都经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随机将11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11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18例患者都经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随机将11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患者加强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对照组患者根据医嘱进行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手术前,唤醒前及唤醒时患者的平均心律及平均动脉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镇痛满意率为96.6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唤醒前、唤醒时的平均心律及平均动脉压都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人工流产患者的护理可提高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镇痛效果满意率,且可改善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平均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静脉麻醉 人工流产 护理配合
下载PDF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朱芸燕 张传武 +4 位作者 陈靖 曾名望 杨超 张文福(综述) 梁伟东(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发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AIS治疗过程中造成缺血脑组织二次损伤的重要因素。近些年,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发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AIS治疗过程中造成缺血脑组织二次损伤的重要因素。近些年,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认为IRI是多种损伤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炎症因子的分泌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在这一损伤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分泌可诱导神经元凋亡或坏死,引起微血管功能障碍,继发脑出血或脑水肿,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性损伤。炎症相关基因的功能多态性可能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结局的重要因素。研究证实,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可通过调控神经炎症等机制有效减轻AIS患者缺血后脑组织IRI,产生脑保护作用,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远端缺血预处理对炎症反应的调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防治策略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缺血预处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术前认知疗法对骨科手术后疼痛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文婷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认知疗法在骨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24例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疗法,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焦虑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目的:探讨术前认知疗法在骨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24例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疗法,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焦虑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两组疼痛程度均较术前有改善(P<0.05),实行认知疗法后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焦虑状态均有改善(P<0.05),实行认知疗法后观察组焦虑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8.32±2.68)分和(93.11±1.54)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14.982,P<0.01)。结论:术前有针对性的以认知疗法进行术前访视可明显提高对骨科手术疼痛的适应,减少焦虑,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满意度,是促进骨科患者术后康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疗法 疼痛 焦虑 骨科手术 术前访视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临床麻醉的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
16
作者 杜燕燕 刘志群 张晓欣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期189-190,共2页
麻醉是消除病人疼痛、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和保障。但是,由于病人自身因素、麻醉因素、环境、设备因素和一系列不可预见的其他因素所致,使得麻醉难免会发生一些风险。为此,要加强对麻醉风险的防范,不... 麻醉是消除病人疼痛、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和保障。但是,由于病人自身因素、麻醉因素、环境、设备因素和一系列不可预见的其他因素所致,使得麻醉难免会发生一些风险。为此,要加强对麻醉风险的防范,不仅要提高麻醉医生的整体素质,做好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理麻醉方法,还要改善硬件设备,加强麻醉后的访视。该研究试图对临床麻醉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麻醉 风险 防范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期间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17
作者 戚志超 高崇荣 卢振和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时术中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分析内隐记忆消失的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MLAEP)参数界值 ,为临床镇静深度监测提供一项新的客观指标。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病人 4 5例 (ASAⅠ~Ⅱ级 ) ,...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时术中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分析内隐记忆消失的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MLAEP)参数界值 ,为临床镇静深度监测提供一项新的客观指标。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病人 4 5例 (ASAⅠ~Ⅱ级 ) ,随机分为P、PM1 、PM2 3组 ,每组 1 5例。镇静 1 5min后 ,给予内隐记忆听刺激。记录入室时、行硬膜外麻醉后、静脉给药后 1 5min、切皮后 2min、内隐记忆刺激完成即刻等时点的HR、MAP、MLAEP。术后 6h进行记忆调查。结果 :异丙酚镇静Pa、Nb 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P <0 .0 5 ) ,但联合用药组潜伏期延长更明显、波幅降得更低 (P <0 .0 5 )。所有患者外显记忆均消失 ;P组病人均存在内隐记忆 ,两联合用药组病人内隐记忆均消失。结论 :小剂量异丙酚和咪达唑仑联合镇静可以消除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MLAEP参数Pa、Nb 波潜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咪达唑仑 内隐记忆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相同浓度不同容量罗哌卡因在长期吸烟史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浩铭 吴论 +3 位作者 郭能起 朱小兵 萧治恒 杨扬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2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相同浓度不同容量罗哌卡因在长期吸烟史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有长期吸烟史的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在臂丛的后外侧缓慢贴近臂丛神... 目的分析相同浓度不同容量罗哌卡因在长期吸烟史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有长期吸烟史的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在臂丛的后外侧缓慢贴近臂丛神经,回抽无血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5 ml,后将退针调整,将针尖推进至臂丛的前上方贴近臂丛神经,回抽无血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5 ml,共10 ml。观察组在臂丛的后外侧缓慢贴近臂丛神经,回抽无血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10 ml,后将退针调整,将针尖推进至臂丛的前上方贴近臂丛神经,回抽无血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10 ml,共20 ml。比较两组阻滞30 min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膈肌麻痹发生率,两组术前(T0)、起效即时(T1)、麻醉后4 h(T2)、麻醉后8 h(T3)、麻醉后12 h(T4)血氧饱和度(SpO_(2))及肺功能指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阻滞30 min后,观察组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感觉阻滞有效率分别为100.00%、97.50%、92.50%、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00%、80.00%、75.00%、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臂内侧皮神经、腋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感觉阻滞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滞后膈肌麻痹发生率67.50%(27/40)与对照组的62.50%(25/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刻的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两组T1、T2、T3时的MVV、FEV1%pred、FEV1/FVC均降低,但观察组T1、T2、T3时MVV、FEV1%pred、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时的SpO_(2)、MVV、FEV1%pred、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ml 0.375%罗哌卡因对长期吸烟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较10 ml 0.375%罗哌卡因更好,但影响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 容量 罗哌卡因 长期吸烟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折患者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伟涛 梁鸿韬 陈志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7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折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98例老年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ini-ment...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折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98例老年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时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可减少老年骨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折 认知功能 血流动力学 血压
下载PDF
肺结节手术中非气管插管胸腔镜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梦思 吴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196,共3页
肺结节是一种肺部病因未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其直径〈3cm,并且完全被肺实质包围。临床上,患者做胸片检查后偶然发现肺结节的概率为0.1%~0.2%。目前,鉴别诊断肺结节的检查包括柔性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肺结节是一种肺部病因未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其直径〈3cm,并且完全被肺实质包围。临床上,患者做胸片检查后偶然发现肺结节的概率为0.1%~0.2%。目前,鉴别诊断肺结节的检查包括柔性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CT引导经皮细针抽吸活检、高分辨率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在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手术是唯一的选择,且能同时提供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手术中 非气管插管 麻醉管理 胸腔镜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经皮细针抽吸活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