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地共建研究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飞地”模式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武峰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第9期1-6,共6页
校地共建研究院如何有效衔接高校、研究院与地方,切实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是校地共建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校地共建研究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定义及特点,从三螺旋理论、飞地经济理论、技术锁定理论等角度构建校地共建研究院技... 校地共建研究院如何有效衔接高校、研究院与地方,切实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是校地共建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校地共建研究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定义及特点,从三螺旋理论、飞地经济理论、技术锁定理论等角度构建校地共建研究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飞地”模式的理论框架,总结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飞地”模式,提出相应的导航、护航与续航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共建研究院 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飞地模式
下载PDF
三维喷印用硫铝酸盐水泥复合粉末的制备与成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凯 倪俣 +7 位作者 段少强 水中和 黄赟 魏青松 孙恒 刘欣宇 陈嘉奇 孙华君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1年第3期63-69,共7页
为了制备复杂结构水泥基材料构件或艺术品,本文采用三维喷印工艺成型了硫铝酸盐水泥材料制品。首先,使用纳米SiO_(2)作为表面改性剂,利用石英砂和滑石粉调节粉末铺展性能,通过聚乙烯醇提高粉体粘结性能;其次,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SiO_(2... 为了制备复杂结构水泥基材料构件或艺术品,本文采用三维喷印工艺成型了硫铝酸盐水泥材料制品。首先,使用纳米SiO_(2)作为表面改性剂,利用石英砂和滑石粉调节粉末铺展性能,通过聚乙烯醇提高粉体粘结性能;其次,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SiO_(2)和石英砂对硫铝酸盐水泥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最后,探究了不同后处理液对于三维喷印成型水泥样品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纳米SiO_(2)含量为0.5 wt.%、石英砂含量为20 wt.%时打印样品的7d抗压强度最大,达到8.75MPa;混凝土固化剂处理液对于打印样品的强化效果最好,抗压强度可提升至15.11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喷印 后处理 硫铝酸盐水泥 粉末改性
下载PDF
多重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及其减振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书进 范沛然 +2 位作者 孔凡 张远进 王雷冲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6-803,共8页
在以往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器(PTRMD)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分散布设在空腔楼板预制腔体内的多重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装置(MPTRMD)。该方式隐藏了控制装置,不额外占用建筑的使用空间,不影响结构的布置和使用功能,且布置灵活,... 在以往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器(PTRMD)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分散布设在空腔楼板预制腔体内的多重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装置(MPTRMD)。该方式隐藏了控制装置,不额外占用建筑的使用空间,不影响结构的布置和使用功能,且布置灵活,可根据优化情况在结构平面和高度方向上按需设置。同时,该装置将振子质量分散到多个阻尼器,使其在不影响减振性能的情况下做到控制装置小型化,从而对有大附加质量需求的质量阻尼器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能。推导了设有该装置的受控系统动力学方程,并对其减振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多重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装置在不同布置方式下均能有效减小结构的动力响应,具有很强的耗能能力。对于阻尼器拆分数量的分析表明,将PTRMD的振子拆分后,在开始个数不多时阻尼器的控制效果快速提升,但随着数量进一步增多,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提升能力趋缓并出现下降趋势,存有一个最优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减振性能 空腔楼板结构
下载PDF
固废基复合胶凝材料配比优化设计及协同效应研究
4
作者 朱增超 刘贤平 +4 位作者 水中和 高旭 黄赟 郑武 葛叶鑫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68-4377,4388,共11页
利用多种固废协同制备固废基复合胶凝材料(MSSWB)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相对复杂的原材料组成和较低的力学性能限制了MSSWB的应用。本文首先借助D-optimal设计方法设计了100组实验配比作为数据集,然后创建了PSO-BP模型用于MS... 利用多种固废协同制备固废基复合胶凝材料(MSSWB)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相对复杂的原材料组成和较低的力学性能限制了MSSWB的应用。本文首先借助D-optimal设计方法设计了100组实验配比作为数据集,然后创建了PSO-BP模型用于MSSWB力学性能的预测,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确定了各原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最后采用XRD、TG-DTG和NMR等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MSSWB的水化产物以及多元固废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PSO-BP模型可有效预测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经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后的配比强度明显高于未优化配比强度,最优配比组的28 d胶砂抗压强度较未优化配比组提高了20.8%;优化配比组的较高强度主要与水化产物钙矾石和C-S-H凝胶生成量较多且水化产物之间的交联度较高有关,这表明各原材料配比优化之后,其协同效应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固废 D-optimal设计 PSO-BP模型 协同效应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活化煤矸石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早期水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杰 水中和 +3 位作者 孙涛 高旭 宋秋磊 国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83-1990,共8页
采用活化煤矸石(CCG)部分取代波特兰水泥的方式,对比研究了CCG对CCG-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和水化热反应等的影响。利用水化热法研究了CCG-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特性;并基于Krstulovic-Dabic模型,分析了CCG-水泥复合... 采用活化煤矸石(CCG)部分取代波特兰水泥的方式,对比研究了CCG对CCG-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和水化热反应等的影响。利用水化热法研究了CCG-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特性;并基于Krstulovic-Dabic模型,分析了CCG-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活化煤矸石取代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最佳掺量为30%,此掺量下,能保证良好的力学性能与工作性能;CCG对CCG-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早期水化无明显影响,后期活化煤矸石中的铝相、硅相会与氢氧化钙反应发生火山灰效应;活化煤矸石能增大水泥水化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NG)、相边界反应(I)过程的反应程度并降低扩散(D)阶段的反应程度;同时能降低NG、I过程的反应速率,并在不高于30%的掺量下,对D过程的反应速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煤矸石 凝结时间 力学性能 水泥水化 水化动力学 Krstulovic-Dabic模型
下载PDF
三维打印磷酸镁水泥复杂艺术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凯 段少强 +4 位作者 化帅斌 水中和 陈嘉奇 黄赟 王云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88-2892,共5页
为了获得任意复杂形状的水泥艺术品,提出基于磷酸镁水泥(MPC)粉末,以硼砂溶液作为粘接剂,通过粉末床三维打印技术制备了磷酸镁水泥试样和复杂艺术品。研究了三维打印磷酸镁水泥试样的形状精度,并探讨了硼砂溶液对磷酸镁水泥力学性能的影... 为了获得任意复杂形状的水泥艺术品,提出基于磷酸镁水泥(MPC)粉末,以硼砂溶液作为粘接剂,通过粉末床三维打印技术制备了磷酸镁水泥试样和复杂艺术品。研究了三维打印磷酸镁水泥试样的形状精度,并探讨了硼砂溶液对磷酸镁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磷酸镁水泥在空气里养护及水保养条件下的抗压强度,并利用XRD和SEM分析了磷酸镁水泥的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三维打印磷酸镁水泥成型精度较高,尺寸误差在2.5%以内,打印坯体抗压强度达到1.35 MPa;磷酸镁水泥经水护保养后,抗压强度可提升至2.26 MPa,在水中浸泡后抗压强度达到了9.44 MPa;最后,利用优化的材料方案和工艺参数,三维打印了复杂形状扭环和齿轮水泥艺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磷酸镁水泥 硼砂溶液 水泥艺术品
下载PDF
基于黏度区间优选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协同作用的高密实度UHPC材料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珍 王武峰 +3 位作者 余睿 王鑫鹏 水中和 陈浩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提升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密实程度,降低其中的气泡含量,采用矿物掺合料硅灰(0、10%、20%、30%)和粉煤灰(0、10%、20%、30%、40%、50%、60%)分别取代部分水泥,对比研究了不同掺量硅灰和粉煤灰对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寻求... 为提升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密实程度,降低其中的气泡含量,采用矿物掺合料硅灰(0、10%、20%、30%)和粉煤灰(0、10%、20%、30%、40%、50%、60%)分别取代部分水泥,对比研究了不同掺量硅灰和粉煤灰对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寻求浆体优化的黏度边界条件,并将其植入颗粒紧密堆积模型得到优化的UHPC配合比,最后测试了此配合比下UHPC的流变性能、浆体密实度、强度、气泡特征参数(孔隙率、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基于优选黏度区间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协同作用,可以制备一种低孔隙率、高密实度、高力学性能的UHPC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降低气泡含量
下载PDF
活化煤矸石生态型混凝土长期性能及水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旭东 刘开志 +5 位作者 陈杰 覃宇坤 陈祎明 赵宇航 肖勋光 水中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57-1764,共8页
以煅烧煤矸石为掺合料配制了一种煤矸石基生态型混凝土,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和传统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进行了性能对比。系统地评价了其力学性能发展规律、体积稳定性(湿胀和干缩)及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同时对煤矸石体系、普通硅酸盐水泥... 以煅烧煤矸石为掺合料配制了一种煤矸石基生态型混凝土,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和传统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进行了性能对比。系统地评价了其力学性能发展规律、体积稳定性(湿胀和干缩)及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同时对煤矸石体系、普通硅酸盐水泥体系和矿渣体系的水化特性及主要水化产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活化煤矸石生态型混凝土力学性能可以达到传统矿渣水泥混凝土同一水平。同时,煤矸石水泥对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有一定的劣化,但能显著增强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煅烧煤矸石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其体系中C-S-H凝胶主要以C-S-H(Ⅰ)为主,平均Ca/Si比为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煤矸石 力学性能 体积稳定性 抗硫酸盐侵蚀 C-S-H凝胶
下载PDF
高校驻外科研与转化机构的发展模式研究
9
作者 程艳霞 王武峰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23期53-55,共3页
阐述了高校驻外科研与转化机构的发展动因和背景,对其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依据不同的发展功能定位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后按照高校驻外科研与转化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中的作用,对驻外科研与转化机构三种不同的发展模... 阐述了高校驻外科研与转化机构的发展动因和背景,对其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依据不同的发展功能定位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后按照高校驻外科研与转化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中的作用,对驻外科研与转化机构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道路进行了分析并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外科研与转化机构 发展动因 发展模式 应用技术研发与转移中心
下载PDF
基于多重响应的钢渣超高性能混凝土组成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元 余睿 +7 位作者 范定强 曾敏 胡方杰 水中和 王思雨 刘康宁 谭珺辉 王武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29-3038,共10页
为实现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组成优化和钢渣利用率的提高,将钢渣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利用D-最优化设计方法制备生态型UHPC,并建立了UHPC的工作性能与抗压强度预测模型,以进行多重响应分析。最后借助预测模型,以低水泥用量、高... 为实现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组成优化和钢渣利用率的提高,将钢渣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利用D-最优化设计方法制备生态型UHPC,并建立了UHPC的工作性能与抗压强度预测模型,以进行多重响应分析。最后借助预测模型,以低水泥用量、高钢渣粉利用率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生态型UHPC。结果表明:预测模型构建合理且准确度高,在预测模型中减水剂和硅灰对于工作性能影响程度较大,水泥、减水剂以及钢渣的交互作用对工作性能影响明显,钢渣粉的加入可增强工作性能;硅灰和钢渣粉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水泥和钢渣粉的交互作用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随钢渣粉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存在最优值;优化的生态型UHPC的配比可以实现钢渣粉替代30%(质量分数)水泥,同时保证抗压强度130 MPa以上,工作性能260 m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D-最优化设计方法 钢渣粉 多重响应分析 生态型 性能预测
下载PDF
利用钢渣粉制备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思雨 曾敏 +7 位作者 胡方杰 余睿 水中和 范定强 王金楠 冯元 谭珺辉 王武峰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2年第2期87-91,共5页
研究了钢渣粉替代部分水泥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的影响,验证了利用钢渣粉部分替代水泥制备生态型UHP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钢渣粉替代量的增加,UHPC的工作性得到改善;当钢渣粉替代量为200 kg/m^(3)时,UHPC的密实度达到最大,且... 研究了钢渣粉替代部分水泥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的影响,验证了利用钢渣粉部分替代水泥制备生态型UHP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钢渣粉替代量的增加,UHPC的工作性得到改善;当钢渣粉替代量为200 kg/m^(3)时,UHPC的密实度达到最大,且此时UHPC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仍保持较好水平;随着钢渣粉替代量的增加,UHPC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钢渣粉 工作性 抗渗性能 力学性能 环境评价
下载PDF
公私合作视阈下专利基金市场化运营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奇勋 陈嘉奇 张一凡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4-171,共8页
近年来,专利运营基金的崛起成为全球专利交易市场的新兴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引领和产业转型需求的驱动下,日本、韩国、法国和中国政府机构纷纷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重点产业专利运营基金。从专利基金的运营目标、现实困境、解决路径以及... 近年来,专利运营基金的崛起成为全球专利交易市场的新兴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引领和产业转型需求的驱动下,日本、韩国、法国和中国政府机构纷纷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重点产业专利运营基金。从专利基金的运营目标、现实困境、解决路径以及域外实践等诸多层面来看,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在专利运营领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实践中,基于公私合作模式设立的专利运营基金在法律层面、风险层面以及监管层面均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运营流程、完善治理机制、防控运营风险并加强绩效考核,为我国专利运营基金的良性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私合作关系 专利基金 专利运营 治理结构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变特性及其调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珂珂 李龙 +5 位作者 何友林 茹军辉 余睿 徐刘浏 范定强 王志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0-1577,共8页
为了实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流变特性的高效调控,采用膨润土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并对制备的UHPC进行了性能评估,包括UHPC浆体的流动度、静态屈服应力、动态屈服应力、塑性黏度和触变性,并系统分析了不同掺量的膨润土对UHPC浆体流变性能... 为了实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流变特性的高效调控,采用膨润土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并对制备的UHPC进行了性能评估,包括UHPC浆体的流动度、静态屈服应力、动态屈服应力、塑性黏度和触变性,并系统分析了不同掺量的膨润土对UHPC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膨润土掺量增加,UHPC浆体的流动度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当膨润土掺量由0%增加到15.0%(质量分数)时,UHPC浆体静态屈服应力、动态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均显著增大,分别提高了约17.05倍、5.78倍和1.16倍;随着膨润土掺量增加,滞回环面积和触变指数增大,触变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掺入膨润土后仍然满足UHPC的优异力学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膨润土 流变性能 屈服应力 塑性黏度 触变性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彭术 陈浩 +3 位作者 水中和 余睿 王鑫鹏 凌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25-2130,共6页
通过研究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取代水泥(0、10%、20%、30%、40%、50%取代)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性能的影响,验证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UHP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再生粉取代水泥降低了UHPC基体的工作性... 通过研究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取代水泥(0、10%、20%、30%、40%、50%取代)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性能的影响,验证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UHP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再生粉取代水泥降低了UHPC基体的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但使用50%的再生粉取代水泥制备的UHPC基体28 d抗压强度与基准组相当;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UHPC基体具有较好的抗渗性能;随再生粉取代量的增加,UHPC基体的早期自收缩下降;XRD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取代水泥并不改变水化产物的种类;但掺加废弃混凝土再生粉能明显缩短UHPC基体的水化诱导期,降低累积释放热。除此之外,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的UHPC基体能耗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废弃混凝土再生粉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基于复合式创新的"爆款"产品打造方法研究--以小米生态链产品为例
15
作者 郑刚强 周珊 《数码设计》 2018年第4期202-204,227,共4页
为探索“爆款”产品打造方法,以小米生态链产品为例,通过文献研究与归纳提炼,从设计创新、科技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四个方面总结“爆款”产品打造的方法。提出四维产品打造观,即:以设计创新提升用户体验、以科技创新强化产品品... 为探索“爆款”产品打造方法,以小米生态链产品为例,通过文献研究与归纳提炼,从设计创新、科技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四个方面总结“爆款”产品打造的方法。提出四维产品打造观,即:以设计创新提升用户体验、以科技创新强化产品品质、以营销创新锁定精准用户、以文化创新适应宏观趋势。为企业打造爆款产品提供了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打造 爆款产品 创新方法 小米生态链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UHPC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研究
16
作者 陈嘉奇 陈定文 《广东建材》 2019年第11期4-7,共4页
本文通过在UHPC中掺入水性环氧树脂,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改性UHPC,研究了不同水性环氧树脂的掺量对UHPC强度的影响。运用SEM微观测试手段,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对UHPC水化产物形貌和界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掺量不超过75kg/m^3,水性环... 本文通过在UHPC中掺入水性环氧树脂,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改性UHPC,研究了不同水性环氧树脂的掺量对UHPC强度的影响。运用SEM微观测试手段,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对UHPC水化产物形貌和界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掺量不超过75kg/m^3,水性环氧树脂的加入可以提高UHPC 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拉性能,改善UHPC界面的密实性并形成均匀的交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改性 UHPC
下载PDF
石灰石粉基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和性能研究
17
作者 陈嘉奇 余睿 张早辉 《广东建材》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Modified Andreasen&Andersen颗粒最密集堆积模型,设计制备了环境友好型石灰石粉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UHPC浆体的剪切、应变和塑性粘度先减小后增大,对应浆体流动度先增... 本文采用Modified Andreasen&Andersen颗粒最密集堆积模型,设计制备了环境友好型石灰石粉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UHPC浆体的剪切、应变和塑性粘度先减小后增大,对应浆体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少,随着石灰石粉掺量增加,同一龄期UHPC强度逐渐下降,石灰石粉取代60%,水泥28d强度下降率为23.8%,石灰石粉的加入能明显降低放热总量和延迟水化放热最大峰值的时间,且电阻率突变时间与水化放热突变时间规律基本一致。随着石灰石粉掺量增加,环境成本逐渐降低,所需的绿化面积或树木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 超高性能混凝土 石灰石粉
下载PDF
粗陶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春园 姚丕强 +4 位作者 黄雄 余睿 孙美娟 范定强 水中和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23,27,共4页
基于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通过MAA模型对陶砂骨料的最大粒径分别为0.6、2.36、4.75 mm的UHPC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对其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通过MAA得到的陶砂UHPC具... 基于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通过MAA模型对陶砂骨料的最大粒径分别为0.6、2.36、4.75 mm的UHPC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对其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通过MAA得到的陶砂UHPC具有较低的收缩值和优异的界面微观结构,其28 d的抗压强度均在110 MPa以上,陶砂组最大的收缩值仅为300×10^(-6),较河砂组的最大值770×10^(-6)降低了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 自收缩 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紫外预处理对硅酸盐水泥浆体早期碳化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施晓晨 水中和 +3 位作者 李浩源 肖勋光 孙涛 王雷冲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6-792,共7页
预处理是碳化养护制度中的关键步骤,对水泥浆体碳化非常关键。在本文中,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对拟碳化养护的水泥试件进行预处理,并与标养预处理对比,测试并分析了硅酸盐水泥浆体的碳化深度、抗压强度、CO_(2)吸收量及水化产物结构形态... 预处理是碳化养护制度中的关键步骤,对水泥浆体碳化非常关键。在本文中,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对拟碳化养护的水泥试件进行预处理,并与标养预处理对比,测试并分析了硅酸盐水泥浆体的碳化深度、抗压强度、CO_(2)吸收量及水化产物结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水泥试件经过紫外预处理后的质量损失是标养预处理的5.3倍,而在加速碳化后其碳化深度较标养预处理提高了2.4倍,碳化反应后其质量增加4.5倍,早期强度提高了18.9%,CO_(2)吸收量提高了0.25%。紫外预处理增加了碳化水泥试件高聚合度硅胶(Q 3+Q 4)的含量。因此,紫外预处理可明显加快试件失水和脱钙进程,对水泥试件碳化过程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二氧化碳养护 紫外预处理 标养预处理 碳化深度 抗压强度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对高延性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刘家宝 水中和 +2 位作者 亓习博 李世祥 肖勋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24-4232,共9页
分别采用干拌与预吸水拌合两种方式将高吸水性树脂(SAP)加入高延性水泥基材料(ECC)浆体,分析不同掺量及拌合方式下SAP对ECC的极限拉伸应变、抗拉强度、约束收缩和韧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干拌方式加入SAP可以显著提升ECC浆体的塑... 分别采用干拌与预吸水拌合两种方式将高吸水性树脂(SAP)加入高延性水泥基材料(ECC)浆体,分析不同掺量及拌合方式下SAP对ECC的极限拉伸应变、抗拉强度、约束收缩和韧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干拌方式加入SAP可以显著提升ECC浆体的塑性黏度,降低浆体流动性,以预吸水拌合方式加入SAP会降低ECC浆体的塑性黏度,增加浆体流动性,更易于成型;以干拌方式加入SAP的ECC试件初裂强度和抗拉强度更高,韧性更优异,以预吸水拌合方式加入SAP的ECC试件极限拉伸应变更高,对约束收缩性能的改善效果更好;加入SAP可以明显提高ECC试件的拉伸应变能力和韧性,所有掺入SAP的ECC试件均具有良好的延性,极限拉伸应变均在3%以上,加入SAP的ECC试件极限拉伸应变相比对照组提高了62.0%~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水泥基材料 高吸水性树脂 拌合方式 极限拉伸应变 弯曲挠度 约束收缩 塑性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