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逻辑基点、现实堵点和实践构想 |
李思玲
周紫玲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2
|
教育家精神赋能高职思政课师生共同体构建研究 |
刘缙
赵道飞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5 |
0 |
|
3
|
高职学生学习力问题审视:表征、实质和突破 |
李思玲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4
|
人民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 |
匡和平
匡婕
|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24 |
1
|
|
5
|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帮学”式教学模式探讨——以“摄影与非线性编辑”课为例 |
陈小飞
周悟
李文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的三个向度 |
匡和平
匡婕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1
|
|
7
|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时代价值与实施策略 |
陈军绘
贺熊鹏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新质生产力推动下广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
赵道飞
刘英凤
|
《大众文摘》
|
2024 |
0 |
|
9
|
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以广东文化为例 |
丁胜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探赜 |
丁胜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 |
刘景丽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2
|
高职学生学习力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径 |
李思玲
向琼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3
|
“学习力”嬗变及其内涵实质 |
李思玲
黄韵芝
向琼
|
《大学(教学与教育)》
|
2023 |
1
|
|
14
|
高职思政课“六环联动”精准帮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周悟
陈小飞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5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基础的必然要求 |
匡和平
匡婕
|
《河池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6
|
粤港澳大湾区舞蹈教育合作与发展策略--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 |
余畅
李思玲
|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4
|
|
17
|
面向2035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逻辑、挑战及策略 |
王文彬
聂劲松
|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8
|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进路 |
曹峰
曹群
|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6
|
|
19
|
精准帮学赋能思政课教师成长 |
周悟
陈小飞
|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