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堆内构件围板螺栓超声检测优化有限元仿真研究
1
作者 刘登荣 刘天浩 +4 位作者 裴翠祥 蔡文路 汤建帮 马官兵 吴宇坤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8-1155,共8页
围板螺栓是核电堆内构件的关键紧固部件,典型的围板螺栓主要为外六角形式。在长期辐照和震动等恶劣环境服役过程中,其断裂韧性下降,脆性增加,最终导致螺栓退化开裂或断裂脱落,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无损检测。然而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现有超... 围板螺栓是核电堆内构件的关键紧固部件,典型的围板螺栓主要为外六角形式。在长期辐照和震动等恶劣环境服役过程中,其断裂韧性下降,脆性增加,最终导致螺栓退化开裂或断裂脱落,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无损检测。然而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现有超声检测方法仍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检测。为进一步提高超声检测方法对于围板螺栓内部缺陷的检测能力,针对堆内构件围板螺栓典型缺陷失效形式,通过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开展适用于围板螺栓不同区域(螺栓过渡区域、螺杆区域和螺纹区域)的超声检测方法和工艺研究,对超声探头激励频率、晶片尺寸及超声波入射角度等进行优化,实现对不同区域15%缺陷横截面积占比的检测目标。为研发具有高度匹配性和高灵敏度的堆内构件围板螺栓超声传感器、实现对围板螺栓敏感区域的高精度检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内构件 围板螺栓 超声检测 仿真优化
下载PDF
射线检测数字化成像技术在核电施工中应用可行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华雄飞 李明 +3 位作者 陆锡智 叶峰 刘顺 刘森 《同位素》 CAS 2014年第4期209-218,共10页
射线检测为核电施工中最主要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每台机组建造过程中大概需要拍摄二十万套底片,而传统胶片照相检测技术存在诸多不足,故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全新高质量的射线检测方法。数字化成像CR技术有希望替代胶片进行射线检测的技术,... 射线检测为核电施工中最主要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每台机组建造过程中大概需要拍摄二十万套底片,而传统胶片照相检测技术存在诸多不足,故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全新高质量的射线检测方法。数字化成像CR技术有希望替代胶片进行射线检测的技术,选定CR技术做为核电施工中运用可行性分析研究的主体,利用研发制造的验证性测试先进试块,对CR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和CR技术特征进行测试研究。建立并使用庞大的缺陷试样库,制定并完善可运用于核电现场管道焊缝对比测试的工艺参数,实施对核电现场各系统管道焊缝CR技术和胶片技术的对比透照,进而从CR技术特点、技术可行性、应用经济性、操作适应性和便利性等角度对CR技术在核电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检验 计算机射线成像(CR)技术 核电施工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站在役检查用无损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被引量:12
3
作者 陶于春 梁瞻翔 +2 位作者 林忠元 陈怀东 刘金宏 《无损检测》 2009年第12期959-966,共8页
核电站在役检查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手段之一,核安全法规和导则对核电站核安全设备的役前和在役检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介绍了压水堆核电站在役检查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相应的在役检查标准和规范的使用状况。总结了当前... 核电站在役检查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手段之一,核安全法规和导则对核电站核安全设备的役前和在役检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介绍了压水堆核电站在役检查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相应的在役检查标准和规范的使用状况。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核电站在役检查技术能力验证的实施现状,对我国自主开展核电站在役检查和能力验证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在役检查 无损检测 技术发展
下载PDF
核电直筒节锻件磁吸附自动探伤检测设备设计
4
作者 薛亚军 杨建华 +1 位作者 徐以凯 马超 《制造业自动化》 2024年第5期201-206,共6页
核电直筒节锻件是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等关键设备的主体,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保证其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制造厂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方式进行超声波检验,存在劳动强度大、检验效率低、人为因素高等问题,因此锻件检验自动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 核电直筒节锻件是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等关键设备的主体,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保证其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制造厂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方式进行超声波检验,存在劳动强度大、检验效率低、人为因素高等问题,因此锻件检验自动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一种基于Modicon M241控制器的磁吸附自动探伤检测设备,其中详细地介绍了设备的系统结构、磁吸附方案、功能模块及超声系统,重点阐述了控制系统设计、硬件选型、路径规划和流程控制,并最终进行人机界面设计和软件编程实现。实际检测实施表明,该设备功能齐全、运行稳定,能够自动完成直筒节锻件超声检测数据采集,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on M241 磁吸 自动探伤 锻件
下载PDF
核电厂BOSS头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汤建帮 康志平 +2 位作者 余哲 朱佳震 钱俊毅 《无损检测》 2018年第10期29-33,共5页
BOSS头焊缝(管座角焊缝)广泛应用于核电厂管道系统中,在现场排查中常会发现大量缺陷。对其的检测方法中,目前采用的射线和渗透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合核电厂典型的BOSS头焊缝结构形式和成型工艺,开发了针对性的相控阵检测工... BOSS头焊缝(管座角焊缝)广泛应用于核电厂管道系统中,在现场排查中常会发现大量缺陷。对其的检测方法中,目前采用的射线和渗透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合核电厂典型的BOSS头焊缝结构形式和成型工艺,开发了针对性的相控阵检测工艺。在人工缺陷试块和核电厂现场BOSS头焊缝上进行了检测试验,并与射线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相控阵超声检测工艺能够有效检出核电厂BOSS焊缝内表面缺陷,现场应用的检测结果与射线检测结果有一定区别,但对较大缺陷均能够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SS头焊缝 相控阵 超声检测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核电站管线管道冲蚀测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守彬 罗立群 邢飞龙 《无损检测》 2018年第5期24-27,共4页
分析了核电站管线管道减薄的发生机理,并依据减薄管道的位置、结构、表面状况、温度、直径等特点,对超声波测厚仪测厚、超声波探伤仪测厚以及射线照相测厚技术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并阐述了无损检测新技术在核电站管线管道测厚中的具体应... 分析了核电站管线管道减薄的发生机理,并依据减薄管道的位置、结构、表面状况、温度、直径等特点,对超声波测厚仪测厚、超声波探伤仪测厚以及射线照相测厚技术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并阐述了无损检测新技术在核电站管线管道测厚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薄 超声波测厚 射线照相测厚
下载PDF
核电行业射线检测数字化的关键问题和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顺 华雄飞 +3 位作者 陈衡 罗杰 李明 苏海敏 《无损检测》 2020年第2期7-11,共5页
从技术数字化转变途径、数据处理与分析、设备长周期管理三个方面研究数字化关键技术。射线数字化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低剂量、在线监测、远程共享等优点,主要包括:CR/DDA/CT技术、冷阴极X射线成像技术、管道数字化自动检... 从技术数字化转变途径、数据处理与分析、设备长周期管理三个方面研究数字化关键技术。射线数字化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低剂量、在线监测、远程共享等优点,主要包括:CR/DDA/CT技术、冷阴极X射线成像技术、管道数字化自动检测技术、管道腐蚀射线数字化检测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对底片原始信号的叠加、搭接,缺陷辅助自动识别以及三维建模质量的评定;设备长周期管理是指通过设备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来实现对设备的多方位、全寿期管控。结合上述三个方面实现检测数据融合、云端存储与远程监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射线 数字化 关键问题
下载PDF
DR与传统胶片技术在核电检测中的能效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纪晖 范义 +2 位作者 孙林辉 陈衡 华雄飞 《无损检测》 CAS 2021年第3期85-87,共3页
从人员投入、占用时间、现场实施、成本投入等方面对数字射线成像(DR)技术和胶片射线检测技术在核电厂大修检测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能效对比,为数字射线成像技术在核电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支撑。通过数据分析可知,DR检测技术的应用还... 从人员投入、占用时间、现场实施、成本投入等方面对数字射线成像(DR)技术和胶片射线检测技术在核电厂大修检测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能效对比,为数字射线成像技术在核电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支撑。通过数据分析可知,DR检测技术的应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DR检测技术和胶片检测技术仍将并行存在,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检测技术 胶片检测技术 核电 能效对比
下载PDF
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热套管变径区超声检测
9
作者 邢飞龙 陈岩 +2 位作者 李庚 刘吉波 陈文卿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19期192-195,共4页
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热套管变径区由于结构原因,易造成应力集中,在运行振动环境下易产生磨损、开裂,甚至脱落,影响核电厂的安全运行。为了保证对热套管变径区开裂的有效检出,特制定超声检查工艺,并通过带多种缺陷尺寸的模拟件验证工艺... 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热套管变径区由于结构原因,易造成应力集中,在运行振动环境下易产生磨损、开裂,甚至脱落,影响核电厂的安全运行。为了保证对热套管变径区开裂的有效检出,特制定超声检查工艺,并通过带多种缺陷尺寸的模拟件验证工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套管 裂纹 超声
下载PDF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安全端焊缝射线检测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磊 曹志军 +3 位作者 叶峰 王佳旭 梅义俊 张铁辉 《无损检测》 2010年第11期854-856,共3页
蒸汽发生器安全端焊缝位于蒸汽发生器房间,该区域属于高剂量区。与蒸汽发生器安全端相连接的主管道具有外径大、管壁厚的特点,同时由于主管道为离心铸造,使用超声波检测的方法难以实施。而使用射线检测方法时,只需将源头放置在合适位置... 蒸汽发生器安全端焊缝位于蒸汽发生器房间,该区域属于高剂量区。与蒸汽发生器安全端相连接的主管道具有外径大、管壁厚的特点,同时由于主管道为离心铸造,使用超声波检测的方法难以实施。而使用射线检测方法时,只需将源头放置在合适位置,工作人员即可离开。当曝光结束后,再进入房间将底片取出,检测过程中无需在房间逗留太久,并且通过底片就可以对焊缝的质量进行评价,因此射线检测较超声检测更具有适用性。介绍了蒸汽发生器安全端焊缝射线检测的技术要点。通过岭澳核电站役前检查的实践,探讨了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及可靠性。对于同类部件的在役检查,提出了改进意见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蒸汽发生器安全端焊缝 射线检测 γ源
下载PDF
核电站安全壳监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华雄飞 张松 梅义俊 《无损检测》 2017年第10期28-32,共5页
介绍了核电站安全壳监检测技术的现状,同时对国内外的安全壳检测技术进行充分对比,探讨了安全壳监检测系统的搭建,对安全壳检查的关键指标和检查方法做了探索与可行性分析,对安全壳检测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为建立完整的核电站... 介绍了核电站安全壳监检测技术的现状,同时对国内外的安全壳检测技术进行充分对比,探讨了安全壳监检测系统的搭建,对安全壳检查的关键指标和检查方法做了探索与可行性分析,对安全壳检测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为建立完整的核电站安全壳检测及自动化监测系统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壳 检测技术 监测系统 发展现状
下载PDF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旋转超声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玉琦 康志平 +1 位作者 何艺 朱佳震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第10期210-212,共3页
根据核电厂站在役检查规范的要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需定期进行无损检测,目的为了能够有效发现传热管中裂纹、腐蚀、凹坑等对安全运行可能产生影响的缺陷,目前通常使用涡流检测的方法,但对壁厚减薄类缺陷的壁厚减薄量却无法有效测量。本... 根据核电厂站在役检查规范的要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需定期进行无损检测,目的为了能够有效发现传热管中裂纹、腐蚀、凹坑等对安全运行可能产生影响的缺陷,目前通常使用涡流检测的方法,但对壁厚减薄类缺陷的壁厚减薄量却无法有效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内置式旋转超声检测技术(Internal Rotary Inspection System,IRIS)检测薄壁管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旋转超声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检测出传热管全壁厚范围内的内外壁环槽、纵槽、通孔等缺陷,是一种可推广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无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传热管 旋转超声
下载PDF
中广核集团核电站在役检查技术研发中心2022年度进展
13
作者 陶于春 林戈 +2 位作者 黄春明 雷屹坤 陈怀东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7期98-102,共5页
中广核集团核电站在役检查技术研发中心(简称集团在役检查研发中心),2022年度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先进仪器及传感器研发、智能检测系统装备开发、无损检测信号处理等方面开展多项研发工作。具体进展包括高性能阵列涡流仪、水下三维测... 中广核集团核电站在役检查技术研发中心(简称集团在役检查研发中心),2022年度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先进仪器及传感器研发、智能检测系统装备开发、无损检测信号处理等方面开展多项研发工作。具体进展包括高性能阵列涡流仪、水下三维测绘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传热管涡流智能信号识别、控制棒驱动机构热套磨损测量技术、凝汽器新型示踪检漏技术、核电用超薄超声检测传感器及光热电站智能清洗装备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广核集团 在役检查 三维测绘技术 机器学习 智能检测系统 阵列涡流 检漏技术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基于优势特征融合的核电站水下图像增强
14
作者 李佳轩 程竹明 +2 位作者 黄三傲 吕天明 王培珍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69-177,共9页
针对核电站水下环境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如颜色偏差、对比度不足和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优势特征融合的核电站水下图像增强方法。在利用自动颜色均衡算法实现图像颜色校正的基础上,分别通过改进的非锐化掩膜算法和加权自适应伽玛校... 针对核电站水下环境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如颜色偏差、对比度不足和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优势特征融合的核电站水下图像增强方法。在利用自动颜色均衡算法实现图像颜色校正的基础上,分别通过改进的非锐化掩膜算法和加权自适应伽玛校正算法增强图像的锐度和对比度;利用权重图对锐度和对比度增强的图像进行优势特征多尺度融合。以核电站水下原始图像数据集为样本,采用本文方法与其他5种水下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解决核电站水下图像颜色偏差、对比度不足、细节模糊等问题,其中水下图像质量评价指标(UIQM)和信息熵的均值总体较高,分别为3.1037,7.5027,与原始图像相比提高幅度分别达121%和9.66%;此外,利用本文方法增强的图像显著增加了特征点匹配对的数目,从而大大提高了视觉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的效率。本文研究可为核电站水下图像分析和设备缺陷智能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有助于促进核能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水下图像 颜色校正 伽玛校正 非锐化掩膜 优势特征 多尺度融合 智能检测
下载PDF
超声仿真技术和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技术在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安全端窄间隙焊缝超声波检测能力验证中的应用
15
作者 马官兵 袁书现 +2 位作者 徐清国 李明 王韦强 《无损检测》 2015年第6期8-14,共7页
为了对某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安全端与主管道连接窄间隙焊缝的超声波检测能力进行补充能力验证,将超声仿真技术和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安全端与主管道窄间隙焊缝的能力验证,作为技术论证的方法和手段。对检测工艺的超声声场分布覆盖... 为了对某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安全端与主管道连接窄间隙焊缝的超声波检测能力进行补充能力验证,将超声仿真技术和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安全端与主管道窄间隙焊缝的能力验证,作为技术论证的方法和手段。对检测工艺的超声声场分布覆盖范围、超声波对缺陷的响应以及超声波声束在焊缝中的动态传播规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仿真技术和激光超声可视化技术可应用于能力验证的技术论证过程,节省验证的流程和降低了验证的成本,验证了检测工艺的合理性和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验证 窄间隙焊缝 超声波自动检测 超声仿真技术 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技术
下载PDF
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焊缝役前^(192)Ir源中心曝光射线检测技术
16
作者 李得彬 《无损检测》 2011年第7期40-43,共4页
介绍了岭澳Ⅱ期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RPV)接管安全端役前(PSI)射线检查技术。依据法国压水堆核电站设计建造标准RCC-M和在役检查标准RSE-M.总结了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射线检测的技术要点;同时还介绍了RCC-M和RSE M标准中... 介绍了岭澳Ⅱ期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RPV)接管安全端役前(PSI)射线检查技术。依据法国压水堆核电站设计建造标准RCC-M和在役检查标准RSE-M.总结了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射线检测的技术要点;同时还介绍了RCC-M和RSE M标准中的一些特别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端焊缝 射线检测 核电站 中心曝光法
下载PDF
核电站指套管磨损缺陷的扫频涡流检测及创新型特征提取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磊 刘武军 +4 位作者 解社娟 王小刚 孔玉莹 马强 陈振茂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避免核电站指套管在微振磨蚀作用下产生磨损缺陷导致反应堆冷却剂泄漏,需要精确定量指套管磨损缺陷深度。建立了指套管涡流检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指套管磨损缺陷的深度、轴向长度、周向角度对涡流检测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避免核电站指套管在微振磨蚀作用下产生磨损缺陷导致反应堆冷却剂泄漏,需要精确定量指套管磨损缺陷深度。建立了指套管涡流检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指套管磨损缺陷的深度、轴向长度、周向角度对涡流检测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涡流检测信号的相位角特征与缺陷深度不是独立相关的,使用常规单频涡流检测方法会导致缺陷深度误差过大。基于此提出了指套管磨损缺陷的扫频涡流检测方法,并从中提取了创新型特征,即过零频率特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过零频率特征与缺陷深度高度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套管 磨损缺陷深度 扫频涡流检测 过零频率特征
下载PDF
CPR1000压水堆核电厂磁粉检测替代渗透检测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志珍 唐西明 李平 《无损检测》 2013年第8期73-75,共3页
CPR1000压水堆核电厂大量采用铁磁性材料,表面缺陷检查基本采用渗透检测技术。在确定的试验环境条件和参数下,通过对BOSS焊缝、90°角焊缝、搭接焊缝以及小型部件(异形件)分别采用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进行对比试验,探讨磁粉检测技术... CPR1000压水堆核电厂大量采用铁磁性材料,表面缺陷检查基本采用渗透检测技术。在确定的试验环境条件和参数下,通过对BOSS焊缝、90°角焊缝、搭接焊缝以及小型部件(异形件)分别采用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进行对比试验,探讨磁粉检测技术替代渗透检测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铁磁性材料工件上,磁粉检测比渗透检测对缺陷的灵敏度和检出率更高,操作时间更短,缺陷显示的形貌更完整且不扩散。因此,在铁磁性材料工件上用磁粉检测替代渗透检测是可行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厂 铁磁性材料 磁粉检测 渗透检测 可行性
下载PDF
基于磁巴克豪森效应的P92钢热老化检测仪器设计
19
作者 刘向兵 丁同乐 +3 位作者 曾晨明 钱王洁 雷屹坤 王海涛 《测控技术》 2024年第5期42-49,55,共9页
针对火电厂锅炉和主蒸汽管道用钢——P92钢在服役时的热老化程度检测,以HDSP-SUPER 28335开发板为核心研制了一套基于MBN效应的检测仪器,该仪器具有激励信号的产生,MBN信号的采集、处理、显示及存储功能,且灵敏度高、功能全面,可以用于... 针对火电厂锅炉和主蒸汽管道用钢——P92钢在服役时的热老化程度检测,以HDSP-SUPER 28335开发板为核心研制了一套基于MBN效应的检测仪器,该仪器具有激励信号的产生,MBN信号的采集、处理、显示及存储功能,且灵敏度高、功能全面,可以用于试验研究;针对不同钢种对激励信号敏感程度不同的问题,开展了对于标准P92钢MBN信号检测适用激励信号的试验研究,根据激励信号幅值与MBN信号均方根值的变化关系确定了激励信号的幅值,根据不同激励信号频率产生的MBN信号的波形效果选择了激励信号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巴克豪森效应 火电厂 P92钢 热老化 激励信号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核电站在役检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国正 张学粮 颜安和 《应用科技》 CAS 2013年第3期54-57,共4页
为了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在核电站在役检查管理系统中的功能应用,以EON Studio7.0软件为载体,重点研究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交互控制技术与模型优化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核电站设备展示,信息反馈与图纸链接等功能.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为了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在核电站在役检查管理系统中的功能应用,以EON Studio7.0软件为载体,重点研究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交互控制技术与模型优化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核电站设备展示,信息反馈与图纸链接等功能.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在保障核电站设备安全,人员安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核电站 在役检查 EON STUDIO 框架节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