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案评选模型研究
1
作者 李倩 胡洪波 +2 位作者 张荣强 李霞 王欣然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9,共9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阶段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建设并存的新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既有存量建筑的改造加固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方法并不唯一,现阶段缺少对...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阶段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建设并存的新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既有存量建筑的改造加固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方法并不唯一,现阶段缺少对加固方案从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可实施性强等多维度系统科学评选的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加固方案评选方法为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加固方案评选模型。首先,分析了各种常用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其次,从施工可行性、技术性和经济性三个维度构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案评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选指标权重,之后通过理想点法(TOPSIS)对加固方案进行打分,从而评选出综合效益最优的方案;最后,本文以改造加固工程项目为例,验证了评选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加固方法 方案评选模型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采用塑性铰迁移法加固的钢筋混凝土震损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徐 姜波 +2 位作者 王浩 李倩 赵妍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
进行了2个采用塑性铰迁移法加固的震损桥墩拟静力试验,分析比对了加固前后结构的破坏现象和破坏模式、桥墩力-位移滞回曲线、力-位移骨架曲线、荷载退化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及位移延性和抗力等参数,研究分析了震损桥墩加固后桥墩承载力... 进行了2个采用塑性铰迁移法加固的震损桥墩拟静力试验,分析比对了加固前后结构的破坏现象和破坏模式、桥墩力-位移滞回曲线、力-位移骨架曲线、荷载退化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及位移延性和抗力等参数,研究分析了震损桥墩加固后桥墩承载力、刚度及延性等抗震性能的变化,评价了加固方案适用性。进一步地给出了桥墩损伤区域划分标准及各损伤区域材料属性的合理折减取值,提出了采用塑性铰迁移法加固的震损桥墩的强度及延性的合理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损桥墩 加固方法 塑性铰
下载PDF
济南某复杂综合体结构设计难点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夏昊 陈灏恺 +2 位作者 陆宜倩 张侃 胡文松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5,共8页
济南某复杂综合体项目由两座约90m高塔楼+大底盘商业裙房+低区U形幕墙+高区拱形连桥组成,高区连体建筑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与塔楼相连,低区采用两端固定铰支座与塔楼相连,为大底盘多塔复杂连体结构。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 济南某复杂综合体项目由两座约90m高塔楼+大底盘商业裙房+低区U形幕墙+高区拱形连桥组成,高区连体建筑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与塔楼相连,低区采用两端固定铰支座与塔楼相连,为大底盘多塔复杂连体结构。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高区拱形连桥采用钢结构空腹桁架结构体系,低区U形幕墙采用劲性索体系。针对工程特点,着重阐述了大底盘裙房不分缝可行性及低、高区弱连体的合理支座形式,提出了采用两端固定铰U形劲性索的弱连体新形式。结果表明:低区U形幕墙采用两端固定铰连接形式,高区连桥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连接形式均能较好地实现弱连接,保证塔楼和连桥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结构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钢结构空腹桁架 简支梁桥 U形劲性索
下载PDF
建筑机电管线用装配式支吊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雪芳 孙彬 +2 位作者 赵东晖 李倩 隋明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共12页
装配式支吊架是连接机电管线与建筑结构的重要支承设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电抗震工程,但针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相对匮乏。为研究地震作用下装配式支吊架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开展了15套不同种类装配式门型支吊架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重... 装配式支吊架是连接机电管线与建筑结构的重要支承设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电抗震工程,但针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相对匮乏。为研究地震作用下装配式支吊架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开展了15套不同种类装配式门型支吊架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重点研究节点形式、槽钢类型、抗震连接件类型及有斜撑、无斜撑等因素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不同类型支吊架的破坏形式和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研究分析试件骨架曲线及特征值、强度和刚度退化规律、耗能和应变特性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支吊架连接节点是其破坏的薄弱环节,咬合连接型试件易在节点处发生滑脱破坏,螺栓连接型试件易在螺栓垫片处开裂;螺栓连接型试件的弹性刚度、极限承载力、强度和刚度退化系数、累积耗能等均优于咬合连接型试件;无斜撑试件在底座连接件处采用螺栓连接可显著提升其力学性能;斜撑能有效提升支吊架的抗震性能,抗震连接件是影响斜撑性能发挥的关键因素,Ⅱ型抗震连接件的性能明显优于Ⅰ型抗震连接件。研究成果以期为支吊架产品的工程应用及标准制订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型支吊架 螺栓连接 咬合连接 抗震斜撑 抗震连接件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PET保温装饰一体板及其点挂式外墙保温体系研究
5
作者 冯慧慧 石永 +3 位作者 潘小虎 李乃祥 奚正茂 彭罗文 《建设科技》 2024年第21期31-34,共4页
通过PET泡沫保温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和外保温系统耐久性试验,开发了包括80级挤出型PET泡沫保温板、薄型陶瓷饰面层和背衬的PET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对既有建筑改造现状的分析和锚固试验研究,明确了点挂式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保温系统... 通过PET泡沫保温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和外保温系统耐久性试验,开发了包括80级挤出型PET泡沫保温板、薄型陶瓷饰面层和背衬的PET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对既有建筑改造现状的分析和锚固试验研究,明确了点挂式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保温系统应视基层墙体自身情况采用自打结锚栓或金属膨胀锚栓提高系统安全性。设计了单根横龙骨作为PET保温装饰一体板锚挂构造的围护结构改造技术体系,有限元分析表明陶瓷薄板饰面PET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安全性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保温装饰一体板 点挂式 外墙保温
下载PDF
超大型双曲线混凝土冷却塔振动台试验研究
6
作者 陈良 张明玉 +2 位作者 陈家丰 郝玮 李淼 《电力学报》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神华胜利发电厂混凝土冷却塔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塔高225 m,塔筒为双曲线型。这种超大型冷却塔在地震等极端荷载下一旦发生破坏,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目前对冷却塔的研究多以数值模拟为主,试验研究较少。通过设计开展缩尺比为1∶33的地震... 神华胜利发电厂混凝土冷却塔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塔高225 m,塔筒为双曲线型。这种超大型冷却塔在地震等极端荷载下一旦发生破坏,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目前对冷却塔的研究多以数值模拟为主,试验研究较少。通过设计开展缩尺比为1∶33的地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冷却塔的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不同地震烈度下结构的刚度退化和损伤情况,寻找结构的薄弱部位,并综合动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评价结构的可靠性,提出合理的抗震措施和结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冷却塔 钢筋混凝土 地震选波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既有底框砖房组合加固方法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7
作者 荆鑫 尹保江 +3 位作者 程绍革 李建赢 宗立阳 丁相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针对一些临街商住建筑和自建房,提出在既有底框砖房的底层增设砖抗震墙与内置门式刚架的组合加固方法,设计并制作了两个1∶2缩尺底框砖房模型,进行了加固和非加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现象和数据,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结构... 针对一些临街商住建筑和自建房,提出在既有底框砖房的底层增设砖抗震墙与内置门式刚架的组合加固方法,设计并制作了两个1∶2缩尺底框砖房模型,进行了加固和非加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现象和数据,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结构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等。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加固方法后,结构自振周期减小、阻尼比增大、底层塑性变形集中和平面扭转效应明显减小,显著提升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底框砖房 组合加固法 门式刚架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聚氨酯聚酰胺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抗弯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守凡 李滇 +2 位作者 万成龙 王俊洋 赵文瑜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1期81-87,共7页
针对聚氨酯聚酰胺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截面特点,考虑了隔热型材自身刚度对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截面整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截面等效惯性矩计算公式,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和抗弯性能试验,验证了等效... 针对聚氨酯聚酰胺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截面特点,考虑了隔热型材自身刚度对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截面整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截面等效惯性矩计算公式,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和抗弯性能试验,验证了等效截面抗弯刚度理论的适用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在型材整体弹性变形范围内,等效截面抗弯刚度理论计算值、试验值与有限元模拟值的一致性良好;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弹性模量约为1360 MPa;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延性较差,发生非线性变形后,型材很快发生脆性断裂;等效抗弯刚度理论仅适用于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线弹性阶段截面力学性能分析,对于非线性计算分析等效抗弯刚度理论不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隔热铝合金型材 抗弯性能 试验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PET泡沫板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冯慧慧 寿海钢 +3 位作者 潘小虎 李乃祥 奚正茂 彭罗文 《建设科技》 2024年第13期12-15,共4页
PET泡沫板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可回收利用的高强度发泡塑料制品,该材料在建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助于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社会资源。但目前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较少。本文结合PET泡沫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及相关试验分... PET泡沫板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可回收利用的高强度发泡塑料制品,该材料在建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助于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社会资源。但目前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较少。本文结合PET泡沫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及相关试验分析了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形式,总结了各应用形式的标准化现状,并对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泡沫板 PET保温板 PET保温装饰一体板 PET装配式地暖板、金属面PET夹芯板 PET复合墙板
下载PDF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研究
10
作者 汤海娜 李雄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219-222,共4页
建筑物中照明系统作为重要能源消耗模块,其能源消耗量通常可占楼宇总能耗4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建筑物面积、规模不断扩大,其照明系统的能耗也在随之提升。本文从事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照明系统技能技术研究,旨在为智能建筑设计单位提供... 建筑物中照明系统作为重要能源消耗模块,其能源消耗量通常可占楼宇总能耗4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建筑物面积、规模不断扩大,其照明系统的能耗也在随之提升。本文从事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照明系统技能技术研究,旨在为智能建筑设计单位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确保面向智能建筑的照明系统符合环保要求同时,满足使用者对于照明在功能性与舒适度上的需求,节约成本同时提升使用者良好体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筑 照明系统 节能设计 智能灯具 配电线路设计
下载PDF
红层泥岩路基上拱无砟轨道传力杆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娟娟 罗磊 +3 位作者 刘金刚 李龙祥 杨轲昕 杜俊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62-4570,共9页
在川中红层泥岩地区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会设置传力杆限制沿线路纵向路基上拱变形,但传力杆对上拱地区无砟轨道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为了探究传力杆的性能,建立无砟轨道-路基上拱-传力杆有限元模型,在路基底部施加余弦型上拱波形位移... 在川中红层泥岩地区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会设置传力杆限制沿线路纵向路基上拱变形,但传力杆对上拱地区无砟轨道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为了探究传力杆的性能,建立无砟轨道-路基上拱-传力杆有限元模型,在路基底部施加余弦型上拱波形位移作为外部条件,同时在底座板接缝处设置传力杆。将传力杆布置方式、直径、间距作为影响因子,设置无传力杆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红层泥岩路基上拱,研究结果表明:1)设置传力杆与不设置传力杆复合板与底座板最大离缝分别为1.14 mm和4.82 mm,底座板与路基最大离缝分别为3.16 mm和5.29 mm,表明传力杆的设置能较好降低最大层间离缝,尤其是复合板与底座板轨道结构之间的层间离缝。2)传力杆布置方式1(中性层均匀布置1排)下底座板板端应力为1.13 MPa,为传力杆布置方式2(上下2层、交错布置)下底座板板端应力2.98 MPa的37.9%,底座板板端应力较小,应力分布均匀。3)复合板与底座板最大离缝、底座板与路基最大离缝及底座板应力在传力杆直径为30 mm时分别为0.82 mm、1.66 mm、3.16 MPa,达到相对较小值。4)随着传力杆布置间距减小、传力杆数目增多,轨道结构应力几乎没有变化,轨道结构竖向位移明显减小,说明传力杆布置间距减小对轨道结构应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对轨道结构位移的限制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力杆 红层泥岩 路基上拱 无砟轨道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推动建筑行业标准国际化
12
作者 刘枫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5年第2期34-34,共1页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国际化 发展纲要 国际化水平 标准化工作 国际交流合作 国家标准化 建筑行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模块建筑及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俊 张盈 +2 位作者 李然 周圣勇 刁宁 《建设科技》 2023年第12期43-46,50,共5页
本文从预制构件、构件连接、体系构造、生产施工等方面对预应力混凝土模块建筑体系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展示了该体系结构的相关研究工作。预应力模块建筑体系方案全面完善且构造合理,具有可行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受力机制明确... 本文从预制构件、构件连接、体系构造、生产施工等方面对预应力混凝土模块建筑体系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展示了该体系结构的相关研究工作。预应力模块建筑体系方案全面完善且构造合理,具有可行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受力机制明确,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的抗震设计要求,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用于实际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模块建筑体系为装配式模块建筑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建筑 预应力结构 剪力墙 受力性能
下载PDF
全装配预应力混凝土模块结构可行性与抗震性能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然 周剑 +1 位作者 周圣勇 冯仕章 《建设科技》 2023年第12期27-29,3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全装配预应力混凝土模块结构体系的特点,介绍了结构体系可行性研究、抗震性能和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内容。通过介绍,全面展示了全装配预应力混凝土模块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可行性、可靠性,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结构的受力特... 本文介绍了全装配预应力混凝土模块结构体系的特点,介绍了结构体系可行性研究、抗震性能和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内容。通过介绍,全面展示了全装配预应力混凝土模块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可行性、可靠性,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结构的受力特点、地震响应指标,提出了从构件、节点到整体结构的完整设计与分析方法,为全装配预应力模块结构体系的相关标准编制、工程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装配 预应力结构 模块建筑
下载PDF
BIM可视化运营管理平台助力智慧物业管理
15
作者 蔺国强 游又能 +5 位作者 朱长城 马立昌 张志峰 王龙 李丙辰 韩金松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为实现住宅园区、公共建筑的建筑设施管理、业务运营管理、人车通行管理等,智慧园区和智慧社区的智能化系统需连接各类建筑园区传感器、执行控制器,以具备足够的感知和设备控制能力;还需提供高开放性、高扩展性、高可靠性的云计算软件架... 为实现住宅园区、公共建筑的建筑设施管理、业务运营管理、人车通行管理等,智慧园区和智慧社区的智能化系统需连接各类建筑园区传感器、执行控制器,以具备足够的感知和设备控制能力;还需提供高开放性、高扩展性、高可靠性的云计算软件架构,实现与各类终端用户、管理人员的信息互联与应用集成。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的智慧物业管理平台,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解决园区、社区运维和运营等实际难题,节人、节能、节材,降本增效,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物业 管理平台 可视化 集成 数字运维
原文传递
农村自建房电气安全常见问题(待续)
16
作者 邱永红 《农村电工》 2025年第4期54-55,共2页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自主建设房屋,但由于缺乏规范的设计与施工,农村自建房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本刊从这期起,以农村自建房电气安全问题为主题,阐述农村自建房在配电设备、配电线缆、灯具插座、接地和等电位...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自主建设房屋,但由于缺乏规范的设计与施工,农村自建房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本刊从这期起,以农村自建房电气安全问题为主题,阐述农村自建房在配电设备、配电线缆、灯具插座、接地和等电位联结、光伏发电系统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电击事故、电气火灾的常见问题,并依据相关规范、标准,提供规避前述问题的规范做法和建议,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安全 安全隐患 农村自建房 配电设备
下载PDF
建筑能效测评的若干技术问题
17
作者 孟扬 马捷 +1 位作者 万成龙 杨铭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建筑能效测评是对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的科学评估过程,而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能力的一种合格评定活动。通过创新引入“能力验证”技术组织全国检验机构开展建筑能效测评比对活动,一方面解决了针对... 建筑能效测评是对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的科学评估过程,而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能力的一种合格评定活动。通过创新引入“能力验证”技术组织全国检验机构开展建筑能效测评比对活动,一方面解决了针对我国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的技术能力缺少有效评价方法的问题;另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建筑能效测评结果的准确性,为中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了积极作用。根据全国建筑能效测评能力验证结果,分析当前行业整体水平,并从建筑模型的搭建、性能参数的设定、边界条件的设置以及建筑能耗的计算分析等方面探讨若干技术问题,并向相关从业机构提出技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机构 能力验证 建筑能效测评
下载PDF
基于BIM及工序单元的建筑工程数字管理模块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成英 乔广宇 +4 位作者 姜涌 董国群 王玉晓 辛鲁超 李倩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23期7-12,共6页
基于建筑工程分部、分项、检验批的工作任务分解,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的方式将规模庞大的工程分解成各不相同的工序单元(工项),与BIM构件相对应。并以BIM构件为基础链接分包企业与人员、工程量、成本、进度、质量控制、材料产品... 基于建筑工程分部、分项、检验批的工作任务分解,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的方式将规模庞大的工程分解成各不相同的工序单元(工项),与BIM构件相对应。并以BIM构件为基础链接分包企业与人员、工程量、成本、进度、质量控制、材料产品信息等,形成基于空间位置和构件对象的工程原子化的工序单元和数据节点,实现建筑工程数字管理、智能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构件 工序单元 模块化 数字化 管理
下载PDF
西北严寒半干旱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优化配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宏葛 李永福 +3 位作者 金光 郝楠 房丽硕 张慧军 《暖通空调》 2023年第5期130-135,共6页
通过对西北严寒半干旱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配比进行研究,达到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以包头市居住建筑为模型,对3种不同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运行的模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集热器侧一部分接入地埋管出口端、另一部分接入热泵机... 通过对西北严寒半干旱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配比进行研究,达到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以包头市居住建筑为模型,对3种不同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运行的模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集热器侧一部分接入地埋管出口端、另一部分接入热泵机组出口端的模式性能最优,系统运行20 a后的COP从5.48减小至4.99,降低了9%。提出了负荷比和循环流体的分流比,当集热器侧承担总热负荷的40%左右时,COP最高,较最优模式下的COP(5.48)提高了1.45%。集热器侧分流比为0.6时,较优化前的平均COP提高了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地源热泵 TRNSYS 集热器 负荷 COP 运行模式 配置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