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局限期胃神经内分泌癌的回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琦双 陈儒骜 +3 位作者 余芙欢 李远良 郑佳彬 谭煌英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局限期胃神经内分泌癌(gNE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手术时间为2017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的局限期(Ⅰ~Ⅲ期)gNEC患者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接受≥6个月中药汤剂治疗分为联合治疗组和...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局限期胃神经内分泌癌(gNE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手术时间为2017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的局限期(Ⅰ~Ⅲ期)gNEC患者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接受≥6个月中药汤剂治疗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统计中位总生存期(OS)和2年、3年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确定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70例患者纳入研究,联合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联合治疗组2年、3年生存率为62.5%、54.3%,中位OS未达到;对照组2年、3年生存率为52.2%、37.3%,中位OS为25.4个月(95%CI17.0~3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浸润深度(T分期)、年龄是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中药汤剂治疗为保护性因素,可能降低死亡风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低局限期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死亡风险、延长总生存期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癌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生存期 中药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和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莹莹 程梓轩 谭煌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40-1343,共4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散见于全身各处、异质性强的少见肿瘤,但常见于消化道和胰腺;其中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表现出较好的生存预后,而部分肿瘤则具有较恶的生物学行为导致较高的死亡率,总体治疗效果不尽人意。笔者多年来专注于神...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散见于全身各处、异质性强的少见肿瘤,但常见于消化道和胰腺;其中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表现出较好的生存预后,而部分肿瘤则具有较恶的生物学行为导致较高的死亡率,总体治疗效果不尽人意。笔者多年来专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领域,紧跟国内外研究前沿。同时,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不同部位及分化良差等多个切入点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索。笔者认为,“益气健脾和胃”应贯穿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的始终,同时还需注重疏肝理气,强调“肝脾同调”。另外,还要结合某些原发部位的特殊性,采用“辨证”加“辨病”的方式,进行个体化诊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思路
下载PDF
浅谈谭煌英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登 李远良 +2 位作者 陈莹莹 窦豆 谭煌英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9期1961-1963,共3页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作为一种罕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其主要类型,未侵犯肌层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治疗方式为内镜下切除,但术后易复发;且单纯西医治疗在预防复发和改善低胃酸导致消化不...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作为一种罕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其主要类型,未侵犯肌层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治疗方式为内镜下切除,但术后易复发;且单纯西医治疗在预防复发和改善低胃酸导致消化不良的症状方面疗效欠佳。谭煌英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内分泌肿瘤已十年余,尤其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谭煌英教授观察到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中医证型多属肝郁脾虚,以培土运脾、扶正抑瘤为治疗的基本方法,运用自拟方疏木六君子汤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总结经验,论述谭煌英教授对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中西医结合 治疗 经验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食管癌治疗方案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43
4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贾立群 +1 位作者 邓超 祁志荣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7,共5页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中医学之"噎膈",近半个世纪我国食管癌中西医防治取得了丰硕成果。本项共识针对食管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以食管癌筛查与预防、中医协同放化疗、晚期食管癌中西医姑息治疗为切入点,结合中西...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中医学之"噎膈",近半个世纪我国食管癌中西医防治取得了丰硕成果。本项共识针对食管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以食管癌筛查与预防、中医协同放化疗、晚期食管癌中西医姑息治疗为切入点,结合中西医相关指南和临床研究成果,形成了4项中西医结合食管癌治疗方案,供中西医临床肿瘤医师参考应用,提高我国食管癌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中西医结合 诊疗方案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使用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效果
5
作者 王昆 张亚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5期00214-00214,共1页
探析针对使用化疗药物引发静脉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使用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74 例,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37 名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的37 名分为实验组;分析不同... 探析针对使用化疗药物引发静脉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使用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74 例,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37 名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的37 名分为实验组;分析不同护理方式三个化疗疗程之后静脉炎的发病概率情况。结果:三个疗程化疗药物治疗之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仅有6 例因化疗药物导致1 级静脉炎的发生,发生率16.2%。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静脉炎发生19 例,发病率占51.4%;其中1 级静脉炎7 例,2 级静脉炎8 例,3 级静脉炎4 例。结论:针对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方式静脉炎的发病率和病情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可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化疗 静脉炎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吕灵艳 万冬桂 +2 位作者 周馨 赵静 裴晓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88-592,共5页
乳腺癌相关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影响乳腺癌幸存者生活质量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具有症状重、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近年来,中西医学者围绕该伴随疾病开展了许多临床研究。文章将从生活方式干预、西药治疗及中医内服外治的角度对... 乳腺癌相关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影响乳腺癌幸存者生活质量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具有症状重、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近年来,中西医学者围绕该伴随疾病开展了许多临床研究。文章将从生活方式干预、西药治疗及中医内服外治的角度对乳腺癌患者常见的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系统症状、肌肉骨骼症状及泌尿生殖症状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围绝经期综合征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5年版)
7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 陈洁 +9 位作者 聂勇战 吴文铭 樊代明 李洁 李景南 邵成浩 谭煌英 徐巍 殷晓煜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142,共58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性并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少见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肺和胃肠胰最为常见。国内外研究均显示,NENs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性并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少见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肺和胃肠胰最为常见。国内外研究均显示,NENs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NENs的异质性较高,可起源于多个组织和器官,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皮肤、支气管肺及胸腺、胃肠胰、肾上腺、生殖泌尿器官等,且同一组织或器官起源的NENs分类、分级不同时,亦有显著不同的生物学行为。NENs的高度异质性决定其诊断的困难和复杂性,除了临床症状,还需包括特殊的生物标志物、内镜、超声、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常规影像学检查以及各种功能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整合诊断。此外,NENs的治疗方式也涵盖了内镜治疗、外科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放疗及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PRRT)等多种手段。治疗策略的制定既要遵循指南规范,又要在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作整合诊治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选择。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再次组织本领域相关专家,在《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2年版)》、其他相关国内外指南和共识、以及最新临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5年版)》。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编号为PREPARE-2024CN1158。2025年版指南对2022年版指南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及修订,并进一步扩充了除胸部和胃肠胰以外的NENs,包括垂体神经内分泌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s,PPGLs)及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的诊治推荐,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一一靶向药皮疹处理的好办法
8
作者 崔慧娟 董慧静 《健康世界》 2024年第1期47-48,共2页
近些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众人闻之色变。幸运的是,随着医学迅速发展,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诞生大幅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使肿瘤“慢性病化”成为可能。肿瘤的靶向治疗相对于大家... 近些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众人闻之色变。幸运的是,随着医学迅速发展,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诞生大幅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使肿瘤“慢性病化”成为可能。肿瘤的靶向治疗相对于大家熟知的化学治疗更加精准,像“导弹”一样进入人体后会特异性针对“致癌基因”发生作用,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信号传导途径来治疗肿瘤。目前,靶向药广泛用于肺癌、乳腺癌、肠癌、头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癌 中西医结合 靶向药 致癌基因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信号传导途径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芪贞抑瘤方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儒骜 陈琦双 +3 位作者 程梓轩 余芙欢 陈晓莹 谭煌英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究芪贞抑瘤方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SSAs)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NETs)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3年6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使用芪贞抑瘤方和/或SSAs治疗的晚期PanNETs患者的病历资料,对临床疗效、安全性和... 目的:探究芪贞抑瘤方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SSAs)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NETs)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3年6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使用芪贞抑瘤方和/或SSAs治疗的晚期PanNETs患者的病历资料,对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影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芪贞抑瘤方组(n=5)中位PFS因随访时间较短而未达到,SSAs组(n=7)中位PFS为7.97个月(95%CI:7.63~8.30),芪贞抑瘤方联合SSAs组(n=44)中位PFS为25.00个月(95%CI:22.02~27.99)。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显著提高了疾病控制率。肝肿瘤负荷、Ki-67指数和是否切除肿瘤原发灶是PF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芪贞抑瘤方联合SSAs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可一定程度地延长晚期PanNETs患者PFS,并明显减少SSAs相关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联合治疗在肝肿瘤负荷小、低Ki-67指数和原发灶切除的患者中获益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芪贞抑瘤方 生长抑素类似物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接受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引起胆道结石的相关因素分析
10
作者 祁志荣 王超 +2 位作者 陈莹莹 程志强 谭煌英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59-263,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引起胆道结石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2022年期间使用SSA治疗NENs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其胆道结石的发病率...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引起胆道结石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2022年期间使用SSA治疗NENs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其胆道结石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结果:83例接受SSA患者中,60例无胆道结石病史,26例(43.3%)在治疗开始后平均18.5个月(范围3~94个月)出现胆道结石,胆道结石发生与接受SSA治疗的持续时间相关(OR:1.03,95%CI:1.01~1.05,P<0.05)。11例已切除胆囊的患者中只有1例(9.1%)发生胆道结石,胆囊切除者的胆道结石发生率下降。结论:SSA治疗NENs引起胆道结石的发生率较高,SSA治疗时间长短可能与胆道结石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生长抑素类似物 胆道结石
下载PDF
大型语言模型在肿瘤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明 熊晓敏 刘猛 《癌症》 2024年第10期487-493,共7页
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它能够自动生成高质量的医疗文档,涵盖检查报告、病历和患者教育材料,并能有效提取肿瘤研究的关键信息。基于庞大的临床数据集,LLM能构建精准的肿瘤疾病预测模型,用于评... 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它能够自动生成高质量的医疗文档,涵盖检查报告、病历和患者教育材料,并能有效提取肿瘤研究的关键信息。基于庞大的临床数据集,LLM能构建精准的肿瘤疾病预测模型,用于评估肿瘤发生风险和疾病进展趋势。此外,LLM通过整合医学专业知识与患者信息,可作为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为医生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建议,但不能作为临床决策常规工具。在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LLM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筛选潜在受试者,优化试验设计流程,显著提升试验成功率。此外,LLM在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等领域也展现出潜在应用价值,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语言认知能力,并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通过患者教育与医患共同决策机制,LLM促进了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理解,加强了医患间的沟通与协作。尽管如此,当前LLM模型在准确性、数据隐私保护、监管合规性和伦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 肿瘤学 临床决策支持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并发症
12
作者 黄金昶 《抗癌之窗》 2012年第2期45-46,共2页
许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本身,而是死于肿瘤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有人统计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感染占70%,而咯血、上消化道出血、上腔静脉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也相当多见。肿瘤的许多并发症来势迅猛,病情险恶... 许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本身,而是死于肿瘤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有人统计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感染占70%,而咯血、上消化道出血、上腔静脉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也相当多见。肿瘤的许多并发症来势迅猛,病情险恶,加上放化疗后患者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导致晚期肿瘤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防治 晚期肿瘤患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上腔静脉综合征 上消化道出血 免疫功能低下 死亡原因
原文传递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病理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段江晖 胡莹莹 +4 位作者 孙宏亮 谢晟 谭煌英 刘平平 刘良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1-354,359,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TNETs)的CT表现、病理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的TNETs患者,总结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参照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织标准术语及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会和国际抗癌联盟胸腺上... 目的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TNETs)的CT表现、病理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的TNETs患者,总结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参照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织标准术语及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会和国际抗癌联盟胸腺上皮肿瘤TNM分期系统,分析13例患者的CT资料,并进行分期。结果病变主体均位于前纵隔,轴位最大径4.3~14.1cm,中位最大径8.9cm。病灶呈分叶状11例、类圆形2例,囊变坏死10例,钙化2例。11例行增强扫描,其中中-高度强化9例、轻度强化2例,8例有瘤内血管。纵隔结构受累12例,肿瘤侵犯邻近肺组织6例。胸内转移7例,胸外转移6例。临床分期:Ⅰ期1例,ⅢA期4例,ⅣB期8例。组织病理亚型:不典型类癌11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小细胞癌1例。4例术后患者获得随访,其中1例复发和转移,1例转移。结论TNETs的CT表现为前纵隔体积较大的分叶状肿块,坏死囊变常见,钙化少见,增强扫描呈中-高度强化,肿瘤易侵犯周围结构,转移较常见。TNETs的病理及临床特点均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青 张盼 +2 位作者 罗杰 窦豆 谭煌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8-232,共5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 NEN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14例经病理学确诊,分化良好的Ⅳ期p NENs患者,接受...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 NEN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14例经病理学确诊,分化良好的Ⅳ期p NENs患者,接受口服CAPTEM方案,分析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反应。结果:14例患者接受定期随访2年余(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1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rse,CR),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4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 PFS)约为8.9(3~24)个月,2年生存率为85.7%(12/14),其中不良反应均为3级以下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替莫唑胺(capecitabine and temozolomide,CAPTEM)方案是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 NET)的有效化疗方案,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替莫唑胺 无进展生存期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型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5
15
作者 谭煌英 娄彦妮 +2 位作者 罗杰 刘继喜 贾立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1期4-8,共5页
由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 NENs)的发病率低,大多数医师甚至肿瘤科医师对其诊断和治疗并不熟悉,因此临床误诊和误治时有发生。g NENs分为4型,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不同,治疗策略和预后亦不同。目前国内对g NENs的分型诊断不够重视,因而... 由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 NENs)的发病率低,大多数医师甚至肿瘤科医师对其诊断和治疗并不熟悉,因此临床误诊和误治时有发生。g NENs分为4型,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不同,治疗策略和预后亦不同。目前国内对g NENs的分型诊断不够重视,因而存在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规范等问题。现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g NENs的临床分型、诊断流程、相应治疗策略、预后等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过度治疗 分型诊断 临床误诊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工作经验 临床分型
下载PDF
中药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晚期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梅 窦豆 +3 位作者 罗杰 邹国铭 刘青 谭煌英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辨证施治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治疗晚期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5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就诊的晚期GEP-NET患者39例,原发部位分别为胰腺19例、直肠...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辨证施治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治疗晚期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5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就诊的晚期GEP-NET患者39例,原发部位分别为胰腺19例、直肠8例、小肠8例、胃1例和原发灶不明的肝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均给予中药汤剂联合SSA治疗,具体治疗方案: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善龙)20 mg,肌肉注射,3~4周1次或注射用醋酸兰瑞肽(索马杜林)40 mg,肌肉注射,10~14天1次;同时根据患者情况予中药辩证施治,每日1剂,早晚分服。每3个月采用RECIST 1.1标准评估疗效,采用NCI-CTC 3.0标准观察和判定不良反应。根据随访资料记录疾病进展时间(TTP)并动态监测血清嗜铬粒蛋白A(Cg A)的变化。结果全组3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20例获疾病进展,19例获稳定,有效率为0,疾病控制率为48.7%,中位TTP为22.9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胆结石和1~2级腹泻。结论中药汤剂辨证施治联合SSA治疗可能延长晚期GEP-NET患者的TTP,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观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生长抑素类似物 中药 嗜铬粒蛋白A
下载PDF
“疏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窦豆 邱旭东 +5 位作者 陈莹莹 李远良 祁志荣 刘继喜 罗杰 谭煌英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后应用中药“疏木六君子汤”加减对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患者是否存在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7年3月41例确诊为1型g-NEN行内镜下切除后未接受其它西医治疗的患者,给予“疏木六君子汤”为基本...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后应用中药“疏木六君子汤”加减对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患者是否存在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7年3月41例确诊为1型g-NEN行内镜下切除后未接受其它西医治疗的患者,给予“疏木六君子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的中药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每6~12个月复查胃镜,观察肿瘤数目、大小及病理诊断结果,计算复发率及中位复发时间。结果患者内镜下表现以多发息肉样病灶为主,病灶的初诊病理诊断为神经内分泌肿瘤G 1或G 2。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范围:9~56个月),11例(26.8%)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9个月(范围:2~56个月)。结论中药“疏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可能延长1型g-NEN患者复发时间,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内镜下治疗 中药治疗 复发率
下载PDF
健脾散结丸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的5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赐慧 崔慧娟 王红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2期2745-2747,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脾虚证患者的疗效并且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5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症见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痞满,胸膈烦闷,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淡或淡暗,苔厚,脉弦细或沉细,化疗结束...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脾虚证患者的疗效并且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5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症见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痞满,胸膈烦闷,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淡或淡暗,苔厚,脉弦细或沉细,化疗结束后开始口服健脾散结丸(浓缩丸),1次10g,1日2次,共14天。14天后评价疗效,记录患者在疗前、第3、7、10、14天时的脾虚各证候评分、舌苔、脉象的变化及评分,记录患者的卡氏评分及体重变化的评分;在化疗结束开始服药及服药后第7、14天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口服健脾散结丸后,治疗后患者的脾虚证候的总评分及脾虚各证候的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卡氏评分及体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散结丸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候的患者口服后,患者脾虚证候有明显改善,说明该药物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用于临床相对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健脾散结丸 脾虚证
原文传递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多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青 张英 +3 位作者 周馨 娄彦妮 程志强 万冬桂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3期2781-2784,2866,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三线或以上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6例多线治疗失败后采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为基础药物治疗的晚期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 目的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三线或以上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6例多线治疗失败后采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为基础药物治疗的晚期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16例晚期TNB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25%(4/16),疾病控制率为75%(12/1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个月。治疗期间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其中43.75%(7/16)的患者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87.50%(14/16)的患者发生1~2级贫血,75.00%(12/16)的患者发生周围神经毒性,药物相关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或瘙痒。结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为基础的方案用于多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TNBC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近期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
作者 姚暄 贾立群 《北京中医药》 2012年第1期67-69,共3页
骨组织仅次于肺和肝,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第3好发器官,常见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为:前列腺癌84%、乳腺癌73%、甲状腺癌50%、肺癌33%、膀胱癌26%、肾癌24%、子宫颈癌22%。骨转移常导致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疼痛、运动功... 骨组织仅次于肺和肝,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第3好发器官,常见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为:前列腺癌84%、乳腺癌73%、甲状腺癌50%、肺癌33%、膀胱癌26%、肾癌24%、子宫颈癌22%。骨转移常导致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现代医学治疗肿瘤骨转移的手段包括化疗、放疗、手术、放射性核素、二磷酸盐类药物及止痛药等,但单一治疗方式的效果尚不理想,因此应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骨转移 中医药 临床研究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