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10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闫慧芳 李战国 +1 位作者 邬巧玲 赵菁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147-151,160,共6页
目的:调查10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现状,分析比对我国不同区域医院的医疗设备占比,为科学合理地配置医疗设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法设计调查问卷,通过“中国医学装备”公众号和“好医工”平台发布电子问卷进行... 目的:调查10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现状,分析比对我国不同区域医院的医疗设备占比,为科学合理地配置医疗设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法设计调查问卷,通过“中国医学装备”公众号和“好医工”平台发布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医疗设备配置数量、国产占比与医院所在区域及医院床位数的相关性。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3份,涉及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的103家三级公立医院,其中华北占18%,华东占37%,华南占19%。华北、华南和华东3个样本区域三级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的平均台件数为9785台/家、9245台/家和8153台/家,甲乙类设备配置数量较少,与床位数无相关性;华北与华东在床位数、每百张床设备台件数以及每百张床设备金额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2、2.939、4.653,P<0.05);生命支持类设备配置数量均与床位数有显著正相关,国产占有率尤其是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国产占有率有所提高。结论: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情况,可为医院更好地适应新版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目录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为三级医院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国产化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为相关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疗设备 配置 国产率
下载PDF
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杨心雨 赵菁 +2 位作者 郭红 许丽媛 沈意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在疼痛管理过程中对病人提供针对性改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至6月使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评估量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 目的:本研究探讨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在疼痛管理过程中对病人提供针对性改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至6月使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评估量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y scale,CPSS)对中日友好医院慢性疼痛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包括3个维度和22个条目。结果: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总分为(65.5±20.7)分,慢性疼痛管理维度项目均分(2.2±0.8)分,躯体功能维度项目均分为(3.3±1.2)分,症状应对维度项目均分为(2.9±1.2)分。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影响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其最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护人员在制订计划时,需根据病人的不同特征,关注病人的身心状况与社会文化背景,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体化措施以提高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慢性疼痛 疼痛管理 横断面调查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卫生技术评估构建医院CT设备配置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慧芳 李战国 +1 位作者 王晔 赵菁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7期132-137,共6页
目的:运用卫生技术评估方法构建医院CT设备配置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为CT设备配置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访谈分析整理医疗机构进行CT配置评价时采用的评价指标,确定并形成医院CT设备配置规划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医院... 目的:运用卫生技术评估方法构建医院CT设备配置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为CT设备配置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访谈分析整理医疗机构进行CT配置评价时采用的评价指标,确定并形成医院CT设备配置规划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医院医疗大数据平台数据,依据卫生技术评估方法构建医院CT设备配置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从医疗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和临床医生角度评价医院CT设备配置方案。结果:医院CT设备配置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医院从技术性和科研性维度配置1台中端CT设备,可满足未来患者诊疗需求和医院发展定位。低端CT设备技术性平均评分较好(>7.5分),其他公立医院及县级医院可根据患者检查规模适当配置低端CT设备。结论:医院应加强大型医疗设备卫生技术评估的临床管理应用研究,将设备配置与临床需求及学科发展相结合,搭建医疗设备科学遴选、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的技术评估平台,实现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设备 配置 卫生技术评估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临床护士慢性疼痛评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川 赵菁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期179-182,186,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慢性疼痛评估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慢性疼痛评估方案、改善慢性疼痛患者诊疗护理结局、提高疼痛专科护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国内县级以上医院护士,发放1058份临床护士慢性疼痛评估现状调查问卷进...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慢性疼痛评估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慢性疼痛评估方案、改善慢性疼痛患者诊疗护理结局、提高疼痛专科护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国内县级以上医院护士,发放1058份临床护士慢性疼痛评估现状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士开展疼痛评估的比率为88.9%。护士所在科室、所在地区与护士开展疼痛评估的比率显著相关(P<0.05)。96.3%的护士认为临床需要综合性疼痛评估方案,进行综合性疼痛评估花费3~10 min最合适。结论临床护士的疼痛评估能力有待提高,应建立科学综合的疼痛评估方案,加强临床疼痛护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培训,从而提高疼痛专科护理实践水平,促进疼痛专科护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慢性疼痛 生存质量 疼痛评估 疼痛护理
下载PDF
低值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UDI管理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学斌 奚圆 +4 位作者 陈帅 高敏 张铁山 高海鹏 安峥 《中国医药导刊》 2020年第6期427-432,共6页
医用耗材的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er,UDI)管理是实现其精细化管理的基础,UDI标识的实施能够促进医用耗材的规范使用。目前,医用耗材的UDI管理主要集中在高值医用耗材领域,缺少成熟的低值医用耗材的UDI管理模式。本研... 医用耗材的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er,UDI)管理是实现其精细化管理的基础,UDI标识的实施能够促进医用耗材的规范使用。目前,医用耗材的UDI管理主要集中在高值医用耗材领域,缺少成熟的低值医用耗材的UDI管理模式。本研究以一次性输液器为例,试点开展了基于UDI的低值医用耗材从生产、流通到临床应用的探索研究,通过对大、中、小包装的医用耗材UDI赋码与关联,实现不同载量、低值医用耗材“一物一码”的关联管理;通过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的协同管理;通过UDI实现医用耗材动态数据的追踪,完成了低值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数据的追溯,满足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用耗材不良事件管控的要求,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值医用耗材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全生命周期管理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视角下医用耗材UDI信息化管理实践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奚圆 陈学斌 +5 位作者 高敏 张铁山 高海鹏 胡敏露 王剑 安峥 《中国医药导刊》 2020年第4期282-288,共7页
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其生产、流通、临床应用等多个环节,全过程追溯与风险控制管理对保障临床安全使用有重要意义。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UDI)系统的实施为医用耗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依据,但是... 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其生产、流通、临床应用等多个环节,全过程追溯与风险控制管理对保障临床安全使用有重要意义。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UDI)系统的实施为医用耗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依据,但是目前我国推进实施的UDI仅包含医用耗材的产品信息和生产信息,且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部分环节相互孤立,难以实现数据的追溯管理。工业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和应用生态,其出现为医用耗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本研究中中日友好医院医工处探索性建立了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医用耗材UDI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联通了医用耗材生产、流通、临床应用和监管等环节,通过节点解析管理实现不同环节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的对接共享,以医用耗材UDI为标识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实现了对单一医用耗材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的追溯管理与风险控制管理,丰富了医用耗材UDI的应用信息,也为工业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耗材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工业互联网 管理平台
下载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医用耗材UDI管理模式试点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安峥 陈学斌 +3 位作者 高敏 张铁山 高海鹏 奚圆 《中国医药导刊》 2020年第5期344-350,共7页
医用耗材的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er,UDI)管理是实现其临床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目前不同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不同,如医疗机构内部自建码赋码的管理模式、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试点的UDI管理,但都存... 医用耗材的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er,UDI)管理是实现其临床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目前不同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不同,如医疗机构内部自建码赋码的管理模式、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试点的UDI管理,但都存在追溯数据少和“数据孤岛”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医院的探索实践,介绍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医用耗材UDI信息化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通过综合管理模式和点对点模式分别实现对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的UDI数据管理,真正实现了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生产、流通、临床应用、国家监管环节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追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耗材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工业互联网 管理模式 试点探索
下载PDF
玉溪市DRGs付费改革评估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乐乐 黄成凤 +1 位作者 申丽君 胡燕平 《中国医疗保险》 2019年第6期25-29,共5页
本文以云南省玉溪市DRGs付费改革为例,采用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玉溪市10家试点医院DRGs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同时提出推进DRGs付费改革的针对性建议,以期对我国其他试点城市提供借鉴经验,推动我国DRG付费改革试点... 本文以云南省玉溪市DRGs付费改革为例,采用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玉溪市10家试点医院DRGs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同时提出推进DRGs付费改革的针对性建议,以期对我国其他试点城市提供借鉴经验,推动我国DRG付费改革试点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 支付方式
下载PDF
对我国医疗保障管理机构改革的思考——基于帕森斯的AGIL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乐乐 胡燕平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12期42-44,共3页
医疗保障管理机构是落实我国医疗保障政策的具体管理和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对于完善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成立国家医疗保障局的背景下,文章以海南省医疗保障管理局的设置为例,尝试利用帕森斯AGIL模型,从适... 医疗保障管理机构是落实我国医疗保障政策的具体管理和经办机构,医疗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对于完善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成立国家医疗保障局的背景下,文章以海南省医疗保障管理局的设置为例,尝试利用帕森斯AGIL模型,从适应性、目标性、整合性和传承性四个方面对医疗保障机构改革进行思考。文章认为医疗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必须要适应环境需求,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进行制度规范的整合和加强组织成员对组织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才能更好的实现对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障和有效配置医疗资源的目标。因此,医疗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满足适应、目标、整合和传承四个基本需求,才能实现组织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障管理机构 医疗保险 帕森斯AGIL模型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川 赵菁 +2 位作者 许丽媛 沈意娜 杨心雨 《护理管理杂志》 2022年第8期580-584,共5页
目的构建一个全面、科学、便捷的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有效的慢性疼痛评估提供积极支持。方法以慢性疼痛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采用Delphi法邀请26名临床、... 目的构建一个全面、科学、便捷的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有效的慢性疼痛评估提供积极支持。方法以慢性疼痛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采用Delphi法邀请26名临床、护理与科研专家对拟定的综合评估方案进行了两轮专家函询,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立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80.77%,权威系数分别为0.966和0.96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38和0.293(P<0.01);最终确定的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包括4个评估维度、19项评估内容和4个评估工具。结论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专业性,可有效提高临床慢性疼痛患者的评估效率,为慢性疼痛患者的护理与诊疗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慢性疼痛 方案构建 专家函询
下载PDF
CT扫描仪伪象探讨及维修 被引量:3
11
作者 童双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0年第1期6-12,共7页
一、引言 CT扫描机于1971年问世,它从医学诊断目的出发,应用现代图象理论,采用高速多功能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从而获得人体横断面清晰图象。它的出现是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放射医学中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CT技术已超出医学领域... 一、引言 CT扫描机于1971年问世,它从医学诊断目的出发,应用现代图象理论,采用高速多功能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从而获得人体横断面清晰图象。它的出现是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放射医学中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CT技术已超出医学领域之外,它在地震学、地球物理学、探矿学、金属工艺学等方面正在受到广泛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象 CT扫描仪 金属工艺学 多功能电子 放射医学 医学领域 造影剂 心肌运动 扫描机 体元
下载PDF
X射线CT与MR磁共振成像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双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1年第3期36-41,共6页
一、前言 X线CT和MR是医学上成功使用CT成像技术的典例。本文就X线CT与MR成像原理、数据获取方法、图象重建方法、机器结构、医学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以说明两者的相似和区别。
关键词 反投影法 磁共振成像 图像重建 MR X射线CT 数据获取 机器结构 断层图像 医学应用 图像显示
下载PDF
生物信息治疗机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
13
作者 白玉兰 顾立刚 +2 位作者 胥荣东 吕秀英 李吉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23-125,共3页
昆明小鼠经右腋皮下注射2×10^6/0.2ml S180肿瘤细胞后,38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8只,治疗组和环磷酰胺组各10只),24小时后治疗组小鼠每天放入生物信息治疗机内接受治疗15min,环磷酰胺组每... 昆明小鼠经右腋皮下注射2×10^6/0.2ml S180肿瘤细胞后,38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8只,治疗组和环磷酰胺组各10只),24小时后治疗组小鼠每天放入生物信息治疗机内接受治疗15min,环磷酰胺组每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5mg/kg,10天后3组小鼠分别处死。结果发现,生物信息治疗机能明显抑制小鼠皮下S180肉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治疗机 肿瘤 免疫功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