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邵茁 贾红兵 +2 位作者 王靖 杨辉 部小霞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98-203,共6页
目的:分析2013年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EK-2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医院共分离出病原菌3977株,排名依次为大肠埃希... 目的:分析2013年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EK-2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医院共分离出病原菌3977株,排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4.3%)、鲍曼不动杆菌(9.2%)、肺炎克雷伯菌(8.9%)、铜绿假单胞菌(8.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6%)、金黄色葡萄球菌(7.3%)、粪肠球菌(4.6%)、屎肠球菌(3.5%),其中肠杆菌科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碳青霉烯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0.9%(5/567)、3.1%(11/354);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57.2%/72.4%和21.5%/19.9%;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0.0%(146/292)和78.7%(237/30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耐药株;肠球菌属中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6%(1/183)和20.7%(29/140),未发现替加环素的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呈增长趋势,需加强耐药性监测,并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抗菌药物 耐药监测
下载PDF
常规出凝血检验自动审核规则的建立与验证
2
作者 邸平 董峰 +7 位作者 于雪莹 王梅华 姜威 李月 曹俊 张宏 王伟鑫 李绵洋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目的:建立常规出凝血检验项目结果自动审核规则,为临床实验室提高检验结果审核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3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等8家医院检验科的24510份枸橼酸钠抗凝常规出凝血检测标本,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 目的:建立常规出凝血检验项目结果自动审核规则,为临床实验室提高检验结果审核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3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等8家医院检验科的24510份枸橼酸钠抗凝常规出凝血检测标本,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规则建立组和规则验证组,规则建立组血标本6670份,其中差值检查2056份;规则验证组血标本17840份,其中差值检查3210份。使用StagoSTARMa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和(或)抗凝血酶(AT)活性。以人工审核结果为标准,计算两组自动审核与人工假阴性率(无效审核)、假阳性率(无效拦截)、通过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审核一致率和标本周转时间(TAT)。结果:建立的自动审核规则及规则应用流程,涉及室内质量控制、报警信息、自动审核范围、危急值和差值检查。规则建立组单个项目通过率为82.6%~92.4%,总体通过率为73.8%,自动审核与人工审核结果一致率为98.2%,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24.4%和73.8%。规则验证组单个项目通过率为86.4%~91.5%,总体审核通过率为71.5%。模拟应用自动审核规则,8家医院中两家医院单位的平均TAT分别缩短1.5 h和2.1 h。结论:应用常规出凝血自动审核规则能够使人工审核工作量减少,明显缩短TAT,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试验 血液凝固试验 临床实验室技术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时间因素
下载PDF
相关科室血脂异常患者对检验报告单有用性评价及调脂治疗相关知识调查 被引量:12
3
作者 鄢盛恺 柯元南 +4 位作者 李珅珅 姜红 李江 杨辉 武阳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5-680,共6页
目的:了解患者角度对检验报告单有用性的评价以及对调脂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对某综合性三甲医院508名相关科室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查阅其门诊病历和各类检查申请单和结果报告,测量身高、体重,从中筛选出431名调... 目的:了解患者角度对检验报告单有用性的评价以及对调脂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对某综合性三甲医院508名相关科室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查阅其门诊病历和各类检查申请单和结果报告,测量身高、体重,从中筛选出431名调脂治疗相关患者,进一步调查其调脂治疗及血脂达标情况。结果:508名患者中,90.2%(458/508)会仔细阅读检验结果。检验结果显示正常时,如果医生开药,仅47.4%(240/508)会遵医嘱。在431名调脂治疗相关患者中,对自身心血管病危险等级的分级仅有26.4%(112/431)回答正确,对调脂治疗"不同人不同目标"的认知率仅为37.1%(160/431);在381名患有血脂异常的患者中,71.7%(273/381)认为自己需要治疗,但98.7%(376/381)对其调脂目标回答错误,60.9%(232/381)认为血脂检验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就是调脂目标。246名接受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35.4%(87/246)达到调脂治疗目标值。患者对调脂治疗的依从性好者仅占52.0%(128/246)。结论:绝大多数患者都重视并利用检验报告单的信息,但多数血脂异常患者对自身调脂治疗目标、自身心血管病危险等级及"不同人不同治疗目标"均不能认知,其治疗依从性和达标率不高。检验科需利用自身优势,探寻改变现状的合适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治疗 患者依从 实验室 医院
下载PDF
应用PDCA循环改进检验科纸质化验单的打印流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囡 王萍 曹永彤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81-181,183,共2页
PDCA循环最早由美国质量控制之父休哈特于1930年提出,后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再度挖掘出来,改进为PDCA模式,又称“戴明环”。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PDCA循环 应用 化验单 检验科 全面质量管理 打印 纸质 PDCA模式
下载PDF
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检验医学实践指南:睾丸、前列腺、结直肠、乳腺及卵巢癌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鄢盛恺 Ulf-Hkan Stenman +26 位作者 Rolf Lamerz Leendert H.Looijenga Nils Brünner Michael J.Duffy Caj Haglund Mads Holten-Andersen Hans JФrgen Nielsen Francisco J.Esteva Nadia Harbeck Daniel F.Hayes Rafael Molina Daniel W.Chan Robert C.Bast Jr Ie-Ming Shih Lori J.Sokoll Gyrgy Slétormos 刘洋 梁红艳 姜晓峰 田亚平 薛丽 林文涛 顾兵 潘世扬 沈文梅 郑磊 李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60,共45页
经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NCAB)授权,由鄢盛恺教授组织学者、专家翻译审定2009年NCAB检验医学实践指南:睾丸、前列腺、结直肠、乳腺及卵巢癌中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单行本(Catharine M.Sturgeon教授和Eleftherios P.Diaman-dis教授编辑)。该指... 经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NCAB)授权,由鄢盛恺教授组织学者、专家翻译审定2009年NCAB检验医学实践指南:睾丸、前列腺、结直肠、乳腺及卵巢癌中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单行本(Catharine M.Sturgeon教授和Eleftherios P.Diaman-dis教授编辑)。该指南包含第1至6章共6部分内容,参加指南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分别从临床及检验角度对睾丸、前列腺、结直肠、乳腺及卵巢癌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与临床应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与说明,是目前国内外在肿瘤实验诊断方面的纲领性应用文件。不仅适合广大检验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学习使用,也非常适合相关仪器试剂生产厂商研发应用。本指南由刘洋、薛丽、林文涛、李江、梁红艳、顾兵、潘世扬、郑磊等翻译,姜晓峰、沈文梅、田亚平、鄢盛恺审校,最后由鄢盛恺统稿审定。本指南的翻译出版,不仅有助于我国检验人员和医护人员合理的检测和应用睾丸、前列腺、结直肠、乳腺及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对我国检验医学指南的编写与应用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刊特在本期刊发,以飨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临床应用 实践指南 检验医学 临床生化 前列腺 结直肠 卵巢癌
下载PDF
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检验医学实践指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14
6
作者 鄢盛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实践指南 心力衰竭 检验医学 临床生化 科学院 美国
下载PDF
检验科与临床的交流沟通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国镇 张铁 曹永彤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20-120,123,共2页
临床医学检验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个不完全独立的技术专业,检验科也是各级各类医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检验医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检验仪器和检验技术不断进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分子... 临床医学检验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个不完全独立的技术专业,检验科也是各级各类医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检验医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检验仪器和检验技术不断进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医学检验实现了网络自动化、试剂多样化、检测方法标准化及床旁检查快速化,检验的工作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室质量管理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阶段[1].2006年国外有学者分析了医院实验室出现错误结果的原因,分析后产生差错的占18.5%~47%,分析前产生的误差占总误差的46%~68.2%,分析中期产生的误差不足15%[2].可见分析前产生的差错最多,而分析前质量控制主要与临床医生、护士及患者密切相关,检验科人员对其难于控制,是我国质量管理最薄弱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检验 检验科人员 交流沟通 实验室质量管理 医院实验室 工作质量管理 基础医学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全自动妇科分泌物分析仪的临床应用及复检规则探讨
8
作者 王萍 郑静 +1 位作者 陈屮 曹永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7期884-887,891,共5页
目的 评估GMD-S600全自动妇科分泌物分析仪(简称GMD-S600)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建立复检规则。方法 随机收集2021年8-12月在该院妇科或中医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960例阴道分泌物样本。应用GMD-S600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再由2名专业检验师... 目的 评估GMD-S600全自动妇科分泌物分析仪(简称GMD-S600)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建立复检规则。方法 随机收集2021年8-12月在该院妇科或中医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960例阴道分泌物样本。应用GMD-S600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再由2名专业检验师采用双盲法对样本进行人工镜检。根据GMD-S600的检测方法,设计了4种复检方案。以人工镜检结果作为判断的金标准,计算复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及复检率。通过假阴性率与复检率来评估复检规则的可行性。结果 960例阴道分泌物样本中发现阳性样本242例(25.21%)。与人工镜检结果相比,GMD-S600检测线索细胞、真菌和滴虫的符合率分别为95.63%、93.44%和93.02%。4种复检方案的假阴性率分别为8.26%、2.89%、2.07%和4.55%;复检率分别为34.90%、56.25%、65.52%和43.75%;结合回看有形成分阳性结果图片的方法,方案4复检率可降至24.70%。结论 GMD-S600检测阴道分泌物结果与人工镜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复检方案4结合回看有形成分阳性结果图片,能筛选出需要镜检复核的异常标本,提高工作效率及检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全自动妇科分泌物分析仪 显微镜检查 复检规则
下载PDF
北京某三甲医院男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9
作者 王道靖 朱浩妍 +7 位作者 邓国雄 姜永玮 赵美美 孔晓牧 刘怡 高芃 曹永彤 马亮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8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男性就诊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感染状况,为该地区男性HPV感染人群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荧光PCR技术,对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皮肤与性病科门诊就诊的1415例男性患者分泌物标... 目的分析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男性就诊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感染状况,为该地区男性HPV感染人群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荧光PCR技术,对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皮肤与性病科门诊就诊的1415例男性患者分泌物标本进行16种HPV亚型检测。结果1415例受检者中HPV感染率为40.0%(566/1415),高危型感染为主,占76.7%,检出率前5位依次为HPV 52(20.49%)、HPV 16(16.08%)、HPV 56(11.66%)、HPV 58(11.31%)以及HPV 66(10.42%),且大多为多重感染。低危型HPV 6+11(41.87%)以单一感染为主。患病高峰年龄段为25~35岁和36~45岁,阳性率分别为48.94%(277/566)和26.33%(149/566)。此外男性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病毒性疣(58.3%)和皮疹(28.45%),以HPV 6+11、52、16和56型感染为主。结论北京地区男性感染HPV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岁,以单纯高危型感染多见,基因分型以6+11低危型和52、16高危型为主;临床症状以病毒性疣和皮疹较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人乳头状瘤病毒 多重感染 单一感染
下载PDF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菲菲 陈阳阳 罗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82-182,共1页
目的分析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寻预防控制的方法。方法选取本区域内87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以分析调查的方式分析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主要医源性感染疾病中,甲型肝炎有3人... 目的分析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寻预防控制的方法。方法选取本区域内87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以分析调查的方式分析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主要医源性感染疾病中,甲型肝炎有3人,乙型肝炎有1人,丙型肝炎0人,戊型肝炎1人,结核病2人,梅毒1人。占总人数的9.2%,主要感染方式有液体、粪便、血液及试剂等。结论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影响因素众多,需要在工作中格外注意,除了具备必要的感染预防意识之外,更要做好工作中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 医源性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控制
下载PDF
全自动阴道分泌物分析系统复检规则制订及验证的多中心研究
11
作者 陆庭嫣 王萍 +7 位作者 曹永彤 渠巍 刘怡 杨军兰 王丽滨 陈晓军 吕林佳 唐振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28-836,共9页
目的制订并验证GMD-S600全自动阴道分泌物分析系统的复检规则。方法收集来自5家医院检验科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的4155份女性阴道拭子,其中3407份用于全自动分析系统复检规则的建立,748份用于复检规则的验证。所有标本通过GMD-S600分析... 目的制订并验证GMD-S600全自动阴道分泌物分析系统的复检规则。方法收集来自5家医院检验科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的4155份女性阴道拭子,其中3407份用于全自动分析系统复检规则的建立,748份用于复检规则的验证。所有标本通过GMD-S600分析系统检测、人工湿片和革兰染色显微镜镜检(简称联合镜检结果),对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等疾病项目进行检测分析。以联合镜检结果为标准,筛选出全自动分析系统的复检规则,再通过国际通用复检规则评估指标进行验证。结果(1)联合镜检结果显示,建立复检规则的3407份标本中BV阳性率为10.86%(370份),VVC阳性率为17.38%(592份),TV阳性率为1.29%(44份),总阳性率为26.74%。(2)以联合镜检结果为标准,最终选定37条复检规则及附加其中22条规则强制显微镜检查的条件。应用规则后,BV、VVC、TV的假阴性率和灵敏度分别为3.40%、68.65%,5.22%、69.98%,0.21%、84.44%;显微镜镜检复查率为23.10%。(3)应用748份标本复检规则验证,BV、VVC、TV假阴性率分别为4.81%、3.61%、0.00%,镜检复查率为22.19%。(4)仪器镜检与人工湿片镜检白细胞等级偏差超出一致性界限外的百分率为4.81%。结论多中心研究制订的37条复检规则及附加22条镜检条件适用于临床对BV、VVC、TV疾病的初筛,能有效控制检测项目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且触发规则后的人工干预率及显微镜复检率均可被接受;仪器计数白细胞半定量结果基本可信。该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同型号检测系统,但还需结合实验室实际使用情况对相关规则进行周期性验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全自动分析系统 有形成分分析 干化学酶检测 显微镜检查 复检规则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利达 芦宏凯 +7 位作者 王璐璐 郭伟洁 郑超 王文静 王琪 王淑萌 刘希曦 曹永彤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和机制,增强未来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应对能力。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日查阅本院所有输血记录、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病历,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特征、概率和机制。结果输血不良反应率为0.43%(33...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和机制,增强未来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应对能力。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日查阅本院所有输血记录、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病历,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特征、概率和机制。结果输血不良反应率为0.43%(33/7 673)。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过敏反应,占72.7%(24/33),其次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24.2%(8/33),不良反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0.53%(14/2 646)、0.41%(10/2 449)和0.35%(9/2 578)。3年内输注血制品共49 674袋,其中悬浮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48%(10/2 067)、0.08%(6/7 251)和0.07%(16/21 925),明显高于其他血液成分。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以干部保健一病区14.8%(4/27)和重症监护室4.9%(5/102)居多。老年、有输血史、孕产史的患者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本院输血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较低;提倡少白细胞血制品的应用;老年、有输血史、孕产史、重症患者输血要特别预防和监测;应完善不良反应回报制度,安全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成分输血 标准化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在PM_(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姚梦菲 王国镇 +7 位作者 侯潇楠 唐铎 刘紫佳 盛超 郑雨晨 宗琪 李文可 周志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858,共10页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10周龄、体质量24~27 g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n=6):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PM_(2.5)低剂量组与PM_(2.5)高剂量组(...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10周龄、体质量24~27 g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n=6):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PM_(2.5)低剂量组与PM_(2.5)高剂量组(在实验第1、4、7天气管滴注PM_(2.5)样品悬液,染毒浓度分别为1.8和16.2 mg/kg体质量),末次染毒24 h后检测PM_(2.5)暴露后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total protein,T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释放水平以及肺组织中F4/80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小鼠肺泡气血屏障的损伤效应及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以肺泡上皮细胞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构建体外肺泡气血屏障模型,结合THP-1巨噬细胞模型,将PM_(2.5)上清、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和PM_(2.5)-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分别与屏障模型孵育24 h,通过检测屏障模型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荧光素钠透过率和屏障细胞LDH释放情况,确认PM_(2.5)暴露诱导屏障受损过程中巨噬细胞的促进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PM_(2.5)暴露后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IL-8的表达情况,探究巨噬细胞在PM_(2.5)暴露中炎性应激效应。结果PM_(2.5)暴露可引起小鼠肺组织损伤,且随染毒剂量增加,BALF中TP、LDH、AKP含量及肺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随之增加,PM_(2.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体外肺泡气血屏障模型暴露结果显示:与150、300μg/mL PM_(2.5)上清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单独作用于屏障模型相比,将150、300μg/mL PM_(2.5)-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暴露于屏障后,屏障TEER显著降低(P<0.01),透过率显著增加(P<0.01),且300μg/mL PM_(2.5)-巨噬细胞上清处理的组别可以明显提高上皮和内皮屏障细胞LDH的释放(P<0.01)。150、300μg/mL PM_(2.5)刺激后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IL-6、IL-8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巨噬细胞促进PM_(2.5)引起的肺泡气血屏障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PM_(2.5) 气血屏障 肺泡
原文传递
医学实验室认可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实践 被引量:15
14
作者 贾红兵 李爽 鄢盛恺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339-342,共4页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作为医学实验室的认可领域之一,其认可在我国目前主要根据CNAS-CL02: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GL23: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指南》来进行的。本文根据临床微...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作为医学实验室的认可领域之一,其认可在我国目前主要根据CNAS-CL02: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GL23: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指南》来进行的。本文根据临床微生物检验领域医学实验室认可不同阶段,针对学习认可文件、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现场评审、分析前质量控制、建立危急结果回报制度、持续改进质量和管理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论述与讨论,以促进我国临床微生物检验领域医学实验室认可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室认可 临床微生物学 质量管理体系
下载PDF
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在综合医院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邬巧玲 应娇茜 +2 位作者 曹永彤 马亮 崔勇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1期166-169,共4页
目的:研究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应用于综合医院“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人群核酸标本检测。方法:采用定制钢结构焊接加工,体积为17500 mm×2980 mm×2980 mm,设计可移动有标准四区分隔和气流控制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舱核酸... 目的:研究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应用于综合医院“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人群核酸标本检测。方法:采用定制钢结构焊接加工,体积为17500 mm×2980 mm×2980 mm,设计可移动有标准四区分隔和气流控制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选取2021年1-7月医院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部进行核酸检测样本,依据检测方法将其分为发热和急诊组、门诊和住院组以及无症状核酸检测组。统计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样本量、阳性样本量、平均检测时长和环境采样结果,计算3组样本平均检测时长,对比常规核酸检测实验室和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样本的平均检测时长。结果: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累计检测样本121312份,累计检测出阳性样本8份,平均检测时长(360.00±156.00)min,满足国家卫健委对不同核酸检测人群的检测时长要求。3组平均检测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5,P<0.001)。结论: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能弥补综合医院原有的医疗用房不够及P2实验室建设不足,满足综合医院分人群检测需求,且能保证检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舱 核酸检测实验室 核酸检测 生物安全二级 聚合酶链反应(PCR)
下载PDF
精液检测中临床医生与检验技师的互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宏军 曹兴午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7-390,共4页
通过临床医生与检验技师对精液实验诊断相关话题的学术研讨和直接对话,发现了临床医生存在困惑,认识到临床与实验室存在沟通和衔接障碍。部分临床医生对精液分析的实验诊断结果普遍感觉到失望和挫折,并提出明确的期望,包括重新认识实验... 通过临床医生与检验技师对精液实验诊断相关话题的学术研讨和直接对话,发现了临床医生存在困惑,认识到临床与实验室存在沟通和衔接障碍。部分临床医生对精液分析的实验诊断结果普遍感觉到失望和挫折,并提出明确的期望,包括重新认识实验诊断的作用和意义、对精液常规分析价值的认识、精子形态分析的困扰、对精液内细胞成分鉴别的需求;检验技师就相关问题进行回答与商讨。检验质量与临床医生一致呼吁有关部门加强领导与管理,尽快制定国内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诊断 精液 临床医生 检验技师 沟通
原文传递
第三方医学检验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亮 曹永跃 王云亭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及后基因组时代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不但发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特定基因的存在(易感基因)、状态(表观遗传学)及表达(m RNA及蛋白)有关,而且编码药物代谢酶的基因的多态性还与患者的疾病治疗特定用药密切相关,...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及后基因组时代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不但发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特定基因的存在(易感基因)、状态(表观遗传学)及表达(m RNA及蛋白)有关,而且编码药物代谢酶的基因的多态性还与患者的疾病治疗特定用药密切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也逐渐成为21世纪生物医学领域最有潜力的学科之一,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医学检验 药物代谢酶 人类基因组计划 功能基因组 第三方检验 表观遗传学 检测设备 RNA 测序技术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再生基因Ⅳ联合检验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窦俊红 芦宏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6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PG)与再生基因Ⅳ(RegⅣ)联合检验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6年收治的400例胃病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的诊断结果分为胃癌组27例,良性胃病组37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各...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PG)与再生基因Ⅳ(RegⅣ)联合检验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6年收治的400例胃病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的诊断结果分为胃癌组27例,良性胃病组37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各组患者血清PG、RegⅣ、CA19-9、CEA水平,分析PG与RegⅣ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RegⅣ、CA19-9、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PG与RegⅣ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85.19%、特异度为78.82%,均高于CA19-9联合CEA检测(P<0.05)。结论 PG与RegⅣ联合检测对于胃癌早期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以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有效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蛋白酶 再生基因Ⅳ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妇科门诊与体检中心就诊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倩 马亮 +3 位作者 姜永玮 丛笑 韩呈武 曹永彤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35-338,351,共5页
目的:分析中日医院妇科及体检中心就诊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PCR技术对2015年中日医院妇科门诊6288例和体检中心1772例就诊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妇科就诊女性HR-HPV阳性共1434例... 目的:分析中日医院妇科及体检中心就诊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PCR技术对2015年中日医院妇科门诊6288例和体检中心1772例就诊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妇科就诊女性HR-HPV阳性共1434例,单一亚型感染1086例,多重感染348例,单一亚型感染率较高的为HPV16、52、58型;体检中心就诊女性HR-HPV阳性共199例,单一亚型感染154例,多重感染45例,单一亚型感染率较高的为HR-HPV58、52、16型;妇科和体检人群在HR-HPV16、33、39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就诊女性中60~88岁感染率最高(24.18%),其次为17~29岁;体检中心就诊女性中17~29岁感染率最高(15.19%),其次为50~59岁;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多重感染率较高的亚型为HPV16、58、39和52型,17~29岁多重感染率最高;体检中心多重感染率较高的亚型为HPV39、16和52型,17~29岁多重感染率最高。结论:在妇科和体检中心就诊女性的HR-HPV感染阳性率、亚型及高发年龄段存在差异,该数据可为HPV感染的预防、治疗及疫苗研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状病毒 高危型感染 年龄 亚型
下载PDF
应进一步加强血脂检验与临床的联系 被引量:26
20
作者 鄢盛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3-245,共3页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冠状动脉疾病 检验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