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贺秋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24-0126,共3页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针对性干预模式的结果,评估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近两年60例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视作入选对象,均匀划分针对干预组与参照干预组,实施针对干预与基本干预模式,比较患者身体...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针对性干预模式的结果,评估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近两年60例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视作入选对象,均匀划分针对干预组与参照干预组,实施针对干预与基本干预模式,比较患者身体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 针对干预组患者精神乏力症状的积分均值(10.20±3.65)、气短懒言症状的积分均值(10.35±2.67)、口部干渴症状的积分均值(9.63±1.24)、消瘦善饥症状的积分均值(8.53±3.65)、心情烦躁症状的积分均值(9.64±2.47),均小于参照干预组p<0.05;尚未护理,两组病人的血糖多个项目指标比较p>0.05。护理结束,针对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项目均值(4.02±0.08)mmol/L、进餐后两小时血糖项目均值(6.04±0.37)mmol/L、糖化血红蛋白项目均值(6.03±0.54)mmol/L,均优于参照干预组,p<0.05;针对干预组患者的肾功能调整效果好于参照干预组,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干预,若选取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全方位调节血糖指标和肾功能指标,最大化缓解患者不良症状,可以被充分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 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 血糖指标 肾功能
下载PDF
中药免疫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宇 张铮 +2 位作者 方锦颖 汪月丹 李文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01-3109,共9页
背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目前临床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一线药物,但作用有限;炎性反应在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药免疫抑制剂可能会成为DN的辅助治疗药物。目的通过Met... 背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目前临床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一线药物,但作用有限;炎性反应在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药免疫抑制剂可能会成为DN的辅助治疗药物。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全面评估中药免疫抑制剂联合ACEI/ARB治疗早中期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筛选关于中药免疫抑制剂联合ACEI/ARB(试验组)与ACEI/ARB(对照组)治疗早中期DN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05-05。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治疗前后血肌酐下降水平、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治疗前后血白蛋白改善水平、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变化水平、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下降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3篇,包含18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下降水平〔均数差(MD)=-6.06,95%CI(-10.89,-1.22)〕、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MD=-0.70,95%CI(-0.87,-0.53)〕、治疗前后血白蛋白改善水平〔MD=2.83,95%CI(1.66,4.01)〕、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下降水平〔MD=-0.42,95%CI(-0.76,-0.08)〕、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值比(OR)=1.87,95%CI(1.26,2.77)〕、总有效率〔OR=3.05,95%CI(1.87,4.97)〕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变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51,95%CI(-0.65,1.66),P=0.39〕。结论中药免疫抑制剂联合ACEI/ARB可有效改善早中期DN患者肾功能及血白蛋白水平,提高总有效率,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白细胞计数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需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药免疫抑制剂 雷公藤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META分析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于天宇 姜世敏 +3 位作者 方锦颖 高红梅 邹古明 李文歌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2期1441-1445,共5页
目的探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在30~60 ml/(min·1.73m2)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 目的探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在30~60 ml/(min·1.73m2)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ARB)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与否,与发生复合肾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住院并通过肾活检确诊为DN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期患者60例。随访截至2020年6月,主要终点事件为复合肾脏事件,包括开始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死亡、进入CKD5期。收集ACEI/ARB药物使用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DN患者肾脏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出现主要终点事件25例(41.7%)。使用ACEI/ARB组与未使用ACEI/ARB组的肾脏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0±8.5)个月和(28.0±5.4)个月,1、2、3年肾脏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4%、71.8%、41.9%和71.8%、45.1%、36.1%。使用ACEI/ARB治疗明显延缓了肾损伤进展,但两组间的肾脏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50,P=0.114)。结论CKD3期的DN患者使用ACEI或ARB治疗可以延长肾脏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脏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预后 肾活检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4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于天宇 姜世敏 +4 位作者 杨悦 方锦颖 高红梅 邹古明 李文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9期717-721,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糖尿病肾病患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行肾活检病理确诊为DN,且肾功能处于CKD...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糖尿病肾病患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行肾活检病理确诊为DN,且肾功能处于CKD4期的患者。随访截止时间为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或随访截止至2019年11月30日。观察主要终点为开始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死亡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低于15 mL·min^-1·(1.73m^2)^-1;次要终点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以肾活检病理分型为依据,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指标,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例患者,其中肾活检病理分型:Ⅱa型3例,Ⅱb型3例,Ⅲ型15例,Ⅳ型3例。中位随访时间20.7(范围5.9~72.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7.3个月。仍保持CKD4期7例,其中位随访时间14.6(范围5.9~46.8)个月。发生主要终点事件17例,其中位随访时间14.2(范围6.1~72.4)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肾脏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6%、59.3%、41.6%。将发生主要终点和未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两组进行比较,收缩压和心血管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4期DN患者,发生复合肾脏事件的中位生存期为17.3个月。血压控制水平及发生心血管事件可能是肾功能进展较快的主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脏病4期 肾活检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肾脏临床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于天宇 姜世敏 +2 位作者 高红梅 邹古明 李文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712,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处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患者肾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病理分型、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2年1月至2021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住院行肾活...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处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患者肾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病理分型、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2年1月至2021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住院行肾活检病理确诊为DN的患者。主要观察终点为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或死亡。根据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将患者分为稳定组和进展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分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53例DN患者,其中Ⅱb型19例,Ⅲ型32例,Ⅳ型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4(2.0,46.5)个月,中位肾脏生存时间为17.3(8.7,25.8)个月,发生终点事件共33例,其中死亡5例。未继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s,ARB)组(n=32)的中位肾脏生存时间为16.5(9.6,23.5)个月,使用ACEI/ARB组(n=21)的中位肾脏生存时间为20.7(8.8,25.8)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脂、空腹血糖、肾小球病理分期对肾脏预后结局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于CKD4期DN患者肾活检不同病理分型与预后之间无明显相关性。ACEI/ARB治疗对肾脏生存虽有一定延长但无显著获益,DN患者应及早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活检 慢性肾脏病4期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焦圆圆 方锦颖 +1 位作者 卓莉 李文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259-1264,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分析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化源网数据库、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以及文献查阅,搜集黄葵胶囊化学成分,运用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出黄葵胶囊活性成分,依据Swiss 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分析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化源网数据库、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以及文献查阅,搜集黄葵胶囊化学成分,运用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出黄葵胶囊活性成分,依据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黄葵胶囊各活性成分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糖尿病肾病疾病相关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点,通过R3.6.2软件对靶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活性成分-重要靶点-通路”网络,最后利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计算最低结合能。结果: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活性成分为4′,5,7,8-四甲氧基黄酮、槲皮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等,核心靶点PIK3R1、PIK3CA、AKT1、SRC、ESR1等,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的最低结合能均接近-5 kcal/mol。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内分泌抵抗、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雌激素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黄葵胶囊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为黄葵胶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葵胶囊 糖尿病肾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活性成分 靶点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合并恶性高血压和血栓性微血管病的青年IgA肾病患者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2
7
作者 狄鼎新 张铮 +3 位作者 李叶桐 邹古明 高红梅 李文歌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目的探讨青年IgA肾病(IgAN)合并恶性高血压(MHT)及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及其与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AT2R,MASR)、醛固酮受体(AldR)和肾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3例青年IgAN同时并发MHT和TMA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青年IgA肾病(IgAN)合并恶性高血压(MHT)及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及其与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AT2R,MASR)、醛固酮受体(AldR)和肾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3例青年IgAN同时并发MHT和TMA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T1R、AT2R、MASR、AldR和肾素在肾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患者进入主要终点,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贫血、尿蛋白≥1.0 g/d、肾活检时eGFR降低、毛细血管内增殖性病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试验组AT1R和AT2R各部位表达显著强于对照组(P<0.01),MASR在肾小球、肾脏血管表达以及AldR在肾小管间质、肾脏血管表达显著强于对照组(P<0.01)。毛细血管内增殖程度与AldR在肾小管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肾素表达与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青年IgAN伴有MHT及TMA患者预后较差,贫血、尿蛋白≥1.0 g/d、肾脏病理损伤重是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在本病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高血压 恶性 血栓栓塞 受体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下载PDF
老年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铮 狄鼎新 +2 位作者 杨悦 邹古明 李文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第6期330-333,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中日友好医院近10年60岁以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特点。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平均年龄64.2±3.7岁。肾小管萎缩/... 目的:研究老年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中日友好医院近10年60岁以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特点。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平均年龄64.2±3.7岁。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与Cr、BUN呈显著正相关,与eGFR、HGB呈显著负相关;新月体形成与尿RBC呈显著正相关,与eGFR、HGB呈显著负相关。CKD 3-5期的老年IgA肾病患者较CKD 1-2期预后差。结论: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新月体形成可加速老年IgA肾病患者疾病进展,肾活检时处于CKD3-5期是老年Ig A肾病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老年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首次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蒙 夏连红 +2 位作者 王雪伶 温园 王倩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8-59,共2页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是一种人鼠嵌合的CD20单克隆抗体。近年来研究发现RTX在治疗肾脏疾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RTX与常规一线免疫抑制剂相比,在减少尿蛋白及升高白蛋白水平上更有优势,对血肌酐波动影响较少[2]。但由于利妥昔单...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是一种人鼠嵌合的CD20单克隆抗体。近年来研究发现RTX在治疗肾脏疾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RTX与常规一线免疫抑制剂相比,在减少尿蛋白及升高白蛋白水平上更有优势,对血肌酐波动影响较少[2]。但由于利妥昔单抗含有部分鼠源蛋白结构,应用时患者易发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白蛋白水平 肾脏疾病 免疫抑制剂 尿蛋白 不良反应 蛋白结构 肾病综合征患者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方锦颖 王一冲 +1 位作者 李文歌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12期1798-1802,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大黄、黄芪、红花及丹参的活性成分;使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大黄、黄芪、红花、丹参及DN相关靶点,获得肾康注射液与DN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大黄、黄芪、红花及丹参的活性成分;使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大黄、黄芪、红花、丹参及DN相关靶点,获得肾康注射液与DN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获得“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PPI网络图。通过R3.6.2软件、Active Perl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获得肾康注射液活性成分120个,对应作用靶点1948个,糖尿病肾病靶点4444个,疾病、药物交集靶点183个,169条相关生物过程,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通路59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肾康注射液活性成分甲基黄连碱、氧化小檗碱等与JUN、APP、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8等潜在靶点之间均能较好的结合。结论:肾康注射液的活性成分通过调节免疫炎症反应、能量代谢、自噬等通路,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康注射液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炎症反应 能量代谢 自噬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多学科管理的临床路径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世敏 李文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第6期342-343,共2页
国内及国外研究均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呈大幅度地增长。我们知道,糖尿病带来的危险是整体性的,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20~74岁人群失明的首要原因。此外,还有卒中、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和卒中较正常人群... 国内及国外研究均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呈大幅度地增长。我们知道,糖尿病带来的危险是整体性的,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20~74岁人群失明的首要原因。此外,还有卒中、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和卒中较正常人群增加2-4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同样危险很大,它是非外伤性远端截肢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临床路径 学科管理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心血管疾病 正常人群 非外伤性
下载PDF
16例细胞纤维性新月体性IgA肾病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被引量:1
12
作者 狄鼎新 张铮 +4 位作者 方锦颖 涂天琪 邹古明 高红梅 李文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细胞纤维性新月体性IgA肾病(IgAN)患者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经肾活检病理诊断为细胞纤维性新月体性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治疗随访资料。随访终点为进入终末期肾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死亡,探... 目的:探究细胞纤维性新月体性IgA肾病(IgAN)患者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经肾活检病理诊断为细胞纤维性新月体性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治疗随访资料。随访终点为进入终末期肾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死亡,探究治疗方法与预后。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平均年龄36.00±17.92岁,共13例发生终点事件,肾脏中位生存时间约为6个月。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未应用者较好(P<0.05),但8例(72.7%)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细胞纤维性新月体性IgAN患者肾功能下降速度快、肾脏病理损伤重,预后通常较差,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对预后虽然有一定改善,但不良反应也增加,使用时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 A肾病 新月体 预后
下载PDF
血液透析安装预冲护理操作全国现状调查
13
作者 王颖 梁俊卿 +21 位作者 苏默 高菊林 苟晶绮 耿同会 耿野 侯鲜桃 罗莉 刘瑶 刘永玲 毛嘉艳 申鹏 武素珍 杨京 杨家慧 杨文君 岳晓红 杨振华 周琳 朱亚梅 朱月萍 甘良英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4期310-315,共6页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安装预冲护理操作的现状,为日后临床护理操作的质量管理和专科培训提供抓手。方法本研究为面向全国的横断面调查。安装预冲过程以操作视频形式提交,制定该操作的评分表,由2位专家依据评分表评审操作并记录扣分原因,评...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安装预冲护理操作的现状,为日后临床护理操作的质量管理和专科培训提供抓手。方法本研究为面向全国的横断面调查。安装预冲过程以操作视频形式提交,制定该操作的评分表,由2位专家依据评分表评审操作并记录扣分原因,评分表主要包含手卫生时机及方法、评估与操作前、中、后安全核查,安装与连接,体外循环预冲原则4个维度。计算各条目及各维度得分率,是否为三甲医院、是否为教学基地的组间得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分类变量如职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收到操作视频270例,有效视频229例。其中华北地区66(28.8%)例,东北地区3(1.3%)例,华东地区23(10.0%)例,华南地区5(2.2%)例,华中地区71(31.0%)例,西南地区26(11.4%)例,西北地区35(15.3%)例。主管护师及以上89(38.8%)例,护师111(48.5%)例,护士29(12.7%)例;来自国家级血液净化护理培训基地42(18.3%)例,非基地187(81.7%)例;来自三甲医院113(49.3%)例,非三甲医院116(50.7%)例。(2)4个重点维度得分率:手卫生时机及方法76.62%,评估与操作前、中、后安全核查78.69%,安装与连接88.42%,体外循环预冲原则87.75%。(3)来自三甲医院者评分表总分高于非三甲医院者(t=3.918,P<0.001),来自教学基地者评分表总分高于非基地者(t=5.540,P<0.001),不同职称评分表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3,P=0.428)。结论本研究制定的“血液透析安装预冲评分标准”可助力各级单位规范化安装预冲护理操作。三甲医院及血液净化培训基地护士的安装预冲护理操作体现出较高的水平。总体操作显露出基本卫生行业规范/标准的应用实践不足,主要表现在手卫生时机及方法、评估与操作前、中、后安全核查的环节质量中,建议各级单位应加强对以上环节的培训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安装预冲 手卫生 核查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变化与瘙痒症关系的研究
14
作者 李丹杨 王旭 +2 位作者 刘晓静 王莹 李文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03-207,F0004,共6页
目的:首次使用双光子显微镜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皮肤纤维组织变化,探讨皮肤瘙痒症与皮肤纤维组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MHD患者147例,健康对照组43例。应用双光子显微镜检测受试者皮肤纤维组织成分及形态结构变化,计算皮肤弹... 目的:首次使用双光子显微镜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皮肤纤维组织变化,探讨皮肤瘙痒症与皮肤纤维组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MHD患者147例,健康对照组43例。应用双光子显微镜检测受试者皮肤纤维组织成分及形态结构变化,计算皮肤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相对量比值(ELCOR)。同时对皮肤瘙痒情况进行量表分析评估。结果:MHD患者皮肤出现弹性纤维退化,胶原纤维断裂,ELCOR值显著升高,且随透析时间增加而上升(P<0.01)。合并有皮肤瘙痒症的患者皮肤ELCOR显著升高(P<0.01),且患者皮肤瘙痒程度与ELCOR正相关(r=0.397)。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皮肤ELCOR[1.119(1.079,1.181)]较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治疗、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1.573(1.339,2.059)、1.442(1.346,1.558)、1.419(1.326,1.487)]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皮肤弹性纤维/胶原纤维(ELCOR)升高与皮肤瘙痒症密切相关。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和血液滤过三者联合治疗能显著降低ELCOR,改善皮肤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双光子显微镜
下载PDF
2例罕见法布雷病患者应用阿加糖酶α治疗的护理
15
作者 沙微 王雪伶 +1 位作者 温园 魏先森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88-189,共2页
法布雷病(Fabry)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溶酶体贮积症,是由于GLA基因突变导致α-半乳糖酶A(α-galacto-sidase A,α-Gal A)的活性降低或完全缺乏,造成代谢底物三己糖酰基鞘执醇(GL-3)及其衍生物脱乙酰基GL-3(Lyso-GL-3)在多脏器贮积,引... 法布雷病(Fabry)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溶酶体贮积症,是由于GLA基因突变导致α-半乳糖酶A(α-galacto-sidase A,α-Gal A)的活性降低或完全缺乏,造成代谢底物三己糖酰基鞘执醇(GL-3)及其衍生物脱乙酰基GL-3(Lyso-GL-3)在多脏器贮积,引起多脏器病变甚至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其临床特点为发作性肢体疼痛和皮肤血管角质瘤,在疾病后期常出现肾脏、心脏等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疼痛 疾病后期 溶酶体贮积症 X连锁遗传 代谢底物 脱乙酰基 多脏器 乳糖酶
下载PDF
原发性IgA肾病管理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16
作者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 李文歌 +1 位作者 蒋更如 邵凤民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一种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特点的肾小球肾炎。1968年法国肾脏病学家Jacques Berger博士首次发现并报道了IgAN,因此该病也被称为Berger病[1]。IgAN确诊依赖肾活检... 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一种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特点的肾小球肾炎。1968年法国肾脏病学家Jacques Berger博士首次发现并报道了IgAN,因此该病也被称为Berger病[1]。IgAN确诊依赖肾活检,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但全球不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其中亚洲地区IgAN发病率最高,我国IgAN约占全部肾活检病例5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发病率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活检 肾脏病学 原发性IGA肾病 肾小球肾炎 IGAN 中国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甲状旁腺切除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钙化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高卓 刘东 +3 位作者 张凌 李寒 缪静 伦立德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11期759-762,766,共5页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对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以及动脉钙化、动脉僵硬度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血液透析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对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以及动脉钙化、动脉僵硬度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血液透析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对患者术前、术后1年应用多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并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同时将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PTH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年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有明显减低(P=0.0236),左右两侧肢体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平均值减少(P=0.0034,P=0.0012),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PTH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4,0.0002,0.0000,0.0000)。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p Tx)能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减轻动脉钙化程度,改善动脉僵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切除术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下载PDF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陆海涛 张坚 +2 位作者 王海峰 李靖 李文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第6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间在我院行血浆分离置换治疗的GBS患者,共65例,其中单膜血浆置换疗法(PE)组30例,DFPP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P...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间在我院行血浆分离置换治疗的GBS患者,共65例,其中单膜血浆置换疗法(PE)组30例,DFPP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PE组联用PE;DFPP组联用DFPP并补充与废弃液等量的5%白蛋白复方氯化钠溶液。观察比较3个月、最多3个疗程治疗后的症状、体征(Hughes重症度评分)、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均P<0.05);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组间比较,Hughes重症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DFPP组在第3次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定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GBS治疗中,PE和DFPP治疗效果相同,且DFPP不受患者同型血浆数量的限制,能保证及时和连续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膜血浆置换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下载PDF
北京市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监测情况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瑶 王志稳 +6 位作者 向晶 苏默 苏春燕 孙慧 娟陈育青 郑茜子 曹立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1期1651-1655,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血液透析中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的123家血液透析中心的基本情况和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北京市123家血液透析... 目的:调查北京市血液透析中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的123家血液透析中心的基本情况和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北京市123家血液透析中心对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中,除了患者宣教的实施率为92.68%外,其余有关流程和制度、人员和监测方法及内容的各项条目实施率均低于70.00%。此外,三级医院与非三级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在有无由多学科团队组成的血管通路小组(χ^(2)=10.593,P=0.001)、是否每次穿刺前进行物理检查(χ^(2)=5.752,P=0.016)及是否对患者宣教(χ^(2)=7.102,P=0.008)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123家血液透析中心在AVF功能不良监测的流程和制度、人员、监测方法及内容层面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未来需要基于最佳证据建立起相关规范,并优化和均衡医疗资源,以提高对血管通路的整体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功能不良 监测
原文传递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先森 陆海涛 +5 位作者 李婧 王海峰 傅芳婷 张宇梅 张凌 李文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第6期334-336,共3页
目的:观察联机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2月入我院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组和HDF组。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每次4h,持续12个月。结果:HD组29例,HDF组30例... 目的:观察联机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2月入我院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组和HDF组。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每次4h,持续12个月。结果:HD组29例,HDF组30例患者纳入分析。HDF组治疗后组间及组内β_2微球蛋白均显著下降(均P<0.05),HD组无明显变化。HDF组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各参数均有升高;与HD组比较,时域参数RR间期标准差(SDNN)、24h的每5min节段R-R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频域参数高频功率(HF.Ln)、低频功率(LF.Ln)、极低频功率(VLF.Ln)、LF/HF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HDF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提示其对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有潜在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