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分子膜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斌会 黄丽 +2 位作者 韩冰 李宜强 马学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1-94,共4页
选取大庆油田主力油层的砂岩岩心,测定分子膜驱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岩心的润湿性变化,在水驱、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后进行了不同浓度、不同注入量的分子膜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分子膜驱相对于水驱可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驱油效率;可使... 选取大庆油田主力油层的砂岩岩心,测定分子膜驱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岩心的润湿性变化,在水驱、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后进行了不同浓度、不同注入量的分子膜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分子膜驱相对于水驱可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驱油效率;可使岩心表面的润湿性由亲油向亲水方向转化;在水驱、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的基础上,分子膜驱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膜驱 相对渗透率 润湿性 提高采收率 室内实验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机械分层注水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2
2
作者 刚振宝 卫秀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9,共6页
分析大庆油田不同开发阶段注水措施面临的矛盾,论述了随着矛盾的转变,机械分层注水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对注入剖面调整的重要作用。封隔器由扩张式逐步发展为可洗井压缩式、免释放封隔器,提高了工艺的密封率和成功率;配水器由固定式配水... 分析大庆油田不同开发阶段注水措施面临的矛盾,论述了随着矛盾的转变,机械分层注水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对注入剖面调整的重要作用。封隔器由扩张式逐步发展为可洗井压缩式、免释放封隔器,提高了工艺的密封率和成功率;配水器由固定式配水器逐步发展为同心活动式配水器、偏心式配水器、偏心式恒流配水器、同心集成式配水器,偏心集成式恒流配水器,实现了不动管柱分层调配,降低了作业成本,缩小了卡距,降低了隔层厚度,增加了细分程度;水嘴投捞方式由动管柱投捞发展到钢丝投捞、智能投捞,提高了测试调配效率;分层注入工艺由单一的注入功能向注入、信息采集、测调集成化方向发展。通过分析产量递减阶段分层注水技术面临的矛盾,指出“十一五”期间及以后注水技术应向地面方便重复调层的智能分注技术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注水 开发阶段 回顾 展望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机械堵水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0
3
作者 刚振宝 卫秀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11,18,共4页
分析大庆油田不同含水开发阶段控水措施面临的矛盾,论述了机械堵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堵水用封隔器由挤压式逐步发展为压缩式和平衡压缩式,提高了工艺的密封率和成功率;堵水器由同心活动式配产器逐步发展为偏心式配产器、滑套... 分析大庆油田不同含水开发阶段控水措施面临的矛盾,论述了机械堵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堵水用封隔器由挤压式逐步发展为压缩式和平衡压缩式,提高了工艺的密封率和成功率;堵水器由同心活动式配产器逐步发展为偏心式配产器、滑套式堵水器、液压式一次可调层堵水器、机械式和液压式重复可调层堵水器,实现了不动管柱分层调配,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工艺有效率;管柱由整体式发展为丢手式,克服了整体管柱泵抽时的上下蠕动,提高了封隔器的密封性。此外,针对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油井控水技术将面临着多层高含水的矛盾,指出”十一五”期间及以后堵水技术应向地面方便重复调层的分层采油技术及智能分采技术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不同含水率 机械堵水 回顾 发展趋势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侧斜井井身剖面设计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毕雪亮 阎铁 +1 位作者 韩辉 王长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72-73,78,共3页
侧斜井井身剖面设计中的关键因素是井间距和各井眼的轨迹。在进行防碰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将井眼的设计方位错开。为使布井方式不变,对侧斜井井身质量要求更高。由于井斜角小及地层的非均质性,不容易形成新井眼,侧斜后方位易漂移,给造斜... 侧斜井井身剖面设计中的关键因素是井间距和各井眼的轨迹。在进行防碰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将井眼的设计方位错开。为使布井方式不变,对侧斜井井身质量要求更高。由于井斜角小及地层的非均质性,不容易形成新井眼,侧斜后方位易漂移,给造斜和井眼控制增加了难度。针对侧斜井的特点,研究了侧斜修井的轨道设计技术,包括轨道靶区、方位、剖面设计和井身参数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 套损 轨道设计 侧斜 靶区
下载PDF
大庆油田机械分层注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卫秀芬 刘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3-16,25,共5页
大庆长垣油田主力油层聚合物驱三次采油自1991年开始进入工业性矿场试验以来,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聚驱对象由主力油层转变为二类油层,并开展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的先导性试验,聚合物驱可以扩大波及体积,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层间矛盾,必须进行... 大庆长垣油田主力油层聚合物驱三次采油自1991年开始进入工业性矿场试验以来,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聚驱对象由主力油层转变为二类油层,并开展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的先导性试验,聚合物驱可以扩大波及体积,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层间矛盾,必须进行分层注入,以改善聚驱效果,为此,大庆油田最早发展了双泵双管分注工艺管柱。随着聚驱对象的转变,渗透率降低,分注层段数增加,为适应不同时期聚驱开发的需要,聚驱分注技术以提高注聚效果和降低成本为目的,发展应用了双泵双管分注工艺、单泵双管分注工艺、单管同心环形降压槽分注技术、单管桥式偏心分注技术、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对聚驱注入剖面调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层注聚合物 驱油 技术发展方向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南一区葡Ⅰ组油层三元复合驱前置段塞注入参数优选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丽丽 梁云龙 +2 位作者 刘远亮 宋考平 高丽5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0-72,138-139,共3页
在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南一区西西块的地质开发特征,确定三元复合驱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矿场注入速度的合理范围。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段塞注入体积孔隙倍数... 在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南一区西西块的地质开发特征,确定三元复合驱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矿场注入速度的合理范围。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段塞注入体积孔隙倍数等注入参数。结果表明:前置段塞中聚合物的浓度、段塞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均存在合理取值,聚合物的分子质量对采收率的影响最大,但应考虑到油层注入能力的限制,避免发生堵塞。该研究成果为该区块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提高Ⅰ类油层的挖潜能力、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前置段塞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Ⅰ类油层 南一区葡Ⅰ组油层
下载PDF
萨中油田油水同层开发界限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永建 胡忠益 管宪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2期63-65,共3页
对萨中油田油水同层段密闭取心岩样的含水饱和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水同层段的含水饱和度随海拔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分流方程式基础上,得到不同海拔深度和产水率变化关系曲线;利用措施临界产油量模型得到不同产水率下的补孔临界产油量... 对萨中油田油水同层段密闭取心岩样的含水饱和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水同层段的含水饱和度随海拔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分流方程式基础上,得到不同海拔深度和产水率变化关系曲线;利用措施临界产油量模型得到不同产水率下的补孔临界产油量;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得到油水同层段的合理补孔海拔深度界限为-1065.0m。该研究为萨中油田增储挖潜提供了方向,为同类油田油水同层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同层 开发界限 数值模拟 萨中油田
下载PDF
提高大庆外围油田重复压裂井效果方法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卫秀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1,158,共5页
通过分析重复转向压裂机理及适应的油层特征,结合现场应用,认识到重复转向压裂效果比普通压裂要好,但实现转向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即水平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差值小于4MPa。应用波速各向异性、黏滞剩磁、差应变、地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等... 通过分析重复转向压裂机理及适应的油层特征,结合现场应用,认识到重复转向压裂效果比普通压裂要好,但实现转向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即水平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差值小于4MPa。应用波速各向异性、黏滞剩磁、差应变、地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大庆外围油田15个区块的地应力特征。指出不同地应力特征的区块采取不同的重复压裂技术,可提高压裂工艺技术的适应性,提高油井重复压裂效果。该技术对开发低渗透油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转向压裂 压裂机理 有限元数值模拟 低渗透油田 地应力特征 大庆外围油田
下载PDF
大庆低渗透油田增效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阳 于永波 尹喜永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5-67,共3页
针对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地质条件复杂、选井选层难度大、压裂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从分析低渗透油田压裂改造难点入手,找出影响压裂效果的关键因素,应用测井曲线,确定垂直缝高度及裂缝延伸类型,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措施,实现了单层个性... 针对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地质条件复杂、选井选层难度大、压裂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从分析低渗透油田压裂改造难点入手,找出影响压裂效果的关键因素,应用测井曲线,确定垂直缝高度及裂缝延伸类型,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措施,实现了单层个性化设计。现场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压裂液及支撑剂筛选 压裂施工规模优化 压裂工艺改进 大庆油田
下载PDF
胜坨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及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柏 杨少春 +2 位作者 姜海波 刘岩 邹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7-70,78,共5页
以胜坨油田坨21断块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求取非均质综合指数,来表征储层非均质特征;运用非均质综合指数建立储层非均质模型,分析储层层内、层间、平面和空间非均质性,探讨其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储层的层内、... 以胜坨油田坨21断块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求取非均质综合指数,来表征储层非均质特征;运用非均质综合指数建立储层非均质模型,分析储层层内、层间、平面和空间非均质性,探讨其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储层的层内、层间非均质性以中等—较弱为主;平面和空间非均质性较为复杂,其分布与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有沉积微相、成岩作用、长期注水开发和构造运动;研究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砂体规模较大、呈中等—较弱非均质性的储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坨21断块 非均质综合指数 非均质模型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占国 乔卫 +1 位作者 吕茜 徐友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0-22,32,共4页
在全面研究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的 3个主控因素 :嫩一段成熟烃源岩分布范围宏观上控制了黑帝庙油层的油气分布 ;具良好储集性能的河道、河口坝和湖底扇砂体及强封盖能... 在全面研究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的 3个主控因素 :嫩一段成熟烃源岩分布范围宏观上控制了黑帝庙油层的油气分布 ;具良好储集性能的河道、河口坝和湖底扇砂体及强封盖能力的泥岩隔层是黑帝庙油层成藏的关键 ;晚期形成的T0 6、T2 -T0 6、T1-T0 6断层对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起主要控制作用。烃源岩、砂体与构造、断层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预测研究区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帝庙油层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油气聚集带 预测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
下载PDF
海拉尔油田混注纤维压裂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琦 刘淼 +1 位作者 李存荣 赵昊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6期74-76,81,共4页
针对海拉尔油田贝301区块储层欠压严重,压裂施工过程中近井地带大部分支撑剂回流,造成裂缝部分或完全闭合,影响油井压裂效果问题,利用纤维具有物理稳固、可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特性,开展了碳纤维防砂技术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研究表明,... 针对海拉尔油田贝301区块储层欠压严重,压裂施工过程中近井地带大部分支撑剂回流,造成裂缝部分或完全闭合,影响油井压裂效果问题,利用纤维具有物理稳固、可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特性,开展了碳纤维防砂技术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研究表明,混注纤维压裂技术,即将碳纤维直接加入到压裂液中是可行的。对比防砂效果,碳纤维与包裹陶粒相近,但碳纤维除具有防砂作用还能够提高压裂液悬砂性能,改善裂缝铺砂剖面、提高改造效果。本次研究对海拉尔油田欠压储层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国内相关油田相似储层的压裂改造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支撑剂 回流 包裹陶粒 纤维防砂 导流能力 海拉尔油田
下载PDF
头台油田老化油回收处理工艺技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扬 魏金辉 +1 位作者 王志华 乐昕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4,142,共4页
随着大庆头台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开采及输送方式改变,老化油量逐年增多,处理难度不断加大,制约着油田正常、高效生产。为解决大庆头台油田老化油处理工艺不够完善的问题,在对头台油田老化油进行物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影响... 随着大庆头台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开采及输送方式改变,老化油量逐年增多,处理难度不断加大,制约着油田正常、高效生产。为解决大庆头台油田老化油处理工艺不够完善的问题,在对头台油田老化油进行物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影响老化油乳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其稳定机理以及头台油田老化油处理工艺技术现状,对头台油田原有的老化油回收处理方式进行了改善:以污水沉降罐内安装浮动式收油装置代替原有的收油槽式固定收油工艺,将脱水器工作压力提高到0.25 MPa,脱水温度提高到60℃,破乳剂加药量控制在230kg/d以及合理控制收油量。经过现场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油 破乳脱水 回收处理工艺 改善措施 头台油田
下载PDF
油田水结垢预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28
14
作者 蒋伟 郑云萍 +1 位作者 司先锋 张川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5-18,共4页
目前在油气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外界环境变化及不相溶水的混合,致使油气田容易产生无机垢,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在对油气田结垢机理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针对碳酸盐、硫酸盐垢及混合垢提出的基本原理、预测模型及适... 目前在油气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外界环境变化及不相溶水的混合,致使油气田容易产生无机垢,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在对油气田结垢机理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针对碳酸盐、硫酸盐垢及混合垢提出的基本原理、预测模型及适用范围,同时也指出了各种预测方法优缺点。最后,指出了结垢预测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水 结垢 机理预测 模型展望 综述
下载PDF
非达西流动条件下有限导流垂直裂缝气井IPR曲线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健 张英芝 +1 位作者 丁一萍 王晓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4-56,共3页
IPR曲线能够简洁地反映井底流压和井产量之间的关系,是油气井生产系统优化重要依据之一。首先导出表观渗透率,然后通过求解气体拟稳态渗流方程得到包含非达西流动效应的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IPR方程。已知裂缝参数、流体物性及地层参数情... IPR曲线能够简洁地反映井底流压和井产量之间的关系,是油气井生产系统优化重要依据之一。首先导出表观渗透率,然后通过求解气体拟稳态渗流方程得到包含非达西流动效应的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IPR方程。已知裂缝参数、流体物性及地层参数情况下,通过所得到的方程可以计算出IPR方程曲线。研究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气井压裂优化设计和压裂气井的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流动 有限导流垂直裂缝 IPR曲线 产能预测 水力压裂
下载PDF
朝阳沟油田储气库注采井油管尺寸优选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景芹 朱振锐 +1 位作者 高纯良 马品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2,155,共3页
以朝阳沟油田储气库中储层条件中等的井为例,运用节点分析方法,考虑气井产能、压降损失、携液及抗冲蚀能力等因素,优选出合理的油管管径。研究结果表明:注采能力随着油管直径和井口压力增大而增大;压力损失随着注采气量的增大而增大,但... 以朝阳沟油田储气库中储层条件中等的井为例,运用节点分析方法,考虑气井产能、压降损失、携液及抗冲蚀能力等因素,优选出合理的油管管径。研究结果表明:注采能力随着油管直径和井口压力增大而增大;压力损失随着注采气量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油管内径的增大而减小;油管的抗冲蚀能力随内径和井口流压的增大而增大。储气库注采井选用63.5 mm油管较为合理,可同时避免冲蚀和井底积液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注采井 油管尺寸优选 朝阳沟油田
下载PDF
大庆长垣YP 1超长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尹洪军 杨春城 +2 位作者 唐鹏飞 顾明勇 付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1,154,共4页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薄互层特低孔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采用直井压裂无法满足经济开发需要,需开展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建立并求解了非均质储层超长水平井分段压裂数值模型,给出了非均质储层的裂缝参数优化曲线,并对YP1超长水平井进行了裂...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薄互层特低孔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采用直井压裂无法满足经济开发需要,需开展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建立并求解了非均质储层超长水平井分段压裂数值模型,给出了非均质储层的裂缝参数优化曲线,并对YP1超长水平井进行了裂缝参数优化设计,形成了非均质储层超长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技术。YP1井经压裂改造,生产360 d后日产油仍稳定在16.8 m3/d,流压下降缓慢,增油效果明显。现场应用表明,超长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大庆长垣扶余油层薄互层特低孔渗储层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P1超长水平井 分段压裂 非均质 优化设计 大庆长垣
下载PDF
脉冲试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万新德 吴逸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6-69,共4页
简述了脉冲试井的基本原理和资料录取过程,通过实测资料给出了脉冲试井在判断油水井连通、压力传导方向、断层性质、渗透率分布状况等方面的应用,为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脉冲试井 压力传导 应用 评价 萨北开发区
下载PDF
广义S增长曲线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祖友 朱义东 +2 位作者 李玉林 杨白书 荣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3-54,57,共3页
通过对目前普遍采用的6种S增长曲线指标量增长率变化特征的分析,得到能够代表这6种增长曲线的广义S增长模型及增长曲线,建立了油田年产量、累计产量预测模型,并通过非线性回归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实例分析表明,所推导出的年产量、累... 通过对目前普遍采用的6种S增长曲线指标量增长率变化特征的分析,得到能够代表这6种增长曲线的广义S增长模型及增长曲线,建立了油田年产量、累计产量预测模型,并通过非线性回归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实例分析表明,所推导出的年产量、累计产量模型对实际油田预测结果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S增长曲线 产量预测 油田开发 应用
下载PDF
加强单砂体管理改善敖包塔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淑红 张广伟 刘海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5-57,109,共4页
通过敖包塔油田注水开发调整研究,深入开展单砂体储量分类管理工作,针对油田开发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适合该油田开发特点的“全方位、多层次、分阶段”、“三位一体”的注水开发调整对策,见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油田的做法对于同类油... 通过敖包塔油田注水开发调整研究,深入开展单砂体储量分类管理工作,针对油田开发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适合该油田开发特点的“全方位、多层次、分阶段”、“三位一体”的注水开发调整对策,见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油田的做法对于同类油田的开发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砂体管理 改善开发效果 注水调整 产能接替 敖包塔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