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东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剂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梁伟 孙源秀 +3 位作者 赵修太 芦玉花 尚跃强 苏金长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1,共4页
聚合物驱采出污水由于残余聚合物的影响,处理难度很大。通过室内热化学沉降实验,优选出了高效复配型絮凝剂,评价了不同聚合物降解剂降低HPAM溶液黏度性能,确定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剂的优化配方为:100 mg/L聚合氯化铝铁+100 mg/L改性... 聚合物驱采出污水由于残余聚合物的影响,处理难度很大。通过室内热化学沉降实验,优选出了高效复配型絮凝剂,评价了不同聚合物降解剂降低HPAM溶液黏度性能,确定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剂的优化配方为:100 mg/L聚合氯化铝铁+100 mg/L改性聚合氯化铝+6 mg/L对苯二酚+8 mg/L过硫酸钾+6 mg/L亚硫酸铁。经过该处理剂处理后,孤东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污水的含油量下降97.26%,透光率从28.6%上升至90.5%,水相黏度从1.8 mPa.s降至1.0 mPa.s,达到了油田回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采出污水 絮凝剂 聚合物降解剂 协同效应 污水处理
下载PDF
韵律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及驱油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定军 刘冲 +3 位作者 李文红 雷霄 李英蕾 刘双琪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39-142,9-10,共4页
在实际油藏构造基础上,通过建立机理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油层网格的剩余油饱和度及最终采出程度。并以此反映不同韵律地层条件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及驱油效率情况,从而总结出韵律对底水油藏剩余油及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韵律 数值模拟 剩余油 驱油效率 采出程度
下载PDF
变黏酸破胶性能的实验评价
3
作者 吴媛媛 何友民 +1 位作者 张贺举 王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变黏酸是近年来用于大井段、多层系、非均质性强储层改造的新型转向酸液体系,酸化施工结束后,为了快速投产以及避免残酸对储层的二次伤害,要求变黏酸必须快速完全破胶。变黏酸残酸的破胶性能,直接关系到酸液的返排以及酸化改造效果... 变黏酸是近年来用于大井段、多层系、非均质性强储层改造的新型转向酸液体系,酸化施工结束后,为了快速投产以及避免残酸对储层的二次伤害,要求变黏酸必须快速完全破胶。变黏酸残酸的破胶性能,直接关系到酸液的返排以及酸化改造效果。室内破胶实验表明:在高剪切速率下,变黏酸中的破胶剂能与残酸充分接触,使其能快速、完全地破胶;在低剪切或不剪切的条件下,变黏酸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破胶,除非大幅度提高破胶剂(互溶剂或原油)的比例,否则很难达到标准规定的破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黏酸 破胶 性能 实验评价
下载PDF
高纯气体乙烷及丙烷裂解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英超 靳永斌 +3 位作者 税蕾蕾 黄合庭 程子翔 王长江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3期311-315,共5页
为了探讨烃类气体的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的反应机理,为油气勘探的动力学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先进的金管高压封闭体系方法,开展高纯乙烷(C2H6)和丙烷(C3H8)气体恒压条件下的热模拟实验,对不同时间点生... 为了探讨烃类气体的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的反应机理,为油气勘探的动力学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先进的金管高压封闭体系方法,开展高纯乙烷(C2H6)和丙烷(C3H8)气体恒压条件下的热模拟实验,对不同时间点生成的气体进行了组分、碳同位素定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甲烷的产率随着温度上升不断增加,且在520℃后表现出快速增加趋势,丁烷与戊烷在520℃表现为最高值;高纯乙烷和丙烷样品的碳同位素具有随温度升高而变重的趋势。研究认为,高纯气体样品在恒压热模拟过程中裂解与聚合反应同时发生,且总体上分子量大的化合物比分子量小的稳定性差,各化合物的异构体的绝对量相对于正构体比例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气体 生烃动力学 碳同位素 封闭体系 模拟实验
下载PDF
生物礁油气藏近源成藏模式及其对勘探的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吕俏凤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8,共8页
近源成藏(近地生成就地储集)是生物礁油气藏的主要成藏模式,生物礁可构成有利储集空间,其上下左右相邻地层的泥页岩或碳酸盐岩作为其优质烃源岩和盖层。根据烃源岩与礁的相对位置及其组合关系,可将生物礁近源成藏模式划分为单源生烃型... 近源成藏(近地生成就地储集)是生物礁油气藏的主要成藏模式,生物礁可构成有利储集空间,其上下左右相邻地层的泥页岩或碳酸盐岩作为其优质烃源岩和盖层。根据烃源岩与礁的相对位置及其组合关系,可将生物礁近源成藏模式划分为单源生烃型和多源生烃型两大类,共6种类型。单源生烃型只含一套烃源岩,包括盖生型、侧生型和下生型3种类型;多源生烃型包含两套及两套以上烃源岩,目前只发现侧生-盖生型、侧生-顶生型和上下共生型3种类型。分析了烃源与储层配置关系对生物礁油气藏勘探的影响,认为只有礁体周围的地层具备良好的烃源条件和盖层条件时,才有利于生物礁的成藏,生物礁远源成藏是非常少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油气藏 成藏模式 近源成藏 成藏条件
下载PDF
裂缝型底水油藏试井解释实例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定军 刘冲 +1 位作者 雷霄 李文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53-55,共3页
在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对试井数据进行解释,不但可以获取油藏地层压力及生产井产能资料;而且通过进一步试井分析还可以了解井筒附近地层是否存在污染、地层能量补给情况、含水率上升情况及井间干扰等更深层的地层信息。介绍了试井解释过... 在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对试井数据进行解释,不但可以获取油藏地层压力及生产井产能资料;而且通过进一步试井分析还可以了解井筒附近地层是否存在污染、地层能量补给情况、含水率上升情况及井间干扰等更深层的地层信息。介绍了试井解释过程中的常用参数推导、裂缝及双孔介质存在时的经典双对数曲线形态,重点对实际生产井采用裂缝加双孔介质模型进行了试井解释,结果显示双对数曲线拟合良好,因此认为试井解释合理,解释结果可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解释 压力恢复 压力导数 双对数 底水油藏 裂缝
下载PDF
马达班湾盆地某区块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英超 孙作兴 李景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缅甸马达班湾盆地位于油气富集的弧后走滑拉张盆地构造位置,寻找有利储层成为该区油气勘探取得成功的关键。运用岩石薄片等岩矿分析技术对缅甸马达班湾盆地某区块上新统砂岩储层岩石矿物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研究区砂岩... 缅甸马达班湾盆地位于油气富集的弧后走滑拉张盆地构造位置,寻找有利储层成为该区油气勘探取得成功的关键。运用岩石薄片等岩矿分析技术对缅甸马达班湾盆地某区块上新统砂岩储层岩石矿物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研究区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多为中等成熟,总体上,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对储层储集物性的影响均较小,工区南部主要为压实作用影响了储集层储积物性,因整体上破坏成岩作用对孔隙度减少的影响程度较小,故该区上新统具备形成油气储层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达班湾盆地 上新统 岩石薄片 储层砂岩 岩石学特征 成岩作用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沉积微相特征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道军 王亚辉 +3 位作者 王振峰 左倩媚 何卫军 赵鹏肖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4-1121,共8页
/中央峡谷位于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是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迄今为止,对于峡谷的成因及沉积微相的认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近来,峡谷内又新增了多口钻井,系统的分析总结峡谷的充填期次、沉积微相的划分... /中央峡谷位于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是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迄今为止,对于峡谷的成因及沉积微相的认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近来,峡谷内又新增了多口钻井,系统的分析总结峡谷的充填期次、沉积微相的划分及骨架砂体的展布意义重大,将直接影响到峡谷下一步的勘探部署。因此,本文以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矿特征、粒度分析、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测井相等的分析,再结合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综合分析了地震剖面、均方根振幅属性、多种切片技术等地震相特征,根据从点到面的研究思路对黄流组时期(S40-S10)中央峡谷发育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精细研究,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为大型侵蚀型水道,具有曲流水道特征,类似陆上曲流河沉积,发育点砂坝、天然堤复合体、泥质水道等沉积微相;综合构造背景、古地貌及古地貌与平面沉积相叠合图的研究表明,点砂坝主要发育于峡谷古地形的弯曲处,系水道不断迁移摆动而形成的侧向加积体,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叠瓦状前积型特征,岩性为块状细砂岩夹薄层泥岩,测井曲线GR呈中一高幅箱形夹薄层低幅齿形,为正旋回沉积特征。点砂坝规模不等,面积约8~20.5k㎡;天然堤复合体范围较窄,这可能受峡谷壁的限制作用影响。已钻井也证实,点砂坝作为峡谷水道的骨架砂体,储层物性好,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中央峡谷 沉积微相 点砂坝
下载PDF
乌石凹陷流沙港组成岩作用及其孔隙演化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冲 朱定军 +1 位作者 苏文辉 陈金定 《地质与资源》 CAS 2013年第5期426-430,共5页
通过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镜煤等多种实验手段对乌石凹陷流沙港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做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乌石凹陷流沙港组二段、三段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少量长石石英砂岩,粒级分选中等偏差.砂岩的成岩强... 通过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镜煤等多种实验手段对乌石凹陷流沙港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做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乌石凹陷流沙港组二段、三段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少量长石石英砂岩,粒级分选中等偏差.砂岩的成岩强度均已达到中成岩阶段A期.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减少原生粒间孔隙,溶蚀作用产生大量的次生溶孔,改善储集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石凹陷 流沙港组 成岩作用 成岩阶段 孔隙演化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乐东区强制海退体系域及其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锐 孙作兴 王英超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9-1164,共6页
莺歌海盆地乐东区中—浅层广泛发育强制海退体系域,通过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强制海退体系域发育于浅水沉积环境,剖面上表现为沉积楔沿陆坡下倾方向向盆地进积,平面上则表现为滨线近于平行的方式依次向盆地中心... 莺歌海盆地乐东区中—浅层广泛发育强制海退体系域,通过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强制海退体系域发育于浅水沉积环境,剖面上表现为沉积楔沿陆坡下倾方向向盆地进积,平面上则表现为滨线近于平行的方式依次向盆地中心迁移。优质储层类型主要包括滨岸砂坝、水道砂和浊积砂。乐东凹陷内强制海退体系域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藏的良好储层条件,对于该地区的滚动勘探、开发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强制海退 低位前积体 储层类型 滨岸砂坝 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钻井液用处理剂在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耀元 王东超 周广巍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1期18-19,共2页
钻井液视为钻井的血液,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乎到钻井的安全及对储层的保护。钻井液由各种处理剂组成,不同的钻井液体系亦加入了不同的处理剂,在开钻一口井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层段岩性,会选择不同的钻井液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了安全、优质... 钻井液视为钻井的血液,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乎到钻井的安全及对储层的保护。钻井液由各种处理剂组成,不同的钻井液体系亦加入了不同的处理剂,在开钻一口井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层段岩性,会选择不同的钻井液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了安全、优质、快速地打开目的层段,寻找油气的发现。然而,因选择不正确的钻井液体系或钻井液性能出现质量问题时,可能会"枪毙"储层,无法发现油气;严重的话可能造成钻井事故的频频发生,甚至直接造成油井报废。本文将由处理剂的质量检测入手,分析其的相关性能指标对钻井液的影响,且通过对处理剂产品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处理剂 质量检测 实验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