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技术在渤海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蔡冬梅 程耀清 杜娟 《物探装备》 2013年第4期259-261,共3页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多学科交叉合作已经成为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为勘探开发研究与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浸入式的、多学科协同工作与决策的环境,帮助研究人员实现虚拟现实地质综合研...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多学科交叉合作已经成为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为勘探开发研究与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浸入式的、多学科协同工作与决策的环境,帮助研究人员实现虚拟现实地质综合研究。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重点论述了在渤海油田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行性。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三维可视化中心,提高了勘探开发研究的工作效率和研究水平,使渤海油田科研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勘探开发 井位优化与调整 实时随钻
下载PDF
渤海Z油田开发阶段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海峰 张效楠 +2 位作者 明君 黄凯 张建民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60-62,7,共3页
渤海油田某区块以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主要目的层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占了很大比例,针对其储层厚度薄、连续性差及横向变化快,从而造成储层预测困难大的情况,以该区Z油田为例,在总结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对储层预测地球... 渤海油田某区块以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主要目的层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占了很大比例,针对其储层厚度薄、连续性差及横向变化快,从而造成储层预测困难大的情况,以该区Z油田为例,在总结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对储层预测地球物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形成了适合该油田乃至该区河流相开发阶段储层预测研究的技术组合。这些技术的应用使Z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已得到数口井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渤海油田 地震属性
下载PDF
渤海油田储层测压作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军 穆朋飞 +1 位作者 郝仲田 刘含阳 《石油规划设计》 2014年第3期11-14,48,共4页
测前设计是电缆地层测试前的重要环节,测前设计的方案直接影响测压质量及效果。针对EFDT(增强型储层动态测试仪)在渤海油田沙河街组测压成功率低的现状,分析了造成EFDT测压失败的因素。以渤海油田沙河街组36口井733个测压点数据为基础,... 测前设计是电缆地层测试前的重要环节,测前设计的方案直接影响测压质量及效果。针对EFDT(增强型储层动态测试仪)在渤海油田沙河街组测压成功率低的现状,分析了造成EFDT测压失败的因素。以渤海油田沙河街组36口井733个测压点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测井参数(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和声波时差)与测压成败的关系,阐述了测压作业测前设计的优化方法——主成分交会图版法,并应用该方法对未参与建模的10口井沙河街地层的210个测压点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符合率达81%,若运用主成分交会图版法进行测前设计,则测压成功率可提高18%,且不会漏掉有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EFDT 测前设计 直方图 交会图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以渤海A油田新近系低阻油层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培春 吕洪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针对渤海A油田新近系低阻油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毛管压力资料并由J函数计算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的方法。利用本文方法,成功地解决了A油田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的难题,也为今后其它类似油田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的定量解释... 针对渤海A油田新近系低阻油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毛管压力资料并由J函数计算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的方法。利用本文方法,成功地解决了A油田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的难题,也为今后其它类似油田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的定量解释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含水饱和度 毛管压力 J函数 渤海A油田 新近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水平井挖潜研究——以渤海XX油田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宗宾 张汶 +1 位作者 马奎前 刘英宪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15-119,8-9,共5页
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储层自身非均质性而导致水淹状况复杂,油层的水淹特征直接控制剩余油的分布,尤其是在海上稠油油田合注合采的情况下,油层水淹程度的不同而导致开发效果变差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认识水驱条件下剩余油分布模... 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储层自身非均质性而导致水淹状况复杂,油层的水淹特征直接控制剩余油的分布,尤其是在海上稠油油田合注合采的情况下,油层水淹程度的不同而导致开发效果变差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认识水驱条件下剩余油分布模式以及进行有效的调整挖潜策略研究是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必要手段。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入手,结合取心井、加密调整井、生产测试等资料总结了多层合采下不同类型砂岩的水淹规律,在此基础上描述了合采条件下层间、层内及平面剩余油的分布特征。针对剩余油的分布模式,提出了利用水平井进行调整挖潜的策略以解决开发矛盾。结果表明,利用水平井优选潜力层位进行开发,可有效控制生产含水,提高油田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并为海上类似油田的调整挖潜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非均质性 水淹规律 剩余油分布 水平井挖潜
下载PDF
渤海L油田小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申春生 罗宪波 +3 位作者 孟鹏 汪巍 王海更 徐中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97-100,共4页
渤海L油田属于目的层段地震资料品质差、含油井段长、对比标志层少的河流相油田,小层对比存在较大难度。采用"三步法"多信息小层对比技术对长含油井段逐级进行了细分对比,将L油田地层划分到小层单元;经现场动态资料验证,该方... 渤海L油田属于目的层段地震资料品质差、含油井段长、对比标志层少的河流相油田,小层对比存在较大难度。采用"三步法"多信息小层对比技术对长含油井段逐级进行了细分对比,将L油田地层划分到小层单元;经现场动态资料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小层划分与对比的多解性,增加小层对比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L油田 河流相 标志层 “三步法”多信息综合小层对比
下载PDF
渤海砂岩油田岩石压缩系数经验公式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东东 戴卫华 +4 位作者 张迎春 罗宪波 权勃 邱婷 耿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7-319,共3页
渤海11个砂岩油田实测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岩石压缩系数对原始地层压力与孔隙度均有较强的敏感性,岩石压缩系数与原始地层压力呈幂函数关系,与孔隙度呈指数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适合渤海砂岩油田的岩石压缩系数经验公式,利用... 渤海11个砂岩油田实测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岩石压缩系数对原始地层压力与孔隙度均有较强的敏感性,岩石压缩系数与原始地层压力呈幂函数关系,与孔隙度呈指数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适合渤海砂岩油田的岩石压缩系数经验公式,利用BH-12油田实际测试数据进行验证,本文建立的经验公式的计算误差远小于Hall方法及Newmen方法的计算误差,说明了新建公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砂岩油田 岩石压缩系数 经验公式 地层压力 孔隙度
下载PDF
渤海油田聚合物驱储层吸水剖面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耿娜 杨东东 +2 位作者 刘小鸿 缪飞飞 邱婷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27-130,1,共4页
聚合物驱(以下简称"聚驱")过程中,吸水剖面的变化直接反映聚驱的效果,而聚驱中低渗透层吸水剖面的变化则能直观地表现储层的进一步动用情况。通过对渤海油田聚驱吸水剖面的统计分析,发现聚驱后吸水剖面的变化特征为:绝大多数... 聚合物驱(以下简称"聚驱")过程中,吸水剖面的变化直接反映聚驱的效果,而聚驱中低渗透层吸水剖面的变化则能直观地表现储层的进一步动用情况。通过对渤海油田聚驱吸水剖面的统计分析,发现聚驱后吸水剖面的变化特征为:绝大多数井聚驱后,纵向上层间的吸水剖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中低渗透层吸水量增加;还有一部分井纵向上吸水剖面没有被改善,反而高渗透层吸水量增加,中低渗透层不吸水;同时,高渗透层的吸水量总体上要大于中低渗透层吸水量之和,这对聚驱不利。研究后得出,纵向上储层的地层系数级差对聚驱改善吸水剖面效果影响较大;当地层系数级差合适时,中低渗透层的吸水剖面会随着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而后再增加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地层系数级差过大对聚驱不利,若地层系数级差过大,则应先进行深部调剖而后再考虑聚驱;对于聚驱后吸水剖面发生明显好转的井,应着重关注聚驱中低渗透层吸水剖面随着聚合物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变化规律,在其相对吸水量下降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分层注聚)来加强聚驱整体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吸水剖面 影响因素 渤海油田
下载PDF
渤海边际油气田开发随钻管理实践——以BZ3-2油田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伟 谭吕 +1 位作者 黄凯 许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0-253,共4页
以BZ3-2油田为例,分析了渤海边际油气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加强随钻管理在BZ3-2油田开发方案实施中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可为类似油气田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渤海 边际油气田 随钻管理 成效与经验 BZ3-2油田
下载PDF
渤海海域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方法——以XX油田深层生屑云岩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建民 赵春明 +2 位作者 马奎前 杨庆红 柴世超 《海洋石油》 CAS 2010年第4期32-38,共7页
针对海上碳酸盐岩油田开发难点及面临的挑战,以XX油田深层碳酸盐岩油藏的ODP实施为例,提出了深层生屑云岩储层预测方法。通过古地貌及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综合研究,建立深层碳酸盐岩油藏、窄薄储层的配套研究技术,并在该技术的指导下成功... 针对海上碳酸盐岩油田开发难点及面临的挑战,以XX油田深层碳酸盐岩油藏的ODP实施为例,提出了深层生屑云岩储层预测方法。通过古地貌及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综合研究,建立深层碳酸盐岩油藏、窄薄储层的配套研究技术,并在该技术的指导下成功完成对XX深层碳酸盐岩油田的储层预测。实践证明该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指导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对于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湖湘碳酸盐岩 古地貌 开发技术
下载PDF
渤海海域南堡35-2油田成藏模式分析及开发潜力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拴豹 谢岳 +4 位作者 汪跃 全洪慧 刘彦成 张雷 甘立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58-163,共6页
南堡35-2油田空间流体性质变化规律表明,油田断层长期处于活动状态,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结合油田含油区块空间分布特征,对明化镇组油源断层进行了综合识别。从明化镇组油源断层的识别出发,分析认为南堡35-2油田属于"... 南堡35-2油田空间流体性质变化规律表明,油田断层长期处于活动状态,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结合油田含油区块空间分布特征,对明化镇组油源断层进行了综合识别。从明化镇组油源断层的识别出发,分析认为南堡35-2油田属于"网毯式"油气成藏模式;边界大断层、区域不整合面为深层"油源网",断至馆陶组顶部的次生断层为浅层明化镇的油气"聚集网";而馆陶组大套砂砾岩体作为临时仓储层连接深层油源网、浅层聚集网,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充当"毯"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从馆陶组录井油气显示异常,同时结合其成藏阶段性分析,认为在馆陶组顶部南、北高点存在规模性油气聚集的可能性较大,具有增加近300×104t石油地质储量的潜力,为该油田增储上产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油源断层 “网毯式”油气成藏模式 仓储层 油气显示 增储上产
下载PDF
渤海浅层油田储层预测研究——以B2油田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涛 苏进昌 +2 位作者 高磊 王军 李宾 《海洋石油》 CAS 2011年第3期23-26,88,共5页
针对新近系明化镇组的油田地层较浅、地层反射结构相对简单的地质特点,如何充分挖掘地震资料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并加以综合分析和利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对于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性预测的需求。通过一个储层预测实例表明,利用地震属性综合分... 针对新近系明化镇组的油田地层较浅、地层反射结构相对简单的地质特点,如何充分挖掘地震资料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并加以综合分析和利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对于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性预测的需求。通过一个储层预测实例表明,利用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沉积相划分、储层预测、含油气判别等方面的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油田 沉积相 地震属性 反演 频率衰减 含油气性
下载PDF
渤海油田LD构造研究
13
作者 蔡冬梅 程耀清 杜娟 《化工管理》 2013年第14期64-64,共1页
针对LD构造进行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解释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物探手段。结合以往勘探成果及周边钻井成果对主要目的层东营组地层的储盖组合、油气运移等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为构造实施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地震属性 三维可视化 浊积体
下载PDF
渤海辽东湾海域旅大4油田滚动调整研究与实践
14
作者 刘玉娟 张彩旗 陈建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75-77,共3页
旅大4油田多年开发生产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根据海上油田调整高风险高投入及本油田自身规模不大的特点,在生产中贯彻滚动调整思路。油田先后经历三化调整:探边、应用地震属性评价潜力砂体;提高井网控制程度;完善注采井网、应用水平... 旅大4油田多年开发生产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根据海上油田调整高风险高投入及本油田自身规模不大的特点,在生产中贯彻滚动调整思路。油田先后经历三化调整:探边、应用地震属性评价潜力砂体;提高井网控制程度;完善注采井网、应用水平井同井抽注技术。通过滚动调整,油田产量稳中有升,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滚动调整 地震属性 水平井同井抽注
下载PDF
混积岩分类命名体系探讨及对混积岩储层评价的启示——以渤海海域混积岩研究为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叶茂松 解习农 +3 位作者 徐长贵 杜晓峰 宋章强 杜学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8-1131,共14页
混积岩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岩石组合类型。然而长期以来,对混积岩的岩石学分类与命名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且尚未有统一的分类体系与命名规则。本文结合渤海海域混积岩岩石薄片组分鉴定、岩石储层物性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并与相关文献结合,... 混积岩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岩石组合类型。然而长期以来,对混积岩的岩石学分类与命名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且尚未有统一的分类体系与命名规则。本文结合渤海海域混积岩岩石薄片组分鉴定、岩石储层物性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并与相关文献结合,最终确立以陆源碎屑物、生物成因碳酸盐颗粒、化学沉淀碳酸盐为三组分端元的一套新的混积岩岩性分类体系,并将混积岩分为4大类、16亚类。通过讨论混积岩混积层系及混积岩组构界定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混积岩定义。利用新的岩石学分类方案,可为储层评价研究提供指导。以渤海海域为例,建立起研究区不同岩性相与储层物性的对应关系,并在岩性分类体系中划分出差储层、中等储层及优质储层三个储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 分类命名 混积层系 陆源碎屑下限值 岩性相 储层物性
下载PDF
高渗透稀油强边水油藏开发技术政策优化——以春光油田排2油藏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健 张言辉 宫汝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86,116-117,共5页
春光油田排2油藏具有孔隙度大、渗透率高、原油粘度低和边水能量充足的特点,该油藏无水采收率高,地层压力基本稳定,但边部油井见水后含水率上升迅速,边水推进不均匀,使得局部油井过早水淹。为此,研究了该油藏的边水运动规律。结果表明,... 春光油田排2油藏具有孔隙度大、渗透率高、原油粘度低和边水能量充足的特点,该油藏无水采收率高,地层压力基本稳定,但边部油井见水后含水率上升迅速,边水推进不均匀,使得局部油井过早水淹。为此,研究了该油藏的边水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边水推进速度与采油速度成正比,单井含水开发时间与等效产液量成反比。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油藏开发技术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单井含水率为90%时关井,可以在保证较高产油量的同时,大幅度减小累积产水量,油藏生产压差为0.3~0.4MPa可获得较大的净现值,构造低部位井排小压差生产,高部位井排根据采油速度适当放大压差生产,可以减缓边水局部突进,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边水驱 稀油 开发特点 关井时机 生产压差
下载PDF
基于射线追踪的CMP相干速度反演技术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东红 姚以泰 +2 位作者 陈树亮 王建立 张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2-397,共6页
利用钻、测井资料对地震层位进行标定,或者确定地震层位的深度,以及将地震等t0图转换成深度构造图,均需要进行时深转换。时深转换的精度取决于速度的精度。通常使用H-T函数法、井间简单数学插值法和DMO速度场法,获取时深转换的速度场,... 利用钻、测井资料对地震层位进行标定,或者确定地震层位的深度,以及将地震等t0图转换成深度构造图,均需要进行时深转换。时深转换的精度取决于速度的精度。通常使用H-T函数法、井间简单数学插值法和DMO速度场法,获取时深转换的速度场,但是由此获得的速度精度均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本文基于射线追踪的CMP相干速度反演技术获取的速度场,在渤海油田JZ251地区取得了成功。CMP相干反演的速度误差分析表明,此类误差是一种全区比较稳定的误差,可以通过相应的校正得到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O 层速度 变速成图 反演 射线追踪 模型正演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投产初期产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罗宪波 赵春明 刘英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0-633,共4页
近年来渤海海域新投产的几个稠油油田,初期产能与整体开发方案(ODP)设计值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合理确定油气井的产能,经济有效地开发好海上油田,已迫在眉睫。文中以海上某稠油油田为例,通过对油田投产初期产能再评价,对比投产初期与ODP阶... 近年来渤海海域新投产的几个稠油油田,初期产能与整体开发方案(ODP)设计值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合理确定油气井的产能,经济有效地开发好海上油田,已迫在眉睫。文中以海上某稠油油田为例,通过对油田投产初期产能再评价,对比投产初期与ODP阶段产能的差异,剖析了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生产压差、表皮系数、层间干扰及DST测试时间等因素对产能评价的影响,研究成果对在建设的油田产能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田 产能 比采油指数 影响因素 评价方法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裂缝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岚 霍春亮 +1 位作者 赵春明 吕坐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5,111,共4页
针对渤海湾盆地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裂缝型油气藏的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分布规律的复杂性和多级性,以及较难开发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古潜山岩性分布特征、储集空间分类及裂缝发育状况,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多学... 针对渤海湾盆地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裂缝型油气藏的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分布规律的复杂性和多级性,以及较难开发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古潜山岩性分布特征、储集空间分类及裂缝发育状况,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多学科资料,进行单井常规测井和成像资料的对比标定,对古潜山岩性进行识别,并根据储层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将储层自上而下分为残积带、风化壳、缝洞裂缝带、内幕斜交高角度裂缝带和致密结晶带,重点对储层裂缝发育区和裂缝发育方向进行描述和预测;进而建立了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裂缝三维地质模型,落实了研究区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及分布规律,提出高效合理的开发方案。实钻开发井表明,建立的潜山裂缝地质模型较好地预测了储层裂缝发育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界 变质岩 潜山 裂缝 地质建模 锦州南油田
下载PDF
墙角型陡坡带岩性圈闭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以渤海湾盆地石南陡坡带中段BZ3区古近系东营组为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波 徐长贵 牛成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442,共9页
BZ3区西部陡坡带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中段,构造上处于石臼坨凸起与凸起倾没端相交的夹角地带,石南一号断裂和石南二号断裂在此处相交,形成由多个复杂断阶所组成的复式墙角型陡坡坡折带。通过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认为,BZ3... BZ3区西部陡坡带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中段,构造上处于石臼坨凸起与凸起倾没端相交的夹角地带,石南一号断裂和石南二号断裂在此处相交,形成由多个复杂断阶所组成的复式墙角型陡坡坡折带。通过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认为,BZ3区东营组东二下亚段发育3个4~5级基准面旋回,每个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半旋回的下部和下降半旋回均控制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发育。根据墙角型断裂坡折的形成机制和构造演化特征分析,认为其古构造背景有利,在东二下亚段沉积时期为该区水系汇聚区,以石臼坨凸起为物源,沿边界断层下降盘发育多期辫状河三角洲,并综合地震相、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等手段刻画了砂体边界。研究表明,第1、2个基准面旋回砂体发育,且呈扇形向西南方向尖灭,形成侧向尖灭型岩性圈闭,且每期旋回形成的岩性圈闭面积较大、叠合性好。该圈闭依附于边界断层,面向渤中西次洼,背靠石臼坨凸起,烃源岩、运移和储盖组合等成藏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勘探价值,是渤中凹陷岩性圈闭勘探比较现实的目标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角型陡坡带 高精度层序地层 岩性圈闭 东营组 渤中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