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氢产业链安全风险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哲 吴倩 +4 位作者 马梦白 刘欢 单广斌 王世强 于安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发展大规模绿氢产业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选择。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绿氢,将规模性替代化石能源制氢,有效降低能源生产消费过程碳排放,支撑构筑新型能源体系。绿氢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绿氢制取、中游绿氢储运... 发展大规模绿氢产业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选择。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绿氢,将规模性替代化石能源制氢,有效降低能源生产消费过程碳排放,支撑构筑新型能源体系。绿氢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绿氢制取、中游绿氢储运和下游绿氢应用。通过分析绿氢制取、储存、运输及应用过程的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绿氢生产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基于系统安全及保护层安全防护理念,从技术、标准、政策法规、创新平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建议,为筑牢大规模绿氢利用安全基础,保障绿氢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氢 电解水 氢气管道 氢脆 安全 风险防控
下载PDF
风险容忍度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高雪琦 王昭华 于菲菲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识别不安全状态下风险容忍度关键影响因素,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概率,研究建立风险容忍度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李克特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相关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变量交互作用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识别关键指标并... 为识别不安全状态下风险容忍度关键影响因素,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概率,研究建立风险容忍度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李克特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相关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变量交互作用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识别关键指标并挖掘指标体系中决策层与风险容忍度的关联关系。结果显示:员工心理和工作性质与风险容忍度相关性显著,对不安全行为发生概率影响较大;生理因素、心理状态、工作性质、安全文化和外部环境与风险容忍度正向关联,关键决策层指标分别为员工体力、员工情绪、工作强度、作业过程监督和行业标准;个人安全素质和安全资源与风险容忍度负向关联,关键决策层指标分别为安全技能水平和现场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全状态 风险容忍度 员工不安全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CCUS工程中二氧化碳输送管道的HALOPA分析研究
3
作者 吴策宇 张武涛 +1 位作者 刘天杰 王一昊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24年第2期59-65,共7页
由于CO_(2)长距离大规模运输技术刚起步,存在诸如泄漏风险等的挑战。应用复合式风险评估分析方法(HALOPA),采用“HAZOP+LOPA+HSE风险矩阵”的形式,对CCUS项目中CO_(2)输送管道的风险进行辨识与评估,对可能的事故场景与后果进行等级定级... 由于CO_(2)长距离大规模运输技术刚起步,存在诸如泄漏风险等的挑战。应用复合式风险评估分析方法(HALOPA),采用“HAZOP+LOPA+HSE风险矩阵”的形式,对CCUS项目中CO_(2)输送管道的风险进行辨识与评估,对可能的事故场景与后果进行等级定级,根据分析定级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可以降低现有风险等级的防范措施。结果表明:CO_(2)输送管道最主要的风险集中在管线泄漏,未来需重点关注增压泵出口温度、压力以及换热器管程出口温度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技术 自动化安全控制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保护层分析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理的油气储罐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4
作者 陈雅丽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4年第2期12-16,30,共6页
针对油气储罐安全生产风险高及量化表征难、预警及时性难以保证、历史数据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改进EWMA的关键运行参数波动率和历史报警率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方法的油气储罐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技术,有效提升... 针对油气储罐安全生产风险高及量化表征难、预警及时性难以保证、历史数据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改进EWMA的关键运行参数波动率和历史报警率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方法的油气储罐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技术,有效提升了油气储罐安全风险预警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实验表明,提出的油气储罐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技术能够将各关键运行参数实时监测数据及历史数据进行融合利用,并对风险进行合理量化及超前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罐 模糊推理 波动率 报警率 风险预警
下载PDF
实验室危险分级管控及安全水平评估研究
5
作者 张福蕾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近年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实验室安全管理形势严峻,但缺少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是否满足风险管控要求的有效评估方法。通过基于固有危险源的实验室危险分级方法,针对不同危险级别的实验室,策划对应的管理要求、技术措... 近年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实验室安全管理形势严峻,但缺少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是否满足风险管控要求的有效评估方法。通过基于固有危险源的实验室危险分级方法,针对不同危险级别的实验室,策划对应的管理要求、技术措施、人员培训和检查频次要求。为减少人员对于实验室安全水平评估的主观性,综合管理要素评估和安全技术保护措施评估,利用量化评估的方法来定量评估实验室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危险分级 安全管理 技术保护措施 评估矩阵
下载PDF
面向石化厂区安全风险防控的异常场景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6
作者 刘瑾萱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5期16-21,共6页
针对石化厂区安全风险防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分类图像识别算法。为了构建识别模型,首先创建了一个带标签的厂区火灾、烟雾图像数据集用于模型的训练。其次,通过特征提取及分类器模块,实现了对视频监控异常场景的识... 针对石化厂区安全风险防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分类图像识别算法。为了构建识别模型,首先创建了一个带标签的厂区火灾、烟雾图像数据集用于模型的训练。其次,通过特征提取及分类器模块,实现了对视频监控异常场景的识别。此外,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损失函数,以增强异常场景识别能力。该算法采用端到端的网络架构,解决了传统目标检测方法的结构臃肿、计算复杂等问题,减少了模型的复杂程度,弥补了现有视频监控资源利用场景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厂区风险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单分类视频监控图像识别算法在准确率等方面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函数 深度学习 特征提取 单分类算法 危险场景识别 视频监控识别
下载PDF
硝酸铵溶液的爆炸危险性及储运安全条件研究
7
作者 张全 张宏哲 +1 位作者 徐森 黄飞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5,共6页
为确定硝酸铵溶液的爆炸危险性及温度、浓度等储运安全条件,采用克南试验、绝热量热试验、联合国隔板试验及析晶特性试验等研究了热分解和殉爆两种情况下硝酸铵溶液的爆炸危险性及安全控制条件。结果表明:140℃时,硝酸铵溶液含水质量分... 为确定硝酸铵溶液的爆炸危险性及温度、浓度等储运安全条件,采用克南试验、绝热量热试验、联合国隔板试验及析晶特性试验等研究了热分解和殉爆两种情况下硝酸铵溶液的爆炸危险性及安全控制条件。结果表明:140℃时,硝酸铵溶液含水质量分数小于4%,为爆炸物;含水质量分数为4%10%时,则具有爆炸性;含水质量分数大于10%时,不具有爆炸性。硝酸铵质量分数为90%以上时,硝酸铵溶液的起始放热温度在210230℃范围内,T D24最低为151℃。110140℃区间内,高温硝酸铵溶液的冲击波感度与溶液析晶状态有关,大量析晶会发生殉爆。因此,硝酸铵溶液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93%以内;温度上限应控制在140℃以内;温度控制下限应根据硝酸铵溶液的析晶温度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铵溶液 安全温度 安全浓度 克南试验 联合国隔板试验
下载PDF
石化企业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预警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谚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5期39-44,63,共7页
结合石化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化工园区大气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经验,从体系设计思路、风险预警因子、分级预警策略、扩散与溯源模型4方面对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预警体系建设进行探讨,为石化企业开展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预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石化企业 有毒有害气体 环境预警 预警体系 大气环境风险
下载PDF
基于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融合的安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怡安 曹德舜 李娜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5期22-27,共6页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网络走向开放性,亟需推出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两安”融合一体化技术方案。针对信息安全措施与原有的功能安全措施可能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以SIL3安全控制系统为例,首先确定功能安全措施,通过定义系统边界识别出系统...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网络走向开放性,亟需推出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两安”融合一体化技术方案。针对信息安全措施与原有的功能安全措施可能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以SIL3安全控制系统为例,首先确定功能安全措施,通过定义系统边界识别出系统的威胁与脆弱性,得到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最后综合分析两种措施的可同时实现性,提出基于“两安”融合技术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以系统功能安全的可用性为目标和约束,通过考虑信息安全实现迭代优化设计,实现工业系统的“两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 安全控制系统 信息安全 功能安全 “两安”融合
下载PDF
土壤微塑料污染及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微塑料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新污染物,但目前仍缺乏防范其环境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微塑料的土壤污染危害、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主要耦合机制,以及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4类微塑料的土壤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提出... 微塑料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新污染物,但目前仍缺乏防范其环境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微塑料的土壤污染危害、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主要耦合机制,以及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4类微塑料的土壤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提出石油石化企业防范微塑料环境风险应重点关注的3个方面,即行业微塑料污染特征、微塑料-有机物相互作用机制和微生物降解微塑料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污染 微生物降解 石油石化企业 风险防控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的石化装置实时状态评估
11
作者 林扬 杨哲 +3 位作者 袁壮 苟成冬 李传坤 王春利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6,共8页
针对石化装置运行工况数据积累量有限,难以满足装置运行状态传统评估方法数据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的状态评估方法,避免了对装置历史运行数据的依赖。该基于改进TOPSIS的评估方法,首先根据现场专家经验和工艺卡... 针对石化装置运行工况数据积累量有限,难以满足装置运行状态传统评估方法数据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的状态评估方法,避免了对装置历史运行数据的依赖。该基于改进TOPSIS的评估方法,首先根据现场专家经验和工艺卡片过程指标的控制限,确定TOPSIS的正、负理想解;然后根据装置运行参数特点,形成固定值型和固定区间型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估标准。采用该基于改进TOPSIS的评估方法对某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的异常工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可以实现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量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逼近理想解法 石化装置 状态评估 健康指数 催化裂化装置
下载PDF
基于攻击关系树和CVSS的安全仪表系统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12
作者 郭怡安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10期77-82,共6页
安全仪表系统(SIS)是典型的工业控制过程安全保护系统,其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但对SIS的风险量化评估与分析,目前并无系统的解决方案。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一种信息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收集目标系统中单点资产的数字资产信息并与公... 安全仪表系统(SIS)是典型的工业控制过程安全保护系统,其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但对SIS的风险量化评估与分析,目前并无系统的解决方案。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一种信息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收集目标系统中单点资产的数字资产信息并与公开漏洞数据库匹配,利用CVSS取得单点资产安全评价值;再以单点资产为根节点,根据系统单点资产间的物理结构和网络拓扑关系,构建攻击关系树模型;然后进行攻击路径分析,利用贝叶斯网络方法量化攻击发生概率;最后响应于安全评定申请,对检测结果进行风险评级。通过实例计算说明上述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并证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应用该方法可对SIS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寻找系统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实现对SIS信息安全现状的精准把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仪表系统 信息安全评估 攻击关系树 通用漏洞评分系统 贝叶斯网络 风险评级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静如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10期25-32,共8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因动力电池火灾引起的安全事故呈显著增长趋势。总结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和产气特性,电池热失控是在外部条件诱发下电池材料发生了不可逆放热反应,并超过了电池自身的热量导出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产生...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因动力电池火灾引起的安全事故呈显著增长趋势。总结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和产气特性,电池热失控是在外部条件诱发下电池材料发生了不可逆放热反应,并超过了电池自身的热量导出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综述了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电池材料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电池材料是决定电池安全性的根本因素,通过对电池材料的设计、改性和优化可提升电池安全性能。对比了不同电池热管理技术的优缺点,相变材料冷却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冷却方式,但要提高热传导能力。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研究作了展望,未来保障动力电池安全应从电池材料、热管理、安全控制等多个保护层出发,形成系统化的安全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子动力电池 安全 热失控 电池材料 火灾
下载PDF
基于环己酮路线制备ε-己内酯工艺研究进展及工艺安全分析
14
作者 王洪宇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10期1-10,共10页
为进一步推进ε-己内酯合成工业化进程,针对环己酮氧化制备ε-己内酯工艺路线存在的副产物多、燃爆风险高、催化剂稳定性差等问题,系统综述了国内外以环己酮为原料制备ε-己内酯工艺路线的研究进展,并分别阐述了过氧酸氧化法、双氧水氧... 为进一步推进ε-己内酯合成工业化进程,针对环己酮氧化制备ε-己内酯工艺路线存在的副产物多、燃爆风险高、催化剂稳定性差等问题,系统综述了国内外以环己酮为原料制备ε-己内酯工艺路线的研究进展,并分别阐述了过氧酸氧化法、双氧水氧化法、氧气氧化法及生物氧化法在该工艺应用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过氧酸氧化法是当前工业化大规模生产ε-己内酯的方法,但该法存在副产有机酸及燃爆风险;从原子经济性角度考量,过氧化氢及氧气替代过氧酸作为氧化剂是绿色化工的发展方向;研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弥补过氧化氢和氧气氧化能力弱的缺限,是双氧水氧化法及氧气氧化法能否工业化生产的关键,也是ε-己内酯合成领域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 己内酯 BAEYER-VILLIGER氧化 过氧酸 双氧水
下载PDF
基于场景频率的石化装置气体探测覆盖率评估
15
作者 王雅真 凌晓东 +2 位作者 慕云涛 刘迪 张云燕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为解决现有评估方法未能定量分析泄漏场景发生频率在石化过程模块中的分布不均匀性,提出1种基于场景频率的石化装置气体探测覆盖率评估方法,包括典型泄漏场景库构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气体泄漏扩散行为仿真以及基于场景频率的... 为解决现有评估方法未能定量分析泄漏场景发生频率在石化过程模块中的分布不均匀性,提出1种基于场景频率的石化装置气体探测覆盖率评估方法,包括典型泄漏场景库构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气体泄漏扩散行为仿真以及基于场景频率的探测覆盖率计算3个步骤;提出1种定量筛选方法以选择更具代表性的高频泄漏场景,在表征装置泄漏场景特点的同时节约计算资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泄漏场景频率对覆盖率评估计算公式进行升级,案例分析结果显示该计算方法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对气体探测系统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可提高石化装置气体探测覆盖率评估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技术 GDS系统 场景频率 气体扩散仿真 场景探测覆盖率
下载PDF
石化加氢装置典型腐蚀与防护
16
作者 陈文武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79-186,200,共9页
通过典型腐蚀案例和腐蚀介质分布分析,总结了石化加氢装置的腐蚀规律,主要腐蚀类型有:反应流出物系统NH_(4)Cl结晶及垢下腐蚀、NH_(4)HS冲刷腐蚀、HCl露点腐蚀、循环氢脱硫塔和汽提塔湿H_(2)S腐蚀等。明确了加氢装置各类典型腐蚀机理的... 通过典型腐蚀案例和腐蚀介质分布分析,总结了石化加氢装置的腐蚀规律,主要腐蚀类型有:反应流出物系统NH_(4)Cl结晶及垢下腐蚀、NH_(4)HS冲刷腐蚀、HCl露点腐蚀、循环氢脱硫塔和汽提塔湿H_(2)S腐蚀等。明确了加氢装置各类典型腐蚀机理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从设备及管线选材、操作优化和腐蚀监检测等方面提出了腐蚀防护措施,对降低设备、管线腐蚀风险,保证加氢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装置 垢下腐蚀 NH_(4)Cl结晶 NH_(4)HS冲刷腐蚀 湿H_(2)S腐蚀 腐蚀防护
下载PDF
基于8.309μm QCL的硫化氢/甲烷开路式检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李俊 范斌斌 +7 位作者 曾庆杰 张家瑞 马天 翟小伟 郝乐 肖安山 张贺 王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7,共11页
H_(2)S,CH_(4)多组分气体浓度测量技术的研究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基于中红外TDLAS技术,选用中心波长为8.309μ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QCL)为检测光源,搭建30 m长距离的遥测实验系统,使用WMS波长调... H_(2)S,CH_(4)多组分气体浓度测量技术的研究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基于中红外TDLAS技术,选用中心波长为8.309μ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QCL)为检测光源,搭建30 m长距离的遥测实验系统,使用WMS波长调制法对H2S,CH4气体的吸收谱线进行连续调谐与扫描,并对高频正弦载波进行了最优深化调制,实现了H2S,CH4多组分气体的同时测量。实验将H2S与5%体积分数的高浓度水汽进行混合测量,分析并验证了该波段的水汽吸收难以对测量造成交叉干扰的优良特性,并利用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器提高了检测信号的信噪比。通过遥测实验,分析了15 m,30 m不同遥测距离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并利用增加积分时间与计算信噪比的方法,得到了128.75×10^(-9)m的遥测最低限。最后,Allan方差的计算结果表明,当积分时间为183 s,142 s时,系统对H2S,CH4气体的最低检测下限分别为0.593×10^(-9)和1.160×10^(-9)。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中红外波段H2S,CH4多组分气体的高灵敏度、同时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为多组分气体的遥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硫化氢 量子级联激光器 多组分气体遥测
下载PDF
化工过程含氧有机气体化学脱氧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长胜 文松 +2 位作者 赵晋翀 卢方旭 姜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3-912,共10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化工生产装置的不断投产,有更多化工过程产生了含氧有机气体,脱氧以实现其本质安全化处置成为一项重点课题。然而,由于场景多变、组成复杂以及脱氧深度需求不一等因素,脱氧技术发展仍有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作者长期...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化工生产装置的不断投产,有更多化工过程产生了含氧有机气体,脱氧以实现其本质安全化处置成为一项重点课题。然而,由于场景多变、组成复杂以及脱氧深度需求不一等因素,脱氧技术发展仍有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作者长期脱氧技术研究工作经验,概述了当前化工过程含氧有机气体化学脱氧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基于不同场景下的脱氧需求,分析了各类化学脱氧技术适用性及技术竞争力。针对化工生产过程形成的高含氧、大通量、连续化含氧气体脱氧,指出催化脱氧具有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脱氧效果好等特点,在当前实际工业应用中更具竞争力,并从工艺、催化剂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基于当前各化学脱氧方式特点,指出含氧有机气体深度脱氧、高含氧有机气体脱氧以及温和脱氧等技术具有广阔市场需求,是未来脱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含氧气体 化学脱氧技术 工业化
下载PDF
埋地天然气管道泄漏振动信号传播特性研究
19
作者 李俊 张家瑞 +3 位作者 范斌斌 马天 王振 翟小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4,共7页
埋地天然气管道泄漏引起的气流会推动周边土壤产生振动。通过测量加速度可对振动信号在土壤中的衰减进行测量,从而判断有无泄漏。通过模拟埋地管道气体泄漏,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泄漏孔径2、4、6 mm,泄漏压力1.5、2.5、3.5 MPa工况下的... 埋地天然气管道泄漏引起的气流会推动周边土壤产生振动。通过测量加速度可对振动信号在土壤中的衰减进行测量,从而判断有无泄漏。通过模拟埋地管道气体泄漏,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泄漏孔径2、4、6 mm,泄漏压力1.5、2.5、3.5 MPa工况下的加速度信号,分析了不同泄漏压力条件下的加速度信号在不同土壤介质的传播特性。结合ABAQUS软件对不同土壤介质的加速度衰减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信号在土壤中呈指数衰减特性,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符合较好。研究结果可指导埋地天然气管道泄漏监测传感器的选型敷设和天然气管道的施工,防止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泄漏监测 加速度 振动特性
下载PDF
炼化企业双重预防数智化管控平台研究及应用
20
作者 李龙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24年第2期78-83,共6页
炼油化工装置工艺复杂,生产介质易燃、易爆、有毒。利用现有的风险评估技术及数智化技术融合双重预防体系与数字化手段,开发了炼油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数智化管控平台。从双重预防体系技术流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介绍了企... 炼油化工装置工艺复杂,生产介质易燃、易爆、有毒。利用现有的风险评估技术及数智化技术融合双重预防体系与数字化手段,开发了炼油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数智化管控平台。从双重预防体系技术流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介绍了企业双重预防理论体系,通过分析平台架构,介绍了该平台主要功能。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平台使炼油化工等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准确、可控,推动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向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预防机制 炼油化工 数智化平台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