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国有企业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实践与思考——以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梁伟彬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01-102,共2页
新形势下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中存在着廉洁教育的深度不够、监督措施的针对性不足、践行作风纪律的主动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建议通过强化思想引领、用人导向和严管厚爱,进一步加强... 新形势下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中存在着廉洁教育的深度不够、监督措施的针对性不足、践行作风纪律的主动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建议通过强化思想引领、用人导向和严管厚爱,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年轻干部 教育管理监督
下载PDF
江汉油田注水水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2
作者 万永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5-367,共3页
油田注水是油田稳产的重要措施。为了强化对注入水水质的管理,需要研究开发一套油田注水水质管理系统,实现对油田各注水站的注入水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主要介绍了江汉油田注水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可借助油田Intranet网络资... 油田注水是油田稳产的重要措施。为了强化对注入水水质的管理,需要研究开发一套油田注水水质管理系统,实现对油田各注水站的注入水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主要介绍了江汉油田注水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可借助油田Intranet网络资源实现油田注入水水质数据信息的共享,为油田注水站、水质监测中心等相关部门进行注水水质动态监测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系统 体系结构 ACTIVEX控件 INTRA WEB
下载PDF
基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挖潜增效措施分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来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3期96-96,共1页
随着油田采油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油田开采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油田在经过多年的连续开采之后,已经进入到了油田开采的后期,油井开采效率无法得到保证。为了有效提高油井的产能,提升油井开采的经济效益,应该及时、合理、科学采用一些地质... 随着油田采油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油田开采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油田在经过多年的连续开采之后,已经进入到了油田开采的后期,油井开采效率无法得到保证。为了有效提高油井的产能,提升油井开采的经济效益,应该及时、合理、科学采用一些地质挖潜增效措施,将油井的开采潜力更大限度发挥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挖潜增效 采油工艺
下载PDF
松滋油田厚层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4
作者 庄丽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20-23,共4页
在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油藏底水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其底水的锥进形态及上升速度对油井的生产动态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开展低渗透底水油藏物理模拟开发实验,研究厚层底水低渗透油藏在不同井型、不同避水高度、不同底水能量及不同隔层位置条件... 在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油藏底水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其底水的锥进形态及上升速度对油井的生产动态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开展低渗透底水油藏物理模拟开发实验,研究厚层底水低渗透油藏在不同井型、不同避水高度、不同底水能量及不同隔层位置条件下的底水上升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避水高度增加,后期原油采出程度的增幅减缓,且有下降趋势;增加底水能量虽加速了底水的上升,无水采油期短,但原油最终采出程度高;隔夹层离射孔段越近,对底水的阻隔作用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滋油田 底水油藏 物理模拟 底水锥进 采出程度
下载PDF
塔中4油田C_Ⅰ油组高阻水层成因分析及油层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冯琼 陈新民 +1 位作者 李争 左泽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8-40,共3页
通过对高电阻水层进行微观地质特征研究和岩电实验研究 ,探讨了高电阻水层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建立合理的地质和测井解释模型 。
关键词 塔中油田 高阻水层 成因分析 油层物性 解释模型
下载PDF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东南部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郭辉 吴世强 +3 位作者 曹卫生 曾芳 杨文涛 马胜钟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研究了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东南部地区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类型及其沉积相模式、沉积体系展布及其控制因素,分析认为潜江凹陷东南部地区新沟嘴组下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咸水湖泊沉积体系,新沟嘴组下段沉积之前发育的深大断裂、继承性古隆起对... 研究了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东南部地区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类型及其沉积相模式、沉积体系展布及其控制因素,分析认为潜江凹陷东南部地区新沟嘴组下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咸水湖泊沉积体系,新沟嘴组下段沉积之前发育的深大断裂、继承性古隆起对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相展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席状砂、滨浅湖滩沙、沙坝等多种微相。物源供给和砂体展布都有两支,分别是汉水水系和汉川水系。由于对储层展布认识不清,致使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受到了制约。因此,开展沉积相控制下的储层展布特征研究,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潜江凹陷 沉积相 沉积体系 深大断裂 古隆起
下载PDF
中扬子西部志留系深盆气勘探开发前景与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成先海 张萍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中扬子西部志留系具备深盆气形成的3个基本地质条件,并在石柱复向斜建深1井志留系钻探中已发现深盆气藏。为有效勘探开发中扬子西部的深盆气资源,需采取的主要对策是:①深化志留系深盆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成藏机制的研究;②建立和完善针对... 中扬子西部志留系具备深盆气形成的3个基本地质条件,并在石柱复向斜建深1井志留系钻探中已发现深盆气藏。为有效勘探开发中扬子西部的深盆气资源,需采取的主要对策是:①深化志留系深盆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成藏机制的研究;②建立和完善针对志留系薄层致密砂岩气层的横向预测技术;③钻探中采用保护气层的欠平衡钻井和防污染措施,开发上重点发展分层压裂、多层合采和低成本的开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西部 志留系 深盆气 勘探 开发 前景 对策
下载PDF
江汉平原海相地层构造样式和勘探方向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莉 王韶华 付宜兴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7年第2期12-17,共6页
江汉平原海相地层经历了多期盆地演化与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导致了中、古生界油气演化的复杂性,产生了成因多样的构造样式和成藏规律复杂的油气藏,形成了包括古隆起发育区、“晚期成藏”立体勘探区、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区、逆冲推覆体发... 江汉平原海相地层经历了多期盆地演化与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导致了中、古生界油气演化的复杂性,产生了成因多样的构造样式和成藏规律复杂的油气藏,形成了包括古隆起发育区、“晚期成藏”立体勘探区、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区、逆冲推覆体发育区等多个勘探领域。文中在对江汉平原海相地层构造样式和各个勘探领域成藏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优选出了有利勘探区带和勘探目标,为早日打破平原海相天然气勘探停滞不前的局面,提供了地质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海相地层 构造样式
下载PDF
开展盆地中心气研究 开辟新的油气勘探领域 被引量:1
9
作者 成先海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4年第3期31-35,共5页
在全世界的非常规含气系统中 ,盆地中心气系统 (BCGS)可能是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种 ,美国每年的天然气总产量有 15 %来自盆地中心气系统。盆地中心气藏 (BCGA)不同于常规圈闭气藏 ,其呈区域性分布 ,具有烃源区域性普遍成藏、储层处于气饱... 在全世界的非常规含气系统中 ,盆地中心气系统 (BCGS)可能是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种 ,美国每年的天然气总产量有 15 %来自盆地中心气系统。盆地中心气藏 (BCGA)不同于常规圈闭气藏 ,其呈区域性分布 ,具有烃源区域性普遍成藏、储层处于气饱和状态和异常压力、缺失下倾的水接触面及渗透率低等特点。目前盆地中心气藏的勘探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针对江汉探区面临的勘探形势 ,我们有必要修正勘探思路 ,在鄂西渝东区开辟新的勘探领域 ,重视盆地中心气藏 (BCGA)的勘探 ,本文提出了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领域 盆地 非常规含气系统 鄂西渝东区 经济价值 异常压力 饱和状态 北美地区 勘探思路 区域性 气藏 总产量 天然气 渗透率 接触面 圈闭 成藏 烃源 储层
下载PDF
延长油田西部油区长6油藏开采技术政策研究
10
作者 黄灿 许发年 曾晨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5年第3期65-69,6-7,共5页
通过对延长油田西部油区典型工区长6油组的小层顶面构造特征、砂体展布特征、油层厚度分布特征、顶面构造与油层厚度、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建立了基础数据库,采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进行地质建模。依据分层数据、井斜... 通过对延长油田西部油区典型工区长6油组的小层顶面构造特征、砂体展布特征、油层厚度分布特征、顶面构造与油层厚度、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建立了基础数据库,采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进行地质建模。依据分层数据、井斜数据、小层顶面构造图,建立构造三维模型。分析研究各小层的砂层展布特征及物性变化规律,在相控的基础上建立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三维地质属性模型;根据油藏工程方法和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理论,结合动态监测资料,对西部油区长6油藏未注水老区进行井网适应性评价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的注水开发技术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砂岩油藏 数值模拟 地质建模 注水开发
下载PDF
沔阳凹陷洪湖油田新沟嘴组下段油源研究
11
作者 梁文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5-18,3,共4页
根据多项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洪湖油田原油成油环境一致,成油母质基本相同,成熟度也较相近,均是来自相同的油源层,属于同一类型的原油;沔阳凹陷主要烃源层段为新沟嘴组下段(ExL),油源较为丰富,且已经成熟,是主要的供油层位。根据... 根据多项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洪湖油田原油成油环境一致,成油母质基本相同,成熟度也较相近,均是来自相同的油源层,属于同一类型的原油;沔阳凹陷主要烃源层段为新沟嘴组下段(ExL),油源较为丰富,且已经成熟,是主要的供油层位。根据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及油-源对比,认为洪湖油田ExL原油主要来源于ExL烃源岩,具近源短距离运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沔阳凹陷 洪湖油田 新沟嘴组下段 烃源岩 油源
下载PDF
从苏北盆地黄桥和朱家墩气田成藏特征看江汉盆地勘探前景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红 文可东 陈立军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4期23-29,共7页
苏北盆地发育了“黄桥型”和“朱家墩型”两类气藏。黄桥型气藏为断裂—裂缝型复合圈闭,不受层位控制,其气源为具有晚期生烃潜力的海相烃源岩重新深埋后再次生成的烃类气和经多期次火成岩侵入和喷发产生的大量CO2。朱家墩型气藏主要是... 苏北盆地发育了“黄桥型”和“朱家墩型”两类气藏。黄桥型气藏为断裂—裂缝型复合圈闭,不受层位控制,其气源为具有晚期生烃潜力的海相烃源岩重新深埋后再次生成的烃类气和经多期次火成岩侵入和喷发产生的大量CO2。朱家墩型气藏主要是海相烃源岩深埋后二次生烃形成晚期烃源充注、向上运移到白垩系成藏,属“古生新储”型。江汉盆地的成藏条件与苏北盆地具有可对比性,其中的江陵凹陷具备形成黄桥型气藏的条件,而沔阳凹陷则具备形成朱家墩型气藏的条件。江陵凹陷与苏北黄桥气田在构造演化、储盖条件、烃源、岩浆活动等方面均具有相似性,且前者的成藏条件更显优越。沔阳凹陷与苏北盐城坳陷东南部的烃源岩基础数据具有可比性,古生界均具备多套烃源岩层,且均表现为高演化特点,晚期生烃潜力也相似,其烃源为晚期生烃的古生界和上三叠统—侏罗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江汉盆地 气藏特征 成藏条件 气藏对比
下载PDF
江汉盆地盐间页岩油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应芳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4-26,共3页
江汉盆地盐间页岩油藏具有储层易结盐、堵塞,直井生产有效期短,累油量低等特点,开发效果较差。但该盐间页岩油藏以富碳纹层状泥质云岩相为主,具有较好的烃源、储集、含油性条件,储层具有强速敏、强应力敏,可以采用长水平段体积压裂、控... 江汉盆地盐间页岩油藏具有储层易结盐、堵塞,直井生产有效期短,累油量低等特点,开发效果较差。但该盐间页岩油藏以富碳纹层状泥质云岩相为主,具有较好的烃源、储集、含油性条件,储层具有强速敏、强应力敏,可以采用长水平段体积压裂、控速生产以及保持合理的生产压差等方法,多措并举,有效改善开发效果,为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盐间页岩油 地质特征 长水平井
下载PDF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泥质白云岩储集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钦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31-33,共3页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Ex下II油组主要为泥质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粒间孔和溶蚀孔,裂缝提供主要的渗流通道;孔隙度平均13.6%,纵向上Ⅱ2层段孔隙发育相对较好;渗透率平均0.2md,为中-低孔、超低渗储层。综合运用录井、测井、试油试采...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Ex下II油组主要为泥质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粒间孔和溶蚀孔,裂缝提供主要的渗流通道;孔隙度平均13.6%,纵向上Ⅱ2层段孔隙发育相对较好;渗透率平均0.2md,为中-低孔、超低渗储层。综合运用录井、测井、试油试采及压汞资料,将泥质白云岩储层分成好、较好、差三类储层;结合储层含油性评价,Ex下Ⅱ油组三个层合计有利区14个,丫角新沟低凸起勘探潜力最好,潜力较好为陈沱口凹陷和沔阳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沟嘴组Ex下II油组 泥质白云岩 储集空间 勘探潜力
下载PDF
马王庙油田马89井区开发对策探讨
15
作者 陈姝兰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8-30,共3页
马王庙油田毛场斜坡带作为马王庙主要勘探阵地,按照“满盆含砂、环洼含油、沿脊富集”的成藏思路,先后成功钻探了马84、马斜89等井,发现多个含油断块。其中,马84井区在新沟嘴组下段Ⅲ油组1、2、3小层获得工业油流,进行了注水开发,相邻的... 马王庙油田毛场斜坡带作为马王庙主要勘探阵地,按照“满盆含砂、环洼含油、沿脊富集”的成藏思路,先后成功钻探了马84、马斜89等井,发现多个含油断块。其中,马84井区在新沟嘴组下段Ⅲ油组1、2、3小层获得工业油流,进行了注水开发,相邻的马89井区仅一口井试采,尚未有效动用。分析马84井区开发特征和规律,对马89井区开展油藏工程设计,制定相应开发方案,为马89井区下一步有效动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庙 新沟嘴组 油田开发 注水开发
下载PDF
人工边水驱技术在江汉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乐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7-19,23,共4页
人工边水驱是老油田低成本开发的有效调整方法之一,但缺乏有效潜力筛选标准及技术指标。借鉴胜利油田的人工边水驱技术,结合江汉油田实际,利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方法,从油藏、地面、工程三个层次建立了适合江汉油田的人工边水驱潜力区... 人工边水驱是老油田低成本开发的有效调整方法之一,但缺乏有效潜力筛选标准及技术指标。借鉴胜利油田的人工边水驱技术,结合江汉油田实际,利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方法,从油藏、地面、工程三个层次建立了适合江汉油田的人工边水驱潜力区块筛选标准,开展了区块潜力评价及开发模式优化,并优选浩7-4井区进行了现场推广试验,效果良好。该标准仅能评价各区块是否适合应用人工边水驱技术,难以直观评价各区块应用该技术的潜力大小,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油田 人工边水驱 断块油藏 采收率
下载PDF
研究院主动求变应对油市“寒冬”
17
作者 王茜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08-110,共3页
近两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整个油市呈现出"寒冬"期,从而对江汉油田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产生了重大冲击,油田油气勘探开发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深刻认识低油价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效应对低油价形势下的新挑战,走出寒冬,创... 近两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整个油市呈现出"寒冬"期,从而对江汉油田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产生了重大冲击,油田油气勘探开发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深刻认识低油价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效应对低油价形势下的新挑战,走出寒冬,创造机遇,努力实现江汉油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油田 研究院 低油价
下载PDF
基于连续模型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18
作者 卢延静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2期67-70,7,共4页
提出了一种描述低渗透油藏渗流的连续模型,并推导出了基于该模型的等产量-源-汇平面径向稳定渗流油水井间压力和压力梯度分布计算模型。以江汉油区黄场油田潜江组4段第3小层(Eq34)低渗透储层为例,应用Matlab软件进行基于岩心渗流试验数... 提出了一种描述低渗透油藏渗流的连续模型,并推导出了基于该模型的等产量-源-汇平面径向稳定渗流油水井间压力和压力梯度分布计算模型。以江汉油区黄场油田潜江组4段第3小层(Eq34)低渗透储层为例,应用Matlab软件进行基于岩心渗流试验数据的模型参数拟合,通过模型计算,绘制了研究区油水井间地层压力及压力梯度分布曲线,论证了建立正常驱替关系的条件。研究制定了低渗透储层油井产量、渗透率和合理井距之间的关系图版,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为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政策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非线性渗流 数学模型 技术政策
下载PDF
浩口油田注水开发配套的实践与认识
19
作者 吕娟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8-31,共4页
浩口油田具有含油层系多、层间差异大、地层水矿化度高等特点。在注水开发中,注入水水质差、达标率低;分层注水调配难度大;难注井层注水压力高,管柱有效期短;注水系统能耗大,不符合新形势下油田效益开发要求。为此,采用了调储技术、旋... 浩口油田具有含油层系多、层间差异大、地层水矿化度高等特点。在注水开发中,注入水水质差、达标率低;分层注水调配难度大;难注井层注水压力高,管柱有效期短;注水系统能耗大,不符合新形势下油田效益开发要求。为此,采用了调储技术、旋转刮排泥技术和量子环防腐、防垢、杀菌技术以提高注水水质技术;配套完善了分层注水技术,采用了注水井智能遥控分层配水技术和免投捞测调一体化技术;配套完善了插管超高压注水管柱技术;进行了分压注水,降低注水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口油田 注水开发 注水水质 分层注水 高压注水
下载PDF
碳同位素测定技术在江汉油田油气生产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凯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5-17,共3页
利用碳同位素测定技术开展了毛场斜坡带、马王庙地区以及岳参2井E^x下段油气源的对比研究,评价了焦石坝页岩气的来源。研究认为,毛场斜坡带、马王庙地区E^x下段原油均具有本地和总口、潘场向斜带的双重油源,岳参2井E^x下段原油则属于自... 利用碳同位素测定技术开展了毛场斜坡带、马王庙地区以及岳参2井E^x下段油气源的对比研究,评价了焦石坝页岩气的来源。研究认为,毛场斜坡带、马王庙地区E^x下段原油均具有本地和总口、潘场向斜带的双重油源,岳参2井E^x下段原油则属于自生自储,开发潜力有限,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属于原地形成,是同源不同期次气的混合,页岩气中游离气、吸附气的相对含量与碳同位素值具有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油田 碳同位素 毛场斜坡带 Ex下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