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移动床丙烷脱氢PST-100催化剂刷新连续运行时间世界记录
1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06,共1页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石科院)基于数十年的连续重整催化剂以及移动床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基础,于2016年成功开发出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床丙烷脱氢催化剂PST-100。2018年,PST-100催化剂在450 kt a移动床丙烷脱氢...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石科院)基于数十年的连续重整催化剂以及移动床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基础,于2016年成功开发出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床丙烷脱氢催化剂PST-100。2018年,PST-100催化剂在450 kt a移动床丙烷脱氢装置首次实现整装工业应用,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平稳运行,至今已稳定运行超过65个月,连续稳定运行时长达到国内外同类催化剂之最,刷新连续运行时长世界记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 丙烷脱氢 连续运行时间 PST 自主知识产权 中石化 国际领先水平
下载PDF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网络版原油快评技术
2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炼油厂对原油加工排产和机会原油采购的需求日益旺盛,快速评价原油的技术(简称原油快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石科院)在原有的近红外光谱原油快评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制开发了网络版原油快评技术,通过... 随着炼油厂对原油加工排产和机会原油采购的需求日益旺盛,快速评价原油的技术(简称原油快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石科院)在原有的近红外光谱原油快评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制开发了网络版原油快评技术,通过算法改进和光谱传递技术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原油评价的准确性和速度。该技术可用于原油采购、原油调合、原油资源优化选择和利用等领域,对炼化企业科学制定生产加工方案、合理开展调度排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资源 原油评价 自主研制开发 排产 加工方案 算法改进 炼化企业 原油采购
下载PDF
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的石油分子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冲 夏润天 +2 位作者 章群丹 王威 蔡新恒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7,共7页
质谱技术在石油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质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利用高超高分辨率质谱研究石油详细组成已成为石油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且已经在石油分子组成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可在高分辨质谱分析的... 质谱技术在石油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质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利用高超高分辨率质谱研究石油详细组成已成为石油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且已经在石油分子组成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可在高分辨质谱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化合物的母体结构及侧链结构,从而实现石油分子结构的精细表征,为石油分子转化和重油加氢工艺提供分子科学基础。重点梳理了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对石油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的研究进展,包括碰撞诱导解离的原理、解离能的计算和碰撞能量的控制以及模型化合物和实际石油分子的碰撞诱导解离表征应用进展。通过碰撞诱导解离表征深入认识石油分子精细结构,以期对重油加氢等相关工艺进行指导,并为催化剂的开发、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串联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分子结构 石油组学
下载PDF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赖婷婷 邱丽美 +3 位作者 吴梅 章群丹 高萍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2-884,共13页
阐述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了XRF原理和分析过程;从X射线管、探测器、测角仪等方面介绍了波长色散XRF(WD-XRF)组件及最新技术发展情况,阐述了XRF技术在催化剂分析中的应用及重要性。简述了XRF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介绍... 阐述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了XRF原理和分析过程;从X射线管、探测器、测角仪等方面介绍了波长色散XRF(WD-XRF)组件及最新技术发展情况,阐述了XRF技术在催化剂分析中的应用及重要性。简述了XRF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介绍了2种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粉末压片法和熔融法;概述了前处理过程对XRF定量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从催化裂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重整催化剂、分子筛等方面分类总结归纳了波长色散XRF在炼油化工催化剂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及进展,并对未来XRF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炼油化工催化剂 元素分析 定量分析 应用
下载PDF
气体物理吸附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雪静 史延强 +2 位作者 袁蕙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2-871,共10页
90%以上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涉及催化材料,催化材料的传质能力直接关系其催化性能,因此,作为体现催化材料传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是石油化工催化材料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中重点监测的物性参数。气体物理吸附法是当前表... 90%以上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涉及催化材料,催化材料的传质能力直接关系其催化性能,因此,作为体现催化材料传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是石油化工催化材料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中重点监测的物性参数。气体物理吸附法是当前表征石油化工催化材料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主要技术手段。主要介绍了气体物理吸附法测定技术及主要技术进展,结合近年来石油化工催化材料在孔道调变、梯级孔构建、载体性能研究与催化剂积炭失活解析的部分实例阐述气体物理吸附法在石油化工催化材料表征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物理吸附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吸附 孔结构 催化裂化催化剂 加氢催化剂 分子筛
下载PDF
多晶X射线衍射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忻睦迪 付颖 +2 位作者 黄南贵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5-1396,共12页
在石油化工领域,多晶X射线衍射是一种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研究催化材料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了X射线衍射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从物相定性/定量分析对催化材料组成确定、相对结晶度的现行标准及其对分子筛水热环境下结构变化的... 在石油化工领域,多晶X射线衍射是一种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研究催化材料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了X射线衍射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从物相定性/定量分析对催化材料组成确定、相对结晶度的现行标准及其对分子筛水热环境下结构变化的研究、晶胞参数的现行标准及其对催化活性中心的辨识、晶粒大小测定方法及其对反应扩散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X射线衍射基础方法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并阐明了这些方法的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此外,介绍了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X射线衍射技术在技术升级、机器学习、原位表征及联用技术等4个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X射线衍射 炼油与化工催化剂 定性相分析 定量相分析 相对结晶度 晶胞参数 晶粒大小
下载PDF
化学吸附法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赵文慧 袁蕙 +3 位作者 卢立军 邱丽美 王卅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9-1419,共11页
化学吸附法是一类重要的物化表征手段,在催化剂表征中应用广泛。通过改变探针分子和检测方式,化学吸附法能够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催化剂表面酸性中心种类和数量、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物种信息、多组分金属氧化物及金属氧化物与载体之间相互... 化学吸附法是一类重要的物化表征手段,在催化剂表征中应用广泛。通过改变探针分子和检测方式,化学吸附法能够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催化剂表面酸性中心种类和数量、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物种信息、多组分金属氧化物及金属氧化物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负载型催化剂金属分散度等信息。介绍了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静态化学吸附法、CO脉冲吸附、氢氧滴定法等化学吸附方法的测试原理,总结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详述了这些方法在表征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性质方面的应用案例,最后对方法的优化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先进的化学吸附方法的开发与其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性质表征方面的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附 NH3-TPD H2-TPR 金属分散度 CO脉冲吸附法 氢氧滴定法
下载PDF
多晶X射线衍射Rietveld方法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付颖 忻睦迪 +2 位作者 黄南贵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7-1408,共12页
在石油化工领域,多晶X射线衍射Rietveld方法(简称Rietveld方法)是一种有效且应用广泛地研究催化剂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了Rietveld方法的基本原理、判据及常用的软件,并结合实例重点从催化剂定量相分析和分子筛骨架外阳离子的定... 在石油化工领域,多晶X射线衍射Rietveld方法(简称Rietveld方法)是一种有效且应用广泛地研究催化剂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了Rietveld方法的基本原理、判据及常用的软件,并结合实例重点从催化剂定量相分析和分子筛骨架外阳离子的定位2方面综述了近年来Rietveld方法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总结了利用Rietveld方法进行定量相分析和测定晶体结构的步骤、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最后对Rietveld方法在与电子衍射、计算化学和原位表征相结合以及软硬件技术升级等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X射线衍射 RIETVELD方法 石油化工催化剂 分子筛 定量相分析 阳离子定位
下载PDF
红外光谱从结构分析到原位表征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袁蕙 卢立军 +3 位作者 王卅 赵文慧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0-1429,共10页
石油化工工艺大部分为催化过程,所采用的催化剂主要为各类分子筛、氧化物以及负载金属的氧化物或分子筛等,红外光谱广泛应用于这些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研究。主要介绍了红外光谱的原理和仪器附件及实验技术的发展,并综述了在石油化工领... 石油化工工艺大部分为催化过程,所采用的催化剂主要为各类分子筛、氧化物以及负载金属的氧化物或分子筛等,红外光谱广泛应用于这些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研究。主要介绍了红外光谱的原理和仪器附件及实验技术的发展,并综述了在石油化工领域红外光谱及其原位技术国内外的应用和进展。随着原位反应池和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但可以直接获取本体骨架结构和杂原子键合状态,还可以通过探针分子或反应分子的原位(in situ、operando)表征获得其表面羟基、不同金属活性中心的结构分布和表面反应物吸附选择性等信息,甚至能够捕捉到活化中间体和产物结构等信息,进而深入进行催化材料的构效分析和反应机理的研究。笔者通过文献调研和实践积累总结出红外表征的实用经验和参考数据,并结合实际工业剂研发中的应用案例来阐述红外光谱在石油化工工业的产业升级以及低碳绿色化发展中的支撑和前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活性中心 原位 结构 催化材料 石油化工
下载PDF
红外光谱表征酸碱中心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袁蕙 卢立军 +3 位作者 王卅 赵文慧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5-893,共9页
石油炼制与化工领域工艺过程主要为酸催化反应,少数为碱催化反应,因此催化材料的酸性和碱性中心的全方位认识对工艺过程优化和催化剂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红外光谱是催化剂酸碱性的重要表征手段。简要概述了固体酸碱的基本概念以及分类... 石油炼制与化工领域工艺过程主要为酸催化反应,少数为碱催化反应,因此催化材料的酸性和碱性中心的全方位认识对工艺过程优化和催化剂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红外光谱是催化剂酸碱性的重要表征手段。简要概述了固体酸碱的基本概念以及分类,介绍了红外光谱表征催化剂酸碱中心的基本原理和优势,总结了探针分子红外光谱表征的实用经验和参考数据,结合研发实例阐述了红外光谱在炼油化工催化领域中催化剂酸性中心和碱性中心表征中的应用和支撑作用,吡啶和CO是表征酸性中心最常用的探针,在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催化加氢等催化剂表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吡咯和CO_(2)为代表的探针在石油化工行业催化剂碱性表征方面的应用较少。随着石油化工领域产业升级以及低碳绿色化转型发展,红外光谱表征技术的应用面临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酸性中心 碱性中心 探针分子 催化材料 石油化工
下载PDF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石油化工催化剂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11
作者 刁玉霞 何文会 +3 位作者 向彦娟 郑爱国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9-1782,共14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主要用于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具有样品适用范围广泛、视野大、分辨率高等优点。结合剖面制样技术,可以分析微米级催化剂从表面到内部的形貌变化、元素的含量和元素在催化剂内部的分布,可以为活性元素的分布以及失活...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主要用于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具有样品适用范围广泛、视野大、分辨率高等优点。结合剖面制样技术,可以分析微米级催化剂从表面到内部的形貌变化、元素的含量和元素在催化剂内部的分布,可以为活性元素的分布以及失活剂中沉积元素的分析提供最直观的数据。介绍了SEM的二次电子(SE)、背散射电子(BSE)及特征X射线等常用信号的原理;归纳了SEM及其重要附件能量色散谱(EDS)在石油化工加氢催化剂、S Zorb吸附材料、流化催化裂化(FCC)材料以及炼油厂积炭、跑粉等方面的应用。SEM+EDS表征相结合兼具对催化材料的表面形貌微纳米尺度观察和对催化剂微区组成检测的功能,对催化材料的研发以及工业装置中催化剂的全周期运转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点讨论了SEM+EDS表征技术以及与其他物化表征手段相结合在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研究、负载型催化剂的金属分布、催化剂中毒后的元素分布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量色散谱 流化催化裂化剂 S Zorb吸附剂 加氢催化剂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12
作者 袁蕙 王卅 +3 位作者 赵文慧 卢立军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8-1768,共11页
石油化工工艺中应用的大部分催化材料主要为各类分子筛、氧化物以及负载金属的氧化物或分子筛等,拉曼光谱在这些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研究中受到重视并大力发展。主要介绍了拉曼光谱技术和原位池的发展,总结了拉曼光谱相对红外光谱的优缺... 石油化工工艺中应用的大部分催化材料主要为各类分子筛、氧化物以及负载金属的氧化物或分子筛等,拉曼光谱在这些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研究中受到重视并大力发展。主要介绍了拉曼光谱技术和原位池的发展,总结了拉曼光谱相对红外光谱的优缺点,并以石油化工工业中实际工业剂研发的应用案例为主,综述了在石油化工领域拉曼光谱尤其是紫外拉曼光谱的国内外应用和进展,对象集中于传统石油化工领域和新型绿色化学领域中分子筛、氧化物、氧化态和硫化态负载型催化剂、黏结剂等催化材料。拉曼光谱不但可以直接获取本体或负载型催化剂的金属中心的配位状态、催化材料制备液前驱体和积炭等的丰富结构信息,还可以研究水相到固相的催化材料制备过程和气-固反应过程,甚至能够捕捉到活化中间体和产物结构等信息,进而深入研究催化材料的构效分析和反应机理。拉曼光谱的几项新技术、原位技术以及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在石油化工工业的产业升级以及低碳绿色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催化材料 配位状态 活性中心 石油化工
下载PDF
石油卟啉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
13
作者 浦宁 任强 +4 位作者 王薇 霍佳宁 贾燕子 胡大为 聂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73,共6页
石油卟啉通常是卟啉和Ni、V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和形态较多且十分复杂。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使用PBE泛函对Ni^(2+)和VO^(2+)的初卟啉(ETIO)型化合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相关结论和文献中发表的规律一致。E... 石油卟啉通常是卟啉和Ni、V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和形态较多且十分复杂。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使用PBE泛函对Ni^(2+)和VO^(2+)的初卟啉(ETIO)型化合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相关结论和文献中发表的规律一致。ETIO卟啉环通过4个N原子和Ni^(2+)或VO^(2+)配位,分别形成具有D 4h对称性和C_(4V)对称性的化合物。轴向配位O原子的竞争作用使得V—N键弱于Ni—N键,因而渣油加氢过程中V比Ni更容易进行渣油加氢脱金属反应。解析了Ni^(2+)/VO^(2+)-ETIO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卟啉环具有显著的共轭效应,形成的共轭π轨道与Ni/V的3d轨道发生明显的轨道重叠。因此,卟啉和Ni或V的相互作用十分强烈。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Ni^(2+)-ETIO和VO^(2+)-ETIO化合物的价层电子跃迁,得到了石油卟啉分子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理论计算得到强吸收的Soret带和弱吸收的Q带,从电子跃迁角度解释了石油卟啉的紫外-可见光谱存在的特征吸收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卟啉 电子结构 紫外-可见光谱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14
作者 何文会 刁玉霞 +3 位作者 邱丽美 向彦娟 郑爱国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3-1794,共12页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研发与催化剂失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述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检测优势,根据该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表征时面临的样品制备方法困境,概述适用于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的EPMA样品制备方法...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研发与催化剂失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述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检测优势,根据该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表征时面临的样品制备方法困境,概述适用于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的EPMA样品制备方法,并介绍EPMA技术参数的优化原则与经验参数。综述EPMA在不同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分子筛催化剂、催化裂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及重整催化剂在研发过程及失活剖析过程中截面微区元素探测与分布信息,对于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质优化、催化剂的装填以及反应器的操作,乃至寻找缓解催化剂失活的策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该方法在未来发展方向的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炼油化工催化材料 样品制备方法 微区元素分析
下载PDF
基于构效关系研究的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表征技术进展
15
作者 徐广通 刘超文 邱丽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1-861,共21页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模式正从过去以实验设计、试错为主向理论设计指导转变,基于催化剂组成结构信息与反应性能建立的构效关系是催化剂设计的重要基础。多种超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表面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光谱表征技术、基于同步辐...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模式正从过去以实验设计、试错为主向理论设计指导转变,基于催化剂组成结构信息与反应性能建立的构效关系是催化剂设计的重要基础。多种超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表面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光谱表征技术、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高分辨谱学等技术为研究催化剂活性中心本质提供了重要手段。概述了近20年来催化剂表征技术的发展概况及构效关系的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原子尺度与原位表征技术的进展,以及表征技术在分子筛、加氢催化剂、重整和丙烷脱氢催化剂、脱硫吸附剂等典型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研究人员更好地研究催化剂构效关系提供导引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原位表征 构效关系 石油炼制与化工
下载PDF
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高效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研究与工业实践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启飞 白旭辉 +1 位作者 许友好 于福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能源结构调整关头,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市场需求量和价格呈现正弦型波动,现有炼油转型技术存在不可逆性,且生产方案不可灵活调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微观尺度调控单分子和双分子反应路径是解决催化裂化工艺由炼油向化工转型发展缺乏灵活... 能源结构调整关头,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市场需求量和价格呈现正弦型波动,现有炼油转型技术存在不可逆性,且生产方案不可灵活调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微观尺度调控单分子和双分子反应路径是解决催化裂化工艺由炼油向化工转型发展缺乏灵活性问题的有效方法,提出双分子反应指数可以作为单分子和双分子反应的发生比例量度,发现反应温度和分子筛催化剂类型是影响液化气和汽油产率的两个显著变量。试验结果显示:转化率相近时,530℃条件下Y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的汽油和(丙烯+丁烯)产率分别为47.55%和13.31%,580℃条件下MFI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的汽油和(丙烯+丁烯)产率分别为22.05%和31.45%;得到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类型比例与目标产物产率的关系,提出工业装置生产方案灵活切换调整思路,形成灵活高效催化裂化工艺。工业应用结果显示:数周内完成(丙烯+丁烯)与成品油的生产方案切换,生产方案灵活,为低成本渐进式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指数 催化裂化 Y分子筛 MFI分子筛
下载PDF
催化裂解装置灵活调节化工品与油品的总流程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明洋 解增忠 +1 位作者 于博 史晓迪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面对国内炼油产能过剩的局面,炼油厂向化工转型势在必行。由于油品市场与化工品市场均具有强周期性,因此炼油厂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提高清洁油品与化工原料的生产灵活性,以实现炼油厂营业收入最大化。以国内炼油厂典型总流程加工路线为基础... 面对国内炼油产能过剩的局面,炼油厂向化工转型势在必行。由于油品市场与化工品市场均具有强周期性,因此炼油厂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提高清洁油品与化工原料的生产灵活性,以实现炼油厂营业收入最大化。以国内炼油厂典型总流程加工路线为基础,设计了虚拟炼油厂,针对该虚拟炼油厂,研究设计了以催化裂解为核心手段的总流程灵活转型规划方案:裂解汽油经加氢抽提装置生产化工品、裂解汽油经适当处理后通过S Zorb装置生产清洁油品。在原油加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与基础方案相比:催化裂解生产化工品方案的汽油和柴油总产率下降了11.20百分点,烯烃、芳烃产率分别上升了5.15、6.39百分点;催化裂解生产清洁油品方案的汽油和柴油总产率下降了3.55百分点,烯烃、芳烃产率分别上升了4.69、2.15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化工品 油品 总流程 烯烃 芳烃 汽油调合 渣油加氢
下载PDF
喷气燃料低温流动性能实验研究
18
作者 姚传奇 游岳 +5 位作者 陈雪娇 赵杰 项锴 蒋榕培 孙海云 方涛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5,共12页
为了能够获得并定量评定喷气燃料的低温流动性能,通过模拟飞机等飞行器燃油系统在低温环境中的结晶过程,建立了一套喷气燃料低温流动性能评价装置,对我国五种不同工艺生产的喷气燃料低温流动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当环境与冷板... 为了能够获得并定量评定喷气燃料的低温流动性能,通过模拟飞机等飞行器燃油系统在低温环境中的结晶过程,建立了一套喷气燃料低温流动性能评价装置,对我国五种不同工艺生产的喷气燃料低温流动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当环境与冷板温度低于燃料冰点0~2℃时,在靠近冷板壁面处开始出现结晶,结晶后模拟油箱两端压差并不一定明显增大,喷气燃料低温流动性能受低温液相流动和燃料结晶双效应综合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评价喷气燃料低温流动性能的无量纲准则数f。通过分析该无量纲数和实验数据表明,随着f值的增大,喷气燃料的低温流动性能变差,该无量纲数可以对本文所研究的不同来源的喷气燃料低温流动性能进行定量分析和准确评价,分析得到f扩展不确定度为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低温流动性 结晶 无量纲准则数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加氢直馏柴油的催化裂化工艺研究
19
作者 刘文明 唐津莲 +2 位作者 袁起民 张锐 陈学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1,共6页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考察反应苛刻度与催化剂类型对加氢改质直馏柴油(加氢直柴)催化裂化的影响,设计了加氢直柴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LPG)与多产汽油两种方案。结果表明:加氢直柴在富含Y分子筛和富含ZSM-5分子筛的不同催化剂上进行催...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考察反应苛刻度与催化剂类型对加氢改质直馏柴油(加氢直柴)催化裂化的影响,设计了加氢直柴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LPG)与多产汽油两种方案。结果表明:加氢直柴在富含Y分子筛和富含ZSM-5分子筛的不同催化剂上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在反应温度520~600℃、剂油质量比6~10等不同反应条件下,其转化率均高于75%;随着转化率提高,LPG收率提高,汽油收率下降,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升高;在加氢直柴多产LPG模式下,宜采用ZSM-5分子筛催化剂,当反应温度为600℃、剂油质量比为9.96时,LPG收率高达36.48%且丙烯收率为16.33%,三烯收率为34.49%;在加氢直柴多产汽油模式下,宜采用Y分子筛催化剂,当反应温度为520℃、剂油质量比为6.05时,汽油收率高达60.22%,RON为94.1;在原油价格为80美元/bbl(1 bbl=159 L)时,两种模式下吨油利润分别为329.5元和296.9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催化裂化 催化剂 转化率 丙烯 液化气 汽油
下载PDF
加氢改质页岩油催化裂化工艺研究
20
作者 唐津莲 梁家林 +1 位作者 龚剑洪 袁起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4,共7页
为实现页岩油的高效利用,通过加氢改质脱除页岩油中含氮化合物等杂质,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FFB)装置,分别使用富含Y分子筛的SCG催化剂与富含ZRP型分子筛的DCC催化剂,考察催化剂与反应苛刻度对加氢改质页岩油催化裂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脱... 为实现页岩油的高效利用,通过加氢改质脱除页岩油中含氮化合物等杂质,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FFB)装置,分别使用富含Y分子筛的SCG催化剂与富含ZRP型分子筛的DCC催化剂,考察催化剂与反应苛刻度对加氢改质页岩油催化裂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氮率高达99.74%的加氢改质页岩油催化裂化的转化率高达79%~85%,液体产品收率高达89%~94%;使用SCG催化剂时的汽油收率高,在反应温度为500℃、剂油质量比为6.0的条件下,收率高达51.77%,研究法辛烷值(RON)在90以上,且汽油收率随着转化率提高呈线性下降;使用DCC催化剂时的液化气(LPG)收率与三烯(乙烯+丙烯+丁烯)收率更高,在反应温度为560℃、剂油质量比为10.3的条件下二者分别高达41.62%和32.90%,且二者均随着转化率提高而大幅度增加。两种催化剂上汽油中烯烃含量均随着转化率提高而线性降低,RON线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加氢改质 催化裂化 催化剂 汽油 液化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