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BDNet的被动源面波信号增强
1
作者 孟佳佳 谭浩阳 +2 位作者 孙远 滕星智 郑晶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4年第11期1377-1390,共14页
在被动源面波成像中低质量的频谱图会直接导致后续频散曲线的拾取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被动面波频谱成像图的质量,同时提高频散曲线的拾取的准确性。文章提出了将在原始数据重构得到的虚拟道集上应用CBDNet进行被动源面波... 在被动源面波成像中低质量的频谱图会直接导致后续频散曲线的拾取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被动面波频谱成像图的质量,同时提高频散曲线的拾取的准确性。文章提出了将在原始数据重构得到的虚拟道集上应用CBDNet进行被动源面波信号增强,降低频散成像能量谱中的噪声、增强频散曲线连续性。文中首先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验证了网络的有效性;然后将其用于北京市广渠门和通州两个地区的实际被动源数据处理中。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网络和被动源面波去噪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实际工程中频谱图质量低,频散曲线错位和不连续的问题。In passive-source surface wave imaging, low-quality spectrograms directly lead to significant uncertainties in the subsequent picking of dispersion curve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assive surface wave spectral imaging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spersion curve picking, this study proposes applying CBDNet to virtual shot gathers reconstructed from the raw data. This approach enhances passive-source surface wave signals, reduces noise in the dispersion imaging energy spectrum, and improves the continuity of dispersion curves. Fir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twork is validat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then, it is applied to real passive-source data from two regions in Beijing, Guangqumen and Tongzhou.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network and denoising method for passive-source surface waves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issues of low spectrogram quality, misaligned, and discontinuous dispersion curves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源面波信号增强 重构虚拟道集 CBDNet
下载PDF
基于GPR的城市道路地下病害差值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许献磊 杨峰 +2 位作者 乔旭 郝丽生 李素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3-88,共6页
地下工程施工对道路路基破坏产生的地下空洞等病害是导致城市道路路面坍塌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探地雷达(GPR)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地下病害检测中。针对目前GPR技术在地下病害一次性检测中存在的环境... 地下工程施工对道路路基破坏产生的地下空洞等病害是导致城市道路路面坍塌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探地雷达(GPR)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地下病害检测中。针对目前GPR技术在地下病害一次性检测中存在的环境干扰严重和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值检测的道路地下病害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差值检测算法对配准后的不同时相雷达图像进行差值处理,识别出变化区域即病害可能出现区域,然后利用改进的核匹配追踪算法,识别并提取道路病害特征。根据回波波组形态、振幅和相位特性、吸收衰减特性等方面特征,初步建立地下病害属性划分标准,进而将不同种类病害分级以指导施工修复。对北京四环路部分路段进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有效提高道路地下病害的检测精度至80%。该方法可实现道路病害检测由一次性检测技术向周期性监测技术的转换,为保障城市道路和地下管线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道路病害 差值检测 核匹配追踪 病害特征
下载PDF
补连塔矿12406工作面浅部地层结构地质雷达探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聂俊丽 杨峰 +1 位作者 彭苏萍 郝丽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78,共4页
利用地质雷达对浅地表地层进行精细探测的优势,对补连塔矿12406工作面进行地质雷达探测,根据雷达相将该研究区地层分为5种不同类型。雷达探测结果表明:浅地表松散层厚度差异大;地质雷达在测线1200~1500m范围的砂层沉积区探测效果良好,... 利用地质雷达对浅地表地层进行精细探测的优势,对补连塔矿12406工作面进行地质雷达探测,根据雷达相将该研究区地层分为5种不同类型。雷达探测结果表明:浅地表松散层厚度差异大;地质雷达在测线1200~1500m范围的砂层沉积区探测效果良好,有效信号可达10m,可识别粗砂、中砂、细砂分界面;而在有粘土(基岩风化产物)和砾石层的区域,雷达探测深度较浅;分别与粘土和砾石层深度对应,深度均小于10m,有些仅厚几十厘米。结合钻孔资料在雷达探测剖面上划分了该工作面浅部地层的详细地层结构,得到了沿测线的沉积结构图,可为矿区生态复垦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松散层 雷达相 沉积结构
下载PDF
GPR技术在南水北调工程坝体渗漏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许献磊 孙帅航 +1 位作者 孙明浩 郝丽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9-63,共5页
坝体渗漏严重威胁着堤坝结构安全。针对探地雷达(GPR)技术在堤坝结构安全探测中存在的因电磁波衰减造成探测深度浅、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天线中心频率为50 MHz增强型低频组合天线技术,通过双发双收设计提高天线的发射效率并增强GPR... 坝体渗漏严重威胁着堤坝结构安全。针对探地雷达(GPR)技术在堤坝结构安全探测中存在的因电磁波衰减造成探测深度浅、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天线中心频率为50 MHz增强型低频组合天线技术,通过双发双收设计提高天线的发射效率并增强GPR深部探测能力。应用该技术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坝体渗漏探测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雷达天线相比,该增强型低频组合天线可有效增强深部探测能力,在含水量较大的坝体环境下有效探测深度达到25 m,实现了富水区域及渗流通道的探测。本技术为堤坝安全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GPR) 坝体 渗漏探测 双发双收 深部探测 南水北调工程
下载PDF
宋新庄煤矿主斜井井筒周边空洞探测技术研究
5
作者 乔旭 杨峰 +2 位作者 赵学军 郑晶 李晓元 《矿业科学学报》 2017年第5期482-488,共7页
由于地下空洞的影响,宋新庄煤矿地面发生塌陷。为研究主斜井井筒外围地下空洞的分布情况,本文采用探地雷达对主斜井顶底板及侧帮外侧进行探测。由于受到人文噪声和井筒支护材料的影响,探地雷达图像中包含干扰信息。通过二维经验模态分... 由于地下空洞的影响,宋新庄煤矿地面发生塌陷。为研究主斜井井筒外围地下空洞的分布情况,本文采用探地雷达对主斜井顶底板及侧帮外侧进行探测。由于受到人文噪声和井筒支护材料的影响,探地雷达图像中包含干扰信息。通过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压制干扰信息,得到真实的图像特征。经过钻孔验证,探地雷达解释结果与主斜井井筒外围空洞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 井筒 地下空洞 探地雷达 经验模态分解 干扰去除
下载PDF
宜万线路基岩溶地质雷达快速探测试验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鹏越 郝丽生 刘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96,共3页
岩溶引起的路基塌陷已成为威胁我国岩溶地区铁路安全运营的地质灾害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地质雷达法的探测原理,然后对3种雷达测试方案的现场测试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线横置于轨道中心及轨道外侧时可以有效减弱铁路沿线高压接... 岩溶引起的路基塌陷已成为威胁我国岩溶地区铁路安全运营的地质灾害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地质雷达法的探测原理,然后对3种雷达测试方案的现场测试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线横置于轨道中心及轨道外侧时可以有效减弱铁路沿线高压接触网的电磁干扰,滑动高通水平滤波对轨枕干扰信号和水平震荡信号的抑制效果最佳,能够明显改善数据的信噪比。根据试验确定的最优天线悬挂方案,对宜万线上行线K1330+000—K1332+000段的路基岩溶进行了探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地质雷达 快速探测 路基病害 岩溶
下载PDF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地铁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晓元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8期189-192,共4页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支柱,其结构安全与稳定对于城市居民的出行至关重要。随着地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逐渐成为地铁工程领域的关键课题。在这一背景下,该研究旨在探讨地铁结构变形监测中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应用...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支柱,其结构安全与稳定对于城市居民的出行至关重要。随着地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逐渐成为地铁工程领域的关键课题。在这一背景下,该研究旨在探讨地铁结构变形监测中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应用,以期为提高地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有益的借鉴。该研究主要探究地铁结构变形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采用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论述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地铁结构变形监测中自动变形监测系统技术;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如太原地铁沿线形变监测和深圳市福田区地铁线区间隧道结构监测项目,深入探讨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地铁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和技术实施手段,为地铁工程监测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结构变形监测 自动监测 应用措施 案例分析 技术价值
下载PDF
现代测绘技术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晓元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3年第8期89-91,共3页
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其四周有着许多建筑物,因此容易导致地铁隧道出现变形问题,为使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需要做好具体的隧道变形监测工作。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通过有效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可以更好地获取相关监测数... 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其四周有着许多建筑物,因此容易导致地铁隧道出现变形问题,为使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需要做好具体的隧道变形监测工作。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通过有效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可以更好地获取相关监测数据。对数据展开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隧道的变形情况,采取有效对策加以处理,避免产生相关的安全隐患。基于此,针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体介绍了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及其他监测技术,探讨了传统监测手段和现代监测技术的对比,并提出具体的应用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测绘技术 地铁隧道 变形监测 应用对策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城市道路地下养护系统开发及应用
9
作者 彭苏萍 杨峰 +12 位作者 李策 卢士军 乔旭 许献磊 郑晶 李涛涛 李晓元 闫保华 郝丽生 杨巍 李树青 徐茂轩 郑翔天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3期75-76,共2页
城市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北京城市地铁修建、地下管线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地下工程施工和地面汽车承载压力骤增等因素造成路基隐伏病害不断增多和扩大,导致路面坍塌事故... 城市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北京城市地铁修建、地下管线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地下工程施工和地面汽车承载压力骤增等因素造成路基隐伏病害不断增多和扩大,导致路面坍塌事故频繁发生。据统计,北京市近几年来600余起塌陷事故,多次引发全社会的关注,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的通畅,也给首都的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经过比对分析,城市道路发生的几次大型抢险均与地下工程的施工存在关联。因此,研究可靠有效的北京城市道路探测技术,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城市道路地下养护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互联网 应用 开发 系统 养护 地下工程施工 地下管线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