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孙铁虎 卢宗梅 +4 位作者 陈博 陈影 李义 佟毅 金渭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560头杜×长×大三元育肥猪[(75.37±2.65)kg],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对照组饲喂育肥猪日粮,试验组分别在...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560头杜×长×大三元育肥猪[(75.37±2.65)kg],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对照组饲喂育肥猪日粮,试验组分别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5%或10%的发酵饲料A、B、C,饲喂21 d后每组选5头育肥猪肛门采集新鲜粪便测定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在饲喂第29天和第30天,各组每个重复连续收集粪便混合后测定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粗蛋白质、能量和干物质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相比对照组,饲喂发酵饲料组的粗蛋白质消化率有所提高(最高组提高2.9%);同时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属丰度有所增加,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饲料可以改善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率 菌群多样性 育肥猪 发酵饲料
下载PDF
燕窝罐头原料及生产中嗜热微生物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力艺 范群艳 +2 位作者 林佳馨 胡嘉淼 张怡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97,共10页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传统培养分离方法,比较了燕窝罐头原料与不同生产工序的微生物群系构成,通过α、β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研究了燕窝罐头生产线中的腐败微生物污染源与工序的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冰糖原料是燕窝罐头的主要...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传统培养分离方法,比较了燕窝罐头原料与不同生产工序的微生物群系构成,通过α、β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研究了燕窝罐头生产线中的腐败微生物污染源与工序的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冰糖原料是燕窝罐头的主要污染来源,其中携带的地芽孢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是燕窝罐头的主要腐败污染菌属。此外还确定了生产线上与冰糖原料相关的工序作为生产关键控制点,从而为燕窝罐头的生产质量控制和卫生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窝 低酸性罐头 微生物多样性 污染
下载PDF
丁酸梭菌的益生机理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3
作者 沈雪梅 周娜娜 +5 位作者 孙浩轩 王小艳 卢宗梅 李凡 武丽达 申海云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0-29,共10页
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并取得良好效果。文章系统阐述了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塑造肠道菌群平衡、保护和改善肠黏膜屏障、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氧化活性和调... 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并取得良好效果。文章系统阐述了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塑造肠道菌群平衡、保护和改善肠黏膜屏障、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氧化活性和调节脂质代谢等方面的突出功能。同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丁酸梭菌在畜、禽和水产动物养殖应用中应用进展,旨在为丁酸梭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 免疫功能 生长性能
下载PDF
植物甾醇中豆甾醇分离提纯的工艺研究
4
作者 关国华 武文华 +6 位作者 蒋一鸣 周学晋 徐逍然 宋莲芳 胡志清 梁广震 史金柱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722-725,共4页
植物甾醇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维生素D、多种激素和甾族化合物的合成。目前工业生产常以大豆油脂的脱臭馏出物为原料,通过甲酯化提取混合植物甾醇。已知豆甾醇在环己酮和正戊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 植物甾醇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维生素D、多种激素和甾族化合物的合成。目前工业生产常以大豆油脂的脱臭馏出物为原料,通过甲酯化提取混合植物甾醇。已知豆甾醇在环己酮和正戊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采用溶剂结晶法,分离提纯植物甾醇中的豆甾醇单体。结果表明:采用料液比1∶3,加热至65℃溶解后进行控温降温养晶,经过3次结晶过程豆甾醇单体含量(本文中甾醇含量均为质量分数)可达到76.89%,收率4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豆甾醇 环己酮 正戊醇 提纯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特性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影 杨鑫 +4 位作者 孙浩轩 刘利利 邴狄祥 郭世堂 卢宗梅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2673-2677,共5页
植物乳杆菌是饲料添加剂中允许添加的乳酸菌之一,其在深层液态发酵中采用逐级扩培的方法获得发酵液,益生菌数达到300亿CFU·mL^(-1);该菌株糖酸转化率达到100%,代谢产物乳酸含量高,特别适用于高水分发酵饲料的保存,降低饲料的pH,防... 植物乳杆菌是饲料添加剂中允许添加的乳酸菌之一,其在深层液态发酵中采用逐级扩培的方法获得发酵液,益生菌数达到300亿CFU·mL^(-1);该菌株糖酸转化率达到100%,代谢产物乳酸含量高,特别适用于高水分发酵饲料的保存,降低饲料的pH,防止饲料的霉变;菌株能耐受最低pH为4.58,耐受胃液4 h存活率达到55%,耐受0.3%胆盐4 h存活率达到75%;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有机酸、细菌素、类细菌素等抑菌物质,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植物乳杆菌既可用于发酵饲料的生产,也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到动物日粮中,在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增强动物免疫力和改善畜禽产品品质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耐受pH 耐受胃酸 耐受胆盐 发酵饲料
下载PDF
脉冲电场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综述
6
作者 邹迪 范力艺 +2 位作者 武丽达 代建军 李义 《现代食品》 2024年第6期74-76,共3页
脉冲电场(PEF)技术能有效解决食品中的生物危害,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食品非保温保鲜方法。因此,本文分析了PEF的技术原理以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脉冲电场 食品保鲜液 食品微生物灭活 食品干燥
下载PDF
柠檬酸清液发酵培养基氮磷优化与调控
7
作者 李齐 熊结青 +1 位作者 杨儒文 刘梦涵 《当代化工》 2025年第2期376-379,共4页
针对柠檬酸清液发酵中营养源氮磷的优化和过程调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黑曲霉种子培养基碳氮质量比为20、氮磷质量比为3.2时,种子活力强,生长旺盛,24 h产酸可以达到2.0以上。发酵培养基碳氮质量比由75调整到70,平均周期缩短15.5... 针对柠檬酸清液发酵中营养源氮磷的优化和过程调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黑曲霉种子培养基碳氮质量比为20、氮磷质量比为3.2时,种子活力强,生长旺盛,24 h产酸可以达到2.0以上。发酵培养基碳氮质量比由75调整到70,平均周期缩短15.5 h,平均发酵强度提升0.72 g·L^(-1)·h^(-1);在培养基配比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发酵培养基氮源的分段流加,有效地控制了球菌生长,菌球直径缩小12.6%,同时发酵强度不下降,发酵转化率提升4.5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源 优化 调控 总氮 转化率 发酵强度
下载PDF
木薯酒精清液发酵产朊假丝酵母培养条件的优化
8
作者 何太波 周娜娜 +4 位作者 张宏嘉 沈乃东 王小艳 李凡 陶磊 《当代化工》 2025年第2期380-383,388,共5页
针对木薯酒精清液发酵中的产朊假丝酵母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调整溶解氧水平和补料时间点,显著提高了酵母的生长效率和菌体蛋白的质量。结果表明:在溶解氧水平约为10%时,酵母生长表现最佳,发酵终点酵母浓度可达7.9亿个·mL^(-1... 针对木薯酒精清液发酵中的产朊假丝酵母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调整溶解氧水平和补料时间点,显著提高了酵母的生长效率和菌体蛋白的质量。结果表明:在溶解氧水平约为10%时,酵母生长表现最佳,发酵终点酵母浓度可达7.9亿个·mL^(-1)。同时,选择在第10 h进行补料,能够有效维持底物糖浓度,促进酵母持续生长,最终酵母数量达到11.80亿个·mL^(-1)。此外,优化后的条件还显著提高了发酵液中的蛋白质质量分数,达到49.01%。7 L罐发酵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些优化条件的可行性,菌体蛋白的绝干收率达40.4 g·L^(-1)发酵液,显示出其在工业化生产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产朊假丝酵母 酒精清液 优化 发酵 菌体蛋白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帕瑞昔布钠潜在基因毒性杂质
9
作者 李士桥 王珺 +2 位作者 周勇 杜明松 蔡雪燕 《当代化工》 2025年第1期241-247,共7页
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帕瑞昔布钠苯磺酸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类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45℃,进样量为20μL,流动相为乙腈:... 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帕瑞昔布钠苯磺酸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类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45℃,进样量为20μL,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7.5)(50∶50,v/v)。结果表明:该法系统适用性和专属性良好,2个杂质(杂质M和N)分离度达9.65。杂质M的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29 ng和0.73 ng;杂质N的LOD和LOQ分别为0.3 ng和1.0 ng。杂质M在0.036575~0.292600μg·mL^(-1)和杂质N在0.0502~0.2906μg·mL^(-1)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和溶液稳定性均符合要求。杂质M和N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6.5%和89.6%,RSD分别为4.1%和4.9%,准确度符合要求。改变柱温、流速、流动相比例、检测波长等参数,对杂质M和N保留时间和分离度没有明显影响,表明该法的耐用性良好。该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度高,可有效控制帕瑞昔布钠苯磺酸酯类潜在基因毒性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因毒性杂质
下载PDF
丁酸梭菌的特性及其在仔猪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洁 王勇生 +6 位作者 孙铁虎 杨鑫 郑晓卫 周哲 李义 陈博 佟毅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5-50,共6页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使用和非洲猪瘟背景下,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肉食品安全关系民生。通过营养调控保证仔猪健康、提高生猪生产成绩,是生猪产业重点关注话题。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使用和非洲猪瘟背景下,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肉食品安全关系民生。通过营养调控保证仔猪健康、提高生猪生产成绩,是生猪产业重点关注话题。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具有耐热、耐酸、耐受多种抗生素等特点,不仅可以促进生猪生长、调节肠道健康,还可以有效降低抗生素产品的使用,减少药物残留。本文旨在综述丁酸梭菌的调节机体免疫、维持肠道菌群稳态、产生营养物质等特性,及其对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免疫机能的影响,以期为当前仔猪饲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仔猪 抗应激 肠道健康 免疫功能 生长性能
下载PDF
微生物制备高光学纯度L-乳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浩轩 周卫强 +5 位作者 杨硕 彭超 陈博 王晓健 李义 佟毅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1年第5期91-96,112,共7页
L-乳酸(L(+)-Lactic acid),分子式为C3H6O3可以被人体所代谢,在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生产L-乳酸的方法,化学合成法、酶法、微生物制备发酵法中,微生物制备发酵法具有成本低廉、产出量大、简单方便等优势。本... L-乳酸(L(+)-Lactic acid),分子式为C3H6O3可以被人体所代谢,在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生产L-乳酸的方法,化学合成法、酶法、微生物制备发酵法中,微生物制备发酵法具有成本低廉、产出量大、简单方便等优势。本文首先从菌株的不同种类分析了微生物发酵产L-乳酸的优势,随后介绍了已经开发出的L-乳酸的优化工艺,包括菌种发酵所使用的原料、所能适应的发酵条件、产酸所能达到的光学纯度及目前工业化生产的发酵水平,希望为工业化的大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微生物发酵 光学纯度
下载PDF
微生物制备L-苹果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恺 周卫强 +10 位作者 唐堂 孙浩轩 杨硕 彭超 陈博 卢宗梅 周勇 李义 周哲 徐晴 佟毅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1年第3期227-233,共7页
L-苹果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四碳二元羧酸,在食品、农业和医药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在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下,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实现可再生资源替代化石燃料生产L-苹果酸成为目前工业开发的重点。本文中,笔者从菌株种类和合成代谢途径分析了微生... L-苹果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四碳二元羧酸,在食品、农业和医药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在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下,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实现可再生资源替代化石燃料生产L-苹果酸成为目前工业开发的重点。本文中,笔者从菌株种类和合成代谢途径分析了微生物发酵产L-苹果酸的优势,随后重点介绍了已经开发的L-苹果酸优化工艺,包括利用可再生资源菌株的获得、外部环境胁迫条件、合成代谢途径改造和转运能力提高这四方面。尽管这些研究成果还局限于实验室阶段,但是研究方法和改进措施为微生物发酵法工业合成L苹果酸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苹果酸 微生物发酵 代谢途径 可再生资源 生物制造
下载PDF
我国生物合成D-阿洛酮糖的研究及产业化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元亨 王靖 +4 位作者 王小艳 陶进 陈博 李义 佟毅 《现代食品》 2020年第6期34-40,共7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我国D-阿洛酮糖(D-psicose,Psi)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进程,包括技术开发进展、主要研发单位、技术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同时阐述了D-阿洛酮糖在我国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重叠工作过多、技术整合不足、技术集中在上游基... 本文主要综述了我国D-阿洛酮糖(D-psicose,Psi)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进程,包括技术开发进展、主要研发单位、技术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同时阐述了D-阿洛酮糖在我国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重叠工作过多、技术整合不足、技术集中在上游基因挖掘和菌株构建领域、法规和审批滞后等问题,展望了D-阿洛酮糖产业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研究 产业化 进展
下载PDF
一种功能型酵母在淀粉质原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凡 李永恒 +8 位作者 何太波 孙振江 周娜娜 何伟 王小艳 王泽兴 苏立国 梁春慧 佟毅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8期2012-2016,共5页
以陈水稻、小麦为原料,利用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一株同时具有耐高温及产糖化酶特性的功能型酵母COTYT-H同步糖化发酵,对减少糖化酶加量进行了初步研究,针对不同原料试验了隆科特糖化酶0.60、0.42、0.30 kg·t^(-1)的添加量,对比发酵指... 以陈水稻、小麦为原料,利用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一株同时具有耐高温及产糖化酶特性的功能型酵母COTYT-H同步糖化发酵,对减少糖化酶加量进行了初步研究,针对不同原料试验了隆科特糖化酶0.60、0.42、0.30 kg·t^(-1)的添加量,对比发酵指标。结果表明:功能型酵母COTYT-H配合糖化酶减量30%,发酵效果优于生产线上的发利酵母。以100%陈水稻为原料,功能型酵母COTYT-H配合糖化酶减量30%,发酵酒精度为12.73%(体积分数),残总糖为0.85%;以85%陈水稻掺混15%陈小麦为原料,功能型酵母COTYT-H配合糖化酶减量30%,发酵酒精度为14.63%(体积分数),残总糖为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小麦 陈水稻 糖化酶 酵母 乙醇
下载PDF
新型甜味剂阿洛酮糖绿色生物制造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琪 彭超 +8 位作者 周卫强 唐堂 何太波 裴成利 梁颖超 武丽达 李凡 李义 佟毅 《生物化工》 2022年第3期170-176,共7页
D-阿洛酮糖是一类热量较低但甜度很高的新型功能性甜味剂,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等功效。本文综述了D-阿洛酮糖的生理功能和机制、生产阿洛酮糖关键酶的来源和性质,阐述了生物法合成D-阿洛酮糖的工艺方法的基本过程,探讨了阿洛酮... D-阿洛酮糖是一类热量较低但甜度很高的新型功能性甜味剂,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等功效。本文综述了D-阿洛酮糖的生理功能和机制、生产阿洛酮糖关键酶的来源和性质,阐述了生物法合成D-阿洛酮糖的工艺方法的基本过程,探讨了阿洛酮糖差向异构酶生产工程菌株的表达体系和D-阿洛酮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及结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菌株表达系统 分离纯化
下载PDF
乙醇体系中D-阿洛酮糖的结晶工艺优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郭元亨 吕哲 +6 位作者 丁子元 王小艳 李皓然 邓莉川 刘颖慰 陈博 佟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85-189,198,共6页
为开发一套D-阿洛酮糖的结晶工艺,本文以乙醇为结晶体系,分别对影响结晶过程的4个主要因素(包括D-阿洛酮糖溶液的密度、乙醇与D-阿洛酮糖的比例、结晶时间和结晶温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结晶的... 为开发一套D-阿洛酮糖的结晶工艺,本文以乙醇为结晶体系,分别对影响结晶过程的4个主要因素(包括D-阿洛酮糖溶液的密度、乙醇与D-阿洛酮糖的比例、结晶时间和结晶温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结晶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操作条件为:D-阿洛酮糖溶液密度为1.35 g/mL,乙醇与D-阿洛酮糖溶液比例为3.8∶1,结晶时间为325 min,结晶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D-阿洛酮糖的初次结晶收率可达71.58%。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乙醇体系中可获得较高的D-阿洛酮糖结晶收率,本研究获得的模型可以用来优化D-阿洛酮糖在乙醇体系中的结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乙醇体系 结晶工艺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的特性及其在生猪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鑫 孙浩轩 +10 位作者 陈影 王慧丽 金渭武 郭世堂 朱威宇 谭剑 安泰 卢宗梅 李凡 李义 佟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8,35,共7页
我国是全球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生猪养殖行业是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行业。随着养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绿色生态养猪新模式的推进,通过营养调控改善生猪健康、提高生猪生产成绩、提升猪肉品质,成为生猪养殖业重点关注的话题。... 我国是全球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生猪养殖行业是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行业。随着养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绿色生态养猪新模式的推进,通过营养调控改善生猪健康、提高生猪生产成绩、提升猪肉品质,成为生猪养殖业重点关注的话题。地衣芽孢杆菌作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耐胆盐、产酶、产抑菌活性物质等特点,不仅可以促进生猪生长、改善肠道健康、提高免疫,还可以有效降解毒素、控制猪舍环境,是最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本文旨在综述地衣芽孢杆菌的饲料原料预消化、调节肠道菌群、降解毒素、降低氨氮等特性,及其对生猪腹泻控制、肠道健康、机体免疫、生长性能、饲料毒素降解、猪舍环境控制的积极作用,以其为当前生猪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生猪 肠道健康 免疫功能 毒素降解 环境控制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元亨 刘颖慰 +6 位作者 丁子元 黄鹏 刘淑清 殷红 邓莉川 陈博 佟毅 《现代食品》 2019年第21期3-11,共9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模拟移动床(Simulated moving bed,SMB)色谱分离技术基础理论,包括工作原理、设备基本单元、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等,以及SMB的建模和仿真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SMB在食品行业中的研究及产业化情况,展望了SMB在食品行... 本文主要综述了模拟移动床(Simulated moving bed,SMB)色谱分离技术基础理论,包括工作原理、设备基本单元、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等,以及SMB的建模和仿真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SMB在食品行业中的研究及产业化情况,展望了SMB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色谱分离 食品行业
下载PDF
丁酸梭菌特性研究与在饲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影 卢宗梅 徐晓然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890-1894,1942,共6页
丁酸梭菌具有营养体和芽孢体,芽孢体具有耐高温、耐胃酸、耐胆碱的特性;能在肠道内定植,与其他益生菌共生,代谢产物具有抑菌性,抑制致病菌降低腹泻率;通过酸类发酵阶段产生的丁酸,是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丁酸梭菌被誉为肠道健康第一菌,... 丁酸梭菌具有营养体和芽孢体,芽孢体具有耐高温、耐胃酸、耐胆碱的特性;能在肠道内定植,与其他益生菌共生,代谢产物具有抑菌性,抑制致病菌降低腹泻率;通过酸类发酵阶段产生的丁酸,是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丁酸梭菌被誉为肠道健康第一菌,在饲料禁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2.0×10^(5)CFU·g^(-1)),日增重提高1.3%、料重比降低5.9%、腹泻率降低20.24%;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2.0×10^(5)CFU·g^(-1)),采食量提高1.5%、日增重提高6%、料肉比从1.72降至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芽孢体 丁酸 抑菌 饲喂试验
下载PDF
乙醇生产副产物在枯草芽孢杆菌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世堂 李齐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1402-1405,1410,共5页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环境友好、生物友好的微生物,可产生抗逆内生孢子,生命力强,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在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酶的生产中有较广泛应用,也被用作农用生防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等,同时也是替抗饲料产品的主要生产菌...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环境友好、生物友好的微生物,可产生抗逆内生孢子,生命力强,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在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酶的生产中有较广泛应用,也被用作农用生防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等,同时也是替抗饲料产品的主要生产菌。DDS是废醪液经离心、MVR浓缩等工艺得到的浆液,干基蛋白质量分数在20%以上,同时富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由其制成的DDGS饲料中,DDS占比例越高营养价值越高。本试验使用0.2%的碱液对DDS进行简单处理后,按照10%的比例,控制培养转速110r·min^(-1)、温度33±0.5℃,实现了其在枯草芽孢杆菌培养中的应用,在降低枯草芽孢杆菌菌液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为DDS浆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醪液 枯草芽孢杆菌 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