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岩氦气孔隙度测量关键参数优化
1
作者 张波 陈博源 +5 位作者 马立涛 吴鹏 刘成 陈建奇 李洋冰 姜洋 《非常规油气》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煤岩氦测孔隙度是反映煤储层储集空间的重要参数,难以用常规孔隙度测量参数进行表征。为探索煤岩氦气孔隙度测量的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8+9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粒度、不同烘干温度以及不同平衡时间下的氦气孔隙度实验测... 煤岩氦测孔隙度是反映煤储层储集空间的重要参数,难以用常规孔隙度测量参数进行表征。为探索煤岩氦气孔隙度测量的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8+9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粒度、不同烘干温度以及不同平衡时间下的氦气孔隙度实验测试,结合低温气体吸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了孔隙体积分布趋势,研究了颗粒样品与柱塞样品孔隙度的差异。结果表明:烘干温度、样品目数以及平衡时间对氦气孔隙度测试结果影响较大,烘干温度为80~100℃时,可有效去除煤岩孔隙中的游离水和束缚水;煤岩破碎至40~60目时,氦气分子能有效进入纳米孔隙中,更能反应岩心孔隙的真实情况;平衡时间为15~20 min时,孔隙度值逐渐稳定。优化参数后的煤岩孔隙度测试结果与低温气体吸附联合测试等精细表征手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且氦气孔隙度测试周期更短,相比于柱塞样品,颗粒样品孔隙度测试值更接近于真实情况。因此,煤岩干燥温度为80℃、粒度为40~60目以及平衡时间为15 min时,可准确获取孔隙度参数。该研究对于指导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孔隙度 孔隙体积 预处理 测量参数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模拟技术
2
作者 江锚 吴佳琦 +3 位作者 马晓强 彭成勇 张红杰 王瑞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531-12540,共10页
随着常规气田的可动用储量越来越少,致密气等难动用资源逐渐受到重视。为了增加致密砂岩气田储量动用程度,针对地质构造特征、测井数据,建立了地质气藏各属性精细化模型,评价了目标层位的地质甜点、工程甜点,优选了水平井分段分簇位置,... 随着常规气田的可动用储量越来越少,致密气等难动用资源逐渐受到重视。为了增加致密砂岩气田储量动用程度,针对地质构造特征、测井数据,建立了地质气藏各属性精细化模型,评价了目标层位的地质甜点、工程甜点,优选了水平井分段分簇位置,开展了多段多簇裂缝形态模拟及气藏产量数值模拟,分析了水平井开发效果并提出了气田后续产能挖潜的措施,进而形成了致密砂岩气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模拟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的压裂模型,能够精确刻画多段多簇裂缝形态。在此基础上,将多段多簇裂缝模型与气藏基质属性模型相互结合,可进一步分析压裂改造后的压力波及范围及产量动态变化。在SM区块致密砂岩气田探索并推广地质工程一体化模拟技术,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三维模型 分段分簇 精细化压裂 数值模拟 致密气藏
下载PDF
临兴区块上古生界煤系页岩孔隙结构多尺度定性–定量综合表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成 丁万贵 +8 位作者 张健 陈鑫 吴鹏 柳雪青 李洋冰 马立涛 胡维强 孔为 李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57,共12页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丰富对该区块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孔隙发育特征与孔隙结构的认识,对临兴地区页岩进行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液氮吸附分析以表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同时结合孔隙率、TO...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丰富对该区块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孔隙发育特征与孔隙结构的认识,对临兴地区页岩进行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液氮吸附分析以表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同时结合孔隙率、TOC含量、岩石矿物含量、黏土相对含量、有机质成熟度测试结果对页岩孔隙结构发育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页岩发育粒内孔、粒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有机质内部偶见孔隙、可见微裂隙,与矿物伴生时周边发育微裂隙;页岩总孔容介于0.00146~0.01081m L/g,介孔占比81.9%,比表面积介于0.35~3.65 m^(2)/g,孔径分布以单峰型为主,分布范围主要在200 nm以内,主峰孔径在45 nm左右,本溪组、太原组页岩孔隙连通性优于山西组,太原组宏孔占比优于本溪组、山西组;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对页岩孔隙发育的影响复杂,对宏孔发育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脆性矿物含量对总孔、介孔发育有积极作用,黏土矿物含量对总孔和介孔发育起消极作用,其中,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通过影响介孔的发育来控制页岩中孔隙的发育程度。基于页岩孔隙结构多尺度定性–定量表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对临兴区块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量评价、甜点优选与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丰富了对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的地质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孔隙结构 孔径分布 压汞 液氮吸附 临兴区块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海陆过渡相页岩岩相类型和储层差异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立富 邓纪梅 +7 位作者 杜佳 李勇 吴鹏 吴翔 胡维强 赵霏 郑薇 江智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62-876,共15页
为探讨海陆过渡相页岩岩相对储层发育特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太原组海陆过渡相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X射线衍射实验和岩石薄片观察系统划分页岩岩相类型,通过扫描电镜、地化测试、低温液氮、二氧化碳吸附实验等技术手段,根据... 为探讨海陆过渡相页岩岩相对储层发育特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太原组海陆过渡相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X射线衍射实验和岩石薄片观察系统划分页岩岩相类型,通过扫描电镜、地化测试、低温液氮、二氧化碳吸附实验等技术手段,根据有机碳含量、孔隙结构、含气量等测试数据详细分析了不同岩相的储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太原组页岩根据矿物组分可划分为黏土类、硅质类、混合类和钙质类四大类岩相类型,以有机碳含量2%和4%为界限进一步划分为高有机质富含硅质泥质页岩、中有机质富含硅质泥质页岩、中有机质含钙硅质泥质页岩、中有机质富含黏土硅质页岩和中有机质泥质/硅质页岩等15种亚类岩相。其中黏土类页岩主要处于陆相淡水、亚还原-还原环境,具有相对较高的有机碳含量(平均4.46%)和含气量(平均1.44 m^(3)/t),微孔发育较好,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较大,储层的储集和吸附能力较好,但脆性指数最低,平均为33.5%,不利于后期的压裂改造;混合类页岩主要沉积于咸水环境,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平均1.65%),微孔和介孔发育较差,含气量最低,脆性指数介于黏土类和硅质类页岩之间;硅质类页岩主要处于半咸水-咸水、亚还原环境,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07%,微孔、介孔发育较好,含气量偏低,脆性指数高,易于压裂改造。综合来看,黏土类页岩储层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和开发前景,在充分考虑储层脆性指数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重点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相页岩气 页岩岩相 储层特征 脆性指数 开发潜力
下载PDF
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可压地质特征研究—临兴中区石炭-二叠系泥页岩为例
5
作者 韩冬 吴鹏 孔为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9期194-196,共3页
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可压性是制约页岩气开发的重要因素。以临兴区块为例,综合分析岩性、孔裂隙、矿物含量及脆性指数等可压地质参数,探讨了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页岩层系可压潜力。结果表明: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层段岩性多样,孔裂隙相对发育... 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可压性是制约页岩气开发的重要因素。以临兴区块为例,综合分析岩性、孔裂隙、矿物含量及脆性指数等可压地质参数,探讨了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页岩层系可压潜力。结果表明: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层段岩性多样,孔裂隙相对发育;脆性矿物以石英为主,脆性指数介于中等-强,具有可压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页岩气 储层特征 可压性评价
下载PDF
海陆过渡相不同源储类型页岩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识别及分类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高丽军 吴鹏 +3 位作者 石雪峰 李勇 逄建东 杨铁梅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32-1143,共12页
为完善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分类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区块为例,在划分页岩源储类型基础上,结合电阻率、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自然伽马等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利用页岩样品实验结果校正,优化了不同源储类型页岩的岩性、有机碳、孔... 为完善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分类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区块为例,在划分页岩源储类型基础上,结合电阻率、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自然伽马等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利用页岩样品实验结果校正,优化了不同源储类型页岩的岩性、有机碳、孔隙度、含气量等关键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建立了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储层分类方法。结果表明:①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存在砂质夹层型、灰质混积型和富有机质泥岩层理型三大类源储类型,利用声波、密度与自然伽马的3D交会图与成像测井可识别各类型岩性;②不同类型泥页岩的测井解释优化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区内页岩储层参数相对有利勘探,其中砂质夹层型页岩有机碳含量为0.25%~6.66%,孔隙度为0.10%~4.92%,含气量为0.15~4.39 m^(3)/t,平均脆性指数为45%;灰质混积型泥页岩有机碳含量为1.98%~8.66%,孔隙度为0.31%~4.01%,含气量为0.82~3.72 m^(3)/t,平均脆性指数为43%;富有机质层理型页岩有机碳含量在2.04%~14.53%之间,孔隙度为0.29%~5.29%,含气量为0.93~5.14 m^(3)/t,平均脆性指数为37.54%;③建立的以源储类型为核心的“三型九类”页岩储层分类方法具有实用性,其中I类、II类夹层型页岩和I类富有机质层理型页岩已在生产实践显现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海陆过渡相 页岩气 源储类型 测井 储层分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