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新药创制及技术支撑体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梁琼麟 罗国安 +4 位作者 邹健强 高秀梅 刘建勋 叶祖光 贾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3期1-7,共7页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复方药物日益得到包括国际主流医药界的重视和认可。中医药以其在慢性复杂多因素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的显著优势备受关注。以确有疗效的中医方剂和名优中成药为源头,研究开发成为中医药特色明显、配伍科学合理、...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复方药物日益得到包括国际主流医药界的重视和认可。中医药以其在慢性复杂多因素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的显著优势备受关注。以确有疗效的中医方剂和名优中成药为源头,研究开发成为中医药特色明显、配伍科学合理、药效成分基本清楚、机理基本明确、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复方中药创新药,有望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认可,并在未来创新药物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本文根据中医药的特点提出了中药复方新药创制的技术路线,对其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有关建议和方案,并对中药复方新药创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药发现 新药开发 中药 复方药物 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中药“毒”性研究述评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广平 李建荣 +2 位作者 朱晓光 杨海润 叶祖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随着中药的广泛使用,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也日趋关注和重视,尤其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中药中毒事件使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产生怀疑。中药的“毒”性是在功效的表征过程中逐渐被发现的,其毒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准确辨证、配伍使用... 随着中药的广泛使用,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也日趋关注和重视,尤其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中药中毒事件使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产生怀疑。中药的“毒”性是在功效的表征过程中逐渐被发现的,其毒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准确辨证、配伍使用可达到减毒增效的目。有“毒”中药是在中药毒性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其有别于化药毒性。本文基于中医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就近年有关中药“毒”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中药 炮制减毒 配伍减毒 综述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文谨 海丽娜 连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01-103,共3页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以苦参、白土苓为主经现代技术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剂,其功效为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临床多用于晚期癌症的辅助治疗。为帮助临床医生能更加合理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笔者现对其近年来的相关实验研究成果作一较为...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以苦参、白土苓为主经现代技术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剂,其功效为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临床多用于晚期癌症的辅助治疗。为帮助临床医生能更加合理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笔者现对其近年来的相关实验研究成果作一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抗肿瘤 实验研究 综述
下载PDF
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增效/存效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广平 解素花 +4 位作者 朱晓光 张思玉 翟建英 孟贺 叶祖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的甘草对附子毒性和药效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0.4 mL/10 g体质量灌胃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甘草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SD大鼠2 mL/100 g体质量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 目的观察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的甘草对附子毒性和药效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0.4 mL/10 g体质量灌胃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甘草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SD大鼠2 mL/100 g体质量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甘草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和附子与甘草配伍后水煎液附子中毒性成分;通过抗炎和镇痛实验观察附子配伍甘草对附子药效的影响。结果随着甘草配伍比例的增高,附子急性毒性LD50和附子心脏毒性TD50增大,附子配伍甘草后合煎液毒性成分低于单煎液,但附子配伍甘草后对附子抗炎和镇痛药效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甘草配伍附子在减轻附子毒性的同时不影响附子的药效,甘草对于附子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附子配伍甘草减毒时应该考虑甘草的配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伍用药 毒性 抗炎 镇痛 附子 甘草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蒿甲醚贴剂的研制及小鼠体内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华生 王乃婕 +3 位作者 梁秉文 叶祖光 贺成 薛宝云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878-1881,共4页
目的研制蒿甲醚贴剂,并评价其经皮吸收对感染疟原虫小鼠的杀灭及抗复燃作用。方法涂布法制备蒿甲醚贴剂,考察不同促进剂、药物的浓度对透皮速率的影响;首次建立蒿甲醚贴剂体外透皮速率常数的HPLC测定方法;按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 目的研制蒿甲醚贴剂,并评价其经皮吸收对感染疟原虫小鼠的杀灭及抗复燃作用。方法涂布法制备蒿甲醚贴剂,考察不同促进剂、药物的浓度对透皮速率的影响;首次建立蒿甲醚贴剂体外透皮速率常数的HPLC测定方法;按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进行抗疟实验。结果药剂学研究表明,当透皮促进剂丙二醇和月桂氮酮以4%浓度按3∶1比例合用时,贴剂的体外透皮速率常数最大;药效学研究显示,该贴剂能明显减少给药次数,显著降低给药剂量。结论蒿甲醚可以经皮肤给药,达到杀灭疟原虫的作用,并且给药次数及剂量明显减少,患者依从性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 压敏胶 透皮给药系统 贴剂 促渗剂 抗疟作用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会丛 翟建英 +5 位作者 张广平 杨海润 张思玉 朱晓光 蒋威 李晋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7-323,共7页
目的:观察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其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急性毒性实验,对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混悬液,采用Bliss法计算其LD50。长期毒性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原花青素高、中、低剂量(428.5... 目的:观察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其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急性毒性实验,对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混悬液,采用Bliss法计算其LD50。长期毒性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原花青素高、中、低剂量(428.57、214.29、42.86mg(/kg·d))组,连续灌胃给药26周,停药恢复4周,观察大鼠的一般行为、体重增长、食量消耗,进行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征、尿常规检查、系统尸解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原花青素小鼠LD50为3451.9mg/kg。长期毒性实验中,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原花青素高、中、低3个剂量组动物行为活动、进食量等均未见异常;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指标未发现与供试品有关的异常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与原花青素相关的异常改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有明显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 长期毒性
原文传递
四逆汤组方配伍减毒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广平 朱晓光 +3 位作者 孟贺 张思玉 杨海润 叶祖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针对四逆汤组方中所含的有毒中药附子,从毒理学角度研究四逆汤组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平行比较附子、附子配伍甘草、附子配伍干姜和四逆汤全方水煎液小鼠急性毒性、大鼠心脏毒性和毒性成分,测定小鼠急性毒性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 目的针对四逆汤组方中所含的有毒中药附子,从毒理学角度研究四逆汤组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平行比较附子、附子配伍甘草、附子配伍干姜和四逆汤全方水煎液小鼠急性毒性、大鼠心脏毒性和毒性成分,测定小鼠急性毒性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鼠心脏毒性半数中毒剂量(TD50)和水煎液液中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从急性毒性、毒性靶器官和毒性成分3个方面研究四逆汤组方中不同配伍对附子毒性的影响。结果四逆汤组方中附子配伍甘草急性毒性的LD50和心脏毒性的TD50高于单用附子与四逆汤全方。而附子配伍干姜对附子的急性毒性的LD50和心脏毒性的TD50影响不明显。附子配伍甘草水煎液中主要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低于附子配伍干姜。结论四逆汤组方配伍药物中甘草对附子毒性具有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配伍减毒 附子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一般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会丛 翟建英 +5 位作者 张广平 朱晓光 杨海润 张思玉 蒋威 李晋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开发和使用提供一般药理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实验数据。方法采用十二指肠给药方式观察原花青素对麻醉犬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收缩压、舒张压、... 目的观察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开发和使用提供一般药理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实验数据。方法采用十二指肠给药方式观察原花青素对麻醉犬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的影响;采用灌胃给药方式观察原花青素对小鼠自主活动行为和协调运动的影响,并观察原花青素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阈剂量和阈下剂量睡眠的影响。结果原花青素(857.00、214.29、42.86 mg/kg)对麻醉犬的潮气量和频率、血压、心率、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P>0.05);原花青素(428.57、214.29、42.86 mg/kg)对小鼠的自主活动行为和协调运动无明显影响(P>0.05),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睡眠动物数和阈剂量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原花青素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中药药理学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小鼠
下载PDF
蒿甲醚贴剂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华生 叶祖光 +3 位作者 梁秉文 王乃婕 贺成 李晋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质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蒿甲醚(ARM)及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DHA)浓度的方法,比较蒿甲醚口服与经皮给药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按平行设计方法,小鼠随机分为2组(经皮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测定给药后血浆中蒿甲醚及代...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质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蒿甲醚(ARM)及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DHA)浓度的方法,比较蒿甲醚口服与经皮给药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按平行设计方法,小鼠随机分为2组(经皮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测定给药后血浆中蒿甲醚及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的浓度,并用DAS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统计。结果:蒿甲醚贴剂的C_(max),T_(max),AUC_(0-t),MRT与口服制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蒿甲醚贴剂有达峰时间长和体内维持时间长的特点,具有长效缓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 透皮给药系统 贴剂 药动学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当药中獐牙菜苦苷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大成 孟贺 +3 位作者 李荣生 黄文哲 秦文杰 叶祖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54-55,83,共3页
目的确定纯化当药中獐牙菜苦苷的大孔吸附树脂的类型及工艺条件。方法以当药为原料,以当药中獐牙菜苦苷为指标,考察8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效果。结果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獐牙菜苦苷的纯化效果较好,其动态饱和吸附量为70.4... 目的确定纯化当药中獐牙菜苦苷的大孔吸附树脂的类型及工艺条件。方法以当药为原料,以当药中獐牙菜苦苷为指标,考察8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效果。结果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獐牙菜苦苷的纯化效果较好,其动态饱和吸附量为70.48mg/g,依次用蒸馏水2BV、30%乙醇4BV洗脱,收集30%乙醇洗脱液,喷雾干燥,干粉样品中獐牙菜苦苷的含量为52.29%。结论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獐牙菜苦苷纯化效果较好,适合于当药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獐牙菜苦苷的富集纯化,可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药 环烯醚萜 獐牙菜苦苷 大孔吸附树脂 HPD-100
下载PDF
黄连干预心肌缺血损伤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雪涛 陈霞 +4 位作者 靳冉 朱晓光 连增林 叶祖光 施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28-30,共3页
目的利用体内、体外实验模型研究单味黄连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灌胃给予黄连粗提物61.27 mg/(kg.d),每日1次,7 d后测定心电图、血清酶学指标;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模型,给... 目的利用体内、体外实验模型研究单味黄连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灌胃给予黄连粗提物61.27 mg/(kg.d),每日1次,7 d后测定心电图、血清酶学指标;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模型,给予黄连粗提物(25μg/mL),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漏出和细胞活力。结果黄连能对抗心肌缺血引起的Ⅱ导联心电图ST-T段的抬高(P<0.05),降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二醛(P<0.05),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P<0.05);减少缺氧复氧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的漏出(P<0.05),而不影响细胞相对活力。结论黄连具有保护心肌(细胞)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缺血、氧化损伤状态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大鼠 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 干预作用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经皮给药体外透皮试验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杜丰 王乃婕 +3 位作者 邱琳 张蓓 梁秉文 叶祖光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建立合适的双氢青蒿素(DHA)体外透皮试验方法。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HPLC法测定DHA累积透过量和体外透皮速率。结果DHA体外透皮速率以20%乙醇生理氯化钠溶液为接受液,比其他接受液高,达到32.158μg/h.... 目的建立合适的双氢青蒿素(DHA)体外透皮试验方法。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HPLC法测定DHA累积透过量和体外透皮速率。结果DHA体外透皮速率以20%乙醇生理氯化钠溶液为接受液,比其他接受液高,达到32.158μg/h.cm2;以20%乙醇生理氯化钠溶液为接受液测定油溶性软膏、卡波普水溶性软膏、泊洛沙姆水溶性软膏、O/W型乳膏、W/O型乳膏5种DHA软膏的透皮速率,分别为10.376、25.67、13.295、12.637、11.675μg/h.cm2。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适用于DHA经皮给药的体外透皮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体外透皮试验 接受液 软膏 HPLC
下载PDF
药性理论指导的附子配伍减毒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广平 朱晓光 +2 位作者 杨海润 张思玉 叶祖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以附子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基于药性理论的附子配伍减毒的科学性,以探讨附子配伍减毒的新途径。方法:对以寒制热、以甘缓毒、以柔克刚、调正抑毒等四种附子配伍减毒理论进行验证性的毒理学试验,在试验中采用急性毒性和心脏毒性相... 目的:以附子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基于药性理论的附子配伍减毒的科学性,以探讨附子配伍减毒的新途径。方法:对以寒制热、以甘缓毒、以柔克刚、调正抑毒等四种附子配伍减毒理论进行验证性的毒理学试验,在试验中采用急性毒性和心脏毒性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结果:附子配伍寒性药物具有配伍减毒作用,和其他三种配伍减毒相比较,以寒制热的配伍减毒作用最强。结论:以药性理论为指导的配伍减毒可以使有毒中药配伍减毒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理论 配伍减毒 附子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软膏处方筛选及体外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丰 李荣生 +5 位作者 王乃婕 邱琳 张蓓 梁秉文 付桂兰 叶祖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49-50,89,共3页
目的筛选双氢青蒿素(DHA)软膏处方及促渗剂。方法建立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DHA样品的体外透皮速率进行考察,并以DHA累积透过量作体外透皮曲线,与Higuchi方程进行拟合。结果透皮速率以卡波普水溶性软膏及促渗剂为... 目的筛选双氢青蒿素(DHA)软膏处方及促渗剂。方法建立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DHA样品的体外透皮速率进行考察,并以DHA累积透过量作体外透皮曲线,与Higuchi方程进行拟合。结果透皮速率以卡波普水溶性软膏及促渗剂为氮酮的最高,达到27.262μg/(h·cm2),Higuchi方程线性较好。结论最佳处方为卡波普水溶性基质的DHA软膏处方,最佳促渗剂为氮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软膏 体外透皮试验 促渗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当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大成 朴惠善 +1 位作者 秦文杰 叶祖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2-465,共4页
当药为獐牙菜属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干燥全草。在龙胆科獐牙菜属众多的植物中虽不出众,但却具有悠久的历史记载和广泛的民间应用,且临床疗效确切。文章综述了药材的历史记载,当今的应用情况,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纯化工艺、质量控制方... 当药为獐牙菜属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干燥全草。在龙胆科獐牙菜属众多的植物中虽不出众,但却具有悠久的历史记载和广泛的民间应用,且临床疗效确切。文章综述了药材的历史记载,当今的应用情况,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纯化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公开了笔者在当药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所作的工作及知识产权的相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药 獐牙菜属 环烯醚萜
下载PDF
楮实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6
作者 熊山 叶祖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02-103,共2页
楮实子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楮实子的药用始于《名医别录》,被载为上品,味甘,性寒,无毒,后历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楮实子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楮实子的药用始于《名医别录》,被载为上品,味甘,性寒,无毒,后历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均有记载。楮实子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甘肃等地。楮实子具有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的功效,多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眩、目生翳膜、水肿胀满等症。笔者现对近年来楮实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楮实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短柱肖菝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秦文杰 王钢力 林瑞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59-961,共3页
目的:对短柱肖菝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脂溶性部位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单棕榈酸甘油酯(Ⅱ),胡萝卜苷(Ⅲ),二... 目的:对短柱肖菝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脂溶性部位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单棕榈酸甘油酯(Ⅱ),胡萝卜苷(Ⅲ),二十六烷酸(Ⅳ),5-羟甲基糠醛(Ⅴ),佛手内酯(Ⅵ),熊果酸(Ⅶ),甘草素(Ⅷ)。结论: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Ⅳ~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柱肖菝葜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Bcl-2/Bax、P2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文谨 彭瑶 +3 位作者 连增林 靳冉 李晋生 海丽娜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Bcl-2/Bax、P27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及组方成分苦参注射液,白土苓注射液,顺铂注射液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的影...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Bcl-2/Bax、P27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及组方成分苦参注射液,白土苓注射液,顺铂注射液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Bcl-2/Bax、P27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注射液均可抑制HEC-1B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注射液、顺铂注射液作用于HEC-1B细胞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mRNA表达水平Bcl-2降低,而Bax、P27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注射液可抑制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复方苦参注射液及苦参注射液可明显抑制Bcl-2表达并促进Bax、P27表达,说明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在于苦参对Bcl-2/Bax基因家族和P27基因的表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 子宫内膜癌 抗肿瘤 细胞凋亡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万寿菊叶黄素一般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翟建英 陈会丛 +6 位作者 张广平 靳冉 朱晓光 杨海润 张思玉 蒋威 李晋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观察万寿菊叶黄素对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十二指肠给药观察万寿菊叶黄素对麻醉犬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的影响;采用灌胃给药观察万寿菊叶黄素对小鼠... 目的观察万寿菊叶黄素对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十二指肠给药观察万寿菊叶黄素对麻醉犬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的影响;采用灌胃给药观察万寿菊叶黄素对小鼠自主活动行为、协调运动和戊巴比妥钠阈剂量和阈下剂量睡眠的影响。结果万寿菊叶黄素对麻醉犬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对小鼠的自主活动行为、协调运动和戊巴比妥钠阈剂量和阈下剂量睡眠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万寿菊叶黄素对实验动物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其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叶黄素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中医证候、高敏C反应蛋白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爱明 张冬梅 +6 位作者 翟建英 高永红 娄利霞 柴立民 朱海燕 朱陵群 王硕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证候、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对脑梗死风险评估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比较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hsCRP和oxLDL... 目的研究中医证候、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对脑梗死风险评估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比较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hsCRP和oxLDL的差异及与发生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的痰浊证、郁热证、肝风内动证发生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气虚证发生率显著低于高血压组(P<0.05或P<0.01)。高血压组以单证和两证相兼为主,脑梗死组的三证和四证相兼情况较多(P<0.01)。相关分析提示,痰浊证、郁热证、肝风内动证和兼证个数与发生脑梗死呈正相关,气虚证与发生脑梗死呈负相关(P<0.05或P<0.01)。实验室指标方面,脑梗死组的血清hsCRP和oxLDL浓度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1)。无控制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和oxLDL均与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梗死呈显著正相关(P<0.01);当控制性别、年龄和血压水平等变量后二者仍然与发生脑梗死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血清hsCRP和oxLD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64,P<0.01)。结论中医证候和血清hsCRP、oxLDL的变化与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存在一定相关性,中医辨证结合实验室指标检测对于早期评估和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梗死 中医证候 高敏C反应蛋白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