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配伍的整体定量药理学表征体系建立与实验验证
1
作者 贺琪珺 王敏存 +4 位作者 陈定芳 肖美凤 黄胜 邓凯文 贺福元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6-37,共2页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配伍作用的整体定量药理学表征体系,诠释君、臣、佐、使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以丹膝颗粒抗缺血脑血脑中风为例,根据生物流量平衡建立成分与靶点的网络动力学,获得平衡常数拓扑矩阵,运用因子转旋分析其作用层次、组合、...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配伍作用的整体定量药理学表征体系,诠释君、臣、佐、使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以丹膝颗粒抗缺血脑血脑中风为例,根据生物流量平衡建立成分与靶点的网络动力学,获得平衡常数拓扑矩阵,运用因子转旋分析其作用层次、组合、强度与方向,定量回答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结果建立了任意多节点的网络动力学方程组,可通过一次给药曲线下的面积AUC、多次给药一个周期曲线下的面积AUC及连续给药时的稳态浓度Css获得其作用平衡常数,构成变化速度的平衡数矩阵,经因子转旋分析可获得总分差解析,解析成分簇与靶点簇作用的君、臣、佐、使层次;经旋转后的成分簇与靶点簇矩阵可解析其君、臣、佐、使层次组合关系;经成分簇与靶点簇的流量速度的绝对值大小、正负号排序可解析其作用强度、方向,三者结合可从整体定量药理学的角度阐明中药复方配伍作用的科学原理。丹膝颗粒中20个成分与20个靶点的配伍作用是:原方中君臣药材中的原儿茶酸、柚皮素、β-蜕皮甾酮、牛膝皂苷D、芍药苷、原儿茶醛、大黄素、洋川芎内酯A等成分占总作用强度的95%,构成第1、2主成分主体,先作用于TNF-α、CaMKⅡ、IL-6、HSP70-1、GPX-1、P38 MAPK、Bcl-2、P38 MAPK、ERK1、PKGⅡ靶点,再进一步作用占总变化95%的TRAF6、SOD、JNK2、nNOS、IL-1β、JAK-1、P-selectin靶点而发挥作用。而中膝中的β-蜕皮甾酮、牛膝皂苷D可统领各成分进行作用。结论网络动力学平衡常数因子分析法可用于中药复方配伍作用的整体定量药理学研究,阐明其配伍的科学内涵;丹膝颗粒主要通过君臣药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配伍作用 整体定量药理学 超分子“气析”理论 印迹模板 网络动力学 平衡常数 因子分析 网络药理学验证
下载PDF
炒炭炮制对干姜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周逸群 吴萍 +3 位作者 唐宇 刘文龙 石继连 贺福元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41-356,共16页
干姜和姜炭作为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悠久历史。两者均来源于姜科植物的根茎,由于干燥和炮制加工程度的不同,其中药药性、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均有所不同。本文从中国知网(CNKI)、PubMed、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 干姜和姜炭作为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悠久历史。两者均来源于姜科植物的根茎,由于干燥和炮制加工程度的不同,其中药药性、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均有所不同。本文从中国知网(CNKI)、PubMed、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收集了干姜炒炭前后的信息,通过系统地回顾有关姜炭的民族药理学、质量控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的文献,总结讨论了干姜和姜炭的区别。在化学成分分析中,我们从干姜和姜炭中共分离鉴定出56种化学成分,主要是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庚烷;在药理作用中,姜炭主要表现出止血、抗氧化、镇痛、抗菌和抗癌等一系列生物活性;在临床应用中,干姜辛热,被认为是一种补阳药,通常用于治疗寒冷或潮湿天气引发的疾病,姜炭是一种由干姜在高温下炮制加工的产品,其辛热之性减弱,因此药效变温和,以其止血和温脾止泻作用而闻名。目前对姜炭止血的药理机制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姜炭对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影响。尽管姜炭的疗效早已得到认可,且饮片成分的变化和颜色的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仍然缺乏相对清晰的炮制机理指导下的反映炭药止血功效成分的特征性和专属性质量标准。本文综述了姜炭的质量控制、化学成分、民族药理学和药理作用机制,也为其他炭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促进其临床的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炮制 炒炭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止血活性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类)致敏成分检测技术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雨恬 王韧 +4 位作者 李文姣 肖美凤 李森 刘金玲 贺福元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9期1185-1190,共6页
中药注射剂易引起过敏反应,这是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热点,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概况,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类型;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中的(类)致敏成分的主要检测技术,包括体外肥大细胞脱颗... 中药注射剂易引起过敏反应,这是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热点,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概况,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类型;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中的(类)致敏成分的主要检测技术,包括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检测、细胞膜色谱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表面等离体子共振技术等,并分别介绍其原理、实验方法,局限不足处,并对比其适用范围及其在(类)致敏成分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类)致敏成分检测 鱼腥草
原文传递
中药制药工程专业流化制粒实验教学探讨
4
作者 杨岩涛 肖佳妹 杨岩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3期108-109,共2页
实践创新能力是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但目前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需求差距大等问题。本文以我校流化制粒实验实际情况为例,探讨了流化制粒实验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 实践创新能力是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但目前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需求差距大等问题。本文以我校流化制粒实验实际情况为例,探讨了流化制粒实验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同时还提出了我校流化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以及操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期望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实验设备,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符合生产实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程 流化制粒 实验教学
下载PDF
13味归肺经中药UPLC指纹图谱特征及“印迹模板”成分簇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少琴 陈宇霞 +3 位作者 黄晨存 杨学斌 李萍 贺福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669-1676,共8页
目的对13味归肺经中药的UPLC指纹图谱特征进行研究,探究其“印迹模板”成分簇特征和划归方法,为寻找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建立白前、百部、苍耳子、芥子、金荞麦、桔梗、款冬花、马勃、前胡、桑白皮、射干... 目的对13味归肺经中药的UPLC指纹图谱特征进行研究,探究其“印迹模板”成分簇特征和划归方法,为寻找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建立白前、百部、苍耳子、芥子、金荞麦、桔梗、款冬花、马勃、前胡、桑白皮、射干、鱼腥草、紫菀13味归肺经中药的指纹图谱,并用总量统计矩、信息熵与信息量进行特征分析;采用匹配频数法划分“印迹模板”成分簇,寻找可能的归肺经的物质基础。结果13味归肺经中药的UPLC指纹图谱平均色谱峰峰数为80个,RSD为33.18%;总量统计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相似度、信息熵、信息量分别为19230μA·s、27.21 min、435.0 min2、0.5517、4.260 bit、70234 bit,RSD分别为104.10%、81.98%、74.61%、41.22%、20.66%、89.72%,结果表明归肺经中药成分簇差异显著;按置信系数为0.05确定13味中药的匹配最低频数为7.35次;由此可划得30个归肺经的“印迹模板”成分簇,构成新指纹图谱,以3.801 min(6号峰)的RSD最小,为79.70%,以9.279 min(24号峰)最大,为344.9%,平均RSD为164.7%,30个成分簇RSD的RSD为46.05%。结论13味归肺经中药成分簇的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不高,成分簇“印迹模板”变异较大,其中前胡成分簇“印迹模板”相差最大,而百部、桔梗的色谱峰数较少,信息熵也不高,并与平均相似度接近,是进一步研究归肺经成分簇“印迹模板”的较好模型药物,同时,金荞麦、桑白皮、射干、鱼腥草均含黄酮类成分,也是研究归肺经物质基础适宜的模型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归经 肺经 超分子“印迹模板” 成分簇 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UPLC 信息熵 匹配频数法
下载PDF
金银花和山银花9种抗炎成分对二甲苯耳肿胀模型小鼠体内的多成分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海英 肖美凤 +4 位作者 潘雪 李文姣 周逸群 刘文龙 贺福元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SCD 2023年第1期73-85,共13页
目的比较金银花(LJF)和山银花(LF)体内整体多成分药代动力学(PPK)相似性或差异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PK模型及其总量统计矩相似性(TQSMS)方法比较LJF和LF中具有抗炎作用的9种成分(芦丁、咖啡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川续断皂... 目的比较金银花(LJF)和山银花(LF)体内整体多成分药代动力学(PPK)相似性或差异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PK模型及其总量统计矩相似性(TQSMS)方法比较LJF和LF中具有抗炎作用的9种成分(芦丁、咖啡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川续断皂苷乙、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整体PPK特征。54只无特定病原体级(SPF)昆明(KM)小鼠分为2组(n=27),每组根据不同测试时间点分为9个亚组(n=3)。随后口服给予LJF或LF并复制对二甲苯耳肿胀模型小鼠。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测定血浆中9种成分浓度。由药物与统计(DAS)软件分析获得单成分药代动力学(PK)参数,并由自编Excel程序分析获得多成分整体PPK参数[总量统计矩(TQSM)参数和TQSMS]。结果LJF与LF单成分PK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多成分TQSM参数无显著差异,包括总量零阶矩(AUCT0-t,AUCT0-∞)和总量一阶矩(MRTT0-t,MRTT0-∞)(P>0.05)。相应地,单成分TQSMS为0.2204–0.9689,而9种成分整体TQSMS为0.8284,表明LJF和LF生物利用的速度和程度没有显著差异。此外,TQSMS(0.8284)较大,表明LJF和LF 9种抗炎成分整体PPK特征在90%置信区间下相似。结论PPK模型及其TQSMS方法可能是比较多成分中药整体PPK相似性或差异性的一种合适且有效方法。本研究表明金银花和山银花临床治疗炎症时可替代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山银花 多成分药代动力学模型 总量统计矩相似度 抗炎作用 一致性
下载PDF
基于形成性评价体系的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格 李原华 +3 位作者 赵靖 梁慧慧 文雯 刘文龙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8期3-4,共2页
以课堂理论教学方案、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和科技材料撰写能力培养为方向,将形成性评价融入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方面,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中药学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学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靖 李原华 +4 位作者 梁慧慧 文雯 余格 刘文龙 张喜利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9期46-47,共2页
对中药学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课程进行形成性评价探索,从授课形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3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培养中药学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中药学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现代仪器分析 中药学研究生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浸膏制备过程中指纹图谱变化及美拉德反应研究
9
作者 赵佳柱 祝雨辰 +2 位作者 邓俊林 贺福元 杨岩涛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9期51-54,62,共5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浸膏制备过程中指纹图谱变化情况并研究美拉德反应的发生。方法:利用总量统计矩法计算补阳还五汤浸膏不同时间点样品的相似度,并对各样品的还原性能进行测定,探讨中药浸膏制备过程中是否存在美拉德反应。结果:在补...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浸膏制备过程中指纹图谱变化情况并研究美拉德反应的发生。方法:利用总量统计矩法计算补阳还五汤浸膏不同时间点样品的相似度,并对各样品的还原性能进行测定,探讨中药浸膏制备过程中是否存在美拉德反应。结果:在补阳还五汤浸膏的制备过程中,不同浓缩程度各样品间指纹图谱零阶矩的RSD为8.02%,一阶矩的RSD为16.12%,二阶矩的RSD为21.34%,相似度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各样品的还原性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结论:在浸膏的制备过程中,指纹图谱的总量统计矩参数及相似度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在此过程中有化学反应发生;随着药液浓缩过程的进行,样品的还原能力增强,表明美拉德反应存在于浸膏制备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浸膏 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相似度 美拉德反应
下载PDF
基于CNKI文献计量分析的中药矫味与掩味研究现状
10
作者 赵佳柱 祝雨辰 +2 位作者 邝柏宇 梁金萍 杨岩涛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4期1093-1100,共8页
目的分析国内中药矫味与掩味技术研究现状。方法以CNKI数据库2001—2021年矫味与掩味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VOSviewer对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限定学科为“中药学”后,2001—2021年间发表矫味与掩味共325篇,其中共有156... 目的分析国内中药矫味与掩味技术研究现状。方法以CNKI数据库2001—2021年矫味与掩味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VOSviewer对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限定学科为“中药学”后,2001—2021年间发表矫味与掩味共325篇,其中共有1569个关键词,出现4次及以上的关键词共48个,前10个关键词分别为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掩味、中药、成型工艺、正交试验、口腔崩解片、苦味、电子舌、掩味技术。同时,48个关键词被分为7个聚类。结论当前矫味与掩味大部分研究热点都集中在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上,对于新兴技术开发及应用涉及较少。在满足临床安全有效的基础上,开拓矫味新技术及规范质量标准制订,是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及生产智能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味 掩味 VOSviewer CNKI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4味归肺经中药的黄酮成分簇“印迹模板”特征分析及其体外归经研究方法建立
11
作者 贺琪珺 盛丹丹 +4 位作者 陈宇霞 欧阳少琴 邓凯文 贺福元 陈新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7,共7页
目的:对归肺经4味中药黄酮成分簇的“印迹模板”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中药体外归肺经的研究方法。方法: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只归肺经的苍耳子、鱼腥草、金荞麦、射干等13味中药为基础,确定鱼腥草、金荞麦... 目的:对归肺经4味中药黄酮成分簇的“印迹模板”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中药体外归肺经的研究方法。方法: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只归肺经的苍耳子、鱼腥草、金荞麦、射干等13味中药为基础,确定鱼腥草、金荞麦、射干、桑白皮4味代表中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指纹图谱,并计算4味中药中所含各类成分的分子连接性指数,运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其与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相似性,以此建立构印定量关系,确定各成分归肺经次序。选择绿原酸、芦丁、槲皮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表儿茶素、野鸢尾苷共7种对照品验证模型的黄酮类成分整体的构印关系及其预测能力。结果:鱼腥草、金荞麦、射干和桑白皮共含有437种化学成分,其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956,4味中药共含黄酮类成分204个,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780,仅次于生物碱的0.9851。7个对照品的保留时间(t_(R))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S)呈良好构印关系(t_(R)=831.4×S-790.3,r=0.8614,P<0.01),适用于98.04%黄酮类成分簇的位次、相似度、相对相似度与tR的体外归经研究。据此可得第1位为桑黄酮D,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877,t_(R)为30.88 min;第200位为绿原酸,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582,tR为6.36 min;按指纹图谱的总量统计矩法算得的4味中药的总量一阶矩为24.26 min,列位21,能表征整体的99.19%,7种对照品的药材峰面积总量一阶矩为20.00 min,列位46,能表征整体的98.68%。结论:黄酮类成分簇是研究归肺经的“印迹模板”特征的适宜探针,据此能建立起定量结构信息与tR关系的体外中药归经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归经 肺经 印迹模版 定量构印关系 分子连接性指数 经络 相似度
原文传递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的中药成药性及制剂修饰研究策略 被引量:24
12
作者 周晋 刘惠 +4 位作者 肖美凤 杨岩涛 刘文龙 邓凯文 贺福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4205-4211,共7页
中药为多成分体系,除了重视单成分成药性研究外,其重点应放在如何整合单成分成药性规律,构建适宜中药多成分的成药性研究体系。中药基于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其成药性已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完成,疗效确定;目前最关键问题在于怎样对... 中药为多成分体系,除了重视单成分成药性研究外,其重点应放在如何整合单成分成药性规律,构建适宜中药多成分的成药性研究体系。中药基于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其成药性已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完成,疗效确定;目前最关键问题在于怎样对疗效明确的中药成分群进行归属并确定分子间相互作用规律,开发出组分中药。然而,怎样在单成分特性理化与生物性质基础上,整合形成多成分的表观理化与生物性质是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研究的关键。因此,中药的成药性研究既要完成单成分成药性的研究,还要利用中药配伍原理和现代超分子化学理论,研究中药多成分"分子社会"经配伍后其成药性变化规律,并与制剂、化学修饰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药新药创制的成功率。中药超分子"印迹模板"的自主"气析"作用规律对中药成药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 印迹模板 中药成药性 制剂修饰 二次开发 整合
原文传递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分析人参化橘红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代谢机制
13
作者 钟鹏英 张玉超 +2 位作者 张芳华 张喜利 刘文龙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329-334,共6页
目的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究人参化橘红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代谢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氨茶碱组、人参化橘红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接受脂多糖和烟雾诱导刺激,构建COPD大鼠模型,共计造模45 d... 目的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究人参化橘红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代谢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氨茶碱组、人参化橘红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接受脂多糖和烟雾诱导刺激,构建COPD大鼠模型,共计造模45 d,造模完成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人参化橘红组(0.027 g·mL^(-1))和氨茶碱组(0.009 g·mL^(-1))按100 g每1 mL灌胃,给药15 d;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及气道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应用UPLC-Q-TOF/MS对大鼠血清代谢学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通路,并应用Western blot法对相关通路进行验证。结果人参化橘红能明显改善肺组织的炎症浸润和气道壁的增厚;降低血清内炎症因子TNF-α、IL-1β、MMP-9和TIMP-1水平(P<0.05,P<0.01);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共得出33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组氨酸代谢、精氨酸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经Western blot验证后,人参化橘红干预COPD代谢主要通过促进精氨酸合成和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结论人参化橘红改善COPD大鼠肺组织内炎症浸润和气道壁增厚,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精氨酸合成和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后保护肺组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人参化橘红 代谢组学 潜在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桑叶化学成分快速识别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金玲 李文姣 +4 位作者 王韧 李森 张雨恬 周晋 贺福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方法对桑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Q-TOF/MS联用仪,以乙腈-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采集检测,以Massl... 目的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方法对桑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Q-TOF/MS联用仪,以乙腈-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采集检测,以Masslynx4.1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根据质谱所提供的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质谱裂解碎片信息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共鉴定和推测了桑叶中19种化学成分。结论该方法可快速、灵敏、全面地分析桑叶的化学成分,为探讨桑叶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化学成分 黄酮
下载PDF
2020年版《中国药典》毒性中药饮片先煎、久煎的商榷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萍 周逸群 +3 位作者 刘义钊 杨磊 蒯梦妮 张志国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4期762-768,共7页
先煎、久煎是毒性中药饮片煎煮的一大特色,然而考察毒性中药饮片先煎、久煎的研究现状时,发现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的83种毒性中药饮片仅附子、制川乌、制草乌有先煎、久煎的要求,《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记载的27种毒性中药饮片... 先煎、久煎是毒性中药饮片煎煮的一大特色,然而考察毒性中药饮片先煎、久煎的研究现状时,发现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的83种毒性中药饮片仅附子、制川乌、制草乌有先煎、久煎的要求,《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记载的27种毒性中药饮片中,11种可入煎剂,但未涉及先煎、久煎的要求,相关文献报道了16种毒性中药饮片可以先煎、久煎。目前对需先煎、久煎的毒性中药饮片以及先煎、久煎的要求缺乏基本的认识,从而出现因毒性中药饮片煎煮不当导致的临床疗效不佳及不良反应等问题。本文结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法规及文献,对先煎、久煎的毒性中药饮片品种、煎煮时间、毒性成分的变化等进行探讨,为煎药人员的实际操作提供依据,保证临床合理使用毒性中药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中药饮片 《中国药典》 先煎 久煎
原文传递
藿香正气制剂中和厚朴酚及总多糖快速测定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俊平 梁慧慧 +5 位作者 文雯 毛妍 范诗琪 刘文龙 贺福元 张喜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78-82,共5页
目的建立HPLC双波长指纹图谱快速测定藿香正气制剂中和厚朴酚含量的方法,建立糖量计法快速测定其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并分析其差异性。方法 HPLC采用XB-C18(H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和0.1%磷酸水溶液等度洗脱,流速1.0 mL/... 目的建立HPLC双波长指纹图谱快速测定藿香正气制剂中和厚朴酚含量的方法,建立糖量计法快速测定其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并分析其差异性。方法 HPLC采用XB-C18(H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和0.1%磷酸水溶液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94、270 nm,柱温30℃;糖量计法以50%乙醇为阴性对照;聚类分析重复性样品,对比不同指标间的聚类结果。结果 HPLC测得和厚朴酚在1.40~0.14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12182633C-217418,r^2=0.9995;藿香正气水中和厚朴酚浓度为(0.4008±0.0050)mg/mL,藿香正气滴丸中其浓度为(0.4879±0.0089)mg/mL。总多糖在0.91~0.29 g/mL范围内与其百分值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51.949X+0.868,r^2=0.9999;藿香正气水中总多糖浓度为(0.31±0.003)g/mL,藿香正气滴丸中其浓度为(1.12±0.005)g/mL。聚类分析筛选出和厚朴酚峰面积和总多糖百分值作为表现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滴丸间差异的指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及糖量计法能有效用于藿香正气制剂多类指标的质量控制及不同剂型间的差异考察;聚类分析筛选出的峰面积和总多糖百分值作为评价指标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滴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和厚朴酚 总多糖 快速测定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类证治裁》治疗淋浊的用药规律
17
作者 马干辉 赵佳柱 +1 位作者 祝雨辰 杨岩涛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537-542,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类证治裁》治疗淋浊的用药规律。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整理《类证治裁》中治疗淋浊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IBM SPSS Moderler18.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0对所收集整理的处方进行分析整合。结...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类证治裁》治疗淋浊的用药规律。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整理《类证治裁》中治疗淋浊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IBM SPSS Moderler18.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0对所收集整理的处方进行分析整合。结果《类证治裁》中治疗淋浊的方剂共71首,专治五淋、二浊方剂共22首。71首方剂包含164味中药,主要药性为寒、温、平;主要药味为甘、苦、辛;主入肾、脾、心经;主要功效为补虚类、利水渗湿类及清热类;药物出现频次在7次及以上(1.5%)的中药共有20味,其中频次在10次及以上(2%)的中药共有13味;支持度个数≥7,基于关联规则置信度≥0.6的药物组合7对,包含6味中药。结论在治疗淋浊方面,《类证治裁》治疗淋浊病以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清利湿热、滋阴补肾、温中补虚、活血祛瘀、健脾养胃等,为现代中医学诊疗淋浊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浊 数据挖掘 类证治裁 茯苓 利水渗湿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探讨归肺和大肠经中药成分“印迹模板”的分布特征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琪珺 盛丹丹 +5 位作者 陈泽 周敏 周欣 梁紫珊 陈定芳 贺福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22-3630,共9页
目的利用分子拓扑结构探讨归肺和大肠经中药成分“印迹模板”的特征,并进行实验验证,确定归肺和大肠经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为基准,为排除其他经络如肝经、肾经等混合归经的影响,对44... 目的利用分子拓扑结构探讨归肺和大肠经中药成分“印迹模板”的特征,并进行实验验证,确定归肺和大肠经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为基准,为排除其他经络如肝经、肾经等混合归经的影响,对443味中药(不包含附药)进行归纳且只确定归肺和大肠经中药,再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归纳总结出归肺和大肠经中药化学成分,并对其中相同的化学成分进行整理、删减、合并,计算分子连接性指数(molecular connectivity index,MCI);运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出各成分MCI与总体平均MCI的相似度,确定成分部位和对照品;建立相似度与保留时间的关系,进行中药与对照品的HPLC指纹图谱的印迹性比较,从而确定归肺和大肠经可能表征的化学结构特征。结果共获得11味中药的886种化学成分,黄酮、蒽醌、鞣质类成分的相似度较高,且在药材中分布集中,故选取其中相似度排名依次为5、8、10、16、40、44、49的7个成分: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3,3’-二甲基鞣花酸-4’-O-葡萄糖苷、山柰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平均MCI的相似度为0.99508~0.99920,保留时间为39.63~60.14 min,基于定量结构-性质关系/定量结构-保留时间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uantitative structure-retention relationship,QSPR/QSRR)原理,对二者进行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0.8662(P<0.01);7个成分和9味药材的总量统计矩的一阶矩的15%范围分别为[44.46 min,46.50 min]、[39.70 min,47.08 min],二者重叠,则有85%把握认为可用7个对照品成分表征归肺和大肠经的中药成分的“印迹模板”特征。结论归肺和大肠经的中药成分可以用黄酮、蒽醌和鞣酸类成分进行“印迹模板”特征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归经 肺经 大肠经 分子连接性指数 印迹模板 相似度 总量统计矩 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 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 3 3’-二甲基鞣花酸-4’-O-葡萄糖苷 山柰苷 芦丁 山柰酚-3-O-芸香糖苷
原文传递
中药学专业《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润南 杨洁 +5 位作者 石继连 周逸群 周晋 李雨洁 贺福元 刘平安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5期224-224,223,共2页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中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认识掌握各种中药的性味、作用、功能特点等,还要掌握各类药物的炮制方法以及原理。在炮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质量,培养社会型、实践型的优...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中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认识掌握各种中药的性味、作用、功能特点等,还要掌握各类药物的炮制方法以及原理。在炮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质量,培养社会型、实践型的优秀人才,对中药炮制学的改革与实践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 教学改革 实践
下载PDF
分子拓扑指数表征中药质量的前沿性探索
20
作者 刘文龙 余格 +7 位作者 文雯 赵靖 李原华 梁慧慧 刘志军 贺福元 张喜利 葛金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48-3551,共4页
目的探索用分子拓扑指数来表征中药质量新思路与新方法。方法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采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运用分子拓扑指数建立数学模型以整体表征中药质量。结果提出了分子拓扑指数是连接化学成分与生物效应的桥梁,其统计量能科学表... 目的探索用分子拓扑指数来表征中药质量新思路与新方法。方法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采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运用分子拓扑指数建立数学模型以整体表征中药质量。结果提出了分子拓扑指数是连接化学成分与生物效应的桥梁,其统计量能科学表征中药宏观质量的新观点,并建立了测算的数学模型。结论所提出的方法与建立的数学模型科学、可行,助力于中药质量质量标志物的探寻,实现质量动态性、传递性与溯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宏观质量 超分子化学 分子拓扑指数 质量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