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采收时间广金钱草药材产量和质量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端妮 唐晓敏 +2 位作者 张春荣 程轩轩 杨全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时间对广金钱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广金钱草不同采收时间收集药材样品,测定生长指标、产量和多糖、总黄酮、夏佛塔苷的含量。结果:广金钱草在不同采收时间各项生长指标、产量和多糖、总黄酮、夏佛塔苷含量差异...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时间对广金钱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广金钱草不同采收时间收集药材样品,测定生长指标、产量和多糖、总黄酮、夏佛塔苷的含量。结果:广金钱草在不同采收时间各项生长指标、产量和多糖、总黄酮、夏佛塔苷含量差异显著。结论:广金钱草适宜在10月初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金钱草 采收时间 产量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广藿香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黄伟展 胡贞贞 +3 位作者 卢昌华 张宏意 何梦玲 严寒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5-1021,共7页
采用国标法测定10个产区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药材及其生境土壤中Cu、Pb、Cd、Cr、As、Hg的含量,以非参数检验分析6种重金属元素在广藿香药材、生境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富集系数确定广藿香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以... 采用国标法测定10个产区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药材及其生境土壤中Cu、Pb、Cd、Cr、As、Hg的含量,以非参数检验分析6种重金属元素在广藿香药材、生境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富集系数确定广藿香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以单因子污染指数(P_i)、Nemerow污染指数(P_(综合))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土壤样品进行污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生境土壤全部达标;广藿香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总体合格,4个产区药材中Hg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重金属Pb、Cu、Cd在不同生境土壤中的分布、土壤Pb、Cr、As与药材中的含量、不同产地广藿香对Pb的富集均有显著性差异。P_(综合)和P_i分别显示四会广藿香种植区域土壤、长丰土样Cd、莲塘Pb以及四会Pb、Cd均达警戒限,其他生境土壤都属清洁级别;RI值方面,各产区均属于轻微污染级别。不同产地的广藿香植株都会富集土壤的Cd、Hg。因此,从药材安全性考虑,在种植广藿香时,应该选择重金属含量较低的土壤进行种植,确保药材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土壤 重金属 污染指数 非参数检验 生物富集系数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广藿香PTS基因的克隆及CPEC法构建其过表达载体pRI101-PTS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伟展 胡贞贞 +3 位作者 卢昌华 张宏意 何梦玲 严寒静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目的克隆广藿香中广藿香醇合酶(PTS)基因的cDNA序列,并构建其pRI101-PTS植物表达载体。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PTS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T-A克隆后的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 目的克隆广藿香中广藿香醇合酶(PTS)基因的cDNA序列,并构建其pRI101-PTS植物表达载体。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PTS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T-A克隆后的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以环形聚合酶延伸克隆(CPEC)构建pRI101-PTS过表达载体。结果 PT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 659 bp,编码552个氨基酸。该蛋白分子量为64.1 ku,等电点为5.39,含有DDxxD保守序列,具有2个倍半萜合酶结构域,C末端结构域268个氨基酸残基可能涉及线性萜烯的环化,成功构建了pRI101-PTS过表达载体。结论 PTS的克隆、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其他倍半萜类合成酶基因的发现和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甚至代谢工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广藿香醇合酶 倍半萜合酶 环形聚合酶延伸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广金钱草种子适宜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唐晓敏 程轩轩 +2 位作者 张春荣 卢挺 杨全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01,共4页
通过分析不同发育时期广金钱草种子产量、质量及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确定广金钱草种子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在盛花期10~25d长度和宽度增长迅速;绿色种皮比率逐渐降低,黄色种皮比率逐渐升高,依据果荚颜色、种皮颜色、种子硬度可将广金... 通过分析不同发育时期广金钱草种子产量、质量及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确定广金钱草种子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在盛花期10~25d长度和宽度增长迅速;绿色种皮比率逐渐降低,黄色种皮比率逐渐升高,依据果荚颜色、种皮颜色、种子硬度可将广金钱草种子成熟过程划分为:(1)绿荚期;(2)黄荚前期;(3)黄荚后期;(4)完熟期;(5)过熟期。种子发芽率在盛花期35d达到最大值79.67%,15~35d千粒重呈上升趋势,而单株产量在盛花期30d高达13.07g/株,是35d的2.07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上升趋势,SOD和POD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SOD活性在盛花期30d达到最大值,POD活性在盛花期25d达到最高。因此,盛花期30d左右(黄荚后期)为广金钱草种子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金钱草 种子 采收期
下载PDF
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广藿香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晓莹 李嘉惠 +3 位作者 杨钰婷 严寒静 张宏意 何梦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158,共7页
目的: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方法研究广藿香的种质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12对引物对14个品种共212个样本进行AFLP分析;利用POPGENE 32,Arlequinver 3.5,MEGA7,NTSYSpc 2.10e等生物学分析软件进行多态性参数计算、主坐标... 目的: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方法研究广藿香的种质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12对引物对14个品种共212个样本进行AFLP分析;利用POPGENE 32,Arlequinver 3.5,MEGA7,NTSYSpc 2.10e等生物学分析软件进行多态性参数计算、主坐标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12对引物共扩增出2 23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2 22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9.38%;在种群间,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65 6±0.066 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0 7±0.036 4,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343 7±0.050 2;在种群内,Ne为1.118 5±0.038 7,H为0.071 3±0.023 0,I为0.109 4±0.035 0;分子方差学分析(AMOVA)表明广藿香的总变异有71.57%来源于种群间,28.43%来源于种群内;聚类分析可将14个种群分为4大类。结论:AFLP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广藿香种间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内遗传多样性相对较小,种间遗传分化显著,可为广藿香后续的优良种质筛选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