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CRITIC权重分析法和热分析技术的小米炒党参炮制工艺研究
1
作者 郭福贵 兰子君 +5 位作者 张月 苏月莹 毛昕淑 孟祥龙 郝旭亮 倪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1-217,I0040,I0041,共9页
目的基于热分析技术及混合权重的响应面实验优选小米炒党参炮制工艺。方法运用热分析技术对小米炒党参炮制前后的有效成分进行热解特性分析,得出适宜的炮制温度范围,同时从热分析角度初步解析其炮制机理;以指标性成分5-羟甲基糠醛(5-HMF... 目的基于热分析技术及混合权重的响应面实验优选小米炒党参炮制工艺。方法运用热分析技术对小米炒党参炮制前后的有效成分进行热解特性分析,得出适宜的炮制温度范围,同时从热分析角度初步解析其炮制机理;以指标性成分5-羟甲基糠醛(5-HMF)、党参炔苷、白术内酯Ⅲ、党参多糖的含量结合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结合CRITIC权重法确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利用响应面法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辅料用量对小米炒党参综合评分的影响,优选小米炒党参炮制工艺。结果热分析结果表明党参炮制后主要影响党参的多糖类成分及苷类成分,小米炒党参最佳炮制温度范围为120~220℃;以AHP-CRITIC混合权重法得出党参炔苷、党参多糖、白术内酯Ⅲ、5-HMF、外观性状的权重分别是0.4345、0.1768、0.1393、0.0889、0.1605;以此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响应面法优选得到小米炒党参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kg党参加小米20 kg,165℃炒制5 min。结论结合了热分析技术与AHP-CRITIC混合权重法的响应面实验所优化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小米炒党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炒党参 炮制工艺 热分析技术 AHP-CRITIC权重分析法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秫米提取物对失眠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王娟 吕辰子 +5 位作者 赵彩蓉 赵泓瑜 李子昂 韩香 孟祥龙 张朔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 研究秫米提取物对失眠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西泮,2.6 mg/kg)和秫米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2、2.4、4.8 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 目的 研究秫米提取物对失眠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西泮,2.6 mg/kg)和秫米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2、2.4、4.8 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灌胃体积为0.01 mL/g,每天1次,连续7 d。给药结束后,进行旷场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TAA)以及血清中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2(IL-2)、IL-6、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含量;测定小鼠海马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秫米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的总运动时间均显著延长、总静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站立次数及修饰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血清中5-HT、BDNF、Bcl-2的含量和Bcl-2/Bax比值均显著升高,IL-2、IL-6、Bax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海马组织中5-HTAA的含量及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剂量秫米提取物对失眠小鼠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秫米 失眠 神经炎症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决明子水提物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3
作者 闫志芳 任可乐 +1 位作者 孟祥龙 李秀英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5期440-445,共6页
目的探究决明子水提物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水飞蓟素组(0.2 g/kg)、决明子水提物低、中、高剂量(2.25,4.5,9 g/kg)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 目的探究决明子水提物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水飞蓟素组(0.2 g/kg)、决明子水提物低、中、高剂量(2.25,4.5,9 g/kg)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决明子水提物及水飞蓟素溶液,连续给药7 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末次给药后9 h,灌胃大剂量42°白酒。观察与分析各组小鼠体质量、肝脏指数、油红O染色;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决明子水提物中、高剂量组体质量显著增长,肝脏指数显著降低;决明子水提物高剂量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P<0.01,P<0.05);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中脂肪滴变性明显降低。结论决明子水提物能显著减轻酒精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水提物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保肝 抗炎 脂质抗氧化
下载PDF
桔梗叶醇提工艺优化及其不同部位镇咳祛痰活性研究
4
作者 孙杰 赵泓瑜 +4 位作者 李小兰 杨金梅 王辉敏 郭丽丽 张朔生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4期52-58,共7页
目的优化桔梗叶醇提工艺并研究其醇提物不同萃取部位的镇咳祛痰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综合评分(浸膏得率、总黄酮提取量、总皂苷提取量得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 目的优化桔梗叶醇提工艺并研究其醇提物不同萃取部位的镇咳祛痰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综合评分(浸膏得率、总黄酮提取量、总皂苷提取量得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桔梗叶醇提工艺,并验证。实验设空白组[A组,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模型组(B组,等体积0.5%CMC-Na),强力枇杷露组(C组,5.65 mL/kg),石油醚萃取部位组(D组,360 mg/kg),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组(E组,6.67 mg/kg),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组(F组,228 mg/kg),正丁醇萃取部位组(G组,106 mg/kg),水萃取部位组(H组,449.54 mg/kg)。各组小鼠予相应药物或0.5%CMC-Na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以氨水引咳法复制咳嗽小鼠模型,记录小鼠引咳后3 min内的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采用酚红法测定酚红排泌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桔梗叶最佳醇提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4%,液料比23∶1(mL/g),56℃提取2次,每次43 min;此条件下其浸膏得率为(29.84±0.93)%,总黄酮提取量为(65.3±1.93)mg/g,总皂苷提取量为(122.9±4.51)mg/g,综合评分平均值为108.68分,与预测值接近。与B组比较,C-H组小鼠的3 min内咳嗽次数均显著减少,咳嗽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C组和F组小鼠的酚红排泌量均显著增大(P<0.05),D-H组小鼠肺泡融合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其中F组减轻更明显。结论优选的工艺简便可行,桔梗叶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较其他部位镇咳祛痰的功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叶 响应面法 醇提 工艺优化 镇咳祛痰 活性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响应曲面法探究青龙白虎汤的最优制备工艺
5
作者 赵泓瑜 孟祥龙 +5 位作者 赵彩蓉 王娟 刘晓琴 任可乐 韩香 张朔生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12期2204-2209,共6页
目的:采用多指标-响应面法探究青龙白虎汤的最优制备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没食子酸含量、出膏率为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响应曲面法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青龙白虎汤制备工艺的影响,优选出最优的青龙白虎汤制备... 目的:采用多指标-响应面法探究青龙白虎汤的最优制备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没食子酸含量、出膏率为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响应曲面法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青龙白虎汤制备工艺的影响,优选出最优的青龙白虎汤制备工艺。结果:青龙白虎汤的最优制备工艺为:青果细粉加9.26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2次,每次60 min。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相对准确,可以较好地预测总黄酮、没食子酸的含量;优选的青龙白虎汤制备工艺方法可行,为进一步开发药食同源名方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白虎汤 总黄酮 没食子酸 出膏率 多指标-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基于TLR4/NF-κB/NLRP3和PI3K/Akt通路研究甘遂及其炮制品对水负荷小鼠的利尿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宁晨旭 苏晓娟 +6 位作者 任可乐 刘晓琴 孟祥龙 赵彩蓉 赵泓瑜 王娟 张朔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007-4018,共12页
目的研究甘遂及其炮制品对水负荷小鼠的利尿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甘遂的利尿作用机制。ICR小鼠给予甘遂及其炮制品后,ig大量生理盐水建立水负荷模型,测定水负荷差值及脏器指数;取十二指肠及空肠,观察病理变化;采用ELISA... 目的研究甘遂及其炮制品对水负荷小鼠的利尿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甘遂的利尿作用机制。ICR小鼠给予甘遂及其炮制品后,ig大量生理盐水建立水负荷模型,测定水负荷差值及脏器指数;取十二指肠及空肠,观察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8、IL-4、IL-10及小肠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小鼠小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磷脂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蛋白表达。结果通过构建“中药-成分-疾病-通路-靶点”网络及通路富集分析得到甘遂及其炮制品主要通过参与氧化应激反应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节水肿。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水负荷差值在各个时间段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1β、IL-18及小肠组织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血清中IL-4、IL-10及小肠组织GS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01);小肠组织TLR4、NLRP3、p-NF-κB/NF-κB、p-PI3K/PI3K及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在各给药组中,1~6 h甘遂的利尿作用最强,醋甘遂和甘草制甘遂的利尿作用均有所缓解,说明甘遂经炮制后会缓和其刺激性而平衡其利尿作用。结论甘遂及其炮制品对水负荷小鼠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抗水负荷并产生利尿作用,并可以通过抑制TLR4通道介导的NF-κB/NLRP3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IL-1β和IL-18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甘草制甘遂 醋甘遂 水负荷模型 炎性细胞因子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NOD样受体蛋白3
原文传递
黄芪和蜜炙黄芪中糖类组分和非糖类组分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婷婷 裴科 +7 位作者 于子涵 曹岗 李慧峰 孔祥鹏 张朔生 孙琳 刘玉杰 蔡皓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6-1596,共11页
目的比较研究黄芪蜜炙后多糖、单糖、寡糖及非糖类小分子成分的整体变化。方法结合糖组学和代谢组学,运用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UPLC-PDA)、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目的比较研究黄芪蜜炙后多糖、单糖、寡糖及非糖类小分子成分的整体变化。方法结合糖组学和代谢组学,运用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UPLC-PDA)、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LC-ELSD)、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GPC-ELS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UHPLC-Q-Orbitrap HRMS)等对黄芪和蜜炙黄芪的多糖、单糖、寡糖以及非糖小分子组分进行分析。结果黄芪和蜜炙黄芪中均可以找到3种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但3种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3种多糖各自的占比存在差异。黄芪和蜜炙黄芪多糖均含有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岩藻糖7种单糖,但两者物质的量比稍有不同(黄芪vs蜜炙黄芪=0.70∶0.20∶0.85∶5.67∶0.44∶2.04∶0.32 vs 0.79∶0.15∶0.73∶7.10∶0.31∶1.71∶0.35)。在黄芪和蜜炙黄芪中均能检测到寡糖蔗糖,蜜炙后蔗糖含量显著下降(P<0.01)。黄芪和蜜炙黄芪均含有游离单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岩藻糖,蜜炙黄芪中的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黄芪(P<0.05、0.01),而半乳糖醛酸的含量显著低于黄芪(P<0.05),岩藻糖含量在黄芪蜜炙后无显著变化。从黄芪和蜜炙黄芪中共筛选出20个差异性非糖小分子成分,主要为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代表性成分定量分析表明,与黄芪相比,蜜炙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皂苷类成分黄芪甲苷含量显著增加(P<0.01)。呋喃醛衍生物5-羟甲基糠醛在黄芪中未检测到,在蜜炙黄芪中的含量显著升高(P<0.001)。结论黄芪和蜜炙黄芪的糖类组分与非糖类组分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造成黄芪蜜炙后补中益气功效增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蜜炙黄芪 代谢组学 糖组学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芒柄花素 5-羟甲基糠醛
原文传递
生、熟地黄对高脂饲料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胰脏蛋白质组学与自噬差异性干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闫京宁 刘晓琴 +12 位作者 孟祥龙 任可乐 吴学敏 张浩 王海琴 王红亮 盛淇 李斌 张钉邦 陈宏洲 张发昀 李明浩 张朔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5-1545,共11页
为探究生、熟地黄干预高脂饲料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胰脏蛋白质组学与自噬的差异性,采用高脂饲料并STZ诱导(腹腔注射,100 mg·kg^(-1),每天1次,连续3 d)小鼠T2DM模... 为探究生、熟地黄干预高脂饲料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胰脏蛋白质组学与自噬的差异性,采用高脂饲料并STZ诱导(腹腔注射,100 mg·kg^(-1),每天1次,连续3 d)小鼠T2DM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control),生地黄低、高剂量组(RRL,5 g·kg^(-1);RRH,15 g·kg^(-1)),梓醇低、高剂量组(catalpol-L,150 mg·kg^(-1);catalpol-H,300 mg·kg^(-1)),熟地黄低、高剂量组(RRPL,5 g·kg^(-1);RRPH,15 g·kg^(-1)),5-羟甲基糠醛低、高剂量组(5-HMF-L,150 mg·kg^(-1);5-HMF-H,300 mg·kg^(-1)),二甲双胍组(metformin,250 mg·kg^(-1)),同时设立正常组(normal),每组8只。给药4周后取胰脏,运用蛋白质组学探究生、熟地黄对T2DM小鼠胰脏组织中蛋白表达差异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及透射电镜等技术研究T2DM小鼠胰脏组织中自噬、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RR组与control组的差异蛋白中涉及动物自噬等7条可能与T2DM有关的KEGG通路;给药后T2DM小鼠胰脏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mTOR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炎症相关指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和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以生地黄降低效果更为显著;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ine oxygenase-1,HO-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以熟地黄降低效果更为显著。以上结果说明生、熟地黄均可改善T2DM小鼠胰脏组织中炎性症状、氧化应激反应及自噬水平,然诱导自噬途径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地黄 熟地黄 2型糖尿病 蛋白质组学 自噬
原文传递
花椒多糖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及其糖谱法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胡美变 孟祥龙 +2 位作者 王璞 张朔生 刘玉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4-182,共9页
目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评价花椒多糖对AD的治疗作用并采用糖谱法分析其结构特征。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灌胃三氯化铝建立快速衰老的AD小鼠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 目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评价花椒多糖对AD的治疗作用并采用糖谱法分析其结构特征。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灌胃三氯化铝建立快速衰老的AD小鼠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学状况和神经元损伤情况。对花椒多糖进行酸水解和不同糖苷酶酶解后,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和荧光辅助凝胶电泳法(PACE)分析水解产物的结构特征。HPTLC色谱条件为采用硅胶60高效薄层色谱板,点样量5μL,展开剂乙酸乙酯-冰乙酸-水(2∶2∶1),展开2次,苯胺-二苯胺-磷酸溶液显色,在105℃加热10 min后日光下检视。PACE检测条件为34%分离胶和8%浓缩胶,电泳缓冲液为0.1 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硼酸缓冲液(pH 8.2),电泳在0℃环境下进行,上样量3~6μL,用15 mA恒流跑至样品达凝胶前端,紫外灯365 nm下检视。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花椒多糖明显改善了AD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逃避潜伏期缩短,穿梭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组织病理学实验结果表明,花椒多糖能改善AD小鼠海马组织CA1、CA3区的病理情况和神经元的损伤,且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增加。糖谱法分析结果表明,HPTLC和PACE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花椒多糖主要能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催化酶解成小分子糖类,表明其主要含有β-1,4-葡萄糖苷键和α-1,4-半乳糖醛酸苷键,能被葡聚糖酶、β-半乳糖苷酶和β-甘露糖酶少量酶解,表明其含有少量α-1,6-葡萄糖苷键、β-吡喃半乳糖苷键和β-1,4-甘露糖苷键。结论:花椒多糖对AD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其结构中主要含有β-1,4-葡萄糖苷键和α-1,4-半乳糖醛酸苷键,可为中药多糖的结构解析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多糖 阿尔茨海默病(AD) 糖谱法 糖苷酶 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 荧光辅助凝胶电泳法(PACE)
原文传递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六经头痛片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子涵 裴科 +5 位作者 赵婷婷 李鸿昌 李钦青 周文静 贺文彬 张俊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871-5880,共10页
研究六经头痛片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pMCAO)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线栓法建立pMCAO模型。将8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0.020 g·kg^(-1)),六经头痛片高、中、低剂量给药组(2.... 研究六经头痛片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pMCAO)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线栓法建立pMCAO模型。将8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0.020 g·kg^(-1)),六经头痛片高、中、低剂量给药组(2.8、1.4、0.7 g·kg^(-1))。分别采用Longa评分法、脱胶实验和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对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缺血局部脑血流量变化程度进行检测,每天记录各组大鼠的生存情况及死亡数量,造模连续给药7 d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取大鼠脑组织和血液进行相应指标检测;尼氏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神经元病理变化;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β-内啡肽(β-EP)、和内源性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运用熵权法分析各指标权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的核因子-κB(NF-κB)、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α)、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磷酸化核因子-κB上游激酶(p-IKKα)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趋化素样因子1(CKLF1)、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蛋白表达情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显著升高,除胶时间显著延长,脑血流量显著降低,神经元损伤显著升高,生存率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1β、IL-6、CGRP、NO水平显著增加,VEGF、β-EP水平显著降低,大鼠脑组织的NF-κB p65、p-IκBα/IκBα和p-IKKα表达显著升高,CKLF1、CCR5蛋白表达显著性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六经头痛片高剂量组在灌胃7 d后能显著性改善p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六经头痛片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除胶时间、恢复脑血流量,六经头痛片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性改善神经元损伤,各剂量组的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1β、IL-6、CGRP、NO水平显著降低,VEGF、β-EP水平显著升高,各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NF-κB p65、p-IκBα/IκBα和p-IKKα水平显著降低,各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CCR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合熵权分析发现,造模过程对CGRP、β-EP影响较大,同时六经头痛片在减少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的释放作用较强。六经头痛片可能通过降低神经炎症损伤发挥永久性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而调控CKLF1/CCR5轴的作用有关。此外,六经头痛片还可能通过降低CGRP和NO水平、升高β-EP水平,发挥一定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头痛片 缺血性脑卒中 炎症反应 神经损伤 NF-ΚB
原文传递
长春碱与中心蛋白的结合及其对蛋白聚集性质的影响
11
作者 张文龙 胡颖媛 +2 位作者 裴科 任蕾 杨斌盛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3-369,共7页
通过光谱、等温滴定量热(ITC)以及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了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N-端半分子(N-EoCen)与长春碱(Vin)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Vin对N-EoCen聚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Vin可以与N-EoCen以摩尔比1∶1结合于N-EoCen的第一个EF-hand的F... 通过光谱、等温滴定量热(ITC)以及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了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N-端半分子(N-EoCen)与长春碱(Vin)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Vin对N-EoCen聚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Vin可以与N-EoCen以摩尔比1∶1结合于N-EoCen的第一个EF-hand的F螺旋与第二个EF-hand的E、F螺旋之间,条件结合常数约为10^(4)L/mol。复合物的形成是放热的过程,主要依靠静电作用与疏水作用。N-EoCen与Vin结合后,构象发生变化,α螺旋含量减少,N-EoCen与Tb^(3+)结合能力减弱。最终使得N-EoCen的自聚集以及Tb^(3+)诱导的聚集减弱。研究结果为蛋白聚集抑制剂的筛选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蛋白 长春碱 复合物 聚集 抑制
原文传递
基于抗小鼠惊厥和成分分析探讨僵蚕粉末入药的合理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玉杰 胡美变 +2 位作者 何丽英 王丹 吴纯洁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851-1856,共6页
目的:通过抗惊厥作用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僵蚕古代经典“粉末入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法:建立戊四氮急性惊厥小鼠模型,以惊厥潜伏期、惊厥发生率、死亡潜伏期和存活率为指标评价僵蚕水煎液和粉末入药的抗惊厥作用差异;采用仿生提取法... 目的:通过抗惊厥作用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僵蚕古代经典“粉末入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法:建立戊四氮急性惊厥小鼠模型,以惊厥潜伏期、惊厥发生率、死亡潜伏期和存活率为指标评价僵蚕水煎液和粉末入药的抗惊厥作用差异;采用仿生提取法模拟粉末在胃肠环境中的溶出过程,通过干浸膏得率、蛋白类成分、白僵菌素含量和水溶性小分子成分测定,分析僵蚕古代经典“粉末入药”与现代“水煎入药”两种用药形式化学成分的差异,探讨僵蚕古代经典“粉末入药”的合理性。结果:僵蚕粉末入药对小鼠的抗惊厥作用显著强于水煎液;相比水煎液,僵蚕仿生液的干浸膏得率、蛋白含量明显增加;通过SDS-PAGE分析发现,僵蚕仿生液中蛋白类成分条带信息比水煎液明显丰富;HPLC分析结果表明,仿生液中水溶性成分组成更丰富,多数色谱峰峰面积明显增加,通过HPLC-Q-TOF-MS分析确定了其中部分成分的结构。结论:该研究证实了僵蚕古代经典“粉末入药”的科学合理性,可为僵蚕临床合理用药形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蚕 粉末入药 小鼠 抗惊厥作用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基于肾脑相关的龟鹿二仙膏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祁晓鸣 刘晓琴 +5 位作者 苏晓娟 熊超 郝永熙 李港静 孟祥龙 张朔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8-167,共10页
目的:基于“肾脑相关”理论,探讨龟鹿二仙膏对氢化可的松联合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并脑室注射Aβ诱导大鼠AD模型,龟鹿二仙膏不同浓度进行干预。测定大鼠的海马... 目的:基于“肾脑相关”理论,探讨龟鹿二仙膏对氢化可的松联合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并脑室注射Aβ诱导大鼠AD模型,龟鹿二仙膏不同浓度进行干预。测定大鼠的海马、肾脏和肾上腺指数;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样品中皮质酮(CORT)及睾酮(T)水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代谢组学技术采集和分析模型大鼠血清代谢数据;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和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收集龟鹿二仙膏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得到的AD相关靶标信息;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龟鹿二仙膏高、中、低剂量组海马指数、肾脏指数和肾上腺指数均显著升高,其中龟鹿二仙膏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显著(P<0.01);龟鹿二仙膏高、低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P<0.01),Ⅲ象限路程(%)和Ⅲ象限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P<0.01);龟鹿二仙膏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龟鹿二仙膏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6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代谢组学技术共鉴定了24个与AD相关的血清差异代谢物;网络药理学方法共筛选出50个治疗AD的高频共性化合物,高频共性靶点187个,得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AD复杂的病理机制网络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龟鹿二仙膏可显著改善氢化可的松并Aβ诱导的A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降低血清CORT,抑制海马组织炎症因子IL-6表达,并调节AD模型大鼠的代谢水平,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脑相关 龟鹿二仙膏 阿尔茨海默病 代谢组学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基于“肾脑相关”的龟龄集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4
作者 任可乐 孟祥龙 +4 位作者 祁晓鸣 刘晓琴 苏晓娟 王佩义 张朔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基于"肾脑相关"理论,探究龟龄集对氢化可的松与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作用,并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p氢化可的松与icv 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选用SD雄性大鼠60只... 目的基于"肾脑相关"理论,探究龟龄集对氢化可的松与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作用,并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p氢化可的松与icv 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选用SD雄性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龟龄集低、中、高剂量组。行为学实验结束后,麻醉取血、肾上腺、脾、肾、胸腺、睾丸、脑和海马,计算肾上腺指数及肾脏指数。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药物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法检测各组组织上清液中睾酮和皮质酮(CORT)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水平。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出用药前后潜在代谢差异物并进行通路分析,找到与龟龄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所涉及的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新物体识别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新物体辨别指数(RI)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龟龄集高、中剂量组新物体RI显著升高(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龟龄集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在Ⅲ象限路程、Ⅲ象限时间显著延长(P<0.05)。与模型组相比,龟龄集低、中、高剂量组肾脏指数和龟龄集高剂量肾上腺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激素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龟龄集高、中、低剂量组CORT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p-Akt/Akt龟龄集高、中、低剂量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01)。用药前后共得到23种血清差异代谢物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回调,主要涉及代谢途径为甜菜碱代谢、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磷脂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结论龟龄集对氢化可的松与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可明显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保护脑组织海马结构,改善模型大鼠血清中CORT和睾酮水平。还可以通过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整体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龄集 阿尔茨海默病 代谢组学 认知功能障碍 睾酮 皮质酮 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