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率减速力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庞明洋 黄炜 +5 位作者 樊静静 丁世芳 王荣 官磊 林锋 余秋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954-960,共7页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截至2022年心血管患病人数达3.3亿。心血管疾病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常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和副交感神经功能下降,导致心源性死亡风险增加。心率减速力作为评估迷走神经功能的非侵入性定量测量...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截至2022年心血管患病人数达3.3亿。心血管疾病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常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和副交感神经功能下降,导致心源性死亡风险增加。心率减速力作为评估迷走神经功能的非侵入性定量测量指标,其特异性、准确性得到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心率减速力目前主要用于迷走神经功能测定、高危患者识别、预后评估及发病机制研究等。本文将心率减速力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方法、预后判断、危险分层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减速力 心血管疾病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迷走神经功能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心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正兵(综述) 丁世芳(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0-533,共4页
心血管病仍是全球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HOX转录反义RNA(HOTAIR)是具有反式转录调控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其表达或功能异常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OTAIR可能参与调节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潜力成... 心血管病仍是全球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HOX转录反义RNA(HOTAIR)是具有反式转录调控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其表达或功能异常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OTAIR可能参与调节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潜力成为心血管病诊断的生物标记物以及治疗靶标。文章就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心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 心血管病
下载PDF
左心室假腱索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一例
3
作者 舒晶晶 侯攀 卢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左心室假腱索(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s,LVFT)是一种先天性心脏解剖结构变异,表现为左心室腔内存在的纤维条索结构,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被视为无临床意义的解剖变异[1-2]。然而,在某些情况下,LVFT可以引起心脏杂音... 左心室假腱索(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s,LVFT)是一种先天性心脏解剖结构变异,表现为左心室腔内存在的纤维条索结构,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被视为无临床意义的解剖变异[1-2]。然而,在某些情况下,LVFT可以引起心脏杂音、心律失常以及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但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则极为罕见[3-4]。我们分析1例LVFT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患者的资料,其症状、体征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极为相似,结合相关文献对两种疾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甄别,以提高对LVFT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和不合理治疗,为类似疾病鉴别诊断及规范诊治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诊断 鉴别 左心室假腱索
下载PDF
血小板微囊泡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潘丽娜 汪泽扬 +3 位作者 陈丽媛 张润军 肇炜博 胡厚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8-764,共7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囊泡(platelet microvesicles,PMVs)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MECs)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柠檬酸钠抗凝的健康人全血分离血小板,采用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激活血小板...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囊泡(platelet microvesicles,PMVs)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MECs)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柠檬酸钠抗凝的健康人全血分离血小板,采用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激活血小板产生PMVs,然后以不同浓度(10、20、50μg/mL)的PMVs作用于HMECs,并设立台式液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Con组)和不含PMVs的上清组(supernatants,Sup组)。ELISA检测HMECs培养上清中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和前列腺素I2(prostaglandin I2,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TXB2和6-keto-PG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MECs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磷酸化水平。荧光探针检测HMECs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HMECs培养上清中内皮微囊泡(endothelial microvesicles,EMVs)的含量。结果与Con组和Sup组比较,PMVs可使HMECs培养上清TXB2的水平升高(P<0.05),6-keto-PGF1α的水平降低(P<0.05),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MVs可使HMECs中eNOS的磷酸化水平和NO含量显著下降,ET-1水平升高;经PMVs作用后,HMECs培养上清中ICAM-1、VCAM-1和E-selectin的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P<0.05)。与Con组和Sup组比较,50μg/mL PMVs作用于HMECs 24 h后,培养上清中EMVs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PMVs可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和损伤。这可能是血小板参与微循环功能障碍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微囊泡 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栓素A2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内皮微囊泡
原文传递
吸屏气试验筛查心电图正常变异性Q波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颜凤玲 胡珊 王洁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50-352,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引发心脏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心脏骤停,甚至引起心源性猝死,及早预防和诊断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存在缺血临床症状、新发的缺血心电图改变、缺血的影像学证据,同时多次连续...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引发心脏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心脏骤停,甚至引起心源性猝死,及早预防和诊断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存在缺血临床症状、新发的缺血心电图改变、缺血的影像学证据,同时多次连续心肌标志物监测发现有上升和(或)下降的典型演变,则可以诊断为心肌梗死^([2-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心肌除极和复极异常,主要为病理性Q波的出现和ST-T(ST段和T波)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屏气试验 心电图 正常变异性Q波
下载PDF
血浆NT-proBNP、TyG联合CAAP-AF评分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研究
6
作者 熊晨 陈小丹 颜凤玲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08-411,437,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铀肤前体(nitrogen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pep旬出precursor, NT-proBNP)、甘油三醋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 TyG)联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年份-心房内径-阵发性房颤评分系统(coro... 目的 分析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铀肤前体(nitrogen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pep旬出precursor, NT-proBNP)、甘油三醋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 TyG)联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年份-心房内径-阵发性房颤评分系统(coronary heart disease age atrial diamete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scoring system, CAAP-AF)预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患者射顿消融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226例AF患者根据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AF复发分为复发组(n=31)和未复发组(n=195)。比较两组AF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心功能分级、基础性疾病[冠状动脉粥祥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为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等临床资料,检测血浆NT-proBNP表达水平及计算TyG,同时进行CAAP-AF评分系统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看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血浆NT-proBNP、TyG联合CAAP-AF评分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结果 复发组AF患者血浆NT-proBNP表达水平、TyG及CAAP-AF评分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浆NT-proBNP,TyG及CAAP-AF评分均为影响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浆NT-proBNP、TyG联合CAAP-AF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29、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81.03%,预测价值较高,且均优于血浆NT-proBNP,TyG、CAAP-AF单一指标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TyG联合CAAP-AF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甘泊三酯葡萄糖指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年龄-心房内径-阵发性房颤评分系统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银杏酮酯口腔崩解片的制备
7
作者 张国伟 曾媛 +2 位作者 都胜男 刘辉 丁世芳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85-288,308,共5页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口腔崩解片(Ginkgo biloba ketone ester 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GBKE-ODT)的制备工艺,并优化处方。方法以片剂的口感、崩解时间和压片难易程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评价筛选GBKE-ODT的最佳处方组成,...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口腔崩解片(Ginkgo biloba ketone ester 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GBKE-ODT)的制备工艺,并优化处方。方法以片剂的口感、崩解时间和压片难易程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评价筛选GBKE-ODT的最佳处方组成,并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本研究制备的GBKE-ODT处方:预混辅料Prosolv~?ODT作为填充剂,用量为248 mg,银杏酮酯(Ginkgo biloba ketone ester,GBKE)40 mg,阿司帕坦7.5 mg,薄荷香精1.5 mg,硬脂酸镁为3 mg,崩解时间在29 s以内。选用粉末直压工艺制备GBKE-ODT。结论GBKE-ODT崩解迅速,口感良好,溶出度高,符合ODT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 口腔崩解片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预混辅料
下载PDF
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病例1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炜 王志权 +3 位作者 屈磊 杜晓晖 卢青 曹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33-234,共2页
自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1]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以来,疫情快速传播蔓延,截止撰稿之日,湖北省已累计确诊病例62031例[2]。在众多病例中,老... 自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1]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以来,疫情快速传播蔓延,截止撰稿之日,湖北省已累计确诊病例62031例[2]。在众多病例中,老年人发病症状不典型,感染后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老年患者感染COVID-19后以心血管疾病为首发症状就诊比例较高[3]。笔者现就1例合并多种心血管基础疾病的COVID-19老年死亡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死亡
下载PDF
血小板微粒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汪泽扬 潘丽娜 +1 位作者 陈丽媛 胡厚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4-520,共7页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来源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s)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ApoE^(-/-)小鼠40只...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来源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s)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ApoE^(-/-)小鼠40只,采用高脂饲料饲养4周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PBS(PBS组)、不含PMPs的上清液(supernatants,SUP组)、低剂量1×10~7个PMPs (low-dose PMPs,LDP组)、高剂量3×10~7个PMPs(high-dose PMPs,HDP组),均由尾静脉注射,每周1次,共8周。实验结束时,检测小鼠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CRP、IL-1β、TNF-α)水平,并留取ApoE^(-/-)小鼠主动脉和头臂干动脉用于AS方面的病理检测,包括油红O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CD68、MMP-9、α-SMA),对AS斑块的形成及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 4组小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常规(WBC、RBC、PLT、HGB)、血脂(TG、TCH、LDL、HDL)、肝功(ALT、AST)、肾功能(UN、Cr)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DP组和HDP组的血清CRP、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PBS组或SUP组(P<0.05)。LDP组和HDP组主动脉AS斑块的总面积显著高于PBS组或SUP组(P<0.05)。与PBS组相比较,其他3组的斑块内脂质核心占斑块总面积的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斑块部位的胶原含量和平滑肌细胞在HDP组均显著低于PBS组(P<0.05),而巨噬细胞则显著增加(P<0.05)。结论 PMPs可促进高脂饲养ApoE^(-/-)小鼠AS斑块的形成以及斑块局部的巨噬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减少其中胶原和平滑肌细胞的含量,从而进一步降低斑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微粒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原文传递
抑制自噬对缺氧复氧后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线粒体Cx43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青 李兆康 +3 位作者 李志刚 陈志楠 付文波 丁世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HR)后,抑制自噬对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同时观察线粒体Cx43含量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探讨抑制自噬对HR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缺氧12h、复氧12h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模型。随机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5组:对...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HR)后,抑制自噬对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同时观察线粒体Cx43含量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探讨抑制自噬对HR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缺氧12h、复氧12h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模型。随机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HR组、格尔德霉素(GA)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GA+3-MA组。分别测定各组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以及人卷曲螺旋-肌球蛋白样BCL2结合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线粒体Cx43、线粒体磷酸化Cx43蛋白水平和自噬体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漂浮的死亡细胞增多、存活心肌细胞密度减少,细胞存活率和活力、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P<0.05)。与HR组比较,GA组、3-MA组和GA+3-MA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力均下降(P<0.05);GA+3-MA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力均分别低于GA组和3-MA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HR组自噬体增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水平和LC3BⅡ/LC3BⅠ均升高(P<0.05);与HR组比较,GA组、3-MA组和GA+3-MA组自噬体减少、Beclin-1水平GA、LC3BⅡ/LC3BⅠ均下降(P<0.05);GA+3-MA组Beclin-1水平、LC3BⅡ/LC3BⅠ均分别低于GA组和3-MA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HR组线粒体Cx43及磷酸化Cx43蛋白均下降(P<0.05);GA组和GA+3-MA组线粒体Cx43蛋白低于HR组(P<0.05);GA组、3-MA组和GA+3-MA组线粒体磷酸化Cx43蛋白低于HR组(P<0.05);GA+3-MA组线粒体磷酸化Cx43蛋白分别低于GA组和3-MA组(0.18±0.04 vs 0.27±0.06,0.33±0.05,P<0.05)。结论 HR导致线粒体Cx43含量及磷酸化水平下降,心肌细胞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自噬激活。而抑制自噬,使HR后线粒体Cx43脱磷酸化加剧,进一步加重HR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自噬 肌细胞 心脏 线粒体 膜电位 线粒体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NT-proBNP、CysC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小丹 熊晨 颜凤玲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944-947,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EG)联合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itrogen-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胱抑素C(cystatinC,CysC)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为冠心病...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EG)联合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itrogen-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胱抑素C(cystatinC,CysC)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83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检查结果分为CAG阳性组(n=59)和CAG阴性组(n=24)。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心肌缺血ST段压低发作时间分布及血清NT-proBNP、CysC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DEG联合血清NT-proBNP、CysC诊断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阳性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及血清NT-proBNP、CysC表达水平均高于CAG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心肌缺血ST段压低发作时间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G联合血清NT-proBNP、CysC诊断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任何单一指标的诊断(P<0.05)。结论DEG联合血清NT-proBNP、CysC诊断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胱抑素C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联合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锐 唐晓艳 +4 位作者 钱胜利 杨莉 马洲 乔伟 黄炜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1期824-828,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终末期慢性肾脏病(ESRD)患者的右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的LVEF保留的ESRD患者43例,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ESRD组23例和ESRD合...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终末期慢性肾脏病(ESRD)患者的右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的LVEF保留的ESRD患者43例,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ESRD组23例和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20例;另选2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测量各组右房横径(RAD)、右室基底部横径(RVD1)、右室中部横径(RVD2)、右室长径(RVD3)、主肺动脉内径(PAD)、LVEF及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右室舒张末容积(EDV)、右室收缩末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右室每分输出量(RVCO)、右室射血分数(3DRVEF)、面积变化分数(FAC)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取右室游离壁整体纵向应变(3DGLS);比较各组上述各参数差异;分析3DGLS与右室收缩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SRD组及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EDV、ESV、RVCO、RIMP均增大,3DRVEF、TAPSE、FAC均减低(均P<0.05);ESRD组RVD1、RVD2、RVD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RAD、RVD1、RVD2、PAD、SV均增大(均P<0.05)。与ESRD组比较,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EDV、ESV、RVCO均增大,3DRVEF、TAPSE、FAC均减低(均P<0.05)。3DGLS绝对值在对照组、ESRD组、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依次显著减低(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3DGLS的绝对值与3DRVEF、TAPSE、FAC均呈正相关(r=0.77、0.62、0.59,均P<0.01),与RIMP呈负相关(r=-0.55,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定量评估LVEF保留的ESRD患者右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 终末期肾病 肺动脉高压 收缩功能 心室
下载PDF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心肌损伤特点及其对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青 王九龙 +4 位作者 张波 李志刚 孔德娜 熊诗强 丁世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603,共8页
目的分析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合并心肌损伤的特点、危险因素及其与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3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程中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将患者分... 目的分析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合并心肌损伤的特点、危险因素及其与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3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程中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将患者分为非心肌损伤组和心肌损伤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转归情况,分析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转归的影响。结果纳入56例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其中非心肌损伤组22例、心肌损伤组34例。两组患者均以男性多见,性别构成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心肌损伤组相比,心肌损伤组患者年龄更大[78.5(70.8,89.0)岁vs 56.5(50.3,68.3)岁,P<0.01],≥65岁患者占比较高[85.3%(29/34)vs 31.8%(7/22),P<0.01],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占比较高[38.2%(13/34)vs 9.1%(2/22),P<0.05]。就诊症状均以发热(87.5%,49/56)、咳嗽(64.3%,36/56)和乏力(46.4%,26/56)等常见,两组间各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心肌损伤组肺部CT表现为片样/斑片样影和磨玻璃影的患者比例高于心肌损伤组[72.7%(16/22)vs 38.2%(13/34),P<0.05],其余征象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非心肌损伤组相比,心肌损伤组患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D-二聚体、降钙素原和IL-6水平均较高[4939.5(1817.0,9450.3)pg/mL vs 612.5(301.0,1029.5)pg/mL、4386.5(2309.5,9635.3)ng/mL vs 850.5(343.5,2333.8)ng/mL、0.46(0.23,3.79)ng/mL vs 0.18(0.13,0.39)ng/mL、138.6(41.9,464.8)pg/mL vs 65.1(34.7,99.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8.62,95%CI 1.61~215.96,P<0.05)和D-二聚体水平≥3000 ng/mL(OR=15.48,95%CI 1.45~164.77,P<0.05)是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治疗和转归方面,两组患者在抗病毒、抗细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损伤组患者死亡率与非心肌损伤组相比更高[58.8%(20/34)vs 9.1%(2/22),P<0.01],且接受气管插管、体外膜肺氧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等有创生命支持者均为心肌损伤组患者。结论高龄,男性,合并冠心病和(或)心功能不全,以及D-二聚体、降钙素原和IL-6异常升高是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发生心肌损伤时病情将进一步加重,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有创循环呼吸支持,且预后不良,死亡率高,需要更严密、动态地观察上述指标,并针对相关因素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危重型 心肌损伤 危险因素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缺氧-复氧对H9c2心肌细胞自噬和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兆康 卢青 丁世芳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91-396,共6页
目的探究心肌细胞系H9c2在缺氧-复氧(H/R)后自噬与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缺氧处理12 h、复氧处理12 h建立H9c2细胞H/R模型。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H/R组、格尔德霉素(GA)组、3-甲... 目的探究心肌细胞系H9c2在缺氧-复氧(H/R)后自噬与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缺氧处理12 h、复氧处理12 h建立H9c2细胞H/R模型。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H/R组、格尔德霉素(GA)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GA+3-MA组。应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Beclin-1、LC3B、线粒体Cx43和磷酸化Cx43(p-Cx43)的蛋白质水平;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自噬体情况。结果 H/R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R模型建立成功。H/R组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GA组、3-MA组和GA+3-MA组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力为均显著低于H/R组(P值均<0.05);GA+3-MA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力均分别显著低于GA组和3-MA组(P值均<0.05)。H/R组自噬相关蛋白质Beclin-1水平和LC3BⅡ/LC3BⅠ分别为0.89±0.05和4.37±0.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6±0.03和0.77±0.09(P值均<0.05);与H/R组相比,GA组、3-MA组和GA+3-MA组的Beclin-1水平(0.75±0.06、0.47±0.03、0.31±0.02)、LC3BⅡ/LC3BⅠ(3.29±0.18、1.37±0.09、0.85±0.14)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GA+3-MA组的Beclin-1水平、LC3BⅡ/LC3BⅠ又显著低于GA组和3-MA组(P值均<0.05)。H/R组线粒体Cx43和p-Cx43蛋白质水平分别为0.75±0.03和0.41±0.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6±0.02和0.58±0.01(P值均<0.05);GA组、3-MA组和GA+3-MA组的线粒体p-Cx43蛋白质水平分别为0.27±0.06、0.33±0.05、0.18±0.04,均显著低于H/R组(P值均<0.05);GA组和GA+3-MA组的线粒体Cx43蛋白质水平(0.62±0.09、0.59±0.07)均显著低于H/R组(P值均<0.05);GA+3-MA组的线粒体p-Cx43蛋白质水平显著低于GA组和3-MA组(P值均<0.05)。结论 H/R引起的线粒体Cx43含量下降和脱磷酸化增加可能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重要机制。自噬参与线粒体Cx43磷酸化状态的维持,线粒体Cx43特别是p-Cx43也参与了自噬的激活过程,对H/R心肌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自噬 缺氧-复氧 线粒体Cx43
下载PDF
非阻塞性缺血性冠状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茹 付文波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499-502,共4页
非阻塞性缺血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是指具有可疑缺血相关症状,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的一类疾病。在不同研究中,INOCA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且在不同性别中患病率也相差较大。INOCA的发病机制主要... 非阻塞性缺血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是指具有可疑缺血相关症状,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的一类疾病。在不同研究中,INOCA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且在不同性别中患病率也相差较大。INOCA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心外膜冠状动脉痉挛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程度<50%,使得大量患者缺少疾病诊断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本文将对其定义及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阻塞性缺血性冠状动脉疾病 微血管功能障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及冠状动脉斑块预测CAHD非阻塞性病变进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茹 付文波 +1 位作者 廖熙妍 邹佳妮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m,CCTA)的基线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参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影响及预...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m,CCTA)的基线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参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22-06月在作者医院住院期间行CCTA检查的CAHD患者的资料。早期CCTA结果显示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在1~5年的观察期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接受血运重建或第二次CCTA检查显示进展为重度及以上的患者为进展组(n=36);同期两次CCTA结果均显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的为对照组(n=57)。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CTA相关参数。分析CCTA相关参数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高危斑块、点状钙化、低密度斑块及狭窄程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冠状动脉周围FAI、点状钙化及低密度斑块是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应用模型冠状动脉周围FAI+点状钙化+低密度斑块联合预测CAHD非阻塞性冠状动脉进展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高(AUC=0.813,P<0.05)。结论基于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FAI、点状钙化及低密度斑块为CAHD非阻塞性冠状动脉进展的影响因素,联合多种参数预测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高危斑块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
下载PDF
新冠疫情背景下平原部队官兵高原驻训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馨雨 彭叶叶 +3 位作者 马俊 李雯 汪婷 刘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背景下平原进驻高原地区驻训官兵对卫生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帮助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参加高原驻训任务的1700名某平原部队官兵,采用自制《高原驻训官兵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背景下平原进驻高原地区驻训官兵对卫生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帮助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参加高原驻训任务的1700名某平原部队官兵,采用自制《高原驻训官兵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1621名官兵完成有效调查,有效回收率95.4%。。官兵对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总体较好,尤其是新冠肺炎防治、高原训练伤防治以及心理基本常识等内容。在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官兵对新冠疫情防控、训练伤防治及野外饮食饮水卫生等健康知识需求最为迫切。官兵最喜爱的获取健康知识的方式为网络平台、电视、报刊杂志及录像和健康知识讲座。结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对平原进驻高原驻训部队采取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训练伤防治、疫情防控、野外饮食饮水安全、战伤救护等卫生知识的教育培训,对减少官兵非战伤减员,提高部队战斗力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平原部队 高原驻训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对肥厚性心肌病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晶 何桂榕 姜其钧 《西北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取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采取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 目的探究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取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采取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积分、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自觉症状积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以上各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恶心,1例头痛,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5%、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心肌病 益气复脉注射液 倍他乐克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首次诊断心力衰竭的窦性心律患者血浆D-D、D-D/FIB变化特点及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章雪平 卢青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677-680,共4页
目的分析首次诊断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窦性心律患者住院期间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1-11月在作者医院首次诊断... 目的分析首次诊断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窦性心律患者住院期间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1-11月在作者医院首次诊断为HF窦性心律的16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双下肢静脉血栓、左心房血栓、左心室血栓、肺栓塞等血栓事件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65)和无血栓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分析窦性心律HF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患者的年龄大、住院时间长,D-D、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Ⅶ因子活性、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明显升高,D-D/FIB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D-D的临界值为455.5μg/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15(95%CI:0.638~0.792);FIB的临界值为3.045,AUC为0.92(95%CI:0.881~0.96)。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住院时间(OR=1.907,95%CI:1.324~2.746)、D-D水平(OR=1.024,95%CI:1.002~1.046)、D-D/FIB(OR=0.930,95%CI:0.866~0.998)是首次确诊为HF窦性心律住院患者形成血栓的影响因素。结论住院时间、D-D、D-D/FIB是评估首诊HF窦性心律患者形成血栓的预测因素,对动态观察、指导预防性抗凝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 首次诊断 心力衰竭 D-二聚体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血栓
下载PDF
Teach-back法饮食健康教育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影响
20
作者 杨贵分 董新新 +3 位作者 张少华 李科霖 夏静波 徐亚君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 评价Teach-back法饮食健康教育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21-01~12月在作者科室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01~12月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 目的 评价Teach-back法饮食健康教育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21-01~12月在作者科室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01~12月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取Teach-back法饮食健康教育模式,出院当天评价患者饮食健康知识掌握率,饮食的有效依从率,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饮食的依从性,恶心、呕吐发生率,HADS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Teach-back法饮食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饮食健康知识掌握率、饮食的有效依从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饮食管理 健康教育 Teach-back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