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楝子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1
作者 武倩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川楝果实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反相柱色谱对川楝子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川楝子中分离并鉴定了5种化学成分,分别为(21... 目的研究川楝果实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反相柱色谱对川楝子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川楝子中分离并鉴定了5种化学成分,分别为(21S,23R,24R)-21,23-epoxy-21,24-dihydroxy-25-methoxytirucall-7-en-3-one(化合物1),Cinamodiol,Meliasenin G,21R,23R-epoxy-21α-ethoxy-24S,25-dihydroxy-apotirucall-7-en-3-one,Toosendine E。结论得到的化合物均为甘遂烷型的三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川楝果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 分离 纯化 结构鉴定 甘遂烷型 三萜类化合物
下载PDF
芪精颗粒主药定量近红外快检模型的建立及其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
2
作者 孟旭鹏 席啸虎 王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29-534,共6页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快速检测芪精颗粒中主要药味黄芪和黄精的含量,并比较不同主药含量芪精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方法制备不同黄芪和黄精用量的芪精颗粒样本,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芪精颗粒中...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快速检测芪精颗粒中主要药味黄芪和黄精的含量,并比较不同主药含量芪精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方法制备不同黄芪和黄精用量的芪精颗粒样本,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芪精颗粒中黄芪和黄精用量的近红外快检模型。模型检测采用标准正交变量变换(SNV)预处理,检测波长范围在4000~10000 cm^(-1)。SD大鼠根据白细胞数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皮下注射CTX 100 mg/kg)、地榆升白片阳性药对照组、15个不同黄芪和黄精用量给药组,连续给药14 d。在给药后第5,9,11,14天测定血液常规指标、脾腺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建立的模型校正均方差(RMSEC)、预测均方差(RMSEP)、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R^(2)值依次为0.0964,0.0846,0.8674,0.9262。给药第14天,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和黄精用量各6~15 g的给药组血常规指标发生变化,其中黄芪和黄精用量各10~15 g给药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显著性增加(P<0.05),其中黄芪和黄精用量各10~15 g给药组与阳性药组无显著性差异。各指标的总评OD值随黄芪和黄精在处方中的百分含量增高而增高,在百分含量19%处有一个高处的拐点,在百分含量24%处达到最高。结论利用NIRS技术结合多种化学计量学建立的定性定量模型对制剂中黄芪和黄精含量的预测准确度较高。通过近红外模型预测值能间接比较不同主药含量芪精颗粒改善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精颗粒 黄芪 黄精 近红外光谱技术 白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SFRP1基因多态性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董敏 刘建萍 尹冬虹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1,SFRP1)基因多态性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于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确...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1,SFRP1)基因多态性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于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216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血液样本。对SFRP1基因的两个SNP位点rs7832767(C>T)、rs1127379(A>G)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定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测定SFRP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216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中,客观有效率为14.81%(32/216),疾病控制率为84.72%(183/216),共92例(42.59%)患者发生不良反应。rs783276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CR+PR)和(SD+P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66,P=0.056),相较于CC基因型患者,CT基因型、CT+TT基因型携带者的疗效较好(P<0.05);rs1127379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CR+PR)和(SD+P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3,P=0.012)。AG、GG、AG+GG基因型患者疗效显著优于AA基因型患者(P<0.05),GG基因型携带者的疗效也显著优于AA+AG基因型携带者(P<0.05)。rs7832767位点多态性与治疗后irAE发生情况无关(P均>0.05)。rs1127379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irAE未发生和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40,P<0.001)。与AA基因型患者相比,AG、AG+GG基因型患者发生irAE的风险显著降低(P<0.05)。SFRP1基因rs7832767位点CC基因型患者的SFRP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T和TT基因型(P<0.05),rs1127379位点AA、AG、GG基因型患者的mRNA相对表达量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RP1基因在(CR+PR)组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SD+PD)组的相对表达量(P<0.05)。结论SFRP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关,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卡瑞利珠单抗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疗效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胡和白芍配伍比例和提取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小燕 王爽 席啸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21-528,共8页
目的基于成分含量变化、解热抗炎活性、体外肝损伤等指标优化柴胡和白芍配伍比例和提取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c、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模型的解热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抗... 目的基于成分含量变化、解热抗炎活性、体外肝损伤等指标优化柴胡和白芍配伍比例和提取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c、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模型的解热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抗炎作用、体外肝损伤情况为评价指标,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试验,运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分别以柴胡和白芍剂量为因素,优选其配伍比例;以乙醇浓度、溶剂倍数及提取时间为因素,优化提取工艺。根据星点设计试验结果优选的最佳配伍比例(柴胡10 g,白芍10 g)放大10倍量后进行柴胡和白芍配伍比例模型验证,按照最佳提取工艺,选取8倍量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90 min进行柴胡和白芍提取工艺模型验证。结果柴胡配伍白芍后可不同程度改变柴胡中指标成分含量、降低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温度、改善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降低对人正常肝L02细胞抑制率、降低细胞上清LDH含量。针对星点设计-配伍比例拟合的二项式方程为:Y=0.100+0.020X 1-0.207X 2+0.116X 12+0.081X 22+0.088X 1X 2,r=0.9765;针对星点设计-提取工艺拟合的二项式方程:Y′=0.636+0.111X′1+0.048X′2+0.055X′3-0.037X′12+0.028 X′22-0.088X′32-0.004X′1X′2-0.022X′1X′3-0.029X′2X′3,r=0.9231。最终确定配伍最佳比例范围为:柴胡10~15 g,白芍10~15 g;提取工艺参数范围为:乙醇浓度85%~95%,溶剂倍数7~9,提取时间80~100 min,提取2次。模型外验证结果显示3份样本偏差绝对值均小于3%,说明模型可靠。结论柴胡配伍白芍后对柴胡中指标成分提出率有一定影响,同时增强柴胡的解热抗炎活性,降低柴胡的体外肝损伤。实验优选的柴胡配伍白芍的配伍比例和提取工艺参数,可最大限度地增加柴胡活性、降低其肝损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抗炎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配伍 柴胡 白芍 肝损伤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
5
作者 孙小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126-131,共6页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常见差错和降低其差错率的主要方法与效果。方法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2018年6月—2020年5月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根据具体的差错...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常见差错和降低其差错率的主要方法与效果。方法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2018年6月—2020年5月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根据具体的差错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标准化应对方案。比较质量控制方法实施前后的门诊药房处方调节差错率。结果掉药错误、数量错误、规格错误是门诊药房调剂中最主要的差错之一,累计占比80.61%。采取质量控制活动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显著下降。结论质量控制在降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中效果显著,需要临床提高重视程度,针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常见差错问题和原因,促进质量控制方法的制定与实施,使药学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性改善,在医院药学服务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药房 质量控制 调剂差错
原文传递
我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调查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孟旭鹏 王巧红 姚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通过阻碍胃壁细胞H+-K+-ATP酶发挥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是目前最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和抗溃疡药物。常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根除幽门螺杆菌(HP)和卓艾综合征(胃泌...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通过阻碍胃壁细胞H+-K+-ATP酶发挥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是目前最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和抗溃疡药物。常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根除幽门螺杆菌(HP)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等病,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良药。但是PPI作为强效抑酸药,会降低胃液中H+浓度,促使胃液pH升高,造成胃内环境的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 卓艾综合征 消化性溃疡病 胃酸分泌 胃泌素瘤 应激性溃疡 抗溃疡药物 胃壁细胞 抑酸药
下载PDF
我院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临床使用中的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孟旭鹏 孙小燕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361-1362,共2页
布地奈德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较强,它可收缩小血管,减轻炎症渗出,减轻水肿,阻止变态反应递质的释放,同时能够降低各种变态反应递质的活性,其抗炎效果为地塞米松的900倍左右,雾化吸入后可以以较高浓度快速到达靶器官。
关键词 混悬液 合理性分析 首过代谢 糖皮质激素受体 雾化吸入 抗炎效果 用药疗程 皮质激素 靶器官 用药指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