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临夏地区HPV感染率及基因型分布的种族差异
1
作者 鲁学萍 穆廷杰 金海红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甘肃临夏地区汉族、回族和东乡族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为该地区HPV感染和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4月临夏州人民医院就诊的1 154例妇女(汉族636例、回族276例,东乡族242... 目的:探讨甘肃临夏地区汉族、回族和东乡族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为该地区HPV感染和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4月临夏州人民医院就诊的1 154例妇女(汉族636例、回族276例,东乡族2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宫颈上皮细胞,利用PCR-反向杂交技术检测HPV的感染状况,比较不同民族间HPV感染的差异是否存在显著性。结果:临夏地区妇女HPV的阳性检出率为10.49%,回族和东乡族妇女的阳性率(分别为11.59%和12.40%)高于汉族妇女(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夏地区感染率最高的HPV基因型依次为HPV16、HPV58、HPV52、HPV18和HPV68,并且不同民族间感染的HPV类型也略有不同。分析三个民族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HPV感染率逐渐增高,在≥56岁组感染率达到最高。结论:汉族、回族和东乡族妇女HPV感染率及感染亚型存在差异,三个民族HPV感染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都有上升的趋势,在36~45岁和46~55岁年龄段感染率为11%左右,最能代表临夏地区HPV的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率 基因型 种族差异
下载PDF
临夏地区住院病人中艾滋病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穆廷杰 杨芬兰 +3 位作者 金海红 张军 张学瑛 赵春先 《甘肃医药》 2010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临夏回族自治州住院病人中艾滋病的血清学分析及流行状况调查,了解本地区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情况,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通过对2007年至2008年临夏州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共22317例病人抽血样进行艾滋病... 目的:通过分析临夏回族自治州住院病人中艾滋病的血清学分析及流行状况调查,了解本地区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情况,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通过对2007年至2008年临夏州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共22317例病人抽血样进行艾滋病血清学监测,初筛阳性标本送甘肃省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确认,分析该地区住院病人中艾滋病流行特征。结果:2007年至2008年共完成检测22317例,共初筛检出HIV-Ab阳性8例,送甘肃省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确认4例;3例不确定,继续随访;1例确认为阴性。HIV-Ab阳性率为0.0314%。结论:2007-2008年本地区的艾滋病在住院病人中流行明显加快,预计今后HIV感染者将从医院中检测出的可能性将大幅增长,为防止HIV进一步蔓延,需加大防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住院病人 流行 少数民族 HIV—Ab
下载PDF
临夏地区成人血液流变学初步调查
3
作者 杨芬兰 穆廷杰 《甘肃医药》 2009年第6期426-427,共2页
目的: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生活饮食习惯的血液流变学水平。方法:对临夏州中医院2005年健康体检的81名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检测者分别检测了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小板粘附率。结果:本地区全血粘度高切:男女性都与全国参考范围差别较... 目的: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生活饮食习惯的血液流变学水平。方法:对临夏州中医院2005年健康体检的81名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检测者分别检测了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小板粘附率。结果:本地区全血粘度高切:男女性都与全国参考范围差别较小;中切:男性高于参考范围,而女性与参考范围差别不大;低切:男女性都比参考范围高。血浆粘度,男女性都高于参考范围。血小板粘附率男女性都高于参考范围。结论:临夏地区是以回族、东乡族为代表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高脂饮食、吸烟、酗酒等行为是血液粘度增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血小板粘附率 少数民族
下载PDF
核酸检测时代再议免疫印迹试验在HI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瑞锋 沙文彬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免疫印迹试验(WB)在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诊断体系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有局限,“不确定”结果偏多,影响诊断效率。HIV RNA检测结果判断更为客观,且更灵敏地诊断早期感染和部分终末期艾滋病,对暴露前或暴露... 免疫印迹试验(WB)在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诊断体系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有局限,“不确定”结果偏多,影响诊断效率。HIV RNA检测结果判断更为客观,且更灵敏地诊断早期感染和部分终末期艾滋病,对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PrEP/PEP)失败导致的感染也有一定诊断价值,高敏、定量HIV RNA检测也是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和监测疗效的主要手段。当今在核酸检测设施和人员配备趋于完善的地区,应考虑以核酸检测技术逐步取代WB,全面用于HI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印迹试验 核酸 低病毒血症
下载PDF
胞浆型磷脂酶A2-δ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5
作者 刘巨永 穆廷杰 +1 位作者 田刚 应国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817-2818,共2页
目的探讨胞浆型磷脂酶A2-δ(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δ,cPLA2δ)表达与银屑病皮损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切片和对照组cPLA2δ的表达;提取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对照组的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目的探讨胞浆型磷脂酶A2-δ(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δ,cPLA2δ)表达与银屑病皮损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切片和对照组cPLA2δ的表达;提取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对照组的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cPLA2δmRNA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法发现银屑病皮损患者cPLA2δ表达阳性率为100%,其中表达阳性例数、中度阳性例数及强阳性例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25,P>0.05)。对照组cPLA2δ表达阳性率为7.2%。两组之间cPLA2δ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49,P<0.01)。银屑病皮损患者cPLA2δmRNA表达也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7,P<0.01)。结论 cPLA2δ的高表达与银屑病皮损的发生有关,提示cPLA2δ可作为银屑病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浆型磷脂酶A2-δ 银屑病 皮损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耳念珠菌感染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光俊 穆廷杰 +2 位作者 徐兴然 陈峰 徐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764-767,共4页
耳念珠菌作为一类重要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世界多地不断有新的检出病例报道。耳念珠菌感染呈全球流行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已引起各国重视。其作为一类很重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新发病原微生物,容易造成院... 耳念珠菌作为一类重要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世界多地不断有新的检出病例报道。耳念珠菌感染呈全球流行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已引起各国重视。其作为一类很重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新发病原微生物,容易造成院内爆发和感染事件的发生。该文探讨了当前耳念珠菌感染的现状与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引起有关学者和相关部门重视,及时制定感染预防策略和治疗方案,加强耳念珠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念珠菌 多重耐药 新发传染病 致病性感染
下载PDF
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被引量:4
7
作者 鲁学萍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12期1509-1511,共3页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细胞形态学、生化以及细胞遗传学方面的差异。方法分析60例MA和54例MDS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检查、骨髓涂片及染色体核型的特点。结果二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骨髓可见...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细胞形态学、生化以及细胞遗传学方面的差异。方法分析60例MA和54例MDS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检查、骨髓涂片及染色体核型的特点。结果二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骨髓可见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MA组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a-HBD)、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值均高于MDS组,而铁蛋白(SF)、维生素B12(VitB12)和叶酸(FA)则低于MDS组,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骨髓中红系以中晚幼红的巨幼变为主,而在MDS中红系除了中晚幼红的巨幼变外,还可见H-J氏小体、多核、核碎裂等;MA和MDS的粒系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表现为核浆发育失衡、巨晚幼粒、巨杆状核、多分叶核、环形核等。但是,MDS骨髓中原始细胞(61.11%)和淋巴样小巨核(53.70%)比例增高,与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MDS可伴有染色体核型的异常,本研究中其异常率达42.61%,与MA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和MA虽然在细胞形态学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细微的差别,MA组骨髓形态学的诊断重要强调幼红细胞的巨幼变,而MDS组则着重强调三系的病态造血,此外,MDS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增高。同时结合生化检验和染色体核型,可以有效的提高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细胞形态学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不同病原微生物重症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永红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196-196,共1页
目的探究不同病原微生物重症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病原微生物重症感染患者9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对比不同病原微生物重症感染患者的IL-6、IL-8和TNF-α以及PCT水平。结果... 目的探究不同病原微生物重症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病原微生物重症感染患者9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对比不同病原微生物重症感染患者的IL-6、IL-8和TNF-α以及PCT水平。结果不同病原微生物在感染后在入院24 h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可随着时间延长发生感染标记物的水平变化情况不同,协助患者在临床上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病原微生物 重症感染患者 炎症因子水平
下载PDF
1例布鲁氏菌误诊病例报道及常见漏误诊原因分析
9
作者 马娟娟 罗小明 高光俊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5期8-10,共3页
报告1例布鲁氏菌感染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对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漏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布鲁氏菌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误诊原因
下载PDF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致小儿肠炎调查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国庆 穆廷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564-5566,共3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小儿肠炎的临床特征、药敏试验及治疗问题,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小儿肠炎的早期识别及诊治能力。方法对经粪便细菌培养证实的51例产AmpC和ESBLs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小儿肠炎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小儿肠炎的临床特征、药敏试验及治疗问题,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小儿肠炎的早期识别及诊治能力。方法对经粪便细菌培养证实的51例产AmpC和ESBLs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小儿肠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肠炎均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关,<2岁婴幼儿36例占70.6%,迁延性及慢性腹泻34例占66.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产AmpC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0.0%敏感,对阿米卡星霉素较敏感,敏感率为37.3%。结论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小儿肠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易引起<2岁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治疗应强调肠道微生态平衡,口服B族维生素及对症治疗,但对少数脓血便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应及时选用亚胺培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肺炎克雷伯菌 肠炎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穆廷杰 杨芬兰 +3 位作者 张学英 金海红 王晓燕 李维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300-4302,共3页
目的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构成,分析细菌感染种类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临夏州人民医院、临夏州中医医院及临夏市民族医院2009-2011年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 目的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构成,分析细菌感染种类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临夏州人民医院、临夏州中医医院及临夏市民族医院2009-2011年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方法。结果 810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820株,总阳性率为47.2%,其中革兰阴性菌2190株占57.33%;革兰阳性菌1140株占29.84%;真菌490株占12.83%;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非发酵菌属、肠球菌属及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导致;产特殊耐药酶细菌所占比率分别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分别为56.4%、49.8%、52.8%;革兰阳性球菌中MRSA、MRCNS、VRE分别为54.2%、61.3%、0,未检出VRSA;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革兰阳性球菌始终保持高敏感性,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有很高的敏感性,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分别为56.4%、49.8%、52.8%。结论应高度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规律,定期发布病原菌构成及耐药规律和信息,指导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尤其是多药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我国耐药结核病的诊疗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2
作者 鲁学萍 穆廷杰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0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了解结核病的流行现状、药物敏感诊断技术和抗结核病药物研究进展情况,为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参考文献、归纳历年数据,分析目前常用检测方法的特异度与敏感度。结果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 目的了解结核病的流行现状、药物敏感诊断技术和抗结核病药物研究进展情况,为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参考文献、归纳历年数据,分析目前常用检测方法的特异度与敏感度。结果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作为结核病的第二大国,其形势尤为严峻;提高耐药结核病的药敏检测技术是控制其发展的有效手段,而治疗主要依靠现有的几类抗结核病核心药物;但有研究表明在我国部分核心药物已出现耐药。结论需完善耐多药肺结核病的补偿政策、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耐药结核病的发病风险,而研发新型的抗结核病药物仍是防控耐药结核病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病 药敏检测 抗结核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