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江市耕地质量评价情况分析
1
作者 康海波 王红艳 王春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82-85,共4页
通过实施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项目工作,临江市总耕地面积21271.43公顷,共布设调查点位92个,综合确定各项评价指标,通过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临江市耕地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二等级至八等级。研究... 通过实施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项目工作,临江市总耕地面积21271.43公顷,共布设调查点位92个,综合确定各项评价指标,通过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临江市耕地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二等级至八等级。研究分析耕地等级情况、土壤耕层养分情况。为临江市有针对性开展耕地土壤培肥改良与治理修复、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市 耕地质量 评价情况 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工艺参数研究
2
作者 郗婧怡 王双庆 +6 位作者 白一彤 姚秀利 黄碧璇 李青怡 范丽清 黄世臣 孙明国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1-249,共9页
为了利用黑水虻高效处理餐厨垃圾,提高资源化率,以黑水虻幼虫产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在Plackett-Burman(PB)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BB)试验对环境温度、处理料含水率、日投料量、投放空间、初始虫龄、处理料透气性6个参数进行... 为了利用黑水虻高效处理餐厨垃圾,提高资源化率,以黑水虻幼虫产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在Plackett-Burman(PB)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BB)试验对环境温度、处理料含水率、日投料量、投放空间、初始虫龄、处理料透气性6个参数进行优化。PB试验结果表明,对黑水虻幼虫产量影响显著的因素依次为处理料含水量、环境温度、日投料量、投放空间和起始虫龄;BB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幼虫产量条件为环境温度28℃,处理料含水量75%,日投料量26 g·千头^(-1)幼虫,投放空间1443 cm^(3)·千头^(-1)幼虫,初始虫龄6日龄;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最大幼虫产量,达243.78 g,与模型预测值(243.82 g)相对误差较小,表明响应面法可以准确优化工艺参数。以上研究结果为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黑水虻 餐厨垃圾 工艺参数 优化
下载PDF
负载量对‘着色香’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可 白瑞雯 +3 位作者 邹利人 申海林 孙琦 温景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7,共7页
以‘着色香’葡萄为试材,设置不同枝果比,通过对成熟期叶片光合能力、果实经济性状、枝条养分物质含量和花芽分化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枝果比对‘着色香’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确定‘着色香’葡萄的最佳负载量。结果表明:‘... 以‘着色香’葡萄为试材,设置不同枝果比,通过对成熟期叶片光合能力、果实经济性状、枝条养分物质含量和花芽分化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枝果比对‘着色香’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确定‘着色香’葡萄的最佳负载量。结果表明:‘着色香’最佳枝果比1∶1,最高不超过2∶3。适宜的负载量有助于优质果品的生产和连年丰产;负载量过高,果实品质降低,也不利于叶片、枝条的生长和花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量 ‘着色香’葡萄 果实品质 贮藏营养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低温诱导下葡萄枝条中激素和多胺含量变化研究
4
作者 刘畅 郭宇琦 +5 位作者 白瑞雯 邹利人 孙明国 孙琦 刘涛 申海林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6,共7页
以抗寒力差异显著的‘双红’‘公酿一号’和‘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枝条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源激素、多胺与葡萄的抗寒性密切相关,在不同种类、不同阶段具有差异性。自然低温诱导下,高抗寒... 以抗寒力差异显著的‘双红’‘公酿一号’和‘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枝条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源激素、多胺与葡萄的抗寒性密切相关,在不同种类、不同阶段具有差异性。自然低温诱导下,高抗寒的‘双红’枝条ZT含量较低,诱导后期,‘双红’ZT含量约为‘公酿一号’和‘玫瑰香’的80%,即ZT含量增多不利于葡萄高抗寒性获得;高抗寒的‘双红’枝条GA_(3)含量随低温诱导逐渐增加,‘公酿一号’和‘玫瑰香’则先下降再上升;‘双红’和‘公酿一号’枝条IAA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低抗寒的‘玫瑰香’枝条IAA含量相对较高,诱导中前期‘玫瑰香’枝条IAA含量约为‘公酿一号’和‘双红’的10倍以上,即IAA含量增多不利于葡萄抗寒性获得;高抗寒的‘双红’枝条ABA含量低温诱导中期迅速增加,至诱导后期,约为‘公酿一号’和‘玫瑰香’的3倍,即ABA含量与葡萄高抗寒密切相关。‘双红’和‘公酿一号’内源腐胺(Putrescine,Put)含量迅速积累时期早于低抗寒的‘玫瑰香’;低温诱导后期,高抗寒‘双红’具有较高的亚精胺(Spermidine,Spd)、精胺(Spermine,Spm)含量,为‘公酿一号’和‘玫瑰香’的1.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低温诱导 激素 多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