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斌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8期6259-6260,共2页
安全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责任,而管理是一种文化,是安全的前提保障,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与护士的接触最多,存在的差错、隐患就多,因此做好病房的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神经外科患者... 安全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责任,而管理是一种文化,是安全的前提保障,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与护士的接触最多,存在的差错、隐患就多,因此做好病房的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神经外科患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预后差,对护理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服务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工作 安全管理 重要性
下载PDF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赵洪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7期73-73,共1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按照血液流变学指标将本院神经外科180例围手术期患者分为对照组(n=60)、高黏稠组(n=60)与低黏稠组(n=60)。结果高黏稠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l...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按照血液流变学指标将本院神经外科180例围手术期患者分为对照组(n=60)、高黏稠组(n=60)与低黏稠组(n=60)。结果高黏稠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黏稠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低于对照组(P<0.05)。高黏稠组局灶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低黏稠组(P<0.05),而低黏稠组术后再出血、渗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高黏稠组(P<0.05)。结论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与术后并发症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围手术期 血液流变学 并发症
下载PDF
3D Slicer联合手机sina软件辅助定位神经内镜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茂彬 孙宇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2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联合手机sina软件辅助定位神经内镜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开颅手术组和内镜手术组,每组6... 目的探讨3D Slicer联合手机sina软件辅助定位神经内镜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开颅手术组和内镜手术组,每组66例。开颅手术组行显微镜下经额颞开颅血肿清除术,内镜手术组实施在3D Slicer联合手机sina软件辅助定位下的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d的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穿刺血肿达目标位置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近期预后状况。结果内镜手术组术后1、3d时的血肿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开颅手术组(P<0.05);内镜手术组再出血率为3.03%、成功穿刺率为96.97%、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3%,而对照组分别为13.64%、83.33%、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内镜手术组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84.85%,显著高于开颅组的46.97%(P<0.05)。结论3D Slicer联合手机sina软件能够为高血压脑病患者神经内镜下治疗提供效果更加确切、安全的术前定位,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 脑出血 神经内镜 3D Slicer sina软件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蝶垂体大腺瘤切除并鞍底重建术临床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清熙 王德臣 +5 位作者 董雷 刘福超 张茂斌 于慧 李景贤 董晓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并鞍底重建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32例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行垂体腺瘤切除术、鞍底重建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内镜辅助下,3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肿瘤全切23例,次全切...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并鞍底重建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32例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行垂体腺瘤切除术、鞍底重建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内镜辅助下,3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肿瘤全切23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2例。29例行鞍底重建术。术后无脑脊液漏及重大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内镜治疗中大型垂体腺瘤优势明显。同时行鞍底重建术,不仅可恢复鞍底解剖结构,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蝶手术 脑脊液漏 鞍底重建
下载PDF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振 姚长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显微手术及其疗效。结果肿瘤经手术全切除34例(87.2%),次全切除4例(10.3%),1例(2.5%)于术后因脑水肿死亡。长期随访(平均2.6年)32例,...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显微手术及其疗效。结果肿瘤经手术全切除34例(87.2%),次全切除4例(10.3%),1例(2.5%)于术后因脑水肿死亡。长期随访(平均2.6年)32例,其中25例(64.1%)恢复良好,2例(5.1%)因肿瘤复发而再次手术。结论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旁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董传乙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开颅术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传统开颅组和微创组,每组73例。传统开颅组采用开颅清除血肿加去骨瓣减压术;微创组采用颅内微创... 目的:探讨传统开颅术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传统开颅组和微创组,每组73例。传统开颅组采用开颅清除血肿加去骨瓣减压术;微创组采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3个月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传统开颅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1.23%,微创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传统开颅术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7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振 姚长义 杨明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827-1828,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外科学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单纯神经内镜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张茂彬 李清熙 王德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5期147-147,共1页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运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0例行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对照组32例行传统开颅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运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0例行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对照组32例行传统开颅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患者的预后较好,病死率明显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开颅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显微手术32例分析
9
作者 李振 姚长义 杨明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3623-362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瘤 听/外科学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连续应用3%高渗盐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茂彬 宋述严 王德臣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应用3%高渗盐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3%高渗盐水,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20%甘露醇,分析比... 目的探讨连续应用3%高渗盐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3%高渗盐水,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20%甘露醇,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MAP和CVP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应用3%高渗盐水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水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高渗盐水 重型颅脑损伤 脑水肿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情绪调控信念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景贤 王莉 +2 位作者 勇杰 衣敏 董晓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3期168-172,共5页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情绪调控信念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水平,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3月选取辽宁省丹东市4所医院共102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情绪调控信念量表(ERBS)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SCNI)...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情绪调控信念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水平,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3月选取辽宁省丹东市4所医院共102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情绪调控信念量表(ERBS)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SCNI)调查手术室护士情绪调控信念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水平。根据PSCNI评价结果共分专业态度积极组(积极组)54例,专业态度消极组(消极组)48例,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手术室护士情绪调控信念水平评分为(82.57±4.73)分,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评分为(77.86±4.51)分;(2)积极组PSCNI总分和维度评价高于消极组(P<0.05)。积极组"灵活性""技能""沟通交流""满意度"4个维度评分高于消极组(P<0.05);(3)积极组ERBS量表调控价值维度高于消极组(P<0.05),情绪约束、情绪胁迫维度低于消极组(P<0.05);(4)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SCNI总分与ERBS总分呈正相关,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与情绪调控价值呈正相关,与情绪约束、情绪胁迫呈负相关(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情绪调控信念水平与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呈正相关性,较高的情绪调控信念水平可以促进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提高,共同促进手术室护士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情绪调控信念 护理专业 自我概念
下载PDF
硬脊膜外囊肿的手术治疗(附4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伟东 李柯 +3 位作者 张日 许劲松 李清熙 董传乙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囊肿 外科手术 硬膜外肿瘤
下载PDF
酷似脑膜瘤的颅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清熙 许劲松 +1 位作者 崔风伟 胡晓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791-793,共3页
关键词 脑膜瘤/诊断 颅骨肿瘤/病理学 血管瘤 海绵状/诊断
下载PDF
颞下锁孔入路切除中颅窝底肿瘤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张茂彬 董雷 +1 位作者 宋述严 王德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4期123-123,共1页
目的探讨颞下锁孔入路切除中颅窝底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颞下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中颅窝底肿瘤8例患者临床资料,4例三叉神经鞘瘤,3例表皮样囊肿,1例脑膜瘤。结果本组术野均暴露清晰,术中无因病情变化或暴露不良而扩大切口... 目的探讨颞下锁孔入路切除中颅窝底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颞下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中颅窝底肿瘤8例患者临床资料,4例三叉神经鞘瘤,3例表皮样囊肿,1例脑膜瘤。结果本组术野均暴露清晰,术中无因病情变化或暴露不良而扩大切口及骨窗者。肿瘤均获全切除,均经病理学确诊,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颞下锁孔入路切除中颅窝底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入路 锁孔手术 中颅窝
下载PDF
医源型远隔部位亚急性硬膜下积液11例分析
15
作者 李清熙 许劲松 李柯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4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远隔部位 亚急性 医源 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
下载PDF
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镜下切除垂体腺瘤(附12例分析)
16
作者 鲁伟东 齐森 金晓荣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总结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的体会。方法对12例垂体腺瘤病人均采用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10例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4例病人术后出现短期尿崩,合并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经口服双氢克... 目的总结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的体会。方法对12例垂体腺瘤病人均采用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10例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4例病人术后出现短期尿崩,合并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经口服双氢克脲噻、及时补液3~4d缓解。2例未完全切除肿瘤者术后行X刀放射治疗。本组无一例出现脑脊液漏。12例获随访,平均10.2(6~18)月,均无肿瘤复发,视力减退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尿崩症者均获痊愈。结论肿瘤质地较硬,向鞍上扩展较大时应慎重选择经蝶窦入路;窥鼻镜准确地置于蝶窦前壁的最佳位置,是减少手术创伤的关键;明胶海绵加上EC耳脑胶修复鞍底可避免出现脑脊液漏;出现尿崩、水电解质失衡时应及时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腺瘤 经鼻孔-蝶窦入路
下载PDF
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福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3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04例脑室出血患者应用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3~5 d 66例,6~7 d 38例。治愈29例,显著进步37例,进步20例,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04例脑室出血患者应用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3~5 d 66例,6~7 d 38例。治愈29例,显著进步37例,进步20例,总有效率为82.69%。结论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引流 尿激酶灌注 脑室出血 双侧
下载PDF
常规开颅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福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6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开颅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血肿量30∽6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7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行显镜下开颅血肿... 目的探讨常规开颅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血肿量30∽6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7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行显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术后1个月时GOS评分和术后6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术后1、6个月的疗效以及血肿清除效果方面优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开颅 显微镜 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品管圈对预防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8期130-130,共1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预防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运用品管圈以来12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例并发脑血管痉挛者32例,占25.20%,其中31例通过积极扩容、利循环以及抗血管痉挛等对...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预防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运用品管圈以来12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例并发脑血管痉挛者32例,占25.20%,其中31例通过积极扩容、利循环以及抗血管痉挛等对症处理后有效缓解,1例患者因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126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其中91例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占72.22%,29例存在语言障碍或肢体功能障碍,占23.02%,9例处于植物状态生存,占7.14%。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间加强运用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福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58例行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2.5 h,平均手术时间1.6 h,绝大多数患者2周内治愈,术后闭经、泌乳、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明显...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58例行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2.5 h,平均手术时间1.6 h,绝大多数患者2周内治愈,术后闭经、泌乳、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明显缓解,平均住院时间8~12 d10术后随访8~18个月,1例复发,余未见颅内感染、视神经损伤、颅内出血以及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发生。结论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 蝶窦 垂体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