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丰富与发展——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看数学课程理念的新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翔 童莉 沈林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7-50,共4页
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数学观上,揭示了数学是一种"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的文化";在课程观上,凸显"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丰富意义;... 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数学观上,揭示了数学是一种"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的文化";在课程观上,凸显"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丰富意义;在课程内容观上,进一步厘清了数学课程内容的内涵、选择和组织;在教学观上,揭示了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评价观上,突出数学学习评价应该是基于学生发展、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强调运用的合理性和实效性,致力于数学教与学方式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能力的养成比单纯的知识积累更加重要——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曹一鸣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群 曹一鸣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2-34,共3页
《人民教育》:曹老师,您好!您是本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请谈一谈修订的原因。曹一鸣:课程标准修订,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来看,已经形成常态化的趋势,大概每10年修订一次,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具体来讲有这几个方面原因... 《人民教育》:曹老师,您好!您是本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请谈一谈修订的原因。曹一鸣:课程标准修订,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来看,已经形成常态化的趋势,大概每10年修订一次,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具体来讲有这几个方面原因: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二是随着教育研究的发展,出现了新理论和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教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修订 知识积累 文化的发展 常态化 社会政治经济 人工智能时代
原文传递
如何理解和把握作为核心素养的数学思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三会”视角下 被引量:18
3
作者 孙晓天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第5期35-40,共6页
当数学思维与数学眼光、数学语言一起以核心素养的面貌整体出现时,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和把握,需要一个新的视角。相对于广义的数学思维活动,“三会”中的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推理。其最重要的一个意义是,让数学思维看得见也抓得住。推理的... 当数学思维与数学眼光、数学语言一起以核心素养的面貌整体出现时,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和把握,需要一个新的视角。相对于广义的数学思维活动,“三会”中的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推理。其最重要的一个意义是,让数学思维看得见也抓得住。推理的一般形式可以用符号语言表示为“P→Q”。推理过程中具体方法的运用决定了推理的具体形式。要从“思考现实世界”的需要出发,达成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的相互协调。把统计推理纳入数学推理,是因为从育人出发,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三会” 数学思维 推理
下载PDF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与要求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世虎 吴文斌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第5期41-49,共9页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内容”和“要求”两个维度比较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在结构、数量及要求上的变化,发现:2022年版课标按照“阶段+领域+学段”的形式...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内容”和“要求”两个维度比较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在结构、数量及要求上的变化,发现:2022年版课标按照“阶段+领域+学段”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通过主题整合与衔接、内容增删与调整,使课程内容整体性更强,内容总量下降,综合与实践地位提升,代数推理、几何直观和跨学科学习受到关注;课程内容难度降低,过程性要求与结果性要求的关系得到优化。两个维度的变化体现了数学课程内容的育人价值以及减轻负担、强化素养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课程内容 内容要求
下载PDF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活动标准解读 被引量:23
5
作者 孔凡哲 史宁中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5,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给出了“教学活动标准”,明确规定了数学教学活动,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方向引领和行动规范。教学活动标准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提示、教学建议和教学案例。研究认为,教学活动标准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给出了“教学活动标准”,明确规定了数学教学活动,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方向引领和行动规范。教学活动标准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提示、教学建议和教学案例。研究认为,教学活动标准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提示、教学建议和教学案例等多层次的规定与指导,从“向什么方向做”“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做”等方面,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方式方法和规范的教学策略。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主要路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数学教学活动上的特色就是强调“数学学科实践”,促进数学课程对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实现。实施素养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制定核心素养目标、注重素养层次表现;营造课堂情境脉络,激活数学学习需求;明确学习任务主线,引导探究发展新知;设计多重表征,促进表征转化;提供实践机会,助推深度理解;评价融入教学,实现以评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素养 教学活动标准
下载PDF
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被引量:4
6
作者 史宁中 马云鹏 刘晓玫 《基础教育课程》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开始在实验区实施,2005年在全国推广。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标准修订 数学教育 内容 2001年 实验区
下载PDF
聚焦核心素养 指向学生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被引量:51
7
作者 《基础教育课程》 2022年第10期12-18,共7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数学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和数学课程改革积累的经验。其变化与突破主要体现在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数学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和数学课程改革积累的经验。其变化与突破主要体现在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建构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内容结构等。在实施中,应准确理解数学课程理念、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关注结构化重组的思路和部分调整的内容,做好实施的各层次、各方面的组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版义教课标 数学课标解读 核心素养 实施建议
下载PDF
对话马云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要点解惑 被引量:6
8
作者 马云鹏 王珍 《福建教育》 2022年第27期52-56,共5页
针对一线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产生的“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阶段性目标”“如何认识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如何推进结构化教学实现提质增效”“如何用好旧教材践行新理念”等问题,东北师范大学的马云鹏老... 针对一线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产生的“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阶段性目标”“如何认识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如何推进结构化教学实现提质增效”“如何用好旧教材践行新理念”等问题,东北师范大学的马云鹏老师进行详细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结构化 教学建议
下载PDF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与核心素养 被引量:54
9
作者 史宁中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第5期18-27,共10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保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合理内核,延续《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核心素养。修订的要点包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更合理地划...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保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合理内核,延续《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核心素养。修订的要点包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更合理地划分学段;把“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增加代数推理,加强几何直观;在综合与实践领域融入跨学科知识和传统文化;体现数学的一致性,尤其是数的认识与运算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 修订要点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进中小学数学课程:从意义到实施 被引量:33
10
作者 曹一鸣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第6期46-49,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需要渗透在中小学课程中。数学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需要在正确认识其重要意义、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数学的历史地位及现代价值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需要渗透在中小学课程中。数学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需要在正确认识其重要意义、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数学的历史地位及现代价值的基础上,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在数学教材中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学要求,在教学实施中通过恰当的方式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数学 数学文化 数学课程
下载PDF
理解数学课程的核心内涵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复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4年第4期25-28,共4页
数学课程内容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点,是显性的,但却非核心。从学科教育的角度来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数学课程内容的核心所在。文章结合《标准》的内容要求和数学课堂教学实例,简要介绍了与... 数学课程内容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点,是显性的,但却非核心。从学科教育的角度来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数学课程内容的核心所在。文章结合《标准》的内容要求和数学课堂教学实例,简要介绍了与初中数学课程相关的若干“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意识 几何直观 数据分析观念 运算能力 推理能力 模型思想
下载PDF
注重“过程”中的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5
12
作者 史宁中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2-37,共6页
这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修订,坚持了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做了几个方面的修订:第一,使《标准》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更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习评价等;第二,内容上做了... 这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修订,坚持了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做了几个方面的修订:第一,使《标准》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更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习评价等;第二,内容上做了适当调整;第三,就是强调了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修订 学生自主学习 《标准》 知识系统性 教育改革 教材编写 教师教学
原文传递
素养立意的数学课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被引量:32
13
作者 唐彩斌 史宁中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33,共10页
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梳理了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概述了修订前数学课程改革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研究着重从五个方面阐述课程标准的修订变化与突破:课程目标更关注核心素养;学段划分更关注儿童年龄特征;领... 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梳理了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概述了修订前数学课程改革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研究着重从五个方面阐述课程标准的修订变化与突破:课程目标更关注核心素养;学段划分更关注儿童年龄特征;领域主题更趋向综合;课程内容更突出学生立场与学科本质;学业质量更注重多维多元科学评价等。本文既描述了修订的内容,阐述了修订背后的政策依据和教育学理,也提出了使用好课程标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课标修订 内容调整 学业质量
原文传递
对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宁中 《新课程评论》 2016年第1期73-77,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成效关键在于实施,在于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的理念、目标、内容与方法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与反思的过程,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的过程进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成效关键在于实施,在于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的理念、目标、内容与方法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与反思的过程,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也会不断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促使数学课程改革走向深入。我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设计者,提出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改革 教材编写者 教师专业水平 课程标准 问题解决 课堂教学方面 应用意识 终结性 教师专业素养 发展性评价
原文传递
数字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及行动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一鸣 魏宁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年第9期26-30,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发布的《数字教育合作上海倡议》提出,要“更好彰显数字技术优势,为教育发展赋能”。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发布的《数字教育合作上海倡议》提出,要“更好彰显数字技术优势,为教育发展赋能”。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新技术全面赋能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的“评”,深刻改变了教与学的样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时代命题。在此过程中,数字技术将如何为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教师、学生又该怎样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工具支持自己的教与学?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曹一鸣教授,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分会 深度融合 中国数学会 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 行动策略 人工智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也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 被引量:10
16
作者 顾沛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2年第7期14-18,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中,“双基”被发展为“四基”,这有深刻的意义。“四基”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怎样把握新增加的“两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更是在学习《课标》中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中,“双基”被发展为“四基”,这有深刻的意义。“四基”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怎样把握新增加的“两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更是在学习《课标》中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谈数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基本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 “双基” “两基” 课标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春莉 吴建成 杨雪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0年第2期5-7,共3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学建模教学更加强调数学教育现代化和跨学科融合。本文认为在实践层面,需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合STEAM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加强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编程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学建模教学更加强调数学教育现代化和跨学科融合。本文认为在实践层面,需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合STEAM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加强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编程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 学科融合 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教学
下载PDF
面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学教一体化研究--以数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一鸣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1年第9期24-28,共5页
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创新教育评价提供思路,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支撑。要想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促进评、学、教从分离走向一体化,不仅要科学构建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测评体系,研发核心素... 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创新教育评价提供思路,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支撑。要想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促进评、学、教从分离走向一体化,不仅要科学构建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测评体系,研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命题工具并落地实施,还应建立数据库,并以学生的测评结果为依据,借助智慧教育平台进行精准助学,推进个性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科 评学教一体化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指标 智慧教育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改革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一鸣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第10期1-1,共1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在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中的关键性作用。以数学学科为例,传统的学业质量评价过度依赖纸笔测试,对学业质量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停留在理论探讨或愿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在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中的关键性作用。以数学学科为例,传统的学业质量评价过度依赖纸笔测试,对学业质量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停留在理论探讨或愿景期望层面。数字技术对于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克服传统教育评价唯分数的弊端,更好地实现过程性评价、增值评价和以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助力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具体来说,数字技术在数学学业质量评价中可发挥以下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纸笔测试 增值评价 学业质量评价 课程改革 过度依赖 数学学科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实现中考改革与日常教学的良性互动——从2008年数学中考试题谈起
20
作者 马复 《基础教育课程》 2009年第3期69-72,共4页
自2004年首批国家试验区毕业生参加基于新课程的中考以来,到现在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进入新课程中考的地区也已覆盖了全国各级试验区。在此背景之下,关于中考改革与日常教学实践之间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即教学实践如何促进中考改革,... 自2004年首批国家试验区毕业生参加基于新课程的中考以来,到现在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进入新课程中考的地区也已覆盖了全国各级试验区。在此背景之下,关于中考改革与日常教学实践之间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即教学实践如何促进中考改革,中考改革怎样才利于教学改革顺利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非常关注的现实问题。2009年的中考命题工作即将开始,本文结合2008年各地中考试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唤起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试题 中考改革 数学教师 日常教学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命题工作 新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