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柴胡颗粒的多波长HPLC图谱及药材-制剂谱峰匹配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德强 常凤鸣 +2 位作者 王宇辉 赵鹏 王宇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0-812,共3页
目的:对小柴胡颗粒制剂的多波长HPLC图谱及药材-制剂谱峰匹配进行分析。方法:对来自3个生产厂家的9个批次(每厂3个批次)及自行配制的3个批次的小柴胡颗粒进行多波长HPLC图谱分析;采用HPLC法检测不同厂家及批次小柴胡颗粒中相应成分的含... 目的:对小柴胡颗粒制剂的多波长HPLC图谱及药材-制剂谱峰匹配进行分析。方法:对来自3个生产厂家的9个批次(每厂3个批次)及自行配制的3个批次的小柴胡颗粒进行多波长HPLC图谱分析;采用HPLC法检测不同厂家及批次小柴胡颗粒中相应成分的含量。结果:在220、260、280、320 nm 4个波长条件下,3个生产厂家及自制小柴胡颗粒的3个批次之间制剂的HPLC图谱相似度相比差异相对较小,而不同厂家的制剂之间,甲厂制剂与自制制剂在4个波长下相似度在0.9以上,乙、丙两厂制剂除了在280 nm波长条件下相似度在0.9以上,在其他3个波长条件下相似度均低于0.9。在220、260、280、320 nm 4个波长下,甘草、柴胡、黄芩和党参与小柴胡颗粒HPLC图谱分别有5、5、18、2个色谱匹配峰;小柴胡颗粒制剂来源不同,制剂中的黄芩苷和甘草酸含量之间也存在差异。各种小柴胡颗粒制剂中均未检测到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苍术内酯Ⅲ、阿魏酸、党参炔苷。结论:该研究采用多个波长下评价药材与制剂HPLC图谱谱峰匹配及活性组分相似度,为全面实现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颗粒 多波长指纹图谱 谱峰匹配
原文传递
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杜青陆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共115例,以数据随机法为依据分成两组:治疗组(n=61例,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共115例,以数据随机法为依据分成两组:治疗组(n=61例,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常规组(n=54例,施以普通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72%、手术时间(27.8±3.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4.5±1.2)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1.5±0.4)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有效率79.63%、手术时间(38.4±2.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6.9±0.8)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4.2±1.3)分(P<0.05)。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瘢痕评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79.63%(P<0.05)。结论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治疗中,对其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缩减临床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下缘切口 乳腺后间隙入路术 乳腺纤维腺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山莨菪碱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宇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8期170-170,共1页
关键词 山莨菪碱(654-2)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液体复苏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个体化综合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功能障碍 病程早期
下载PDF
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经验总结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建卓 于丽 +2 位作者 图布新 杜青陆 伊秀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2014-2014,共1页
关键词 自体脂肪颗粒 隆乳术 女性性感 第二性征 脂肪抽吸 小乳症 乳房
下载PDF
肿胀吸脂并腺体切除法治疗腋部副乳37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建卓 于丽 +2 位作者 图布新 杜青陆 伊秀红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7期620-621,共2页
目的:探讨腋部副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先采用整形外科的肿胀吸脂技术,再结合腺体切除,选择腋窝皱纹小切口,治疗腋部副乳37例。结果:37例患者的66例副乳完全切除,术后随访1~5年,局部外观满意,无一例复发。结论:结合肿胀吸... 目的:探讨腋部副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先采用整形外科的肿胀吸脂技术,再结合腺体切除,选择腋窝皱纹小切口,治疗腋部副乳37例。结果:37例患者的66例副乳完全切除,术后随访1~5年,局部外观满意,无一例复发。结论:结合肿胀吸脂技术的腋部副乳切除术,效果满意,外形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部副乳 肿胀吸脂 切除
下载PDF
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杜青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9期70-71,共2页
目的:对比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上部癌患者9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近端胃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全胃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上部癌患者9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近端胃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全胃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3.9%,半年内存活率是85.7%,并发症发生率是16.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7.6%,半年内存活率是67.3%,并发症发生率是36.7%,观察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半年内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要优于行近端胃切除术,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上部癌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硬化治疗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杜青陆 刘卫芳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期85-85,共1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对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价值。方法通过超声引导下用穿刺针抽出囊内液体,向腔内注入无水酒精,使囊壁细胞失云活性,不再产生囊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治疗,治愈率80%,有效率100%,效果明显。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简...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对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价值。方法通过超声引导下用穿刺针抽出囊内液体,向腔内注入无水酒精,使囊壁细胞失云活性,不再产生囊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治疗,治愈率80%,有效率100%,效果明显。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肝囊肿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肝囊肿 无水酒精 介入硬化
下载PDF
5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爽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1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58例中,抢救成功51例,成功率为88%;死亡7例。其中5例死于严重呼吸道感染,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加强临床急救和预...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58例中,抢救成功51例,成功率为88%;死亡7例。其中5例死于严重呼吸道感染,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针对性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价值,详尽的心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一级质控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康雪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3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一级质控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由科室病区护士组成一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一级护理质控小组通过定期检查、原因分析、持续改进及效果评价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病区一级护理质控体系,对病区的护理质量进... 目的探讨一级质控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由科室病区护士组成一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一级护理质控小组通过定期检查、原因分析、持续改进及效果评价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病区一级护理质控体系,对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全程、全面的持续监控。结果质控组成员通过参与科室检查,在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结论成立科室一级护理质控小组是对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补充,对提高护理质量、持续质量的改进、提高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质控 护理 质量管理 作用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乳腺微小病灶切除活检40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青陆 伊秀红 刘卫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2期71-71,共1页
目的:讨论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乳腺微小病灶切除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对40例乳腺微小病灶切除活检。结果:40例手术切除全部成功,成功率100%。其中22例为乳腺纤维腺瘤,11例为乳腺腺病,3例为不典型增生,4例为1期乳... 目的:讨论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乳腺微小病灶切除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对40例乳腺微小病灶切除活检。结果:40例手术切除全部成功,成功率100%。其中22例为乳腺纤维腺瘤,11例为乳腺腺病,3例为不典型增生,4例为1期乳癌。讨论: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乳腺微小病灶切除活检简便、易行、效果满意,可为临床早期发现触诊阴性乳癌及癌前病变提供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定位针定位 微小肿物 早期乳癌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感染及脓肿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兴本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2期130-130,共1页
目的:探讨胰腺感染坏死(IPN)和胰腺脓肿(PA)的治疗。方法:对6例IPN和PA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3例行开腹或腹膜后清创引流,2例行经后腹膜途径清创引流,1例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例痊愈出院。结论:对于... 目的:探讨胰腺感染坏死(IPN)和胰腺脓肿(PA)的治疗。方法:对6例IPN和PA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3例行开腹或腹膜后清创引流,2例行经后腹膜途径清创引流,1例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例痊愈出院。结论:对于IPN和PA应采取手术治疗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腹部手术术后自控镇痛泵的使用与护理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爽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31期179-179,共1页
疼痛是术后影响患者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是护理工作中最常遇见的症状。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自控镇痛泵镇痛技术以镇痛效果好、安全、药物用量少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镇痛过程中,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对胃肠道及泌尿系统功... 疼痛是术后影响患者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是护理工作中最常遇见的症状。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自控镇痛泵镇痛技术以镇痛效果好、安全、药物用量少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镇痛过程中,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对胃肠道及泌尿系统功能的恢复均有一定影响,我们对腹部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患者 自控镇痛泵使用 护理观察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并Ⅰ期肝转移癌疗效初步研究
13
作者 王宇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5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切除并Ⅰ期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6例直肠癌并Ⅰ期肝转移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分别于腹腔镜下实施切除手术和注射无水酒精,并予以相应的化学药物治疗,术后长期随访。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切除并Ⅰ期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6例直肠癌并Ⅰ期肝转移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分别于腹腔镜下实施切除手术和注射无水酒精,并予以相应的化学药物治疗,术后长期随访。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2.34±25.41)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有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患者存活。结论于腹腔镜下治疗直肠癌并Ⅰ期肝转移癌,效果好,可行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肝转移癌 腹腔镜 直肠癌 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分析
14
作者 王宇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0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12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72 h以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在72 h后实施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12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72 h以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在72 h后实施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应当尽量在72 h内对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王宇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严重肝外伤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25例患者治愈,占89.3%,3例死亡,占10.7%。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胆瘘,2例出现感染,经对症处理均... 目的探讨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严重肝外伤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25例患者治愈,占89.3%,3例死亡,占10.7%。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胆瘘,2例出现感染,经对症处理均治愈。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外伤患者,根据患者损伤情况分次实施手术,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严重肝外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高龄切口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观察
16
作者 王宇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5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切口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36例高龄切口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44.46±18.68)min、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高龄切口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36例高龄切口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44.46±18.68)min、术中出血量(41.14±15.56)ml、术后疼痛评分(1.12±0.36)分和住院时间(3.12±1.39)d,均低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60.66±20.23)min、术中出血量(56.68±19.77)ml、术后疼痛评分(2.03±1.44)分和住院时间(6.68±2.23)d,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切口疝患者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于患者的身体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高龄 切口疝 治疗 效果 观察
下载PDF
有开腹手术史行腹腔胃肠手术的经验与技巧
17
作者 胡双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16期86-86,共1页
目的:分析有开腹手术史行腹腔胃肠手术的经验与技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腹腔胃肠手术的有开腹手术史治疗患者35例,对胃大部切除术和腹腔镜下结直肠根治术的注意事项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腹腔镜... 目的:分析有开腹手术史行腹腔胃肠手术的经验与技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腹腔胃肠手术的有开腹手术史治疗患者35例,对胃大部切除术和腹腔镜下结直肠根治术的注意事项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15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9例,直肠癌根治术6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5例。在35例患者中,其中有2例中途转开腹手术,其余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讨论:结合丰富经验,运用合理的技巧,有开腹手术史的患者依然可以行腹腔胃肠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手术史 腹腔胃肠手术 经验 技巧
下载PDF
探讨不同早期液体复苏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
18
作者 高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0092-0093,共2页
探讨不同早期液体复苏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氯化钠溶液(0.9%)进行复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羟乙基淀粉溶液(60%)。结果 两组复苏前... 探讨不同早期液体复苏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氯化钠溶液(0.9%)进行复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羟乙基淀粉溶液(60%)。结果 两组复苏前的PVPI、GEDVI、IAP、PaO2/FiO2、EVLW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48小时后研究组的PVPI 、GEDVI 、IAP、EVLWI均比对照组低、PaO2/FiO2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复苏后8小时的液体输注总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苏后48小时的液体输注总量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应用氯化钠溶液(0.9%)进行复苏,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联合应用羟乙基淀粉溶液(60%)+氯化钠溶液(0.9%)复苏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指标以及血管外肺指数,降低复苏后的液体输注量,且有较理想的维持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早期液体复苏方案 重症急性胰腺炎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