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迭香酸调节NF-κB/NLRP3信号通路减轻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丽欢 李仪杰 +2 位作者 杨焕 梁家榕 叶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1,38,共8页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化合物迷迭香酸(RA)在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模型中基于NF-κB/NLRP3途径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及给药组通过大鼠右踝关节腔注射尿酸单钠盐(MSU)晶体混悬液,建立AGA模型,...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化合物迷迭香酸(RA)在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模型中基于NF-κB/NLRP3途径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及给药组通过大鼠右踝关节腔注射尿酸单钠盐(MSU)晶体混悬液,建立AGA模型,游标卡尺测量踝关节肿胀程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踝关节炎症浸润,番红O-固绿(SOFG)染色观察软骨细胞脱落情况,并行Mankin评分;ELISA检测大鼠右踝关节中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踝关节中NF-κB/NLRP3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踝关节注射MSU悬液成功地诱发了大鼠的AGA。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明显增加(P<0.01),炎症浸润更强,软骨细胞脱落更明显,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明显增加(P<0.01),NF-κB/NLRP3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RA表现出更强的抗炎作用,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了大鼠踝关节肿胀的发生率(P<0.01,P<0.001),减轻了炎症细胞因子浸润,IL-6、IL-1β和TNF-α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P<0.01),NF-κB/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RA在AGA大鼠模型中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其机制被认为与NF-κB/NLRP3途径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炎症 NF-κB/NLRP3信号通路 中药单体
下载PDF
细胞自噬调控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淑敏 王之枫 +7 位作者 刘宗绪 赵慧兰 王振 李兰青 杨飞 柯坤彬 李艳平 石西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006-1010,共5页
自噬是溶酶体介导的细胞自行消化,其构成了一个被损坏的细胞器和长寿命蛋白质的循环动态途径,在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肿瘤发生机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以保证细胞在营养不足、肿瘤微环境等应激条件下可获得持续利用的能量,并以此来维持体内平... 自噬是溶酶体介导的细胞自行消化,其构成了一个被损坏的细胞器和长寿命蛋白质的循环动态途径,在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肿瘤发生机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以保证细胞在营养不足、肿瘤微环境等应激条件下可获得持续利用的能量,并以此来维持体内平衡及生存能力。自噬不仅依赖于肿瘤中的环境、细胞种类和阶段,而且还受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相互串扰的调节。自噬在肿瘤的早期阶段能抑制肿瘤发生,然而肿瘤晚期阶段自噬促进肿瘤发生,并增加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本文将就自噬机制及其在肿瘤细胞增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深入研究自噬在癌症生物学中作用,有助于针对自噬相关靶点抗肿瘤的新药设计和临床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自噬缺陷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高良姜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穆利萍 王吉 +4 位作者 邱成省 唐然 胡炜彦 张荣平 陈兴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7-635,共9页
【目的】研究高良姜根茎的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正、反相色谱分离纯化高良姜化学成分,运用核磁及质谱等技术鉴定其结构;采用CCK-8法建立H_(2)O_(2)损伤SH-SY5Y细胞模型,筛选高良姜化学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 【目的】研究高良姜根茎的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正、反相色谱分离纯化高良姜化学成分,运用核磁及质谱等技术鉴定其结构;采用CCK-8法建立H_(2)O_(2)损伤SH-SY5Y细胞模型,筛选高良姜化学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从高良姜根茎中分离得到22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素-4′-甲醚(1)、高良姜素(2)、山柰酚(3)、3,4′-甲氧基-3′,5,7-三羟基黄酮(4)、山柰酚-3-甲醚(5)、5,7,3′,4′-四甲氧基儿茶素(6)、二氢山柰酚(7)、柚皮素(8)、乔松素(9)、环氧松属素查尔酮(10)、(4a S,7S)-7-hydroxy-1,4a-dimethyl-7-(prop-1-en-2-yl)-4,4a,5,6,7,8-hexahydronaphthalen-2(3H)-one(11)、4-异丙基-1,6-二甲基萘(12)、curcuminol D(13)、补骨脂酚(14)、(3R,4S)-4羟基蜂蜜曲霉素(15)、相对-(3R,3′S,4R,4′S)-3,3′,4,4′-四氢-6,6′-二甲氧基(3,3′-双-2H-苯并吡喃)-4,4′-二醇(16)、2,4,6-三羟基苯甲酸甲酯(17)、姜油酮(18)、苯甲酸丁酯(19)、香草醛(20)、香草乙酮(21)和十七烷酸(22)。化合物1、7和18能保护SH-SY5Y细胞免受H_(2)O_(2)引起的损伤。【结论】化合物5、10、11、13、14、15、16、17和19为首次从高良姜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和18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够开发为潜在的神经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化学成分 黄酮 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PDF
古今千金黄连丸中两种降糖成分的含量测定
4
作者 毛海龙 保瑞 +1 位作者 万萧 闫鸿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1-606,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古、今千金黄连丸中生物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和梓醇的含量,并比较其含量差异,初步评价不同制备工艺不同配比下千金黄连丸治疗糖尿病药效差异。方法生物碱溶剂为甲醇:盐酸(100:1),检...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古、今千金黄连丸中生物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和梓醇的含量,并比较其含量差异,初步评价不同制备工艺不同配比下千金黄连丸治疗糖尿病药效差异。方法生物碱溶剂为甲醇:盐酸(100:1),检测条件为色谱柱C 18柱,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检测波长345 nm,柱温30℃,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μL;梓醇溶液为甲醇:水(20:80),检测条件为色谱柱C 18柱,甲醇-0.1%磷酸溶液(1:99),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5种成分的分离效果好,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9),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考察均符合要求。古法1:1中4种生物碱含量都最高,梓醇含量最低;古法1:10中4种生物碱含量最低;今法1:1各含量均高于古法1:10,今法1:10中仅小檗碱含量略低于今法1:1,其余均高与今法1:1。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4种千金黄连丸的化学成分含量有很大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千金黄连丸的质量控制,并为探究千金黄连丸药效差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黄连丸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碱 梓醇
下载PDF
香砂平胃凝胶贴膏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5
作者 黄思成 何雨 +3 位作者 周云涛 赵琼 王路文 侯安国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60,共7页
目的 将香砂平胃丸改制为凝胶贴膏,筛选最佳处方与制备工艺,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水醇双提法提取挥发油与浸膏;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和综合感官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处方;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处方中木香、陈皮、甘草、苍... 目的 将香砂平胃丸改制为凝胶贴膏,筛选最佳处方与制备工艺,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水醇双提法提取挥发油与浸膏;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和综合感官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处方;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处方中木香、陈皮、甘草、苍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标性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 最佳处方为混合浸膏10.0 g、水16.0 g,甘油18.0 g、聚维酮K90 0.2 g、聚丙烯酸钠2.4 g,羧甲基纤维素钠0.6 g、甘羟铝0.5 g、柠檬酸0.5 g、微粉硅胶1.2 g,综合评分高;木香、陈皮、甘草、苍术薄层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样品无干扰;建立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好,线性范围分别为9.98~149.70μg·mL^(-1)(r=0.9991)、10.10~150.6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3%、102.52%,RSD值分别为1.74%、1.23%。每片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平均含量为3.8 mg。结论 按照优选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该品成型性和黏附性较好,载药量适宜,质量稳定,满足临床及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平胃凝胶贴膏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下载PDF
斑籽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6
作者 张倩茹 李怡欢 +4 位作者 卢光衣 藤丹 蒋华夷 杨锐 何红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22-426,共5页
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和HPLC等色谱技术从斑籽木(Baliospermum solanifolium)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大根香叶烯B(1),pubinernoid A(2),2-methyl-22-hydroxyhopane(3),24-亚甲... 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和HPLC等色谱技术从斑籽木(Baliospermum solanifolium)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大根香叶烯B(1),pubinernoid A(2),2-methyl-22-hydroxyhopane(3),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4),环桉烯醇(5),3,4-seco-lanosta-4(28),8-dien-3-oic acid(6),角鲨烯(7),豆甾烷-3β,5α,6β-三醇(8),和5α,8α-过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9).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斑籽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籽木 化学成分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韦子钧 赵淑 +1 位作者 于敏 王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3201-3207,共7页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伴有湿疹样皮损、皮肤干燥以及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等相关;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与...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伴有湿疹样皮损、皮肤干燥以及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等相关;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与“脾虚”高度相关,且贯穿疾病发生发展全程。在治疗上,现代医学长于控制急性期症状,而中医长于控制复发。本文综述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以期为提高特应性皮炎临床诊疗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 中医学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制法对相态基本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丽蓉 王文苹 +4 位作者 杨月蕊 许家喜 彭苑哲 王皎 闫鸿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明确不同煎煮方法对葛根芩连汤各相态基本特征的影响。方法以饮片直接煎煮、粗粉无纺布袋或透析袋包煎法分别制备葛根芩连汤,经4000 r·min^(-1)低速离心和3 KD、12000 r/min超滤离心分离各相态,计算得率和占比,借助显微技术观... 目的明确不同煎煮方法对葛根芩连汤各相态基本特征的影响。方法以饮片直接煎煮、粗粉无纺布袋或透析袋包煎法分别制备葛根芩连汤,经4000 r·min^(-1)低速离心和3 KD、12000 r/min超滤离心分离各相态,计算得率和占比,借助显微技术观测粒子形态,扫描红外和紫外光谱,以碘显色法测定淀粉含量,并比较α-淀粉酶水解前后沉淀的形态变化。结果不同煎煮方法所得沉淀得率、沉淀在总固含物中的占比、淀粉含量均为饮片直接煎煮>无纺布袋包煎>透析袋包煎,而淀粉在不同相态中含量依次为沉淀>上清液>胶体>真溶液;沉淀富含30μm类球形粒子,酶解前后对沉淀粒子形态无影响,但光谱变化明显;胶体含大量均匀20nm粒子、丁达尔效应明显;不同制法所得汤剂及其各相态的光谱图类似而峰强度不同。结论煎煮方法对汤剂相态基本特征影响显著,且淀粉在各相态中均有分布,在汤剂相态研究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态分离 汤剂制法 葛根芩连方 分子间相互作用 淀粉含量 粒子形态
原文传递
基于“ 辨色论质” 的红大戟色泽与蒽醌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蒲昕颖 陈晓娇 +3 位作者 徐雅静 王欣格 刘小莉 邱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88-2290,共3页
目的基于红大戟药材粉末颜色与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阐释红大戟“辨色论质”中以红褐色为佳的科学内涵,为红大戟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色差仪测定红大戟药材粉末颜色,采用HPLC法对芦西定、3-羟基巴戟醌、甲基... 目的基于红大戟药材粉末颜色与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阐释红大戟“辨色论质”中以红褐色为佳的科学内涵,为红大戟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色差仪测定红大戟药材粉末颜色,采用HPLC法对芦西定、3-羟基巴戟醌、甲基异茜草素及6-羟基茜草素进行含量测定;并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红大戟中芦西定、6-羟基茜草素含量及四种蒽醌类成分总量(芦西定、3-羟基巴戟醌、甲基异茜草素及6-羟基茜草素)与L(代表颜色亮度)、a(代表颜色红绿色度)、b(代表颜色黄蓝色度)、E ab(色差值)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3-羟基巴戟醌含量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甲基异茜草素含量仅与b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红大戟颜色与其四种活性成分含量有显著相关性,颜色偏红色的红大戟芦西定、3-羟基巴戟醌、6-羟基茜草素含量及四种蒽醌类成分总量较高,这与传统描述以“红褐色为佳”相符合,此研究为阐释“辨色论质”在红大戟药材传统鉴别中的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色论质 红大戟 色度值 蒽醌类成分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斑籽木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华夷 卢光衣 +4 位作者 李怡欢 张倩茹 藤丹 杨锐 何红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12期55-59,共5页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色酰胺醇酯(Ⅰ)、吲哚醛(Ⅱ)、吲哚-3-甲酸乙酯(Ⅲ)、(24S)-ethylcholesta-5,22(E),25-trien-3β-ol(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苷(Ⅵ)、β-胡萝卜素(Ⅶ)、对羟基苯甲醇(Ⅷ)、2,5-二羟基苯甲酸(Ⅸ),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Ⅳ、Ⅶ、Ⅷ、Ⅸ为首次从斑籽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籽木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姜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路利 乔温皓 +3 位作者 钱启超 侯博 陈兴龙 张荣平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88-103,共16页
姜科姜花属共有50余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姜花属植物花多艳丽,故作为园艺植物,园林多有栽培,部分为药用植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姜花属植物研究不断加深,发现姜花属植物含有挥发油、倍半萜、二萜、二苯基庚烷、甾体和黄酮等化... 姜科姜花属共有50余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姜花属植物花多艳丽,故作为园艺植物,园林多有栽培,部分为药用植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姜花属植物研究不断加深,发现姜花属植物含有挥发油、倍半萜、二萜、二苯基庚烷、甾体和黄酮等化学成分,并具有抗炎、抗菌和抗氧化等作用。现对姜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花属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倍半萜 二萜
下载PDF
土壤对草果产量和药材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刘小莉 和俊才 +4 位作者 赵小丽 穆明兴 和雨秋 周继兰 杨耀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80-1983,共4页
目的探寻土壤对草果产量、质量的影响,为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分析不同土壤条件下草果种子挥发油含量、种子千粒重等数量性状的变化。结果种子挥发油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空隙度、有效硼、有效硫、有效铁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 目的探寻土壤对草果产量、质量的影响,为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分析不同土壤条件下草果种子挥发油含量、种子千粒重等数量性状的变化。结果种子挥发油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空隙度、有效硼、有效硫、有效铁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土壤pH值、比重、容重有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种子千粒重与土壤pH值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锌、铅、镉、砷、汞含量有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硼、有效硫、有效铁的增高,偏酸性、疏松的土壤有利于种子挥发油产生和积累。土壤重金属元素导致草果产量和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种子挥发油含量 种子千粒重 土壤理化性质 药材品质
原文传递
云南滇黄精根茎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磊 李辉山 +4 位作者 杨枝中 董鲜 季鹏章 董家红 王云月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0-1004,共5页
黄精(Polygonati rhizoma)为百合科(Li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三个中药黄精基源植物之一,是传统补益类中药;。随着滇黄精栽种面积... 黄精(Polygonati rhizoma)为百合科(Li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三个中药黄精基源植物之一,是传统补益类中药;。随着滇黄精栽种面积以及连作年限不断增加,导致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滇黄精根茎腐病,严重影响了滇黄精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限制滇黄精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种面积 病虫害问题 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腐病 滇黄精 病原鉴定 药食同源植物 基源植物
原文传递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肾茶黄酮和多酚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枝中 张文平 +2 位作者 张磊 郭冬梅 王文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6,共8页
[目的]优化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同时提取肾茶黄酮和多酚的工艺,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从6种不同组分的DESs中筛选出黄酮和多酚得率最高的组分,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Box-Behinken设计试验优化... [目的]优化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同时提取肾茶黄酮和多酚的工艺,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从6种不同组分的DESs中筛选出黄酮和多酚得率最高的组分,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Box-Behinken设计试验优化超声辅助DESs提取肾茶黄酮和多酚的工艺,并测定肾茶DESs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n_(氯化胆碱):n_(乙二醇)为1:5、含水量30%、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40 min是提取肾茶黄酮和多酚的最佳条件。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表明:n_(氯化胆碱):n_(乙二醇)为1:5、含水量30%、料液比为1:21(g:mL)、提取温度为67℃、提取时间为42 min时,肾茶黄酮得率为140.87 mg/g,多酚得率为63.58 mg/g,均显著高于50%乙醇提取的得率。肾茶DESs提取物清除DPPH·、ABTS^(+)能力和还原能力均高于50%乙醇提取物。[结论]DESs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溶剂,绿色、高效地同时提取肾茶中的黄酮和多酚,为肾茶的深度开发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肾茶 黄酮 多酚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抑制流感病毒诱导A549细胞炎症反应和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
15
作者 任智先 周倍贤 +3 位作者 王林鑫 李菁 张荣平 潘锡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0-1078,共9页
目的 研究四方蒿中提取出的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DF)对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H1N1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制作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检测5-HDF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感染病毒后的炎症和铁死亡相关指标及... 目的 研究四方蒿中提取出的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DF)对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H1N1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制作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检测5-HDF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感染病毒后的炎症和铁死亡相关指标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和硅胶色谱法从四方蒿中提取分离获得5-HDF,并采用NMR和MS鉴定其结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HDF对A549细胞的毒性;H1N1流感病毒以0.1的感染复数感染A549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HDF对感染H1N1流感病毒后A549细胞中TRAIL和IL-8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phospho-p38 MAPK(Thr180/Tyr182)、phospho-NF-κB p65(Ser536)、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SLC7A11、GPX4等炎症、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水平。通过鼻腔接种50μL半数致死量(LD50)的H1N1流感病毒液复制小鼠H1N1流感病毒感染模型,以体质量变化率、肺解剖结果、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为指标,考察5-HDF(30 mg/kg、60 mg/kg)体内抗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5-HDF在0~200μg/mL对A549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P>0.05)。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5-HDF能抑制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中phospho-NF-κB p65和phospho-p38 MAPK的活化,降低促炎因子IL-8的表达,且5-HDF能上调SLC7A11和GPX4等抗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水平,并抑制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及凋亡因子TRAIL的表达(P<0.05)。5-HDF灌胃给药7 d,可提高H1N1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小鼠体质量降低,降低因感染H1N1流感病毒而异常升高的肺指数,并减轻其肺组织病变程度(P<0.05)。结论 本研究推测5-HDF具有一定的抗小鼠H1N1流感病毒感染作用,可能通过增加SLC7A11和GPX4的表达并抑制phospho-NF-κB p65和phospho-p38 MAPK的活化,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的表达,来减弱流感病毒H1N1感染A549细胞所引起的铁死亡、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蒿 5-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 铁死亡 抗炎 流感病毒
下载PDF
LC-MS/MS结合分子网络技术快速鉴定生三七和砂烫三七的三萜皂苷类成分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兴龙 周堂 +3 位作者 白同尘 张海莹 侯博 张荣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31,共11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和分子网络技术,快速鉴定了生三七和砂烫三七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通过170~220℃高温河砂炒制获得砂烫三七,70%乙醇-水回流提取获得生三七和砂烫三七浸膏,利用D101大孔树脂以70%乙醇-水洗脱获得三七总...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和分子网络技术,快速鉴定了生三七和砂烫三七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通过170~220℃高温河砂炒制获得砂烫三七,70%乙醇-水回流提取获得生三七和砂烫三七浸膏,利用D101大孔树脂以70%乙醇-水洗脱获得三七总皂苷。采用Agilent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3.5µm),以0.05%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三萜皂苷对照品、生三七总皂苷和砂烫三七总皂苷的二级质谱信息。将经格式转换后的MS/MS数据上传至全球天然产物社会分子网络(GNPS)平台计算分析,借助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可视化分子网络,获得生三七和砂烫三七三萜皂苷的分子网络图。根据对照品、保留时间、特征碎片离子、MS/MS裂解规律和文献报道等信息,从生三七中鉴定出50个三萜皂苷,从砂烫三七中鉴定出60个三萜皂苷,二者共有23个皂苷类成分;生三七单独含有27个成分,包括11个丙二酰基取代的皂苷;砂烫三七单独含有37个成分,包括19个乙酰基取代的成分。其中有11个成分通过对照品进行验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生三七和砂烫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b1、Rg1、Rg3、Rh4、Rk3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发现生三七中原生皂苷的含量较高,砂烫三七中转化皂苷的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三七 砂烫三七 三萜皂苷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分子网络
下载PDF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疾病活动度、组织病理及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维姣 晏乙月 +2 位作者 赵佩凯 毛晓健 王亭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7,共10页
目的 分析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小鼠疾病活动度、结肠炎症和组织病理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2.5%葡聚糖硫酸钠(诱导)+饮用水(缓解)各5 d自由饮用为1个周期,重复3个周期。记录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长度... 目的 分析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小鼠疾病活动度、结肠炎症和组织病理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2.5%葡聚糖硫酸钠(诱导)+饮用水(缓解)各5 d自由饮用为1个周期,重复3个周期。记录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长度及组织病理损伤等,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血清和结肠IL-1β等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在3个周期中,小鼠疾病活动度和结肠长度缩短现象在诱导期加重、缓解期减轻。第2和3周期便血时间提前,便血小鼠数量增多,体重短暂低幅度降低后迅速回升。第1和3周期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和MPO含量在诱导期升高、缓解期降低,升降幅度低于DAI值变化幅度;在第2周期缓解期升高。在诱导中,脾指数、血清IL-1β、IL-6和IL-17A含量持续升高,实验结束时均高于正常组;TNF-α水平在诱导期升高、缓解期降低,IL-10变化趋势与TNF-α相似;TGF-β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第3周期结束后高于正常组。结肠IL-6、IL-1β和IL-17A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先升高后降低趋势;TNF-α含量无明显变化;IL-10含量在诱导期降低、缓解期升高。结论 在慢性UC诱导过程中,小鼠便血症状和全身性炎症反应逐渐加重,在死亡率、体重和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耐受力和恢复能力,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的发生和缓解滞后于症状变化,结肠炎症逐渐转变为以PMN活化为主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模型 葡聚糖硫酸钠 细胞因子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中一个新的六取代异戊酰基蔗糖衍生物
18
作者 钱启超 董俊芳 +5 位作者 史路利 乔温皓 李世香 胡炜彦 张荣平 陈兴龙 《药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052-1058,共7页
本文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微孔树脂、Rp^(-1)8、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技术,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蔗糖衍生物。利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和酸水解等方法将其鉴定为2... 本文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微孔树脂、Rp^(-1)8、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技术,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蔗糖衍生物。利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和酸水解等方法将其鉴定为2,4,6,1′,3′,6′-O-六异戊酰基蔗糖(2,4,6,1′,3′,6′-O-hexaisovaleryl sucrose)。并运用高分辨质谱对其质谱裂解行为进行解析,发现化合物1容易断裂糖苷键,产生分子量为m/z 415的碎片离子。碎片离子m/z415继续以中性或者非中性的形式丢失异戊酰基碎片,产生一系列子离子。化合物1在5、10和20μmol·L^(-1)浓度下能够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BV2)炎症损伤模型的NO生成,表现出神经保护作用,测得其NO半数抑制率(IC_(50))为13.96±0.7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化学成分 异戊酰基蔗糖衍生物 MS/MS裂解行为 神经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不同养殖厂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多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西星 朱玲 +4 位作者 吴浩 张成桂 杨永寿 陈志鹏 刘衡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30-38,共9页
目的:探究美洲大蠊提取物PA的化学成分类型及含量。方法:采用显色鉴别法鉴定美洲大蠊提取物PA中的成分类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PA中多肽、氨基酸、多糖、生物碱及酚类的含量,HPLC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PA中尿嘧啶、肌苷... 目的:探究美洲大蠊提取物PA的化学成分类型及含量。方法:采用显色鉴别法鉴定美洲大蠊提取物PA中的成分类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PA中多肽、氨基酸、多糖、生物碱及酚类的含量,HPLC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PA中尿嘧啶、肌苷、原儿茶酸的含量。结果:所建立各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20批次美洲大蠊提取物PA主要成分为多肽、氨基酸、多糖、生物碱和酚类,以及尿嘧啶、肌苷和原儿茶酸等成分,不同批次的美洲大蠊提取物PA主成分差异不明显。因采收时间和养殖条件的不同,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美洲大蠊提取物PA的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通过分析美洲大蠊提取物PA的化学成分及含量,为后续药效物质的筛选及全面有效评价美洲大蠊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 显色鉴别 紫外分光光度法 HPLC
下载PDF
香果健消方药味配伍及不同极性部位理气止痛作用的谱效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婕 王应萍 +4 位作者 周益 陈怡莹 程炳铎 李元增 马云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87,共9页
目的:研究香果健消方药味配伍的指纹图谱与其理气止痛作用的关联性,探讨其配伍的合理性,并结合其不同极性部位的谱效关系,明确香果健消方发挥理气止痛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建立香果健消方药味配伍及不同极... 目的:研究香果健消方药味配伍的指纹图谱与其理气止痛作用的关联性,探讨其配伍的合理性,并结合其不同极性部位的谱效关系,明确香果健消方发挥理气止痛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建立香果健消方药味配伍及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采用小肠炭末推进法及冰醋酸扭体试验考察香果健消方药味配伍及不同极性部位的理气止痛作用,通过灰色关联度和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其谱效关系。结果:香果健消方药味配伍指纹图谱指认出10个共有峰;药效结果显示,香果健消方醇提物组理气止痛作用最好,蜘蛛香草果组、蜘蛛香木香组次之,草果木香组较差;指纹图谱关联药效并综合灰色关联度和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两种分析方法,发现与香果健消方发挥理气止痛作用相关性较大的为2,4,5,6,9,10号峰所代表的化合物,经对照品指认出3个成分,为绿原酸(峰2),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峰4),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峰5),并对这些色谱峰进行了归属。香果健消方不同极性部位理气止痛谱效关联结果显示,相关性较大的为峰X31、X32、X33、X34、X28所代表的化合物。经保留时间及对照品比对发现,香果健消方药味配伍中峰5与不同极性部位峰X31是同一峰,为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峰6与X32为同一峰,未指认出。结论:香果健消方发挥理气止痛药效是蜘蛛香草果木香共同作用的结果,4,5-O-二咖啡酰奎宁酸与峰6(X32)可能为香果健消方发挥理气止痛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果健消方 药味配伍 不同极性 谱效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