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7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立中医院青年拔尖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媛蕊 王艳 +5 位作者 张凡 毕琨艳 雷沁佩 刘博宇 杨鑫 徐莉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4期114-118,共5页
目的:了解医院青年人才队伍管理现状,遵循卫生健康行业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特点,探索构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639名青年职工进行问卷调查;采取访谈、座谈会形式收集整理40余名专家对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目的:了解医院青年人才队伍管理现状,遵循卫生健康行业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特点,探索构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639名青年职工进行问卷调查;采取访谈、座谈会形式收集整理40余名专家对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结果:针对医院科室人才梯队不尽合理、青年骨干储备不足、青年人才科研及教学能力急需加强、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医院需抓紧推进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并结合调研情况科学合理的设置遴选指标。讨论:构建实施医院青年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对实施阶段性成效进行梳理,并总结分析该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与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青年拔尖人才 分类培养
下载PDF
临床科室样板支部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恩品 王金容 杨雪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1期190-191,共2页
高校附属医院党支部建在科室,临床科室承担着临床、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党支部在抓党建的同时要致力于促进业务的发展。高校附属医院的样板支部建设工作推动了临床教师、医生的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发挥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结合样板支... 高校附属医院党支部建在科室,临床科室承担着临床、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党支部在抓党建的同时要致力于促进业务的发展。高校附属医院的样板支部建设工作推动了临床教师、医生的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发挥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结合样板支部建设要求,通过分析高校附属医院党支部建在科室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形成一套可复制的党建举措,对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附属医院临床科室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板支部 党建 高校 医院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吕光荣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用药规律
3
作者 姜琳 徐煜 +3 位作者 杨志君 李彭辉 吕光荣 董有康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9-77,共9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吕光荣教授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的用药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方法收集吕光荣教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门诊诊治的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得资料录入至Microsoft Excel建立处方数据库,应用R4.3.2软件药物...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吕光荣教授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的用药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方法收集吕光荣教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门诊诊治的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得资料录入至Microsoft Excel建立处方数据库,应用R4.3.2软件药物数据进行了频率分析,以及共现分析和关联规则探索,对频繁出现的药物进行聚类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方剂254首,涉及178味中药,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为白术(229次),四气以温性(39.89%)为主,五味以甘味居多(31.64%),肝经频次最高(20.14%),共现次数最高的是白术-黄芪(188次),三项关联规则支持度最高为陈皮,黄芪=>白术,最佳聚类数为5类,有3个药物组合的相关性较高。结论吕光荣教授治疗恶性肿瘤,重在补虚扶正、行气活血,以白术、黄芪等药物为主,调理气血,增强正气,以阻止病邪侵袭,彰显中医辨证施治之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癌症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名老中医 R语言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尿浊的用药规律
4
作者 王东 陈梓键 +2 位作者 车玥 宋康 丁世霖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5年第1期672-685,共14页
目的:以临床文献数据为基础挖掘中医药治疗尿浊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与维普数据库,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10日,收集中医药治疗尿浊的临床资料,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等数据挖... 目的:以临床文献数据为基础挖掘中医药治疗尿浊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与维普数据库,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10日,收集中医药治疗尿浊的临床资料,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手段探究抗尿浊方剂的配伍规律。结果:共得到991首治疗尿浊的方剂,共涉及449味中药,使用频率排在前6位的中药为黄芪、茯苓、白术、丹参、山药、山茱萸,常用中药类别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为主。药性集中于平、温、寒,药味以甘为主,归经主要在肝、脾、肾经关联规则的网络可视化提示黄芪–茯苓在处方中出现频次最高(448次)。对高频药物(≥70)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5个聚类组合,反映了“黄芪–丹参–当归–大黄–川芎–水蛭–地龙–土茯苓–桃仁–赤芍–淫羊藿”等在经典方的基础上加减药味的特色组方,体现了气运血行,肾络复通,精行其道,则尿浊症状自消的治法。因子分析共提取18个公因子,挖掘得到“水蛭–地龙–蝉蜕”等虫类药组在尿浊中的运用,体现了破血逐瘀、通经利尿等配伍特点。结论:尿浊方剂的用药规律以补益脾肾、清利湿热为主。中医治疗尿浊应先辨虚实,初期多为实证,治以清利湿热;久病多虚,宜培补脾肾,固摄下元,实夹杂者,补益之中可加以渗湿,渗湿之法又可兼以补益,应标本兼顾。Objective: Based on the data of clinical literature, the composition and medication ru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urine turbidity prescriptions were explored. Methods: CNKI, Wanfang and VIP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rom January 1, 2020 to September 10, 2024, to collect clinical dat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urine turbidity,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anti-urine turbidity prescriptions was explored by frequency analysis, 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991 formulas for the treatment of urine turbidity were obtained, involving a total of 449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d the top 6 Chinese medicines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use were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Poria cocos,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us, Salvia miltiorrhizae, Chinese yam and Cornus officinalis. The medicinal properties were concentrated in flat, warm and cold, the medicinal taste was mainly sweet, and the network visualiz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rules of the liver, spleen and kidney meridians showed that Astragalus-Poria cocos appeared most frequently in the prescription (448 times). Cluster analysis of high-frequency drugs (≥70) was carried out, and a total of 5 cluster combinations were obtained,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 formula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Salvia miltiorrhizae-Angelica-Rhubarb-Chuanxiong-Leech-Dilong-Poria cocos-Peach kernel-Red Paeoniae-Epimedium weed” on the basis of the classic formula, which reflected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qi luck and blood, kidney recirculation, and the self-elimination of urine turbidity symptoms. A total of 18 common factor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factor analysi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sect groups such as “leech-Dilong-cicada molt” in urine turbidity was obtained, which reflected the compat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breaking and stasis, and meridian diuresis. Conclusion: The medication rules for urine turbidity prescriptions primarily aim to nourish the spleen and kidney, and to clear dampness and he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first distinguish between deficiency and excess in the treatment of urine turbidity, with most initial evidence being empirical. The treatment focuses on clearing and benefiting dampness and heat;for long-term illness and deficiency, it is advisable to cultivate and replenish the spleen and kidney, solidify the lower yuan, and ensure proper inclusion. The tonic can be moist, and the method for addressing dampness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tonic, taking the specimen into acc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浊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中药方剂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甲亢突眼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黄娴 田原 +2 位作者 陈芳芳 陈晓云 范源 《基层中医药》 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
目的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甲亢突眼的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探索本领域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动态前沿。方法 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数据为来源,检索1980... 目的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甲亢突眼的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探索本领域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动态前沿。方法 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数据为来源,检索1980—2023年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甲亢突眼的相关文献,应用文献统计学工具Cite Space 6.3.R1对中文关键词:、发文量、作者、机构、相关合作等进行统计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558篇,通过数据分析共获得7个有效知识图谱,研究学者298位,以左新河、陈如泉等为代表;研究机构共计290个,以湖北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首;中文关键词:共纳入509个,频次最高的为甲亢突眼;聚类图谱共显示13个,研究主要为甲亢突眼的中医药及中西医治疗;突现词分析共获得15个,并绘制出中文关键词:时间线视图谱,反映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结论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甲亢突眼研究领域发文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该研究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各研究团队、机构间较为独立,尚未形成紧密合作,后续应加强团队合作;目前研究者的辨证分型和疗效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接下来应统一辨证标准,提升辨证论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甲亢突眼 中医药治疗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吕光荣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志君 徐煜 +4 位作者 姜琳 车江美 李彭辉 吕光荣 董有康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5-52,共8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吕光荣教授在中医药治疗失眠方面的用药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方法收集吕光荣教授2021年4月1日—2023年2月29日在云南省中医医院门诊诊治的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得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中建立处方数据库,应用...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吕光荣教授在中医药治疗失眠方面的用药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方法收集吕光荣教授2021年4月1日—2023年2月29日在云南省中医医院门诊诊治的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得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中建立处方数据库,应用R4.3.1软件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方剂336首,涉及175味中药,高频药物为:茯苓、白术、丹参、甘草、酸枣仁,频次最高的药物为茯苓(281次),药性分布:温>平>寒>凉>热,以温性(43.70%)为主;药味分布:甘>辛>苦>酸,以甘味居多(39.65%);归经主要归脾、肺、肝经,以脾经为主(20.45%);共现次数最高的是酸枣仁-茯苓(223次),最佳聚类数为3类,有3组药物的相关性较高。结论吕光荣教授治疗失眠,坚持先病后证的学术思想,倡导因人制宜、补清和缓的治则,以恢复机体阴阳和、营卫调、五脏安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药 数据挖掘 名老中医 R语言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晏豆豆 念兴涛 +1 位作者 李偲 张富刚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04-111,共8页
目的 使用数据挖掘探索中医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搜寻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维普(CQVIP)自建库起至2023年8月的中医药治疗VC的文献,通过挑选并运用Ex... 目的 使用数据挖掘探索中医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搜寻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维普(CQVIP)自建库起至2023年8月的中医药治疗VC的文献,通过挑选并运用Excel规范后的药方材料输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后予统算剖析,对中医证候、用药频次、性味归经、组方规律和新处方进行统算剖析,总结并研究中医药治疗VC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60篇文献中的80首合格处方,包括147味中药,出现频次较高的中医证候依次是肾虚血瘀证、瘀血阻络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频次≥20的中药共有11味;性味多为温、甘,归经多是肝、肾、脾;频次较高的药对是“菟丝子-枸杞子”“丹参-当归”,置信度最高药物为淫羊藿、枸杞子与菟丝子;最后重组13个新药方。结论 目前中医药治疗VC以活血祛瘀为主,同时兼顾补肾、疏肝、健脾、理气、补气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8
作者 张创成 李偲 +2 位作者 晏豆豆 王耀武 张富刚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3期142-148,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二十年来临床研究文献中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2年2月-2022年2月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资讯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中医药治疗慢...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二十年来临床研究文献中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2年2月-2022年2月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资讯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处方,运用Microsoft Excel 2021 MSO软件建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处方的数据库,在Window操作平台分别采用Weka 3.8软件和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对中药进行可视化中心度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227首,中药217味。用药频次≥30次的中药有28味,其中用药频次居前5位的药物为丹参、黄柏、牛膝、甘草、王不留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所用中药的性味以性寒味苦为主,多归肝经、肾经、胃经,药物功效分类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0个药物组合,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分别是“石菖蒲→萆薢”“红花→桃仁”“泽兰→丹参”。聚类分析得到3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辅以补肾温阳、疏肝理气。挖掘得到的用药组合的组方规律契合其病机特点,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药组合和新药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精浊 中医药治疗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提升的中医药传统特色鲜明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周晓娜 杨若俊 +2 位作者 杨隽 赵荣 温伟波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本文探索解决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普遍存在的“中医药传统特色衰减”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照搬西医的教学模式,使得基础与临床、临床与临床各科之间知识割裂... 本文探索解决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普遍存在的“中医药传统特色衰减”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照搬西医的教学模式,使得基础与临床、临床与临床各科之间知识割裂,学生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中医临床思维,导致临床能力弱化,不能正确、有效地应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人才培养中医药传统特色衰减。提出在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当中通过构建“中医特色临床诊疗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规范的中医临床思维;在“只有爱中医,懂中医,才能用中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中医临床人才素质培养体系”,将中医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医理论,掌握中医专业技能,让学生“受益中医爱中医”“理解中医懂中医”“三通一会用中医”,培养“心中爱中医、脑中懂中医、临床用中医”的中医药传统特色鲜明的中医临床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高等教育 中医临床思维 人才培养 中医药传统特色 中医特色临床诊疗体系 三通一会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菁 杨丽媛 +1 位作者 尹蔚萍 吴忻晨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89-93,共5页
小儿肺炎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发热、咳嗽、痰鸣、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的湿啰音为主要表现。小儿肺炎的治疗是目前儿科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其防治也取得了新进展。本文针对中医内、外治法方面的应用情况,归... 小儿肺炎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发热、咳嗽、痰鸣、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的湿啰音为主要表现。小儿肺炎的治疗是目前儿科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其防治也取得了新进展。本文针对中医内、外治法方面的应用情况,归纳总结各家对于小儿肺炎的内外基本治法,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小儿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小儿肺炎 肺炎喘嗽 内外治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石淋的用药规律分析
11
作者 念兴涛 杨佐香 +2 位作者 李偲 晏豆豆 张富刚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9期69-75,共7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及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运用现况及规律。方法:系统搜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0月中医药治疗石淋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Microsoft Excel进行规范化统计,并将规范...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及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运用现况及规律。方法:系统搜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0月中医药治疗石淋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Microsoft Excel进行规范化统计,并将规范化后的药方信息输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组方规律和新处方进行分析,总结并研究中医药治疗石淋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相关方剂511首,涉及中药266味,其中频次≥30次的有42味,用药以利湿通淋为主,性味多寒、平、温,主要归膀胱经、肝经、肾经。常见药对包括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等。置信度较高的药组为鸡内金,海金沙,车前子→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石韦→金钱草;海金沙,车前子→金钱草等。重组18首新方。结论:中医药治疗石淋以利湿通淋药物为主,中药优选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车前子、石韦、滑石、牛膝,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淋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动物实验的用药规律研究
12
作者 朱晗昕 马青原 +1 位作者 罗玉丹 董少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313-320,共8页
目的:研究分析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动物实验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E)及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实验所用中药进行筛选,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对中药的四气五味、性... 目的:研究分析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动物实验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E)及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实验所用中药进行筛选,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对中药的四气五味、性味归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处方90首,包含中药149味,主归肝、脾、肺经,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是黄连、甘草、茯苓、黄芩、白及等;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动物实验的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健脾、行气、活血化瘀。本研究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 动物实验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DIKWP的云南七大民族医学辨析及现代化融合路径研究
13
作者 段玉聪 顾海潮 +2 位作者 温伟波 陈清华 顾彬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2-50,共19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孕育的傣医、彝医、藏医、佤医、纳西东巴医、哈尼医和苗医构成了七大民族医学体系,这些医学体系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形成了独特的信息流转与认知模式。本文以DIKWP(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网状交...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孕育的傣医、彝医、藏医、佤医、纳西东巴医、哈尼医和苗医构成了七大民族医学体系,这些医学体系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形成了独特的信息流转与认知模式。本文以DIKWP(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网状交互模型为理论基础,对云南七大民族医学25种信息转化路径进行全面解析,构建了详细的转化表格和路径图。研究同时将七大民族医学在DIKWP框架下与中医、阿育吠陀、优尼尼及古希腊医学进行对比,探讨其知识体系、病因学、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的异同。结合现代医学及人工智能(AI)的最新进展,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民族医学智能决策支持、远程医疗及穿戴设备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路径。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各民族医学信息流转中的关键差异和内在联系,而且为民族医学的标准化、智能化及国际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KWP模型 民族医学 信息流转 人工智能 智慧医疗 现代医学融合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中医药辨治痛风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汪学良 张艳坤 +6 位作者 彭江云 李兆福 沈嘉艳 许飞 李天玲 周世军 陈艳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45-2548,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和总结近5年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14~2018年间国内中医药辨治痛风文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并分析、...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和总结近5年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14~2018年间国内中医药辨治痛风文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并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及处方药物特点。结果筛选出405篇文献,共含方剂490条;出现药物360味,其中出现频率≥100的药物有15味,得出常用药物组合18个,演化出52个核心组合,进一步演化出26个新处方。结论得出治疗痛风主要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止痛、化痰散瘀为主,辅以补益肝肾、健脾利湿、温阳通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痛风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知识图谱中医药诊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瞿华 赵凡 +4 位作者 杨荣超 敖永衡 杨毅坚 黄文杰 张春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229-1235,共7页
[目的]利用知识图谱方法分析40余年来国内中医药诊治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研究现状,并进行浅析。[方法]以BPH为研究主题,分别检索知网、万方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21年3月的文献。利用Cite Space及VOSviewe... [目的]利用知识图谱方法分析40余年来国内中医药诊治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研究现状,并进行浅析。[方法]以BPH为研究主题,分别检索知网、万方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21年3月的文献。利用Cite Space及VOSviewer软件,采用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方法,对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276篇,年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核心作者已经形成若干较稳定的研究团队,但团队之间合作并不紧密。关键词分析显示,目前中医药诊治BPH在疾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药物疗效、药物作用机制、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均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中以临床疗效评价为主。[结论]本研究运用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较直观地展现了40余年以来中医药领域中BPH相关研究概况,为BPH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知识图谱 CITESPACE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斯建辉 林亚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6期184-186,共3页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损伤影响的现代研究,通过知网、万方、丁香园等文献搜索平台,梳理归纳总结出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再生治疗研究的进展,得知中药、针灸、溶栓均对缺血性...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损伤影响的现代研究,通过知网、万方、丁香园等文献搜索平台,梳理归纳总结出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再生治疗研究的进展,得知中药、针灸、溶栓均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及对功能性神经再生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成药、中药方剂、针灸等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但整体观察性研究较少,希望本文能给相关医务工作人员一点参考价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再生 中医药治疗现代医学进展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朗 覃鹏 +4 位作者 陈小芳 邓兴华 李晓华 茶秀艳 蔡政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2-19,共8页
目的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探究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研究成果,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医药”“化疗呕吐”等为主题词,以200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为时间段,检索中国知网数据... 目的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探究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研究成果,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医药”“化疗呕吐”等为主题词,以200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为时间段,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网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所收录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6.1.R1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并绘制、分析相关的知识图谱。结果总共纳入分析文献1116篇。2002年至2021年,国内中医药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至2021年间增长最快(年平均发文量为82.38篇);核心作者发文量总计567篇,占总发文量的50.8%(>50%);共形成5个合作紧密的作者机构;中医药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高频关键词为:化疗呕吐、肿瘤、乳腺癌、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聚类图谱可见所有关键词被聚类成12类;共16个关键词参与突现,其中近两年研究热点包括肺癌、不良反应、穴位贴敷等。结论中医药与止吐剂的联用,穴位敷贴、耳穴压贴等中医外治法的应用以及针对高发肿瘤的对症治疗是国内中医药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研究热点;中西医结合、中医特色治疗等多元化的治疗方案是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丽君 杨克敏 姜丽娟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1年第4期267-269,273,共4页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疾病,病因较为复杂,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排卵障碍是指卵泡发育障碍或成熟后不能正常排出,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所致,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不孕症的25%~35%[1]。西医目前治疗主要包括...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疾病,病因较为复杂,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排卵障碍是指卵泡发育障碍或成熟后不能正常排出,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所致,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不孕症的25%~35%[1]。西医目前治疗主要包括用人工周期疗法对内分泌进行调节、以氯米芬或来曲唑促进卵泡发育[2]、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3]促进内膜增生、以高纯促卵泡激素(FSH)及重组FSH[4]提高卵母细胞质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性不孕 中医药治疗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治疗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洋洋 张腾 +1 位作者 陈琛 张春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8期174-177,共4页
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发展导致的肾功能减退,严重者可致死亡。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从病机、名医经验、中成药治疗、综合治疗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慢性肾衰竭的进一步研究及相关诊疗提供新线索。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娅 钱艳云 王燕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6期82-85,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反复发作、致残率较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五年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反复发作、致残率较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五年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药 尪痹 研究概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