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墨兰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杨丽芬
孔垂思
+6 位作者
郭建伟
杨建
郭娟
高源
王宏飞
李成云
丛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03-2009,共7页
【目的】确定云南屏边墨兰炭疽病的病原菌及其分类学地位、致病谱、生物学特性,为野生墨兰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刺伤接种、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确定墨兰炭疽病的病原菌分类学地位、致病谱,采用生长速率法、血...
【目的】确定云南屏边墨兰炭疽病的病原菌及其分类学地位、致病谱、生物学特性,为野生墨兰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刺伤接种、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确定墨兰炭疽病的病原菌分类学地位、致病谱,采用生长速率法、血球计数板法测试碳氮源、温度、pH值、光照等对因素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的影响。【结果】本试验分离鉴定了云南屏边的2株墨兰炭疽病分离物,经形态学特征、回接发病特征及基于ITS 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胶孢炭疽菌。该菌还能侵染兜兰、建兰、红柱兰,菌丝生长最佳碳氮源为甘露醇、甘氨酸,最适温度为30℃,致死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8,最适光照为暗培养;产孢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蛋白胨,最适温度35℃,致死温度60℃,最适pH值为7,光照对产孢影响不显著。【结论】云南屏边野生墨兰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对兜兰、建兰、红柱兰致病,病原菌的环境适应性强,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应禁止栽培兜兰、建兰、红柱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兰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桐子叶斑病菌塔宾曲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源
周春香
+6 位作者
杨丽芬
杨建
杨静
刘林
陈吉岳
李成云
郭建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0-605,共6页
【目的】探讨碳源、氮源、温度、pH值、光照等对小桐子叶斑病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uingensis Moss.)的影响,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十字交叉法从碳源、氮源、温度、pH值、光照等方面对塔宾曲霉菌丝生长、产孢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碳源、氮源、温度、pH值、光照等对小桐子叶斑病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uingensis Moss.)的影响,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十字交叉法从碳源、氮源、温度、pH值、光照等方面对塔宾曲霉菌丝生长、产孢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塔宾曲霉在尿素、甘氨酸为唯一氮源之外的其他17种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的生长,菌丝生长最佳碳氮源为甘露醇、牛肉膏;菌丝在23~37℃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5℃,致死温度为65℃;培养基中pH值4~8时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8;此外,光照能促进菌丝生长。塔宾曲霉在尿素为唯一氮源之外的其他18种培养基上均能产孢,产孢最适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牛肉膏;在23~37℃均能产孢,最适温度35℃;培养基中pH值4~8时均能产孢,最适pH值为6;光照对孢子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塔宾曲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对酸碱度敏感,可能与寄主小桐子的生长环境及叶片的生理生化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宾曲霉
生物学特性
小桐子叶斑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墨兰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杨丽芬
孔垂思
郭建伟
杨建
郭娟
高源
王宏飞
李成云
丛花
机构
红河学院/
云南
省高校农作物优质高效栽培与安全
控制
重点
实验室
云南
省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环境资源
研究
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
研究
所干旱区
生物
地理与
生物
资源
重点
实验室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
农业
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
研究
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03-200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286
31400438)
+2 种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新技术项目(201311103)
红河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2015GG02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博士后(U140310101)
文摘
【目的】确定云南屏边墨兰炭疽病的病原菌及其分类学地位、致病谱、生物学特性,为野生墨兰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刺伤接种、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确定墨兰炭疽病的病原菌分类学地位、致病谱,采用生长速率法、血球计数板法测试碳氮源、温度、pH值、光照等对因素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的影响。【结果】本试验分离鉴定了云南屏边的2株墨兰炭疽病分离物,经形态学特征、回接发病特征及基于ITS 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胶孢炭疽菌。该菌还能侵染兜兰、建兰、红柱兰,菌丝生长最佳碳氮源为甘露醇、甘氨酸,最适温度为30℃,致死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8,最适光照为暗培养;产孢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蛋白胨,最适温度35℃,致死温度60℃,最适pH值为7,光照对产孢影响不显著。【结论】云南屏边野生墨兰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对兜兰、建兰、红柱兰致病,病原菌的环境适应性强,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应禁止栽培兜兰、建兰、红柱兰。
关键词
墨兰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Anthracnose on Cymbidium sinense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桐子叶斑病菌塔宾曲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源
周春香
杨丽芬
杨建
杨静
刘林
陈吉岳
李成云
郭建伟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红河学院
云南
省高校农作物优质高效栽培与安全
控制
重点
实验室
云南
生物
资源保护与利用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勐满镇中学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0-605,共6页
基金
红河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2015GG0206)
红河学院硕博科研启动专项项目(XJ15B16)
+3 种基金
红河学院应用型研究项目(XJY15Y02)
红河学院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项目
中山大学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Plant KF2015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500)
文摘
【目的】探讨碳源、氮源、温度、pH值、光照等对小桐子叶斑病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uingensis Moss.)的影响,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十字交叉法从碳源、氮源、温度、pH值、光照等方面对塔宾曲霉菌丝生长、产孢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塔宾曲霉在尿素、甘氨酸为唯一氮源之外的其他17种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的生长,菌丝生长最佳碳氮源为甘露醇、牛肉膏;菌丝在23~37℃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5℃,致死温度为65℃;培养基中pH值4~8时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8;此外,光照能促进菌丝生长。塔宾曲霉在尿素为唯一氮源之外的其他18种培养基上均能产孢,产孢最适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牛肉膏;在23~37℃均能产孢,最适温度35℃;培养基中pH值4~8时均能产孢,最适pH值为6;光照对孢子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塔宾曲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对酸碱度敏感,可能与寄主小桐子的生长环境及叶片的生理生化性质有关。
关键词
塔宾曲霉
生物学特性
小桐子叶斑病
Keywords
Aspergillus tubingensi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eaf spot disease of Jatropha curcas
分类号
S763.1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墨兰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丽芬
孔垂思
郭建伟
杨建
郭娟
高源
王宏飞
李成云
丛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桐子叶斑病菌塔宾曲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高源
周春香
杨丽芬
杨建
杨静
刘林
陈吉岳
李成云
郭建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