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丘陵区典型土地整治工程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海丛 张建生 +3 位作者 陈运春 陈镜宇 马悦 许懿豪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7期190-193,共4页
土地整治工程是我国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主要手段,然而单一化的土地整治工程模式并不能满足我国复杂地貌类型区的整治需求。针对云南省复杂地形地貌,充分考虑云南省丘陵区自然地理等条件,调查分析已有典型项目资料,采用归纳演绎法,因... 土地整治工程是我国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主要手段,然而单一化的土地整治工程模式并不能满足我国复杂地貌类型区的整治需求。针对云南省复杂地形地貌,充分考虑云南省丘陵区自然地理等条件,调查分析已有典型项目资料,采用归纳演绎法,因地制宜地构建云南省丘陵区土地整治工程模式,分别为云南省丘陵类型区丘陵水田渠道模式和云南省丘陵类型区丘陵水浇地管道模式。研究对于有效利用云南省耕地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工程 模式构建 丘陵区 云南省
下载PDF
近20年我国土地整理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乔芙蓉 赵岩 +2 位作者 李尤亮 王东杰 郑宏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332-334,共3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运用文献综述法、归纳分析法和借鉴对比法对土地整理技术方面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探讨我国土地整理在技术方面仍需深入的方向。研究发现我国土地整理在规划设计、模式以及效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并重点从这...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运用文献综述法、归纳分析法和借鉴对比法对土地整理技术方面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探讨我国土地整理在技术方面仍需深入的方向。研究发现我国土地整理在规划设计、模式以及效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并重点从这3个方面分析总结了今后我国土地整理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建立简洁、实用、标准的土地整理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技术研究 效益评价 进展
下载PDF
基于系统工程和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体系框架构建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川 余建新 +3 位作者 郑宏刚 张耿杰 龚涛 曾维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5-263,共9页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新要求,亟需土地整治体系顶层设计的指引。该文结合国内外土地整治体系的研究现状,在分析现有土地整治体系和土地科学体系在内容组成、侧重点和框架层次等差异的基础上,从人类...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新要求,亟需土地整治体系顶层设计的指引。该文结合国内外土地整治体系的研究现状,在分析现有土地整治体系和土地科学体系在内容组成、侧重点和框架层次等差异的基础上,从人类对土地利用和认知的逻辑思维过程出发,将土地整治体系划分为土地整治核心层、土地整治配套层和土地整治准则层3个层次,具体包括技术体系、理论体系、学科体系、管理体系、文化体系和法制体系等6个部分。依据系统工程理论和统计学理论,提出了土地整治体系框架的构建方法和基本原则,并构建了土地整治体系框架。该体系具有系统性、开创性和引导性3个特点,完善了土地整治体系,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科学的体系框架,对中国土地整治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体系 技术体系 理论体系 学科体系 管理体系 文化体系 法制体系
下载PDF
云南省耕地自然质量等流域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曾维军 张建生 +5 位作者 刘淑霞 李成学 葛兴燕 陈运春 李建华 余建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7-273,共7页
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首要问题是明确耕地自然质量状况,掌握其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以云南省129个县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为基础,结合该省流域分布现状,分析了全省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质量等级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省耕地... 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首要问题是明确耕地自然质量状况,掌握其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以云南省129个县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为基础,结合该省流域分布现状,分析了全省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质量等级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省耕地自然质量等呈典型偏正态分布,以6—11等为主,占比高达67.69%;伊洛瓦底江流域耕地随自然质量等别变化呈波浪式起伏分布,其他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别均呈偏正态分布。(2)云南省耕地自然质量等总体水平趋于中等偏低,其平均等为9.8等。伊落瓦底江流域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等最高,为12.7等;金沙江流域最低,为8.9等;优等地平均自然质量等最高,为24.1等;低等地最低,为6.0等。6大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级平均等发展趋势与全省平均等一致。(3)云南省耕地以中、低等地为主,所占比例高达88.29%,其中金沙江流域分布中、低等地比例最高,红河与南盘江流域则主要分布中等地;优等地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流域,占流域耕地总面积76.38%,但仅占全省0.81%;高等地除在伊洛瓦底江流域占比较高外,其他5大流域分布占比相对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自然质量等 分布 6大流域 云南省
下载PDF
矿山土地复垦估算标准研究——工程项目划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谭锋 陈运春 +3 位作者 张川 周际 高晴 余建新 《国土资源情报》 2012年第3期23-27,共5页
鉴于目前我国矿山土地复垦项目投资缺乏相应标准和依据,为制定矿山土地复垦项目相关投资标准作准备,方便矿山土地复垦工程建设管理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本文采用系统论方法、对比分析法、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按工程建设项目的组成,... 鉴于目前我国矿山土地复垦项目投资缺乏相应标准和依据,为制定矿山土地复垦项目相关投资标准作准备,方便矿山土地复垦工程建设管理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本文采用系统论方法、对比分析法、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按工程建设项目的组成,将建设项目整体进行科学分解,划分为若干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又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结构。最终将矿山土地复垦项目划分为工程措施、生物与化学措施两大部分。根据两大复垦措施的特点并遵循工程项目划分的要求,逐步深入、细化后构建为一、二、三和四级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项目划分 复垦措施 矿山
下载PDF
矿山土地复垦工程项目估算标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谭锋 陈运春 +3 位作者 张川 周际 刘喜韬 余建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381-384,共4页
鉴于目前我国矿山土地复垦项目投资缺乏相应标准和依据的现状,为制订矿山土地复垦项目相关投资标准作准备,方便矿山土地复垦工程建设管理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采用系统论方法、对比分析法、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按工程建设项目的组成... 鉴于目前我国矿山土地复垦项目投资缺乏相应标准和依据的现状,为制订矿山土地复垦项目相关投资标准作准备,方便矿山土地复垦工程建设管理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采用系统论方法、对比分析法、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按工程建设项目的组成,将建设项目整体进行科学分解,划分为若干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又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结构。最终将矿山土地复垦项目划分为工程措施、生物与化学措施两大部分。根据两大复垦措施的特点并遵循工程项目划分的要求,逐步深入、细化后构建为一、二、三和四级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项目划分 复垦措施 矿山
下载PDF
2009-2013年我国土地整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7
作者 李建华 张建生 +3 位作者 李成学 郭晓飞 陈运春 余建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3-256,共4页
随着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全面实施,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高效利用,针对复杂的土地问题,对其整治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具大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土地整... 随着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全面实施,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高效利用,针对复杂的土地问题,对其整治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具大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土地整治的理论、潜力、模式、工程技术、法规与规范和综合评价等方面对2009-2013年我国土地整治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整治潜力 整治模式 土地资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径流集蓄利用技术在云南省山丘区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8
作者 文杰 李成学 +1 位作者 赵永丽 张建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198-199,204,共3页
阐述了径流集蓄利用技术在云南省山丘区土地整治应用中的不可替代性;总结了云南省山丘区土地整治中径流集蓄利用技术的组成及基本模型;并以临沧市耿马县勐撒等2个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验证了径流集蓄利用技术在山丘区土地整治中应用的可... 阐述了径流集蓄利用技术在云南省山丘区土地整治应用中的不可替代性;总结了云南省山丘区土地整治中径流集蓄利用技术的组成及基本模型;并以临沧市耿马县勐撒等2个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验证了径流集蓄利用技术在山丘区土地整治中应用的可行性,以为相关径流集蓄利用研究及生产实践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集蓄利用 土地整治 山丘区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典型高原湖泊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樊凯 裴文娟 +4 位作者 余凤娇 张建生 余建新 陈运春 曾维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9-538,共10页
【目的】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耕地利用情况,为流域耕地保护、农业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滇池、洱海和抚仙湖三大高原湖泊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目的】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耕地利用情况,为流域耕地保护、农业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滇池、洱海和抚仙湖三大高原湖泊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流域尺度:滇池流域耕地等别以7~9等、13~15等为主,等级以中等为主;洱海流域耕地等别以6~7等、14~15等为主,各等级分布相差不大;抚仙湖流域耕地等别以8~9等、15~16等为主,等级以中等为主。(2)县域尺度:滇池、洱海和抚仙湖三大湖泊流域耕地主要分布在昆明主城、大理市和澄江县,平均等最高的区县分别为昆明主城(12.6等)、宾川县(15.9等)和江川县(11.8等)。【结论】三湖流域耕地等别都呈"双峰值"特征,峰值范围主要在6~9等、13~16等之间,谷值范围主要在10~12等之间,洱海流域低、中、高等地分布较均匀,其余两大流域均以中等地为主;中、高等地大多分布在流域内的缓坡丘陵或河谷平坝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 高原湖泊流域 耕地自然质量等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尹晓媛 付星基 +1 位作者 刘甲明 陈运春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0期110-112,共3页
农业灾害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还会动摇经济的根基。遥感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已经不断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将现代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灾害的监测工作中,对于改善我国农业的当前状况,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 农业灾害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还会动摇经济的根基。遥感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已经不断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将现代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灾害的监测工作中,对于改善我国农业的当前状况,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农业灾害 实时监测
下载PDF
农艺技术措施在冷浸田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马梦翔 陈颖 欧福超 《乡村科技》 2018年第10期118-119,121,共3页
冷浸田是南方丘陵山区重要的低产田类型之一,分布广,面积零散,产量低,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对其进行治理将有很大的增产空间。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已有研究介绍冷浸田的特性,探讨农艺措施在冷浸田治理中的应用,即不同土壤改良剂配合施用... 冷浸田是南方丘陵山区重要的低产田类型之一,分布广,面积零散,产量低,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对其进行治理将有很大的增产空间。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已有研究介绍冷浸田的特性,探讨农艺措施在冷浸田治理中的应用,即不同土壤改良剂配合施用、有机和无机化肥配合施肥技术、针对性配套高产栽培措施是今后农艺措施在冷浸田治理中的应用重点。同时,提出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冷浸田提供专项技术治理,结合生态治理发展观点展望冷浸田治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浸田 农艺措施 施肥技术 土壤改良剂
下载PDF
乌蒙山区土地利用垂直分布特征——以云南省寻甸县为例
12
作者 付景 段青松 +2 位作者 刘士鑫 向冬蕾 李建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88-95,共8页
以云南省寻甸县为例,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8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8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垂直尺度上都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在15个海拔梯度内分布不均匀,基本都是随着海拔的上升,数量先增加后逐渐减少,... 以云南省寻甸县为例,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8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8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垂直尺度上都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在15个海拔梯度内分布不均匀,基本都是随着海拔的上升,数量先增加后逐渐减少,在15个海拔梯度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存在差异。8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垂直方向上呈现空间相关性,其中其他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大,其次分别为园地、林地、工矿仓储用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草地空间自相关性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蒙山区 土地利用 空间自相关性 海拔梯度 寻甸县
下载PDF
云南省耕地利用等别与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耿杰 刘淑霞 +2 位作者 曾维军 王东杰 余建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5-279,共5页
掌握云南省耕地利用的等别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对于制定适合该省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地利用决策有重大意义。以云南省129个县的农用地分等省级成果为基础,结合该省的生态环境现状分区成果,分析了全省耕地利用等别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研究结... 掌握云南省耕地利用的等别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对于制定适合该省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地利用决策有重大意义。以云南省129个县的农用地分等省级成果为基础,结合该省的生态环境现状分区成果,分析了全省耕地利用等别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耕地利用等别范围为1—16等,平均等4.4等,总体来看,等别偏低。生态环境优区耕地利用等别范围是1—14等,平均等3.9等;良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6等,平均等4.8等;中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5等,平均等4.8等;差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3等,平均等4.4等;劣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5等,平均等3.4等。全省中、低等耕地的面积最多,集中在中区和差区,对全省耕地的平均利用等影响最大。对该研究为制定云南省耕地空间优化布局和质量提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利用等 分布 生态环境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乌蒙山片区耕地自然质量等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镜宇 龚涛 +4 位作者 陈运春 张建生 廖丽君 曾维军 李建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4-220,共7页
依据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服务农业产业化及精准扶贫工作,通过采用空间叠加分析与统计的方法,基于县域尺度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和平均自然质量等分析了该片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耕地自然质量总体等别偏低,以5~9等为主,平均等8.1... 依据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服务农业产业化及精准扶贫工作,通过采用空间叠加分析与统计的方法,基于县域尺度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和平均自然质量等分析了该片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耕地自然质量总体等别偏低,以5~9等为主,平均等8.14等;(2)耕地自然质量等级偏低,以中、低等地为主,所占比例高达92.11%,涉及236个乡镇,占该片区乡镇总数的90.42%,包括21个民族乡镇,占8.04%;(3)耕地自然质量等在指标区、县域尺度下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滇东北山原区的平均自然质量等高于滇中高原盆地区;仅1个县分布优等地,3个县全为中等地,3个县除优等地外均有分布,8个县分布低等地和中等地,依据上述特征划分4个区并选取典型县,表明等别较好的耕地主要集中于光热资源充裕及土壤质地良好的地区。该研究为云南乌蒙山片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特征 空间分析 耕地 乌蒙山区
下载PDF
陆良县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整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廖丽君 魏巍 +2 位作者 刘淑霞 郑宏刚 余建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90,共7页
研究目的:探索县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快速衔接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更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项目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得出的农用地分... 研究目的:探索县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快速衔接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更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项目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得出的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整合的方法为:区别对待耕地质量非突变区和突变区,非突变区采用属性传递实现分等数据库中耕地质量等级信息与二调数据库中耕地图斑的有效挂接;突变区进行耕地质量重新评定。研究以陆良县为例验证了此方法,验证结果显示,数据库整合前后,陆良县县域耕地质量等别比例和耕地质量空间分布规律相对稳定。研究结论:这是一种既能保持对原分等成果的继承性,又能保持分等成果现势性的数据库整合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云南省129个县(市、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以此方法获得的与二调时点相一致的分等成果可作为后期分等成果年度更新的本底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用地分等 二调数据库 整合
下载PDF
基于3S的巴彦县农村居民点内农地测算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红梅 廖丽君 +1 位作者 吴黎 王秀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9-73,F0003,共6页
研究目的:在ArcGIS及ERDAS平台上应用SPOT5遥感影像,结合GPS实地样点测量,研究农村居民点内农地数量的测算方法。研究方法:3S技术与典型样点实测相结合。研究结果:巴彦县农村居民点内农地面积占居民点面积的10.1%。研究结论:影像解译获... 研究目的:在ArcGIS及ERDAS平台上应用SPOT5遥感影像,结合GPS实地样点测量,研究农村居民点内农地数量的测算方法。研究方法:3S技术与典型样点实测相结合。研究结果:巴彦县农村居民点内农地面积占居民点面积的10.1%。研究结论:影像解译获取农村居民点面积及其内农地所占比重,实地抽样量测农村居民点内农地获取影像解译面积校正系数,测算农村居民点内农地准确值的方法,在东北农村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内农地 3S 农地测算 巴彦县
下载PDF
区域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估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莉莎 余建新 +3 位作者 张川 郑宏刚 廖晓虹 陈运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3-417,429,共6页
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量估算的精度对项目投资的合理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设计典型样区的基础上,采用横断面延米法、外拓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程量的估算,探讨了区域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估算的新方法,并以西部生态建... 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量估算的精度对项目投资的合理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设计典型样区的基础上,采用横断面延米法、外拓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程量的估算,探讨了区域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估算的新方法,并以西部生态建设地区云南省"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横断面延米法和外拓系数法相结合的估算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可为大尺度区域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的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量估算 外拓系数法 典型样区 大尺度区域 土地整理
下载PDF
云南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尔瑞 王穗 +4 位作者 吕霞 张建生 郝莉莎 张川 余建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3,共3页
文章通过对1997-2005年的人口、耕地、粮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云南省人均耕地和人均拥有粮食的变化情况及特点,分析和探讨了云南省耕地变化的成因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保护耕地数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耕地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 文章通过对1997-2005年的人口、耕地、粮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云南省人均耕地和人均拥有粮食的变化情况及特点,分析和探讨了云南省耕地变化的成因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保护耕地数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耕地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是保证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基础和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需求的根本途径。同时提出了以科研成果为支撑,改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结合"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耕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耕地减少成因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人地矛盾
下载PDF
基于NDVI的云南省植被覆被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珊珊 王建雄 +2 位作者 牛超杰 边琳 陈颖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2037-2040,共4页
选取云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1-2015年MODIS中国植被指数合成产品Tiff遥感图像,通过Arcgis软件对遥感图像进行分区统计,得到研究区域各年每月的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当地的生长季与种植制度,分析研究区... 选取云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1-2015年MODIS中国植被指数合成产品Tiff遥感图像,通过Arcgis软件对遥感图像进行分区统计,得到研究区域各年每月的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当地的生长季与种植制度,分析研究区域植被指数的年际、季节及月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在2001-2015年,云南省植被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表明在2001-2015年云南省植被覆盖度基本保持稳定或略有增加的趋势;2001-2015年云南省春季和冬季的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冬季的增速大于春季,夏季NDVI整体呈减少趋势,而秋季处于平稳状态,说明云南省2001-2015年春、冬两季植被覆盖度不断增加;云南省NDVI月变化差异较为明显,与当地生长季和种植制度密切相关,说明植被指数的月变化特征主要受种植作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变化特征 趋势分析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作物生产潜力的海拔修正对耕地自然等别评价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丽君 余建新 +3 位作者 郑宏刚 张建生 刘淑霞 巍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46-253,共8页
作物光温生产潜力(thermal potential productivity,TPP)、气候生产潜力(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CPP)是农用地质量分等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参数,其客观性对分等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在耕地分布海拔差异较大的区域,实际... 作物光温生产潜力(thermal potential productivity,TPP)、气候生产潜力(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CPP)是农用地质量分等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参数,其客观性对分等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在耕地分布海拔差异较大的区域,实际工作中以县级气象站点TPP、CPP代替全县域TPP、CPP的取值方式导致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不足。该文旨在通过对气象站点指定作物TPP、CPP进行海拔修正,获取陆良县气象站点以外区域的指定作物潜力值并探讨其对耕地自然质量等的影响。首先,以第1轮云南省农用地分等工作中陆良县归属的滇中高原盆地区56个县级气象站点指定作物的TPP、CPP为基础,生成区域内一季稻、夏玉米、冬小麦TPP、CPP的海拔修正模型;其次,在陆良县县域范围内,每村各选取一块质量最好的旱地和水田,以样点旱地、样点水田作物实际单产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验算陆良县范围内所有耕地采用修正后的TPP、CPP评定的自然质量等与采用修正前的TPP、CPP评定的自然质量等的差异。结果显示:各样点一季稻、夏玉米、冬小麦的实际单产均低于修正前和修正后的TPP、CPP,且与修正后的TPP、CPP随海拔的变化趋势一致;修正后的一季稻、夏玉米、冬小麦TPP、CPP较修正前更符合自然实际;全县修正后的耕地自然质量等较修正前变化范围为?0.8-1.7等,且99.76%的耕地自然质量等较修正前降低值在1.5等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土地利用 分等 农用地质量分等 作物生产潜力 海拔修正 陆良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