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3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环境参与观与法制观问卷调查及分析
1
作者 李博 段筱宇 +5 位作者 蒋明 秦丽 何永美 陈建军 王吉秀 湛方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4-98,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农业大学1 077名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的环境参与观与法制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农业大学不同专业大学生环境参与观较强,其中,环科专业对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最为看重;(2)在环境参与行为方面...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农业大学1 077名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的环境参与观与法制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农业大学不同专业大学生环境参与观较强,其中,环科专业对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最为看重;(2)在环境参与行为方面,环境科学专业比非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更爱护环境,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3)在环境法制观方面,面对环境污染,所有的学生都知道需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在环境法制行为方面,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环境守法行为最好,非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存在为了经济利益,牺牲环境的违法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院校 大学生 环境参与观 环境法制观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农科院校植物营养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尹元萍 汤利 +3 位作者 赵平 董艳 王自林 达布希拉图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推介了植物营养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加... 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推介了植物营养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加强农科院校植物营养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对策建议,即:多渠道筹措经费完善实验设施设备、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多举措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校出台政策保障开设实验的必备条件、制订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营养类课程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践 建议
下载PDF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施肥法”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宇蕴 汤利 +2 位作者 达布希拉图 王瑞雪 徐智 《河北农机》 2021年第4期47-48,共2页
"作物施肥法"是一门面向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建立科研成果快速、及时进课堂机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进一步优化和设置实践教学... "作物施肥法"是一门面向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建立科研成果快速、及时进课堂机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进一步优化和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根据实践教学基地的特点,设计相对完整的或全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方案的改革;建立一定数量的习题库、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等教学改革办法推行"作物施肥法"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农业大学 作物施肥法 理论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PDF
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
4
作者 王瑞雪 徐智 +3 位作者 李朝丽 王宇蕴 汤利 达布希拉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270-271,274,共3页
土壤肥料学课程野外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专业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针对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统一实习教学大纲、规范基本教学任务、保... 土壤肥料学课程野外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专业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针对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统一实习教学大纲、规范基本教学任务、保障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土壤肥料学 野外实习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谢春琼 达布希拉图 +2 位作者 徐智 肖靖秀 汤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345-1346,1392,共3页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的特点、社会需求以及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宗旨,遵循"厚基础、宽口径、求创新、有特色"的原则,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几个方面,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的特点、社会需求以及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宗旨,遵循"厚基础、宽口径、求创新、有特色"的原则,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几个方面,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重点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红梅 何永美 湛方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96-101,共6页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5年对云南农业大学不同专业和年级的1 077名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如下:学生对当前全球环境面临的问题已经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学生对环境价值的理解存在专业差异;大学生环境保护的主观意...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5年对云南农业大学不同专业和年级的1 077名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如下:学生对当前全球环境面临的问题已经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学生对环境价值的理解存在专业差异;大学生环境保护的主观意识较强但实践能力不足;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通过传媒和学校教育等方式实现有效的环境教育。文章还讨论了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现状 大学生
下载PDF
云南省姚安县前场镇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唐世乔 陈海燕 +2 位作者 贺蕊 纪常翔 李元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9期-,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农民采访和统计资料的方法,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前场镇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通过定量分析,场镇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属于不可持续利用,但可持续利用水平在提高。2)从模式基础功... 通过实地调查、农民采访和统计资料的方法,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前场镇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通过定量分析,场镇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属于不可持续利用,但可持续利用水平在提高。2)从模式基础功能性、模式结构协调性和模式运作投入性方面看,基础功能性、结构协调性模式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在提高,运作投入性模式的可持续利用水平有所降低。3)针对前场镇的实际情况,分析前场镇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前场镇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 综合评价 评价模式 前场镇
下载PDF
碳排放和水污染约束条件下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蕊 王龙 +1 位作者 何永美 梁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48-1757,共10页
【目的】以云南16个州(市)2010—2019年碳排放和水污染约束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基于此提出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方法】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核密度法和Malmq... 【目的】以云南16个州(市)2010—2019年碳排放和水污染约束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基于此提出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方法】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核密度法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巨大的提升潜力;各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呈以“滇中-滇南T字带”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降低的空间分布;10年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不同地区上升趋势各异,中高水平区增幅和增速较大,低水平区增幅和增速较小;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中高效率区范围增大,低效率区范围减小甚至消失,呈“强者更强,弱者增强”的态势;全省呈现滇中-滇南-滇西“三足鼎立”的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格局,聚集区的聚集程度和范围持续增强,聚集程度和范围由大到小为滇中-滇西-滇南。【结论】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水平低,在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技术进步是提高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根本之计,应对不同州(市)采取差异化的提升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非期望产出 Super-SBM模型 核密度 MALMQUIST指数 云南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方案改革 被引量:3
9
作者 达布希拉图 王自林 +2 位作者 刘美菊 王瑞雪 赵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以云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探讨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如何以培养研究型、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因材施教式的分类培养。同时,总结通过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与全程导师制实现分类培养的设想与经验。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分类培养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学风问题的实证分析与建议——基于A农业大学的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吉秀 王玉敏 +2 位作者 祖艳群 杨志新 王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生源与就业取向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冲击,学风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学风建设亟待解决。本文基于问卷调查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深入了解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结果表明:51.85%农村学生与64.64...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生源与就业取向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冲击,学风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学风建设亟待解决。本文基于问卷调查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深入了解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结果表明:51.85%农村学生与64.64%毕业生就业意向地向往县级以上相反;80%左右学生希望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全面发展;30%以上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和本科生导师传递的信息能激发学习兴趣;50%左右学生认为宿舍和课堂环境、学校就业、选课等制度能制约学习的态度。从同学需求出发提出高等农业院校学风建设的建议,这对于农业院校促学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高等农业院校 学风建设 建议
下载PDF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农业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艳美 戴普学 祖艳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243-245,248,共4页
就沾益县目前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包括化肥施用、农药施用、地膜使用、固体废弃物污染产生的特征,农业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在于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和农业生产的不合理等方面,并且针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现状 原因 措施 对策
下载PDF
云南省液体粪污处理与农田消纳综合分析
12
作者 郭怡欣 王艺璇 +3 位作者 王宇蕴 朱琼蓉 彭一龙 徐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2-708,共7页
以2023年云南省畜禽养殖数据为基础,估算了云南省畜禽液体粪污产生量,结合液体粪污厌氧发酵模式,以灌溉量为基础,对云南省畜禽液体粪污土地的消纳能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云南省畜禽液体粪污的产生量为20584.50万t/a,经过存储发酵后... 以2023年云南省畜禽养殖数据为基础,估算了云南省畜禽液体粪污产生量,结合液体粪污厌氧发酵模式,以灌溉量为基础,对云南省畜禽液体粪污土地的消纳能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云南省畜禽液体粪污的产生量为20584.50万t/a,经过存储发酵后可替代754.68万t/a的尿素和20.09万t/a的普钙。以灌溉量计算农田配套面积,云南省将有90%以上市(州)不能消纳当地所产生的粪污,有16%~74%的粪污需要进行达标排放处理。云南省液体粪污减少达标排放实现全量还田需增加无害化程度、减少液体粪污还田稀释倍数,基于云南省现状提出了微生物协同液体粪污酸化存储发酵增加液体粪污无害化程度和养分保存能力的技术模式,为云南省液体粪污处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粪污 土地消纳能力 厌氧发酵 资源化利用 无害化 灌溉量
下载PDF
云南典型碳酸盐岩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13
作者 张好 董春雨 +3 位作者 孙思静 黄祖志 张乃明 包立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6,共13页
为探究云南典型碳酸盐岩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本研究以曲靖市罗平县为研究区,共采集157个土壤样品,测试分析As、Pb、Cu、Zn和Cd元素含量,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采用正定因子矩阵分析模型(PMF)和... 为探究云南典型碳酸盐岩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本研究以曲靖市罗平县为研究区,共采集157个土壤样品,测试分析As、Pb、Cu、Zn和Cd元素含量,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采用正定因子矩阵分析模型(PMF)和UNMIX模型,探讨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罗平县耕地土壤重金属中Cd含量最高,Cu、Zn和Cd分别有1.91%、2.55%和21.02%的样点超过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地累积指数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Cd污染最为严重,有21.02%的样本存在污染,7.01%的样本为极强生态风险;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以自然源为主,在PMF和UNMIX模型的贡献率分别为87.68%和92.00%;Cu和Zn以矿业活动为主,PMF模型的贡献率分别为52.17%和44.67%,UNMIX模型的贡献率分别为34.00%和81.00%;As以农业源为主,Pb以工业交通源为主,PMF模型的贡献率为分别为79.46%和71.16%,UNMIX模型的贡献率为92.00%和87.00%.PMF与UNMIX模型分析结果相互补充与印证,能够获得更加可靠的源解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PMF UNMIX
原文传递
不同温度制备的云南松切梢小蠹蠹害木生物炭对黑麦草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4
作者 赵敏 李常春 +5 位作者 温晓林 胡青 郭翠莲 杨旭 张传光 彭明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0,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制备的云南松切梢小蠹蠹害木生物炭对黑麦草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明确云南松蠹害木生物炭在植物种植中应用的可行性,为云南松蠹害木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黑麦草盆栽试验,以未添加生物炭...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制备的云南松切梢小蠹蠹害木生物炭对黑麦草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明确云南松蠹害木生物炭在植物种植中应用的可行性,为云南松蠹害木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黑麦草盆栽试验,以未添加生物炭的土壤为对照组(CK),以添加300、500和700℃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土壤为试验组(分别记为T300、T500和T700),待黑麦草生长240 d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1)在门水平上,土壤真菌优势类群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囊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土壤细菌优势类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各优势类群的相对丰度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属水平上,未分类真菌和细菌的占比较高,分别高于48%和69%。(2)添加生物炭后,土壤真菌和细菌的操作分类单元种类组成发生显著变化,但这一变化在门水平上未能体现。(3)土壤真菌群落的Chao1、Pielou、Shannon-Weiner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CK>T300>T500>T700,细菌群落的各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T300>T500>CK>T700,但4个处理间的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4)T500与T700、T300与CK处理间的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相似性较高。【结论】云南松蠹害木生物炭可在300、500和700℃条件下制备,且添加该生物碳不会对黑麦草的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综合考虑云南松蠹害木生物炭对黑麦草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生物炭制备的成本,建议在300和500℃条件下制备该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切梢小蠹 生物炭 优势菌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云南胶园耐荫豆科绿肥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春霞 赵志平 +3 位作者 李春丽 丁华平 许丽月 李永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本文系统调查了云南主要植胶区开割胶园中豆科绿肥资源种类、地理分布、结瘤情况等,并对绿肥资源现状与结瘤特征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胶园现有耐荫豆科绿肥22属42种。绿肥虽然分布广泛,但植株个体数量少;生活型以草本、藤本、... 本文系统调查了云南主要植胶区开割胶园中豆科绿肥资源种类、地理分布、结瘤情况等,并对绿肥资源现状与结瘤特征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胶园现有耐荫豆科绿肥22属42种。绿肥虽然分布广泛,但植株个体数量少;生活型以草本、藤本、亚灌木为主;属中种类少;基本未被开发利用。所调查豆科绿肥结瘤率达88.2%,根瘤大且数量多,形状以球形、椭球形为主,颜色多为粉红、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开割胶园 耐荫 豆科绿肥 资源现状 结瘤特征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的云南省水资源监测能力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静 何幸 +3 位作者 刘艳慧 张云英 张连根 柏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59,69,共6页
为给云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模糊集对评价模型,选择取用水户水量监测覆盖率、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覆盖率等11项指标构建云南省水资源监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分级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权重值,然后... 为给云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模糊集对评价模型,选择取用水户水量监测覆盖率、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覆盖率等11项指标构建云南省水资源监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分级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权重值,然后通过联系度对云南省16个州(市)水资源监测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总体水资源监测能力属于中级,综合情况较好。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较,结果证明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理论严谨,计算简洁,评价结果合理可靠,为评价水资源监测能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对评价 水资源监测 云南省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段永蕙 景建邦 张乃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68,79,共6页
长期以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使得山西原本脆弱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同时人力资本后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的转型发展。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的协调机制,可为山西省的战略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文章结合山西省... 长期以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使得山西原本脆弱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同时人力资本后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的转型发展。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的协调机制,可为山西省的战略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文章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模型,对山西省2004—2014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存在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协调稳定性较差、资源环境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本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资源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分析 评价
原文传递
加速地方农业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基于土壤-植株-环境分析课双语教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靖秀 李永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95-98,共4页
从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土壤植株环境分析实施双语教学以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师资、课程、教材和学生外语水平等方面的困难。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 从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土壤植株环境分析实施双语教学以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师资、课程、教材和学生外语水平等方面的困难。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地方性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做法与改革,提出提高双语教学环境、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建设优质双语教材,进一步有效促进地方性农业院校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地方性农业院校 土壤植株环境分析课程
下载PDF
分类培养形势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建军 蒋明 李博 《高教学刊》 2017年第7期21-23,共3页
文章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典型特征,分析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采取人才分类培养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云南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分类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改革,提出了分类培养条件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可能遇... 文章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典型特征,分析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采取人才分类培养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云南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分类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改革,提出了分类培养条件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为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培养 农业院校 环境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PDF
基于农作物虚拟水的云南省水资源战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博娴 张乃明 张哲宇 《环境科学导刊》 2013年第6期20-23,共4页
在深入研究虚拟水及虚拟水贸易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虚拟水账户并计算了2010年该区各种农作物虚拟水含量,发现粮食作物和糖料作物消耗水资源最多,并且糖料作物携带大量虚拟水出口。因此,进一步从优化农作物种... 在深入研究虚拟水及虚拟水贸易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虚拟水账户并计算了2010年该区各种农作物虚拟水含量,发现粮食作物和糖料作物消耗水资源最多,并且糖料作物携带大量虚拟水出口。因此,进一步从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利用市场经济推动、调整产业结构3方面提出保障云南省水资源战略安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虚拟水 水资源 战略研究 云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