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段小艳 李昶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6-58,共3页
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的3000份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38名大一至大四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的数据资料分析表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程度较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普遍偏低;本文在此基础上概括和... 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的3000份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38名大一至大四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的数据资料分析表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程度较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普遍偏低;本文在此基础上概括和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并从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传播方式、教育传播内容三方面对高校提高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路径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大学生 理论认同 掌握路径
下载PDF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学生头脑的路径探究——以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2
作者 高玉佼 李昶罕 秦莹 《世纪桥》 2013年第13期35-37,共3页
针对云南农业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大学生头脑困难的情况,进而从教学研究、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大学生头脑的有效路径,主要路径包括:在教学研究中探寻结合点,自觉内化核心价值体系、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云南农业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大学生头脑困难的情况,进而从教学研究、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大学生头脑的有效路径,主要路径包括:在教学研究中探寻结合点,自觉内化核心价值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宣教力度,探寻进头脑的有效路径、在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核心价值体系进头脑的多样形式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学生头脑 路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下载PDF
学生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3
作者 刘华戎 胡绍红 +1 位作者 谷大海 戴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8期92-93,共2页
通过调查分析,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组织正在有条不紊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些许问题。要从明确目标凝心聚力、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生组织管理机制、对学生组织活动进行策划审核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完善学生干部培训制度和... 通过调查分析,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组织正在有条不紊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些许问题。要从明确目标凝心聚力、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生组织管理机制、对学生组织活动进行策划审核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完善学生干部培训制度和考核以提高学生组织负责人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着手,有效推进学生组织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组织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以云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
4
作者 方文 《黑河学刊》 2012年第2期69-70,共2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云南农业大学充分认识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路径,实施军民融合"122"工程,在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路径探索 军民融合“122”工程 云南农业大学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手机对大学生的危害调查——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星宇 张春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6-100,共5页
移动电话即手机的出现是通讯工具史上的重大进步,从模拟移动电话到如今的4G手机,是通讯史上的新一轮科技革命。随着手机功能的完善,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手机用户的主力军大学生,如果使用不当,则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通过... 移动电话即手机的出现是通讯工具史上的重大进步,从模拟移动电话到如今的4G手机,是通讯史上的新一轮科技革命。随着手机功能的完善,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手机用户的主力军大学生,如果使用不当,则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部分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高达百分之百。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手机弱化了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手机辐射带来的身体损伤,使用手机时间过长影响学习,依赖手机解决问题等等危害,成为高校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加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手机 危害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大学生对上课出勤严格考核的态度调查——基于云南农业大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星宇 张春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80-84,共5页
学风建设是一项关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学生的出勤率是学校学风的直接体现,严格考核上课出勤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云南农业大学对学生的上课出勤实行严格考核制度。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 学风建设是一项关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学生的出勤率是学校学风的直接体现,严格考核上课出勤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云南农业大学对学生的上课出勤实行严格考核制度。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详细了解了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和对逃课的认识,大学生对严格考核上课出勤的态度以及学校实施严格考勤制度后学生出勤情况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了解当前实行的严格考勤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学校、教师、大学生三方面共同推进和完善严格考勤制度,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考勤 学风 态度
下载PDF
关于高校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调查与思考——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星宇 张春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2-75,83,共5页
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活的质量。本文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部分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分配调查,发现大学生不能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笔者认为:大学生应统筹兼顾,合理分配时间,处理好学习、恋爱、兼职、娱乐、参加集体和社团... 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活的质量。本文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部分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分配调查,发现大学生不能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笔者认为:大学生应统筹兼顾,合理分配时间,处理好学习、恋爱、兼职、娱乐、参加集体和社团活动的关系,充实度过四年大学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课余时间 统筹兼顾
下载PDF
小议高校地摊经济——基于云南农业大学的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星宇 张春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9-43,共5页
近年来,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大学生摆地摊有利于培养创业意识、促进就业和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学生发展地摊经济还处于初期阶段,本文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的... 近年来,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大学生摆地摊有利于培养创业意识、促进就业和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学生发展地摊经济还处于初期阶段,本文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高校发展地摊经济存在因缺乏有效指导导致创业素质不高、地摊商品质量无保证、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发展高校地摊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创业教育 地摊经济
下载PDF
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分析与对策——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星宇 张春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2-86,共5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但学习依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压力伴随着大学生,特别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学习压力有增无减。本文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实证调查,从大学生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但学习依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压力伴随着大学生,特别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学习压力有增无减。本文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实证调查,从大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程度来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现状;从大学生学习压力来源中分析其产生学习压力的各种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自我调节、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对大学生树立合理期望值、社会为大学生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四位一体"调控对策,缓解大学生学习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压力 对策
下载PDF
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与分析——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胜男 杨晓婷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8期242-243,共2页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一直占据着新闻媒体的重要版面,它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民生和社会稳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该文以云南农业大...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一直占据着新闻媒体的重要版面,它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民生和社会稳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该文以云南农业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择业意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意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大学生 择业意向
下载PDF
农业院校大学生经济压力的调查与分析——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11
作者 陈星宇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随着我国高校缴费上学的实行,大学生经济压力增加,特别是农村生源占大多数的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经济压力更明显。文章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经济压力的实证调查,了解农业院校大学生经济压力现状,分析经济压力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并提... 随着我国高校缴费上学的实行,大学生经济压力增加,特别是农村生源占大多数的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经济压力更明显。文章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经济压力的实证调查,了解农业院校大学生经济压力现状,分析经济压力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缓解大学生的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大学生 经济压力
下载PDF
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分析——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立畅 林娜娜 +2 位作者 郑嘉鑫 曾维咏 冷雪梅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13期69-70,共2页
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支重要队伍。文章通过陈述协同育人的内涵和外延,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协同育人实施途径,着力加强两者的协同配合,发挥两支队伍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从而提升大学生... 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支重要队伍。文章通过陈述协同育人的内涵和外延,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协同育人实施途径,着力加强两者的协同配合,发挥两支队伍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辅导员 专业课教师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新农科视域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桂芬 黄昕莹 任兆昌 《高教学刊》 2022年第33期90-93,97,共5页
为促进农林院校发展,国家提出新农科的发展理念,思政课作为农林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必须适用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新农科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云南农业大学结合边疆院校与新农科的双重特点,在思政课教学模式上探索线上线下相... 为促进农林院校发展,国家提出新农科的发展理念,思政课作为农林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必须适用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新农科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云南农业大学结合边疆院校与新农科的双重特点,在思政课教学模式上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政学习积极性,使思政课在新农科教育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思政课 互联网+混合式教学 发展趋势 实施路径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探索--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星宇 任兆昌 杨玲 《高教学刊》 2022年第34期109-112,共4页
2019年底到2020年初,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了中国乃至世界。作为人口来源广泛,人员密集场所的高校,给防疫工作带来挑战。“停课不停学”成为高校教学的主旨,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重要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 2019年底到2020年初,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了中国乃至世界。作为人口来源广泛,人员密集场所的高校,给防疫工作带来挑战。“停课不停学”成为高校教学的主旨,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重要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疫情面前更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课”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搞好教学方式改革,让“思政课”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成为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重要工作,让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不仅能面对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也能结合农林类院校学生生源地、专业特征,以及学生的学反馈意见改革“思政课”教学,推动日常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农林类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式 探索
下载PDF
大学生对乡村振兴认知的调查分析——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星宇 李华 任兆昌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1期92-95,100,共5页
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三农”工作既是他们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也是当前解决实... 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三农”工作既是他们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也是当前解决实际就业的一大导向和突破口。因此,该文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对乡村振兴认知现状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提出背景、内容、意义,以及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认知,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国家政策的宣传、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提供基础,并为大学生系统了解乡村振兴,毕业后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农业院校 乡村振兴 认知调查 “三农”工作
下载PDF
追寻红色足迹——云南农业大学军民融合“122”工程教师社会实践报告
16
作者 赵胜男 《新课程学习》 2014年第4期46-46,共1页
一、实践主题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强化核心价值教育。充分发挥云南农业大学和部队的自身优势,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科技文化教育,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切实推进社会主... 一、实践主题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强化核心价值教育。充分发挥云南农业大学和部队的自身优势,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科技文化教育,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俗化、具体化、大众化,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农业大学 社会实践 爱国主义教育 价值体系 教师 工程 文化内涵 文化空间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班主任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17
作者 陈立畅 林娜娜 +2 位作者 郑嘉鑫 冷雪梅 黄蕊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第12期80-81,共2页
大学班主任与专业课教师是协同育人工作的两个重要团队。但是,现在多数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两支队伍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表现为班主任只注重班级的日常管理,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很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以云南农业大... 大学班主任与专业课教师是协同育人工作的两个重要团队。但是,现在多数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两支队伍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表现为班主任只注重班级的日常管理,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很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以互联网环境为背景,分析了班主任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现状,探索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和协同育人的组织保障,实现两个团队的优势互补,旨在通过协同育人以实现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班主任 专业课教师 协同育人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调查与思考——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圆 方文 杨云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课题组调查了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接受和认同情况,据此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方式和程度,并对边... 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课题组调查了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接受和认同情况,据此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方式和程度,并对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进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傣族自治州
下载PDF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19
作者 车辚 姜晶晶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2期96-99,共4页
建国60多年来,为创建一个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需要的学习型党组织,云南各级党组织在提高党组织的学习能力、理论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很好地解决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云南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 建国60多年来,为创建一个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需要的学习型党组织,云南各级党组织在提高党组织的学习能力、理论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很好地解决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云南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边疆民族地区 学习型党组织 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么学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20
作者 杨兴姚 茅欣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21期173-177,共5页
数字经济时代,全球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我国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数字经济的赋能,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采用文献分... 数字经济时代,全球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我国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数字经济的赋能,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证调查的方法,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剩余价值创造和分配的影响,深入剖析了数字农业、农村电商和智慧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农村生产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然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数字鸿沟和社会不平等等挑战。为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促进农村电商和数字服务业发展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策略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数字农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