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7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数字人文”工作室简介 被引量:1
1
作者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3期158-158,共1页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数字人文"工作室将于2020年10月正式成立,其工作基础为方国瑜先生绘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南部分和陆韧教授等制作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西南地区数据。工作室积极探索历史地...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数字人文"工作室将于2020年10月正式成立,其工作基础为方国瑜先生绘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南部分和陆韧教授等制作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西南地区数据。工作室积极探索历史地理信息化与"数字人文"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已具备历史地图绘制、信息平台搭建、数据生产、历史场景模拟、文本分析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档案学院 云南大学 场景模拟 工作室 地图绘制 方国瑜 数据生产
下载PDF
云南各民族“三交”历史档案开发:价值、问题与创新 被引量:2
2
作者 华林 刘菊 宋晓婷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0,共3页
云南省遗存有丰富的各民族“三交”历史档案,对其进行开发有助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在阐释云南“三交”历史档案内涵外延的基础上,阐述档案史料在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记忆、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 云南省遗存有丰富的各民族“三交”历史档案,对其进行开发有助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在阐释云南“三交”历史档案内涵外延的基础上,阐述档案史料在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记忆、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并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开发理念滞后、档案资源散存、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从构建开发工作机制、推进资源体系建设、创新档案开发与多维推送档案信息等方面,提出云南“三交”历史档案开发工作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三交”历史档案 档案开发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域下云南藏文历史档案资源整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志丽 华林 冯安仪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云南藏文历史档案是保护、传承和传播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对其进行资源整合有很高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提出进行数字人文视域下云南藏文历史档案资源整合,分析整合的已有成效和滞后问题,阐述整合的理论和政策依据,梳理古籍档案... 云南藏文历史档案是保护、传承和传播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对其进行资源整合有很高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提出进行数字人文视域下云南藏文历史档案资源整合,分析整合的已有成效和滞后问题,阐述整合的理论和政策依据,梳理古籍档案、金石档案、文书档案、口述史料等整合的资源基础,并从提高整合定位、强化整合基础、明确整合模式、重构整合方式、革新整合技术等五方面论证整合路径,以此实现云南藏文历史档案资源优化整合。通过上述整合,推进云南藏文历史档案资源的体系化建设,促使云南藏文历史档案的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和资源共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整合 云南藏文历史档案 数字人文 档案资源 知识重组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云南大学获得档案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4
作者 赵璇 李丹丹 华林 《云南档案》 2006年第3期5-5,共1页
关键词 学位授予权 二级学科 云南大学 档案学 博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学位授权 申报工作 学科点 名单 2006年
下载PDF
“双一流”视域下的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以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邹坚 李川山 《今古文创》 2022年第8期126-128,共3页
高校博物馆作为高校的文化机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并担负着高校科学研究、通识教育、社会服务等多项职责。在我国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大背景下,以“双一流”视域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博物馆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简要梳理了当前我国高... 高校博物馆作为高校的文化机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并担负着高校科学研究、通识教育、社会服务等多项职责。在我国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大背景下,以“双一流”视域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博物馆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简要梳理了当前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及普遍所面临的问题,着重分析“双一流”视域下高校博物馆具体的建设方针,并以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为例,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高校博物馆尤其是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视域 高校博物馆 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建设
下载PDF
云南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发展历程(1988-2018)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志东 黄体杨 徐国英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8,共7页
云南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起步较早,独立或主导研发了两代自动化管理系统,既是云南图书馆界的翘楚,在全国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与五位当事人深入访谈,系统梳理了云南大学1988-2018年间的图书馆自... 云南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起步较早,独立或主导研发了两代自动化管理系统,既是云南图书馆界的翘楚,在全国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与五位当事人深入访谈,系统梳理了云南大学1988-2018年间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历程,并分别从研发或引进的缘起、系统概况和评价进行阐述,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
下载PDF
论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以云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琪 《办公室业务》 2017年第15期59-59,共1页
高校的科研教学质量严重受到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制约。本文针对云南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问题,阐述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举措。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资源 建设对策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云南省精准扶贫声像档案服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飞 《兰台内外》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是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20年底,全国精准扶贫工作胜利收官,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文章以云南省部分县级档案馆精准扶贫声像档案服务情况为调研基础,探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是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20年底,全国精准扶贫工作胜利收官,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文章以云南省部分县级档案馆精准扶贫声像档案服务情况为调研基础,探讨了其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服务意义、服务问题及未来展望,以期为后续乡村振兴的发展给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声像档案 服务研究
下载PDF
浅议高校档案在校史档案建设中的作用——以云南财经大学校史档案建设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星 《云南档案》 2017年第7期59-62,共4页
本文以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校史档案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对校史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等工作进行探究,逐步构建起校史文化与档案资源建设之间的关系网并结合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的工作实践,对高校档案部门积极承担校史文化的建设责任给予... 本文以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校史档案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对校史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等工作进行探究,逐步构建起校史文化与档案资源建设之间的关系网并结合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的工作实践,对高校档案部门积极承担校史文化的建设责任给予了思考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 校史档案 校史文化研究高校
下载PDF
维护领海权益视域下的海图历史档案数字化多维编纂研究
10
作者 华林 吴皎钰 梁泷予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7,共4页
我国现存有丰富的海图历史档案,从维护领海权益的政治高度,对其开展数字化多维编纂,有助于汇集散存海图,形成专题性编纂产品,为维护领海主权提供历史证据。论文阐述海图历史档案内涵外延,及其数字化多维编纂的理论与价值,在分析数字化... 我国现存有丰富的海图历史档案,从维护领海权益的政治高度,对其开展数字化多维编纂,有助于汇集散存海图,形成专题性编纂产品,为维护领海主权提供历史证据。论文阐述海图历史档案内涵外延,及其数字化多维编纂的理论与价值,在分析数字化编纂存在的理论研究缺失、档案文献散存、汇编方法滞后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档案数字化多维编纂方法。构建编纂工作机制,开展资源性、专题性与嵌入式海图历史档案数字化编纂,多渠道推送档案编纂产品,对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维护我国领海主权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图历史 领海权益 数字档案 档案编研 多维编纂 档案征集 数据库 档案文化
下载PDF
中华民族记忆留存视域下西藏“三交”历史档案多元化征集
11
作者 华林 宋晓婷 卢思雨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4,共7页
我国西藏自治区遗存有丰富的反映各民族“三交”历史的档案,这些档案大多散存于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文化机构或个人手中。依托西藏自治区各级档案馆,开展西藏“三交”历史档案多元化征集工作,有利于归集散存档案,构建西藏“三交”专题... 我国西藏自治区遗存有丰富的反映各民族“三交”历史的档案,这些档案大多散存于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文化机构或个人手中。依托西藏自治区各级档案馆,开展西藏“三交”历史档案多元化征集工作,有利于归集散存档案,构建西藏“三交”专题档案资源体系。通过阐述西藏“三交”历史档案内涵与外延、资源特征、征集思想与价值意义,分析了档案多元化征集滞后的原因,并提出了西藏“三交”历史档案多元化征集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汇集散存档案,构建西藏“三交”历史记忆,为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档案资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西藏“三交”历史档案 多元化征集 历史记忆
下载PDF
基于证据链理论的海疆历史档案证据性产品开发实证研究
12
作者 华林 彭媛媛 白沂鑫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5期50-55,共6页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依托证据链理论,开发其证据性产品,有助于从文化宣示主权的视角,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完整与安全。论文借助证据链理论,从开发主体、开发对象、开发环节、开发服务四个要素维度,构建海疆历史档案证据性产品开发...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依托证据链理论,开发其证据性产品,有助于从文化宣示主权的视角,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完整与安全。论文借助证据链理论,从开发主体、开发对象、开发环节、开发服务四个要素维度,构建海疆历史档案证据性产品开发模式,并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为例,开展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链理论 海疆历史档案 证据性产品
下载PDF
边疆治理视域下云南彝族档案文献整理创新研究
13
作者 梁泷予 张富秋 彭媛媛 《云南档案》 2024年第5期40-45,54,共7页
云南彝族档案文献整理出版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合力推动下,云南彝族档案文献整理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整理模式、选题选材、成果形式、支持保障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立足边疆治理的政治高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审视,从宏... 云南彝族档案文献整理出版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合力推动下,云南彝族档案文献整理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整理模式、选题选材、成果形式、支持保障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立足边疆治理的政治高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审视,从宏观维度,应将云南彝族档案文献的整理纳入边疆文化工程考量,使其成为边疆治理的重要手段。中观维度,应对标边疆治理需求谋划选题,推进档案文献数据化建设与数字整理。微观维度,应深入挖掘档案文献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加强宣传交流与人才培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档案文献 整理创新 云南边疆治理
下载PDF
西藏历史档案资源建设数字转型研究
14
作者 杜丽 冯安仪 华林 《档案学刊》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实施推动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数字转型将成为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西藏历史档案资源建设开展数字转型研究,是助力全国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基于...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实施推动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数字转型将成为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西藏历史档案资源建设开展数字转型研究,是助力全国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基于西藏历史档案资源建设数字转型要义,分析转型现状,提出从总体设计出发,创新转型理念和机制,采取分布式数据库建设方式,推动数字资源和数字技术优化升级,以实现西藏历史档案资源建设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历史档案 资源建设 数字转型
原文传递
新时期党的边疆治理方略下边疆档案资源建设
15
作者 冯安仪 华林 丁璇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共2页
2024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做... 2024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 档案资源建设 治理方略 集体学习 决策部署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中全会精神
下载PDF
近年来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史与中国边疆学”之新发展
16
作者 张轲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3-174,共2页
云南大学“西南边壢史与中国边疆学”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发轫,方国瑜、江应樑、尤中等学者共同努力,推进西南边疆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2008年,云南大学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自主增设中国边疆学专业博士点,并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云南大学“西南边壢史与中国边疆学”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发轫,方国瑜、江应樑、尤中等学者共同努力,推进西南边疆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2008年,云南大学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自主增设中国边疆学专业博士点,并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9年又获准设立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即集边政、边务、边界、边疆、边民、边防问题研究为一体的“滇学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学 边疆学 中国 西南 边疆史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博士研究生 2009年
下载PDF
“学术的生命与精神”:百年来云南大学中国史学科发展回眸
17
作者 张轲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国立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说:“夫大学之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学术的生命与精神。”云南大学的中国史学科经历百年峥嵘,“学术的生命与精神”如同血液般灌注其中,培育了基础研究和经世致用兼举并用的优良传统。时逢云南大学百年校... 国立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说:“夫大学之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学术的生命与精神。”云南大学的中国史学科经历百年峥嵘,“学术的生命与精神”如同血液般灌注其中,培育了基础研究和经世致用兼举并用的优良传统。时逢云南大学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回顾和总结学科发展百年历程,以期把握方向,认清前路,走出更辉煌的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校庆 云南大学 百年历程 熊庆来 经世致用 把握方向 生命 回顾和总结
下载PDF
中华民族认同视域下土尔扈特回归档案叙事性开发探究
18
作者 刘菊 华林 杨慧文 《档案学刊》 2025年第1期64-72,共9页
土尔扈特部举族万里东归是中华民族强大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彰显,可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绝佳案例。土尔扈特回归档案作为清代民族团结的历史实证,引用叙事理论对其开发可实现档案价值增值、激发公众情感共鸣、构筑完整社会记忆,... 土尔扈特部举族万里东归是中华民族强大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彰显,可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绝佳案例。土尔扈特回归档案作为清代民族团结的历史实证,引用叙事理论对其开发可实现档案价值增值、激发公众情感共鸣、构筑完整社会记忆,但当前还存在叙事视角与结构单一、叙事空间有限与互动匮乏、叙事形式与媒介滞后等问题。文章根据土尔扈特回归档案开发现状提出转换叙事组织、优化叙事体验、强化叙事传播等路径,以期推动土尔扈特回归档案创新性开发,助力中华民族认同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认同 土尔扈特回归档案 档案叙事 叙事开发
原文传递
基于SWOT分析的县级供销合作社历史档案整理研究——以云南省L县为例
19
作者 孔懿璇 《档案学刊》 2023年第6期48-59,共12页
基层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在长久的历史中创造并保留了一批珍贵的档案资源,这些具有原始性、时代性、地域性的资源在呈现计划经济社会记忆、还原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基层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在长久的历史中创造并保留了一批珍贵的档案资源,这些具有原始性、时代性、地域性的资源在呈现计划经济社会记忆、还原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对L县供销合作社历史档案收集整理现状的调查,以SWOT分析法从优势、问题、机遇、挑战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提炼出技术运用、体系优化、公众引导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销合作社 档案资源 收集整理 SWOT分析法 历史档案
原文传递
浅谈“深入浅出”教学法的运用--以云南大学《边疆云南概览》课程的讲授为中心
20
作者 王振刚 《传播力研究》 2020年第30期137-138,共2页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实现人才培养最关键的一环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深入浅出”教学方法的运用则是其成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笔者所讲授的云南大学素质选修(又称通识选修)课程《...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实现人才培养最关键的一环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深入浅出”教学方法的运用则是其成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笔者所讲授的云南大学素质选修(又称通识选修)课程《边疆云南概览》为例,浅谈了一些“深入浅出”课堂教学法运用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入浅出” 课堂教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