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大学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W巡天曝光时间优化
1
作者 雷磊 李晋达 +2 位作者 吴金泰 蒋思艺 陈丙秋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1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在建的云南大学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Multi-channel Photometric Survey Telescope,Mephisto)预计在2022年开展W巡天(Mephisto-W Survey),将对北半球可观测天区(赤纬δ>-15°,面积约26000平方度)开展多通道多历元测光巡天,为细... 在建的云南大学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Multi-channel Photometric Survey Telescope,Mephisto)预计在2022年开展W巡天(Mephisto-W Survey),将对北半球可观测天区(赤纬δ>-15°,面积约26000平方度)开展多通道多历元测光巡天,为细致描绘银河系结构、深刻理解星系形成和演化理论、精确限制宇宙学模型、深入探究暗物质暗能量本质提供重大契机。基于丽江观测站天文台址监测系统2019全年观测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模拟丽江站一年的台址条件模型,简单估算了在不同曝光时间下,多通道多历元测光巡天一整年对巡天天区的可观测次数与期望极限星等。考虑到多通道多历元测光巡天的科学目标,建议对每个天区单次观测采用曝光2次,每次时长为20 s的曝光模式,在这种曝光模式下,可以实现全年对巡天天区在每组滤波片组合(ugi和vrz)下分别进行约3.8次观测,单次观测r波段极限星等可达22.37等,叠加星等可达23.11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天区巡天 台址条件 极限星等
下载PDF
云南大学数理科学基金发展情况及未来展望
2
作者 邓红英 杨宇 +3 位作者 张林艳 陶乔双 刘长钦 索剑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70-174,共5页
在分析云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数理科学基金近五年的发展状况及今后的发展展望,从云南大学的各学科科学基金和数理科学基金的发展到西部高校基金的发展与中东部高校以及教育部高校和地方高校之间基金发展的差... 在分析云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数理科学基金近五年的发展状况及今后的发展展望,从云南大学的各学科科学基金和数理科学基金的发展到西部高校基金的发展与中东部高校以及教育部高校和地方高校之间基金发展的差距进行比较,从而论述了云南大学数理科学基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及发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数理科学 展望 云南大学 中西部高校
下载PDF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竺立 陈鑫磊 逯美红 《大学物理》 2022年第2期31-37,共7页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力学常量,其测定方法有很多,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的测量方法是单摆法.但实验原理仅研究了单摆摆球的运动,忽略了摆球大小、浮力、摆线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结果不够精确.通过对引起单摆法测定重...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力学常量,其测定方法有很多,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的测量方法是单摆法.但实验原理仅研究了单摆摆球的运动,忽略了摆球大小、浮力、摆线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结果不够精确.通过对引起单摆法测定重力加速度的相关系统误差进行修正,得到相对精确的重力加速度公式和相应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公式.最后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合理地分析和计算,最终得出较为精确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摆 重力加速度 不确定度 修正
下载PDF
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的混合模式
4
作者 周小卫 任杨 戴本忠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8-41,共4页
大学物理是一门理工类本科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许多高校理工类专业都将其设为入门课.但不少同学反映该课程物理概念多、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学习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上好这么一门涉及面广且重要性强的课程,成为了高校物理学教师... 大学物理是一门理工类本科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许多高校理工类专业都将其设为入门课.但不少同学反映该课程物理概念多、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学习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上好这么一门涉及面广且重要性强的课程,成为了高校物理学教师的关注焦点.随着多媒体及信息技术手段的普及,纯粹的课堂教学逐渐暴露出其弊端,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学习要求.而完全推行网络在线授课,其问题也很明显.本论文探讨了如何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进行有机结合,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设计和运营模式,这不同于简单的"1+1=2",而是更加强调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主动性,变被动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动的"探讨与互动"型学习.如此的教学手段,不仅需要教师在"教法"上下功夫,更要考虑学生的"学法".在当前"以人为本",强调创新和素质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要辨识学生客观存在的问题,同时反思自身的短板和思维局限,更多地发挥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作用,消除学生对理论性和抽象性知识的抵触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网络授课 大学物理 混合模式 实时互动
下载PDF
实物演示结合多媒体仿真提升大学物理教学
5
作者 王希萍 周小卫 +3 位作者 刘璎琪 任杨 江楠 戴本忠 《创新教育研究》 2022年第3期432-436,共5页
大学物理是理工类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随着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受课时计划和教学场地限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课堂上“眼见为实”的实验演示往往会让... 大学物理是理工类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随着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受课时计划和教学场地限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课堂上“眼见为实”的实验演示往往会让深奥的物理知识点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多媒体仿真能弥补一些实验因受限而无法开展的不足,可便利地呈现物理现象。将两者有效地珠联璧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物理学习中的晦涩枯燥感,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演示 多媒体仿真 大学物理教学 形象化阐释 兴趣导向
下载PDF
翻转课堂的有效设计促进大学物理教学革新
6
作者 蒋荣 周小卫 +3 位作者 刘璎琪 任杨 江楠 戴本忠 《教育进展》 2022年第3期798-803,共6页
翻转课堂是一种极其灵活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知识的传授过程放到课前进行,把知识的内化转移到课上开展,教师运用这种模式可以节省出大量的课堂时间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大学物理本身内容多、难度大、逻辑性强,如果将翻转课堂与... 翻转课堂是一种极其灵活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知识的传授过程放到课前进行,把知识的内化转移到课上开展,教师运用这种模式可以节省出大量的课堂时间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大学物理本身内容多、难度大、逻辑性强,如果将翻转课堂与大学物理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就可以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地用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本文探讨了大学物理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并且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需对教学设计进一步优化,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物理教学改革 前沿知识引入 主动性拓展
下载PDF
大样本“变脸”活动星系核多频射电巡天观测结果的统计研究
7
作者 吴烨 杨军 孙晓辉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9,共19页
光学波段的“变脸”AGN (changing-look Active Galactic Nucleus, CL AGN)是光谱类型发生变化AGN的统称.近年来,越来越多观测证据表明这类现象与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吸积活动有关.而黑洞吸积率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喷流的增强或者减弱,进而导... 光学波段的“变脸”AGN (changing-look Active Galactic Nucleus, CL AGN)是光谱类型发生变化AGN的统称.近年来,越来越多观测证据表明这类现象与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吸积活动有关.而黑洞吸积率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喷流的增强或者减弱,进而导致射电波段观测性质的变化.在已发表的文献中,收集了74个光学波段证认的“变脸”AGN、90个“变脸”AGN的候选体.基于这个目前最大并且选源方式多样化的非完备样本,探讨了“变脸”AGN在射电波段的观测性质.从澳大利亚平方公里阵先导设备(Australian 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 Pathfinder, ASKAP)和美国甚大阵甚大阵(Very Large Array, VLA)的4大射电巡天观测中,发现了51个“变脸”AGN (含21个候选体)在0.9–3 GHz存在射电波段的对应体,样本的射电探测率约为41%,与一般AGN的射电探测率无显著区别.此外,分析了这些源的射电谱指数,发现在1.4 GHz和3 GHz频段“变脸”AGN相对于一般射电源有较平的射电谱.该统计结果或可解释为“变脸”AGN存在一些较年轻并且在毫角秒尺度上结构致密的射电喷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活动 星系:喷流 星系:赛弗特 星系:统计 射电连续谱:星系
下载PDF
思政元素在大学物理教学体系中的融合与渗透
8
作者 文佳 蒋荣 +3 位作者 刘璎琪 周小卫 江楠 戴本忠 《交叉科学快报》 2022年第3期49-54,共6页
虽然高校课程教学的主要方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但体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课程的关键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是当下高等教育新理念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然而,大部分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知识和... 虽然高校课程教学的主要方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但体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课程的关键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是当下高等教育新理念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然而,大部分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思政理念相对薄弱,因此需要结合专业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培养。《大学物理》作为高校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作为自然科学的代表性课程之一,其知识概念较为客观性及唯物化。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思维及方法论挖掘《大学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国情怀合理地融入课程教学,这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物理教学 人文价值 科学思维 立德树人
下载PDF
M31中天体的光谱观测与研究
9
作者 张湘玮 孙佳蕊 +1 位作者 陈品健 陈丙秋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80,共20页
仙女星系(M31)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大型旋涡星系,与银河系结构相似且质量相当,对M31天体的光谱观测与研究有助于理解银河系以及一般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历史。整理了自20世纪以来天文学家对M31中天体的相关光谱观测与研究成果,共涉及了M31中5... 仙女星系(M31)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大型旋涡星系,与银河系结构相似且质量相当,对M31天体的光谱观测与研究有助于理解银河系以及一般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历史。整理了自20世纪以来天文学家对M31中天体的相关光谱观测与研究成果,共涉及了M31中5000余个发射线天体、2000余个星团、6000余颗恒星、1000余颗新星以及核球和盘上的星族的光谱。恒星光谱观测由早期的以超巨星为主发展到近20年更大样本以及更多类型,其中红巨星被用于研究M31星系盘和晕的性质及子结构。发射线天体通常被应用于M31质量测定、运动学分析和恒星演化的研究。M31星团的研究集中于金属丰度和运动学性质,以及利用视向速度测定M31位力质量。对M31中心星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核区的星族组成和运动学分析,其中运动学研究结果更支持核区的偏心盘模型。最后,介绍了郭守敬望远镜对M31天体的光谱观测与相关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观测 M31(仙女星系) 运动学与动力学 丰度 星族
下载PDF
仿真引力系统的非线性光学实验进展
10
作者 崔峻烽 孟润宇 +3 位作者 董小波 张晓世 李睿晅 白金明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7,共18页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nonlinear Schrodinger equation,NLSE)是多类物理现象所遵守规律的共同数学形式。在光学系统中,NLSE可以描述激光脉冲在介质中传播的时空演化;在天文学中,可以描述引力透镜、波动暗物质纤维等天体和观测现象(所谓薛...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nonlinear Schrodinger equation,NLSE)是多类物理现象所遵守规律的共同数学形式。在光学系统中,NLSE可以描述激光脉冲在介质中传播的时空演化;在天文学中,可以描述引力透镜、波动暗物质纤维等天体和观测现象(所谓薛定谔―泊松方程系统,SPE),甚至可以巧妙地用来类比强引力场现象(所谓爱因斯坦Klein-Gordon系统,EKG)。从仿真原理、光路设计、实验结果、天文诠释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非线性光学仿真实验在天文学领域的应用和进展;并简要展望了未来开展非线性光学实验,仿真各种波动暗物质结构的演化之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系统 波动暗物质 类比引力 实验仿真 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下载PDF
模拟仿真与实物演示的创新性融合应用——以受阻平抛运动为例
11
作者 黄俊源 刘璎琪 +2 位作者 刘子瑞 王郑旺 周小卫 《教育进展》 2024年第4期493-498,共6页
大学物理中的知识概念一直以抽象度高及逻辑强而著称。如何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切关心的问题。采用可视化仿真及实物演示早已被接受为有效的方法,但它们的独立使用许多时候都流于形式,不能引发学生辩证性的思考... 大学物理中的知识概念一直以抽象度高及逻辑强而著称。如何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切关心的问题。采用可视化仿真及实物演示早已被接受为有效的方法,但它们的独立使用许多时候都流于形式,不能引发学生辩证性的思考和对知识点的深入掌握。本研究以简单的平抛运动为例,将其“理想运动”、“实物演示结果”与“模拟仿真”三者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思考潜在的物理问题,有效提升了教学的深度,增强了学生对实际物理过程的认识,为力学中运动案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仿真 实物演示 受阻平抛运动 创新性融合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基于PBL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以“牛顿引力定律的失效”为例
12
作者 王俊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以“牛顿引力定律失效”的教学节段为例,介绍了PBL教学法在本科课程“物理宇宙学”课堂教学中的改革尝试,并分析了该教学法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PBL教学法 生本课堂 教学改革
下载PDF
BL Lac天体CGRaBS J0141-0928的光变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鑫 易庭丰 +3 位作者 杨星 龚云露 张加健 毛李胜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5期401-411,共11页
欧文斯谷射电天文台(Owens Valley Radio Observatory,OVRO)40 m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显示,BL Lac天体CGRaBS J0141-0928在15 GHz射电波段存在剧烈光变。利用LSP(Lomb-Scargle-Periodogram)方法、加权小波Z变换(Weighted Wavelet Z-transfor... 欧文斯谷射电天文台(Owens Valley Radio Observatory,OVRO)40 m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显示,BL Lac天体CGRaBS J0141-0928在15 GHz射电波段存在剧烈光变。利用LSP(Lomb-Scargle-Periodogram)方法、加权小波Z变换(Weighted Wavelet Z-transform,WWZ)方法和Jurkevich方法分析了CGRaBS J0141-0928的光变周期,结果显示该天体具有约为649天的准周期振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置信度为4.4σ,准周期振荡可能由喷流的螺旋运动产生。利用双指数函数拟合其中两个爆发的过程,得到光变时标,进而估算平均多普勒因子为3.8,这表明CGRaBS J0141-0928在射电波段存在显著的聚束效应。利用离散相关函数(Discrete Correlation Function,DCF)方法对射电波段分别与γ射线、光学R波段的光变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光学光变与射电光变有强相关性,且光学光变超前于射电光变(66±4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RaBS J0141-0928 LSP方法 加权小波Z变换方法 JURKEVICH方法 多普勒因子
下载PDF
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及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14
作者 《物理与工程》 2021年第5期86-87,共2页
受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由全国高等学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研究会(以下简称热统研究会)主办、云南大学承办,拟于2020年召开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及学术研讨会,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于2021年8月7日至8... 受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由全国高等学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研究会(以下简称热统研究会)主办、云南大学承办,拟于2020年召开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及学术研讨会,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于2021年8月7日至8月8日在线上召开(腾讯会议ID:366408317;759210601;960938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类 高等学校 教学研究会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会议纪要 云南大学 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InAs/GaSbⅡ类超晶格长波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
15
作者 田亚芳 史衍丽 李方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9-807,共9页
本文系统报道了基于InAs/GaSbⅡ类超晶格(T2SLs)的长波红外探测器的研究进展。从衬底、材料生长以及器件性能角度对比分析了基于GaSb、InAs衬底的各种器件结构的优缺点。分析结果表明,以InAs为衬底、吸收区材料为InAs/InAs1-xSbx、PB1I... 本文系统报道了基于InAs/GaSbⅡ类超晶格(T2SLs)的长波红外探测器的研究进展。从衬底、材料生长以及器件性能角度对比分析了基于GaSb、InAs衬底的各种器件结构的优缺点。分析结果表明,以InAs为衬底、吸收区材料为InAs/InAs1-xSbx、PB1IB2N型的结构为相对优化的器件结构设计,结合ZnS和Ge的多层膜结构设计或者重掺杂缓冲层,同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干法刻蚀工艺,该器件的50%截止波长可达12μm,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可提升到65%以上,暗电流密度降低至1×10^(-5) A/cm^(2)。并归纳总结了InAs/GaSb T2SLs长波红外探测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GaSbⅡ类超晶格 器件结构 暗电流 量子效率 结构优化
下载PDF
短波红外单光子探测器的发展(特邀)
16
作者 史衍丽 李云雪 +9 位作者 白容 刘辰 叶海峰 黄润宇 侯泽鹏 马旭 赵伟林 张家鑫 王伟 付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42,共16页
InP/InGaAs短波红外单光子探测器(SPAD)是目前制备技术较为成熟且获得广泛应用的单光子探测器,通过半导体热电制冷(TEC)即可达到的工作温度(-40℃左右),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方便安装和携带的应用优势;另外,基于常规半导体二极管的芯片... InP/InGaAs短波红外单光子探测器(SPAD)是目前制备技术较为成熟且获得广泛应用的单光子探测器,通过半导体热电制冷(TEC)即可达到的工作温度(-40℃左右),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方便安装和携带的应用优势;另外,基于常规半导体二极管的芯片制造工艺很容易实现大面阵单光子阵列,除了探测信号,还具备三维数字成像功能。国外包括美国、瑞士、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对InP/InGaAs SPAD进行了长期持续的研究,目前已研制出单管的货架产品,性能还在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之中,其单光子探测器阵列呈现了清晰的三维成像效果,正在逐步应用。国内包括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云南大学等对InP/InGaAs SPAD芯片先后进行了器件设计和器件制备研究,目前单管的性能已经达到与国外报道相当的性能。国内单光子探测器阵列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芯片规模和器件性能有待提升。文中对国内外InP/InGaAs短波红外单光子探测器的发展,在设计和研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近10年来的优化改进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高温、高速以及单光子焦平面阵列的发展,并结合新颖的离化工程和新的材料体系发展,分析了未来的短波红外单光子探测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 单光子探测器 INP/INGAAS 高温 高速 单光子焦平面
原文传递
纳米“热点”系统中的梯度热导率
17
作者 吴志鹏 张创 +2 位作者 胡世谦 马登科 杨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52-158,共7页
纳米“热点”系统中的梯度变化热导率,是纳米尺度热传导中的新现象.背后的新机理,为解决纳米器件散热等工程问题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回顾了近期在纳米体系中发现的热传导新现象.然后,重点围绕“热点”梯度热导率,阐述了不同维度体系的梯... 纳米“热点”系统中的梯度变化热导率,是纳米尺度热传导中的新现象.背后的新机理,为解决纳米器件散热等工程问题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回顾了近期在纳米体系中发现的热传导新现象.然后,重点围绕“热点”梯度热导率,阐述了不同维度体系的梯度热导率变化规律.并根据原子振动模式与声子散射的变化,阐释了梯度热导率的物理机制.最后,概述了纳米“热点”的梯度热导率特性给纳米器件散热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并对未来在该方向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子工程 微纳尺度导热 纳米芯片热管理 纳米“热点” 梯度热导率
下载PDF
基于液芯柱透镜测量随浓度变化的液相扩散系数:方法综述
18
作者 王瑞仙 孟伟东 +3 位作者 魏利 孙丽存 李强 普小云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6-368,共13页
液相扩散系数是溶液浓度的函数D(c),通常采用浓度配对法、Boltzmann-Matano(BM)图解法、Hall解析法和多项式数值逼近等方法测量D(c)关联式.文章在综述以上几种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测量D(c)关联式的一种新方法,即BM半解析法.BM... 液相扩散系数是溶液浓度的函数D(c),通常采用浓度配对法、Boltzmann-Matano(BM)图解法、Hall解析法和多项式数值逼近等方法测量D(c)关联式.文章在综述以上几种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测量D(c)关联式的一种新方法,即BM半解析法.BM半解析法基于液芯柱透镜测量扩散过程中溶液浓度的空时分布函数c_(expt)(x,t)s,结合Hall解析法以及BM图解法,能够快速、准确、稳定地测量D(c)关联式.用BM半解析法测量了葡萄糖水溶液在室温下的D(c)关联式,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求解Fick扩散方程,计算了不同D(c)关联式下扩散浓度的空时分布函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浓度分布函数c_(expt)(x,t)s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FDTD计算并比较实验扩散浓度空时分布的方法,为实测D(c)关联式的正确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判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扩散系数 液芯柱透镜 时域有限差分法 Boltzmann-Matano法 D(c)关联式验证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执行框架的低频射电干涉阵列成像管线优化
19
作者 韦耀杰 符杰林 劳保强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12,共14页
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项目是建设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的国际合作项目,其灵敏度和测量速度将比当前所有的射电望远镜都要高出一个数量级.连续谱巡天是SKA的主要观测模式之一,基于连续谱成像建立巡天区域的标准星图,... 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项目是建设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的国际合作项目,其灵敏度和测量速度将比当前所有的射电望远镜都要高出一个数量级.连续谱巡天是SKA的主要观测模式之一,基于连续谱成像建立巡天区域的标准星图,将能为后续天文科学研究奠定重要基础.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全天默奇森宽场阵列拓展巡天(GaLactic and Extragalactic All-sky 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 survey eXtended,GLEAM-X)是2018--2020年利用SKA先导望远镜默奇森宽场阵列(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MWA)二期拓展阵列开展的新的射电连续谱巡天项目,观测期间积累了大量的低频巡天观测数据.海量观测数据的自动化、大批量处理是SKA望远镜项目所面临的的最大挑战和难题之一,基于分布式执行框架的成像管线优化经验将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处理问题.详细介绍了GLEAM-X成像管线并对其进行整合和改进,在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机(China SKA Regional Centre Prototype,CSRC-P)上实现了多条管线并行处理,使用GLEAM-X观测数据验证成像管线系统的部署和测试其正确性.随后为了优化管线提高处理效率,使用数据激活流图形引擎(Data Activated Liu Graph Engine,DALiuGE),将成像管线集成入DALiuGE执行框架中实现了管线的自动化分布式并行处理.通过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表明,基于DALiuGE执行框架进行优化的成像管线相较于传统的并行方式具有更好的性能优势、更灵活的适配性和可扩展性,可支持未来SKA第一阶段试运行期间的大规模连续谱成像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干涉仪 方法:观测 技术:干涉测量 技术:图像处理 射电连续谱:普通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中的准周期振荡现象
20
作者 李根源 王仲翔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80,共12页
近年来,在活动星系核的光变曲线中越来越多的准周期振荡现象被发现并报道,而对此类现象的研究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探索超大质量黑洞物理机制的特殊且有效的手段。首次收集了报道出的准周期振荡事例,并对其分不同波段进行了整理;此外还介绍... 近年来,在活动星系核的光变曲线中越来越多的准周期振荡现象被发现并报道,而对此类现象的研究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探索超大质量黑洞物理机制的特殊且有效的手段。首次收集了报道出的准周期振荡事例,并对其分不同波段进行了整理;此外还介绍了不同波段上显著事例的特点并阐明其相关的物理过程。根据所搜集的事例,讨论了它们的整体特点,其中所探测的周期具有很强的观测选择效应,并且至今高可信度的事例不多。目前考虑的准周期振荡的产生机制都与Lense-Thirring效应或双黑洞系统有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各类大型巡天项目的开展,会有大量的活动星系核准周期振荡现象被发现,这将有助于对该现象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核 多波段 准周期振荡 类星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