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5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1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源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候学系和联大师范学院史地系。目前,学院下设地理、旅游、地理信息测绘、资源环境、教师教育等5个系,建有云南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南亚东南亚分中...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源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候学系和联大师范学院史地系。目前,学院下设地理、旅游、地理信息测绘、资源环境、教师教育等5个系,建有云南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南亚东南亚分中心,以及云南师范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3S”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环境教育研究中心、东南亚南亚研究中心,国土开发与整治、区域经济与人口、水土资源与山地灾害等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 师范学院 旅游产业 “3S”技术 中国科学院 东南亚 西南联大
原文传递
师范类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解读——以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志昕 李琳 +1 位作者 角媛梅 李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0-74,共5页
随着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地理教师专业要求的提升以及我国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推进,师范类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培养势必受此影响而做出改变.因此,构建独具特色的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 随着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地理教师专业要求的提升以及我国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推进,师范类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培养势必受此影响而做出改变.因此,构建独具特色的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为例,通过对其2010和2013两版培养方案中学分、学时及课程设置状况的对比研究,分析地理科学专业(师范)课程体系构建的学术性与教师职业性特色,为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课程体系 学术性 职业性 特色解读
下载PDF
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专业为例对云南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思考
3
作者 阳志兰 李伟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1年第10期41-42,共2页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专业的教育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各高校也正在努力找出病因所在,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也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旅游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一些改进,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该文立足于云南省旅游专业开设...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专业的教育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各高校也正在努力找出病因所在,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也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旅游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一些改进,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该文立足于云南省旅游专业开设的高校,从云南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上来探析问题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专业 课程设置 云南师范大学 市场需求
下载PDF
新建高校校园绿地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以云南师范大学启园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金远亮 王平 +1 位作者 王晶 牛乐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741-6744,共4页
运用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和统计方法,就云南师大呈贡新校区启园绿地植物的种类组成、产地、生长型、适应力、多样性、绿地成本以及造景满意度等做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启园绿地植物种类较多,共57科、89属、132种,但引种的乡土树种种类较... 运用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和统计方法,就云南师大呈贡新校区启园绿地植物的种类组成、产地、生长型、适应力、多样性、绿地成本以及造景满意度等做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启园绿地植物种类较多,共57科、89属、132种,但引种的乡土树种种类较少,仅占18.89%。部分植物适应力较差,长势不良,引种成本较高,而植物景观功能性较差等。今后启园绿化应加强规划,合理配置乔、灌、草等植物,充分应用乡土树种,营造和谐而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植物 群落调查 适应力评价 造景满意度 云南师范大学启园
下载PDF
云南师范大学启园绿地植物资源调查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金远亮 牛乐德 +1 位作者 王平 李华燕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年第6期27-32,共6页
绿化工作是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校园绿地植物有助于优化校园绿地植物引种以及配置。运用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和统计方法,就云南师大启园绿地植物的种类组成、产地、生长型、适应力、多样性、绿地成本以及造景满意度等做了调查... 绿化工作是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校园绿地植物有助于优化校园绿地植物引种以及配置。运用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和统计方法,就云南师大启园绿地植物的种类组成、产地、生长型、适应力、多样性、绿地成本以及造景满意度等做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启园绿地植物种类较多,共57科,89属,132种,但引种的乡土树种种类较少,仅占18.89%。部分植物适应力较差,长势不良,引种成本较高,而植物景观功能性较差等。今后启园绿化应加强规划,合理配置乔、灌、草等植物,充分应用乡土树种,营造和谐而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植物 群落调查 适应力评价 造景满意度 云南师范大学启园
下载PDF
高校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初步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何雪 白晓燕 《环境科学导刊》 2011年第3期30-34,38,共6页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了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校园目前的垃圾排放量、垃圾桶配置情况及垃圾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校园的垃圾分类体系、垃圾分类设施的布局及相关收集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 校园垃圾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管理 云南
下载PDF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亚 朱静虹 代青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第3期51-51,164,共2页
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综合视角对特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文化认同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因素,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对策,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具... 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综合视角对特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文化认同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因素,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对策,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学校文化认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云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加拿大Borders in Globalization Project项目签订合作协议
8
作者 胡志丁 骆华松 《热带地理》 2016年第6期1057-1057,共1页
2016年8月27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与加拿大Borders in Globalization Project项目在云南昆明签订合作协议。本次合作的背景可追溯至2014年云南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政治地理学... 2016年8月27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与加拿大Borders in Globalization Project项目在云南昆明签订合作协议。本次合作的背景可追溯至2014年云南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政治地理学会议。会议期间,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与Victor Konrad教授对建立有关边界、边境地区研究的有效合作达成共识,并直接促成了2016年第二届国际政治地理学会议的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师范大学 政治地理学 遥感科学 地理科学 国际政治 Victor 卡尔顿大学 边境地区 俄罗斯科学 青年教师
下载PDF
校园遥感影像地图的设计与编制——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9
作者 洪亮 饶得凤 杨昆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50-54,共5页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是智慧城市重要数据源,影像地图集已经成为智慧城市数字地图产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校园影像地图是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校园为空间表达对象的地图产品。分析了:校园遥感影像地图总体设计、影像地图编排...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是智慧城市重要数据源,影像地图集已经成为智慧城市数字地图产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校园影像地图是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校园为空间表达对象的地图产品。分析了:校园遥感影像地图总体设计、影像地图编排和构成设计、分幅和比例尺设计、版式设计、内容设计、地图符号和注记的设计和配置等原理和方法;探讨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影像地图矢量数据处理、符号和注记配置等流程;并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设计和编制校园遥感影像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遥感影像地图 地图设计 注记配置
下载PDF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晨飞 李亚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9期256-258,共3页
高校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文章就高校新校区缺乏文化沉淀,文化主体缺环,校园文化活动单一等问题,提出以传承性和创新性统一、地域性和时代性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统一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三原则,结... 高校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文章就高校新校区缺乏文化沉淀,文化主体缺环,校园文化活动单一等问题,提出以传承性和创新性统一、地域性和时代性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统一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三原则,结合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实例,探讨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传承与创新 高校新校区
下载PDF
云南师范大学获批地缘政治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1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2016年11月16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莆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由云南师范大学武友德教授领衔申报的“中缅泰老‘黄金四角’跨流域合作与共生治理体系研究”获批立项。“黄金四角”这一专业术语源自199... 2016年11月16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莆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由云南师范大学武友德教授领衔申报的“中缅泰老‘黄金四角’跨流域合作与共生治理体系研究”获批立项。“黄金四角”这一专业术语源自1993年泰国政府正式提出的“金四角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科基金 云南师范大学 招标项目 政治类 地缘 项目立项 科学规划 治理体系
下载PDF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科考旅游科学内涵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平 杨桂华 王跃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77-80,共5页
21世纪,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或自然遗产地依据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而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对象.科考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品位的生态旅游活动[1],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自然保护... 21世纪,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或自然遗产地依据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而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对象.科考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品位的生态旅游活动[1],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和景观资源类型,能否充分挖掘旅游地的科学文化内涵,满足游客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往往决定着生态旅游开发的成效[2].  …… 展开更多
下载PDF
基于亲景度、竞争态和地理集中指数的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培韬 李庆雷 杨路佳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0-76,共7页
基于2005年-2014年的入境旅游统计资料,运用亲景度、竞争态和地理集中指数分析法对云南省16个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亲景度总体较高,且集中分布于亲景市场;洲内客源市场的竞争态整体表现良好... 基于2005年-2014年的入境旅游统计资料,运用亲景度、竞争态和地理集中指数分析法对云南省16个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亲景度总体较高,且集中分布于亲景市场;洲内客源市场的竞争态整体表现良好,而洲际市场的竞争态不够理想;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的相关性不显著;入境游客的来源分散程度在逐渐增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比较稳定.应运用“一国(地)一策”的理念,发挥与各客源地的地缘、亲缘、神缘、业缘、物缘优势,加强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景度 竞争态 地理集中指数 五缘文化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郭向阳 明庆忠 +3 位作者 吴建丽 杨亚萍 胡莹 王赫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4,共7页
交通是旅游者与旅游资源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对旅游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交通优势度模型,选取1988年、1999年和2011年等3个时间截点的交通与旅游景区数据,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和地理集中度方法对云南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交通是旅游者与旅游资源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对旅游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交通优势度模型,选取1988年、1999年和2011年等3个时间截点的交通与旅游景区数据,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和地理集中度方法对云南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交通发展对云南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影响。结果发现:云南交通优势水平逐步提升,交通发展的重心逐渐向南、向西转移,交通格局也由"单极"向"网状"形态形成;在交通优势度提高的基础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格局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出节点离散型向点轴空间过渡、点轴旅游格局向放射状格局转变,辐射式及多中心网络格局初见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地理集中度指数 旅游空间结构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嘉学 明庆忠 杨世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7,101,共4页
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云南乡村可持续发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乡村生... 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云南乡村可持续发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条件及云南自身实际,本文将云南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乡村初步划分为城市和大型工矿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景区依托型、资源依托型、复合型五种地域模式,从而为乡村生态旅游选址、决策及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方向与培育机制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地域模式 乡村 云南 发展 旅游形式 培育机制 严重 初步研究 不同类型
下载PDF
云南省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时空演变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郭向阳 明庆忠 +2 位作者 穆学青 吴建丽 杨亚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5,共8页
基于云南省73家高等级旅游景区,运用最邻近系数法、地理集中度指数、区位熵等分析方法从不同视角综合分析了云南省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利用高等级景区密度指数及数量演化分别分析了高等级旅游景区的动态演变特征、演变模式和驱动因... 基于云南省73家高等级旅游景区,运用最邻近系数法、地理集中度指数、区位熵等分析方法从不同视角综合分析了云南省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利用高等级景区密度指数及数量演化分别分析了高等级旅游景区的动态演变特征、演变模式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云南省高等级旅游景区整体上呈现均匀且部分集聚分布的态势;高等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和分布密度呈现阶段性递增,分布密度呈现空间不平衡,由低密度的"面状"向中、高密度的"片状""点状""放射状"演化;高等级旅游景区演变模式经历了"散点状"萌发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和"核心-边缘"扩展模式;其驱动因素包括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旅游资源稟赋、政策红利、集聚与扩散效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云南省
下载PDF
基于系统耦合的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58
17
作者 彭邦文 武友德 +2 位作者 曹洪华 李松志 王辉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系统与旅游业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采用熵值赋权法测度了其旅游业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继而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耦合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度量了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明显地... 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系统与旅游业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采用熵值赋权法测度了其旅游业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继而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耦合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度量了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明显地出现了以昆明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3级空间等级扩散,第2圈层呈现"V"字形空间分布;2滇西北、滇中、滇南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要高于其他地区;3从各市(州)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来看,昆明为优质协调,丽江为中级协调,迪庆、西双版纳为初级协调,昭通为轻度失调,其他市(州)为勉强协调和濒临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新型城镇化 耦合度 协调发展度
下载PDF
云南省边境地区州市旅游竞争力差异与整合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郭向阳 明庆忠 +3 位作者 穆学青 娄思元 王娟 吴建丽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7-156,共10页
云南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其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对区域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基础环境竞争力和旅游潜在竞争力三大维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量化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8个边境州市旅游竞争力水... 云南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其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对区域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基础环境竞争力和旅游潜在竞争力三大维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量化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8个边境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层级进行了量化测评。研究表明:(1)云南边境地区8州市旅游发展竞争力层级分为较强旅游竞争力区、一般旅游竞争力区和较弱旅游发展竞争力区三种类型;红河、临沧属于较强旅游竞争力区,西双版纳、德宏、普洱属于一般旅游竞争力区,文山、保山、怒江属于较弱旅游发展竞争力区;(2)在空间布局形态方面,较强旅游竞争力发展州市呈现"分散状"布局,主要集中于滇南地区,其余非较强旅游竞争力区州市呈现"趋同俱乐部现象"空间布局。整体上旅游竞争力水平层级形成了以滇南地区为核心向周边州市等外缘区域发展的"核心—边缘"式空间发展格局;(3)边境各州市旅游资源呈现区块聚焦性,旅游形象和客源市场定位仍存在雷同现象,且边境各州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极化效应明显。为此提出了旅游产品及资源、旅游市场、旅游空间及旅游线路整合和完善旅游管理机制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旅游竞争力 因子分析 整合措施 云南省
下载PDF
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研究——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廖春花 明庆忠 邱膑扬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53,共6页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品结构调整 区域合作 云南 泛珠三角
下载PDF
山地整理与城镇上山的地理学解读——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明庆忠 王嘉学 张文翔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3,共6页
山地占陆地地表面积大,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广泛,因而一直以来人们十分重视山地及山地整理;随着全球性城镇化的发展,山地城镇建设越来越普遍,需要研究的问题日益增多,山地城镇拓展方向是其中之一。文章对云南城镇上山进行了地理学解读:... 山地占陆地地表面积大,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广泛,因而一直以来人们十分重视山地及山地整理;随着全球性城镇化的发展,山地城镇建设越来越普遍,需要研究的问题日益增多,山地城镇拓展方向是其中之一。文章对云南城镇上山进行了地理学解读:山地区地貌特征决定了可资利用的平坦用地少;城镇建设场址选择难度较大;城镇拓展发展方向受限等。同时,认为城镇上山必须是科学地上山:既要考虑山地整理的总体特征,又要考虑山地的基本地学特征;既要考虑山地城镇建设的经济适宜性,又要考虑其土地价格等。城镇上山实质上是山地城镇向山前低缓丘陵和台地等方向拓展,使其组团型发展,构筑独特景观的山地型城镇,促进山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谐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镇 山地整理 拓展方向 地理学解读:城镇上山 科学上山 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