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数字化何以赋能农业经济韧性?——以民族八省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潘海岚 黄秋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2-83,F0003,共13页
为深入探究民族地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在系统梳理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2010—2021年中国民族八省(自治区)数字乡村与农业经济韧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双固定效应、中介效应等模型实证分析了民族地区乡村数... 为深入探究民族地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在系统梳理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2010—2021年中国民族八省(自治区)数字乡村与农业经济韧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双固定效应、中介效应等模型实证分析了民族地区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差异表征。结果表明,各民族地区二者综合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内蒙古、广西、云南等地发展水平较高;乡村数字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信贷支农力度和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经济韧性;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各维度影响程度不同,且该影响存在城镇化水平、地形地貌特征和传统基建水平的异质性。据此,建议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推广农业保险普适性;深度整合“互联网+”与特色农业资源,积极创建农户专业合作社;全面培育乡村发展人才队伍,大力支持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数字乡村 农业经济韧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茶旅融合视域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长效机制研究——以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为例
2
作者 付永丽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96,共6页
对于云南多民族产茶地区而言,茶旅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工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渠道。双江县茶旅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表现在夯实茶旅融合发展... 对于云南多民族产茶地区而言,茶旅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工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渠道。双江县茶旅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表现在夯实茶旅融合发展基础、催生民族文化盛宴、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等方面。而其逻辑机理体现在茶旅融合绽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花、拓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天地、构筑“同心圆”凝聚各民族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方面。但要形成长效机制,需要从坚持以夯实茶旅融合发展基础助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念、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引领奏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乐章、以建设全国茶叶产业中心为目标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双江实践等方面入手,使民族团结之花四季绽放,中华文化认同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旅融合 各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双江县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数字基建与农村家庭经济韧性
3
作者 黄秋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防脱贫家庭返贫,是新时代脱贫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以农村家庭韧性为切入点,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六期面板数据,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家庭经济韧性的双固定效应模型,并进行机制检验与差异分析。结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防脱贫家庭返贫,是新时代脱贫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以农村家庭韧性为切入点,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六期面板数据,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家庭经济韧性的双固定效应模型,并进行机制检验与差异分析。结果发现,数字基建能显著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且能通过提高农村家庭成员综合素质、非农就业水平以及农产品价值三条途径发挥其减贫功效。从家庭差异来看,数字运用综合能力较强的农村家庭能享受更多数字设施福利;从地区差异来看,传统基建水平较高且市场分割程度较大的农村地区,数字基建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推动农村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有一定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新质生产力 农村家庭经济韧性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的中介作用
4
作者 刘燕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9-192,共4页
本文利用2011-2022年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通过深入探究作用机理与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新质生产力与旅游经济韧性均展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新质生产力的提... 本文利用2011-2022年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通过深入探究作用机理与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新质生产力与旅游经济韧性均展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增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来看,新质生产力通过提升区域创新水平,进而间接推动旅游经济韧性的发展。据此,本文从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旅游经济韧性 区域创新 机理探究
下载PDF
以大学生实践之力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5
作者 陈江敏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72-74,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正逐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为乡村振兴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正逐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大学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为乡村振兴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四大具体路径,并对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描述,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文章研究以期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画卷 大学生社会实践 乡村振兴 助力作用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能否缓解劳动力市场“极化”?——基于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段钢 刘贤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7-54,共18页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结构变化带来了深刻影响。基于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非线性调节模型等方法,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缓解作用。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发...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结构变化带来了深刻影响。基于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非线性调节模型等方法,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缓解作用。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中层次技能劳动力就业增长,并抑制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两端分化,从而缓解劳动力市场“极化”;从具体机制来看,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提高劳动力技能互补程度和增强劳动力流动性,来缓解劳动力市场“极化”;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显著缓解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高技能“极化”偏向影响,而且在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市场“极化”的U形作用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但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缓解效果存在性别异质性,其对女性样本的劳动力市场“极化”具有显著双向缓解作用,对男性样本的劳动力市场“极化”的抑制作用则主要表现在高技能偏向方面。因此,应充分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工具和数字平台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应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时代红利,缓解劳动力市场“极化”趋势,这将有助于加快推动我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市场“极化” 技能异质性 劳动力流动
下载PDF
“危”中寻“机”:山地资源赋能山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7
作者 朱斯怡 李晓琪 《南方农机》 2025年第4期30-34,共5页
山地具有地貌多维、生态功能多样、生态过程连续性差、结构较脆弱等特征。随着VUCA时代的迅速推进,山区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山地经济发展问题成为我国关注的热点。为促进山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界定山地经济内涵、归纳山地共性特点... 山地具有地貌多维、生态功能多样、生态过程连续性差、结构较脆弱等特征。随着VUCA时代的迅速推进,山区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山地经济发展问题成为我国关注的热点。为促进山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界定山地经济内涵、归纳山地共性特点、细分山地资源,发现其存在自然制约要素多、外部环境牵制、特色差异发展弱等问题,并针对当前山地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综合开发山地资源、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山地资源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探索绿色资源开发产业化路径,推动山地经济结构优化、特色差异化发展,为山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抓住山地经济发展机遇,激活山地资源潜能,加快实现山地经济结构优化、效率提升,是实现山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有助于实现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共同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资源 山地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影响
8
作者 李娜 熊清源 《绿色财会》 2025年第3期50-54,共5页
为了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存储、智能合约执行和权限管理中的应用模式与优势。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在提升数据一致性、交易效率和审计追溯能力方... 为了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存储、智能合约执行和权限管理中的应用模式与优势。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在提升数据一致性、交易效率和审计追溯能力方面表现突出,但在扩展性与成本控制方面仍需优化。研究结果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企业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廖乐焕 董燕燕 王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34,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选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新质生产力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探究绿色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1)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本省的低碳经济发展,但邻近省...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选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新质生产力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探究绿色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1)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本省的低碳经济发展,但邻近省份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会对本省低碳经济发展产生负向影响。(2)在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本省和邻近省份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邻近省份低碳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小于对本省的直接效应;在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较小。(3)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并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低碳经济发展。(4)新质生产力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门槛效应,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不同的省份,新质生产力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低碳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口岸建设与边境旅游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以云南边境为例
10
作者 潘海岚 黄秋妍 闫伟男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2-114,共13页
边境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窗户,云南作为我国唯一与东南亚三国接壤的省份,边境线长达4 060 km,口岸建设与边境旅游两大产业是否耦合协调对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以云南省八个边境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分析、向... 边境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窗户,云南作为我国唯一与东南亚三国接壤的省份,边境线长达4 060 km,口岸建设与边境旅游两大产业是否耦合协调对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以云南省八个边境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分析、向量自回归、空间自相关和灰色关联度等模型,深入探究2007—2023年云南省口岸建设与边境旅游的时空耦合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云南省口岸建设与边境旅游的综合发展水平大体呈上升态势,二者耦合度、协调度和同步性均有所改善.然而,各边境州(市)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不一,德宏、红河和西双版纳较高,怒江等地较低.同时,影响二者协调度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口岸设施建设、边境旅游市场和口岸出境游规模.据此,提出应因地制宜,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与便利度,充分利用边境地区特色,打造独特多样的边境旅游产品,推动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建设 边境旅游 耦合分析 灰色关联度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工业化: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
11
作者 刘璐 肖伟斌 许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0-86,共17页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脱虚向实”的重要途径。结合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我国省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指数进行测量与对...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脱虚向实”的重要途径。结合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我国省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指数进行测量与对比分析,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该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高,增速较慢;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虽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增速快;东、中、西地区的新型工业化水平差距在逐年缩小。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显著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其对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作用更强,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小且不显著。门槛效应分析表明,在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水平的资源禀赋条件下,数字经济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边际效应递增作用。进一步空间计量分析表明,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与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与本地区相比,这种溢出效应更易发生在相邻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方相比,这种溢出效应则更易发生在地理距离相近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型工业化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
下载PDF
云南省腾冲市山地康养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12
作者 冉昊 《商展经济》 2024年第23期46-49,共4页
本文以云南腾冲的山地康养旅游为例,基于RMP理论,从资源、市场和产品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资源来看,腾冲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医疗康养资源丰富,地区特色突出;从市场角度来看,省内游客集中于省会和附近城市,国际游客来自... 本文以云南腾冲的山地康养旅游为例,基于RMP理论,从资源、市场和产品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资源来看,腾冲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医疗康养资源丰富,地区特色突出;从市场角度来看,省内游客集中于省会和附近城市,国际游客来自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国内游客分布广泛但占比较小;从产品角度来看,山地文化康养产品种类虽然齐全,但差异化程度较低。结合腾冲地区的实际,本文提出开发、利用和保护好腾冲的山地康养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营销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产品多样化创新等建议,以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康养旅游 腾冲市 RMP理论 生态旅游 山地资源
下载PDF
“撕标签”还是“换标签”:印象管理策略对职场女性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卢泼 陈梦婷 刘翠 《现代管理》 2024年第6期1414-1418,共5页
通过社会再范畴和积极区分印象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性别刻板印象对职场女性的影响,前一种是为了淡化与女性的关系,而后一种则是凸显女性的正面特质。基于职业性别而实施的印象管理,是当前社会身份印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却... 通过社会再范畴和积极区分印象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性别刻板印象对职场女性的影响,前一种是为了淡化与女性的关系,而后一种则是凸显女性的正面特质。基于职业性别而实施的印象管理,是当前社会身份印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却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职场女性的视角,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印象管理策略、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反刻板印象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与归纳,探讨不同策略在不同步企业情境下的效果,为更好地挖掘女性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女性群体福利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管理策略 刻板印象 职场女性 反刻板印象
下载PDF
差序式领导与印象管理行为:组织认同和职场排斥的作用
14
作者 卢泼 陈梦婷 王露洁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4期754-759,共6页
本论文探究差序式领导下被区分为“圈内人”与“圈外人”的员工的印象管理行为,以及组织认同和职场排斥在双过程模型中的中介作用。通过相关文献理论推导,领导差别待遇通过组织认同传递给圈内员工,从而积极表现获得性印象管理行为;而圈... 本论文探究差序式领导下被区分为“圈内人”与“圈外人”的员工的印象管理行为,以及组织认同和职场排斥在双过程模型中的中介作用。通过相关文献理论推导,领导差别待遇通过组织认同传递给圈内员工,从而积极表现获得性印象管理行为;而圈外员工则会感受到职场排斥,进而产生防御性印象管理行为,这种排斥感受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本研究有助于管理者正确理解差序式领导功能,掌握差序式领导的尺度,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指导管理者寻找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式领导 印象管理行为 组织认同 职场排斥
下载PDF
云南省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采购策略研究
15
作者 王露洁 卢泼 《现代管理》 2024年第6期1351-1358,共8页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建设现代化制造业产业体系、巩固壮大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国家方面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建设现代化制造业产业体系、巩固壮大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国家方面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云南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推动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本文将从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云南省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采购策略的重要性及其意义。通过对云南省制造业现状的梳理,分析了数字化采购的潜在价值。最后,提出了云南省制造业实施数字化采购策略所面临的障碍及应对措施,为云南省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采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数字化 采购 转型
下载PDF
经管类大学生农村创业前景
16
作者 李鹏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1期222-224,共3页
文章将以学校经管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形式选择及对回到农村基层的初步认知,比较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和其他形式就业的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应用内外因素模型来分析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经管类大... 文章将以学校经管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形式选择及对回到农村基层的初步认知,比较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和其他形式就业的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应用内外因素模型来分析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经管类大学生农村创业提出相应的建议,探索他们创业的路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管类 农村创业 农村基层 创业前景 就业 内外因素 大学生 路径方向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综合测度
17
作者 李瑞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7期77-80,共4页
在审视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链现代化概念本质的基础上,界定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测度西南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及障碍因子。研究表明,西南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综合发展水... 在审视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链现代化概念本质的基础上,界定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测度西南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及障碍因子。研究表明,西南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农业产业园数量、人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制约西南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障碍。据此,应夯实农业基础能力,加强农业创新驱动,实施生态兴农行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障碍因子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何以影响耐心资本
18
作者 杨芳 刘禹轩 +2 位作者 耿礼谦 孙晴晴 张和平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9,共9页
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壮大耐心资本的过程中必将遇到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ESG表现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企业ESG表现所起到的内外部治... 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壮大耐心资本的过程中必将遇到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ESG表现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企业ESG表现所起到的内外部治理效应对于壮大耐心资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耐心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耐心资本的增加,并且地区投机文化能够增强这一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企业ESG表现可以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来促进耐心资本的增加。异质性检验表明,企业ESG表现对耐心资本的正向作用在重污染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耐心资本 内部控制 信息不对称 投机文化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研究——以RCEP成员国为例
19
作者 刘璐 杨贝贝 胡列曲 《中国商论》 2025年第3期119-123,共5页
近年来,金融发展极大地缓解了跨境电商在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和企业融资等领域的困境。本文构建了跨境电商和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2022年RCEP成员国的跨境电商和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深刻剖析了金融发展对... 近年来,金融发展极大地缓解了跨境电商在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和企业融资等领域的困境。本文构建了跨境电商和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2022年RCEP成员国的跨境电商和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深刻剖析了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路径,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RCEP成员国金融发展水平和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贸易便利化、人口和高等教育入学率能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汇率的影响不显著,贸易成本则会抑制其发展。其中,发达国家应注重贸易便利化水平、人口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对跨境电商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应注重金融发展和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促进作用。此外,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跨境电商 技术进步 RCEP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三有”协同视角下的城市碳排放多元监管机制
20
作者 王奕雪 王松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31,共1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相关决策为综合型碳减排环境规制的有效施行指明了方向。地方政府、碳排放企业及公众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理论计算及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不论三方初始合作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相关决策为综合型碳减排环境规制的有效施行指明了方向。地方政府、碳排放企业及公众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理论计算及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不论三方初始合作意愿如何,一旦满足相关奖惩约束条件,政企终能协同。低碳城市试点的碳减排实证效果及其中的政府干预、市场手段和公众参与三者对碳减排的影响机理证实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能协同降碳,而公众在政府有效监督时会选择退居二线。“三有”协同的城市碳排放监管机制能够将传统“督企”转变为“督企”与“督政”并重,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碳减排。而构建“三有”协同赋能的城市碳排放多元监管机制,就是要做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奖惩并重;就是要实现有为政府和有序社会的协同,构成多元监管主体;就是要让有为政府服务于有效市场和有序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 有序社会 碳排放多元监管 演化博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