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辨治痛风的特色和理论探析
1
作者 肖妮沁 郗域江 +4 位作者 沈嘉艳 杨小又 李兆福 彭江云 谢招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脉”,据此提出了健脾渗湿和清热通络的治法,并创立了健脾渗湿方和清热通络方分别用于痛风非急性期和急性期的治疗。流派第三、四代传承人彭江云教授和李兆福教授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以“清热通络-健脾渗湿”序贯疗法为主治疗痛风的辨治体系,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该文从理论层面对流派的辨治思路及理论依据进行阐述,以期为痛风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 痛风 清热通络 健脾渗湿 序贯疗法
原文传递
云南省103例皮肤科医生对生物制剂认知及应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2
作者 赵悦 张洪卫 +3 位作者 廖承成 和增萍 杨洋 杨月皎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1期5-10,共6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皮肤科医生关于生物制剂的认知及应用等情况。方法在2022年4月~2022年6月制订并向云南省皮肤科医生发放电子问卷进行匿名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3份,结果显示医生对生物制剂的知晓率为99.03%,使用率为72.82%,患者使用... 目的了解云南省皮肤科医生关于生物制剂的认知及应用等情况。方法在2022年4月~2022年6月制订并向云南省皮肤科医生发放电子问卷进行匿名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3份,结果显示医生对生物制剂的知晓率为99.03%,使用率为72.82%,患者使用后的显效率为98.67%,并存在医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及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容易忽视患者的健康及经济等需求、医疗机构及社会政策的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仍需加强、未来还需大样本多中心的流行病学研究等情况。结论云南省皮肤科医生对生物制剂的认知及应用已有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不足,未来还需制定全面的行业和地区标准,规范皮肤科医生的专科培训,努力使生物制剂朝精准医疗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皮肤科医生 生物制剂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石淋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曙辉 林煦垚 +2 位作者 张明强 周也 袁卓珺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2期76-78,共3页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范畴,是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通过对泌尿系结石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和临床经验对中医药治疗泌尿...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范畴,是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通过对泌尿系结石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和临床经验对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近况进行阐述,初步探讨了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优、劣势及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中医药治疗 石淋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研究概况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爽 张志娇 +4 位作者 齐继鹏 谭君亚 胡冰涛 李钰春 吴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5期75-78,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风湿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病机复杂,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和血管炎,有临床研究表明不同阶段的类风湿关节炎有着不同程度的微血管损害,从而导致血管炎的发生。甲襞微循环检测可用于观察微循环的变化情况,甲襞微...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风湿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病机复杂,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和血管炎,有临床研究表明不同阶段的类风湿关节炎有着不同程度的微血管损害,从而导致血管炎的发生。甲襞微循环检测可用于观察微循环的变化情况,甲襞微循环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血管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早期积极关注微血管病变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治及预后有很大的帮助。目前西医可不同程度的改善滑膜炎和血管炎,使疾病得到控制和治疗,但长期用药产生的副作用有时让患者难以接受。近年来,中医药作为独具特色的治疗方式,亦被广泛地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可多途径、多环节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 甲襞微循环 影响
下载PDF
中医药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经验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巫佳 王瑞雪 +1 位作者 孙云 李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13期76-77,共2页
文章介绍李艺主任医师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李艺主任医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对中医理论的认识,辨证论治,以肝、脾、肾三脏入手,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增加远期疗效。
关键词 中医药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类更年期综合征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丹 黄虹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9期76-80,共5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目前困扰老年及体弱带状疱疹患者的难治疾病;该病常造成阵发的针刺样疼痛,缠绵难愈,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对中医药的深入挖掘,证实了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着良好的疗效,笔者归纳了各个医家对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目前困扰老年及体弱带状疱疹患者的难治疾病;该病常造成阵发的针刺样疼痛,缠绵难愈,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对中医药的深入挖掘,证实了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着良好的疗效,笔者归纳了各个医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因病机的阐释,并总结了此病的各种中医药治疗手段,如:中药内服及外治、火针、刺络拔罐、穴位埋线等。初步分析了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 中医药治疗 蛇串疮
下载PDF
云南地区精液不液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调查
7
作者 马栋 覃鹏 +2 位作者 鲁晓玲 钟晓君 袁卓珺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本研究对300例精液不液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云南省中医医院男科/生殖医学科诊治的300例精液不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整群抽样法探索其体质分布规律。结果所调查患者... 目的本研究对300例精液不液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云南省中医医院男科/生殖医学科诊治的300例精液不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整群抽样法探索其体质分布规律。结果所调查患者中,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依次为平和质(59.33%)、湿热质(32.33%)、阴虚质(24.67%)、血瘀质(23.67%),且与民族、精索静脉曲张及前列腺炎患病情况相关。结论精液不液化患者最多的体质是平和质,在偏颇体质中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最为常见,同时受民族、精索静脉曲张及前列腺炎患病情况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不液化 辨体论治 中医体质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用药的规律研究
8
作者 黄登霞 张春和 +3 位作者 温瞿华 肖子浩 段海萍 杨毅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6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医学文献数据库四大数据库内,建库以来至2021年8月期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内服方剂相关的中医文献。结果:共筛选到方...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医学文献数据库四大数据库内,建库以来至2021年8月期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内服方剂相关的中医文献。结果:共筛选到方剂139首,涉及药物244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当归、甘草、红花、川芎、延胡索、白芍、柴胡、黄芪、桃仁、赤芍等;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然后依次为心、脾、肺、胃经等;常用药对有“甘草、当归”“延胡索、当归”“红花、甘草”“红花、桃仁”“红花、当归”等;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提取出2种不同的核心组合各6组,共12组,并挖掘出潜在新方4首。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药
下载PDF
男科疾病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黄登霞 张春和 +2 位作者 肖子浩 温瞿华 杨毅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3期44-50,共7页
中医外治法因其操作简单,副作用小,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文章归纳分析了近些年中医外治法相关文献,简述了针灸、脐敷法、坐浴法、熏洗法等外治疗法在治疗阳痿、早泄、前列腺炎等男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男科疾病 中医外治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云南省58所医院中医医疗技术相关医院感染现况问卷调查 被引量:9
10
作者 沈晓颖 董琼芬 +7 位作者 董有康 杨绍丽 柏小月 高树英 唐滇蜀 王疆辉 郤丽萍 杨海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667-3670,共4页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技术相关医院感染现况开展调查,为该省相关医院感染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参与医院2019年中医医疗技术开展和相关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全省共58所中医医疗机构参与...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技术相关医院感染现况开展调查,为该省相关医院感染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参与医院2019年中医医疗技术开展和相关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全省共58所中医医疗机构参与本次调查,全部医院均开展了针刺类、拔罐类、灸类和推拿类技术。2019年累计开展中医医疗技术28090768例次,发生相关医院感染171例次,感染例次率为0.61/10万次,其中感染例次率最高的为刮痧类(22.20/10万次),不同类别中医医疗技术相关医院感染例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张床位医院中医医疗技术相关医院感染例次率高于其他分组(1.37/10万次),不同规模医院相关医院感染例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医院感染部位排行前三位分别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结论本次调查围绕中医医疗技术相关医院感染开展,为中医医院感染防控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疗技术 医院感染 监测
原文传递
勃起功能障碍(阳痿)中医治法研究现况 被引量:3
11
作者 温瞿华 赵凡 +4 位作者 杨荣超 敖永衡 杨毅坚 黄文杰 张春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738-1743,共6页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又称为“阳痿”,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指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虽勃起但勃起不坚,或勃起不能维持,以致不能完成性交全过程的一种病症[1]。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又称为“阳痿”,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指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虽勃起但勃起不坚,或勃起不能维持,以致不能完成性交全过程的一种病症[1]。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人群中ED流行率为41.6%,40~70岁成年男性人群ED流行率为47.4%[2];而另一项报道表明中国ED患者中伴焦虑或抑郁的分别占79􀆰82%和79.56%[3]。可见,ED对男性身心健康带来明显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阳痿 中医治法 综述
下载PDF
少弱精子不育症患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庆睿 姚文亮 +7 位作者 林煦垚 李晨曦 王明凯 周丽 叶濮乐 吴林 李华 秦国政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2期1739-1742,共4页
目的分析少弱精子不育症患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全部数据由两个横断面数据组成,统计数据中人口学、病史、中医证候诊断等30余种指标并进行整理汇总,运用SPSS20.0 for windows对数据... 目的分析少弱精子不育症患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全部数据由两个横断面数据组成,统计数据中人口学、病史、中医证候诊断等30余种指标并进行整理汇总,运用SPSS20.0 for windows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构成比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所有少弱精子不育症患者中,年龄平均值为32.8岁,出现最多的六个症状为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盗汗、早泄、阴囊潮湿、失眠多梦;证型分布上,以肾阳虚衰证与肾阴不足证的患者最多,复合型证候中占比最多的为肾阴阳两虚证。结论少弱精子不育症患者中医证候以肾虚证为主,肾阳亏虚与肾阴不足可影响肾的功能进而引起不育,中医以肾为核心的生殖生理理论对于指导不育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子不育症 中医证候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医体质与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迪 刘弘毅 +1 位作者 陈岳祺 柳尧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9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桥本氏甲状腺炎(HT)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确诊桥本氏甲状腺炎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61例和健康对照组160例,采用调查表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和一般资料,HT患者抽取静脉血行甲功检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桥本氏甲状腺炎(HT)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确诊桥本氏甲状腺炎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61例和健康对照组160例,采用调查表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和一般资料,HT患者抽取静脉血行甲功检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和体质HT患者FT3、FT4高于偏颇体质者,TSH、TPOAb和TGAb低于偏颇体质者(均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T的发生与性别、职业、吸烟、常食用海产品和体质类型存在相关性,女性、不稳定职业、吸烟、常食用海产品和偏颇体质发生HT风险高。结论 HT的发病与性别、职业、吸烟、常食用海产品和体质类型有关,体质因素在HT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发病因素 中医体质
下载PDF
402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回顾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许飞 唐超炫 +5 位作者 周文强 肖勇洪 熊光轶 吴晶金 张玲 彭江云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028例RA住院病例,对其证候总体分布,不同病程、年龄段的中医证候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RA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情况为:风寒湿痹证(52.6%),风湿热痹证(16.0%),寒...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028例RA住院病例,对其证候总体分布,不同病程、年龄段的中医证候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RA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情况为:风寒湿痹证(52.6%),风湿热痹证(16.0%),寒热错杂证(14.9%),肝肾亏虚证(9.1%),气血亏虚证(4.7%),痰瘀痹阻证(2.2%),肾虚寒凝证(0.4%),气阴两虚证(0.1%);(2)RA患者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候分布均以风寒湿痹为主要证候,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虚证呈升高趋势;(3)RA患者不同病程中医证候分布为:活动期患者以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寒热错杂证居多,病程日久易出现肝肾亏虚证、气血亏虚证、痰瘀痹阻证、肾虚寒凝证、气阴两虚证。结论风寒湿痹证为云南地区RA住院患者最常见证候,在云南地区针对该证候开展中医药防治RA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证候 回顾性研究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体质及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白强民 张春和 +5 位作者 秦华萍 薛韵 郭付祥 王定国 黄子彦 李焱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体质及证候学规律。方法选定本院男科门诊及住院部中680例患有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年龄分布在45~70岁之间,对每位患者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及症状评分,对诊断伴有前列腺炎的患者均纳为调查对象...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体质及证候学规律。方法选定本院男科门诊及住院部中680例患有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年龄分布在45~70岁之间,对每位患者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及症状评分,对诊断伴有前列腺炎的患者均纳为调查对象,并进行中医证候学及体质问卷调查。全部结束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对调查对象的证候分布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382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以实性体质居多,其中血瘀质最多(47.12%);中医证型以肾虚夹杂血瘀最常见271例(70.94%)。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瘀血体质较多,单纯证型较少,虚实夹杂较多,以肾虚血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 体质 证候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古籍中内服法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卓珺 高朗 +1 位作者 叶濮乐 覃鹏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5期120-12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历代古籍中关于内服法治疗男性不育症方剂的整理、分析,挖掘其中药物的潜在关联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所查阅到的历代中医古籍中关于内服法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方剂建立数据库,统计其中所包含药物的分类、功效、... 目的通过对历代古籍中关于内服法治疗男性不育症方剂的整理、分析,挖掘其中药物的潜在关联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所查阅到的历代中医古籍中关于内服法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方剂建立数据库,统计其中所包含药物的分类、功效、性、味、归经等数据,运用Excel 2007、SPSS 22.0、Weka 3.8、Cytoscape 3.6.1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总共筛选出中医古籍67本,收录方剂149首,涉及中药304味。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有枸杞子、熟地黄、茯苓、菟丝子、当归、山药、人参、五味子、山茱萸、杜仲等;大多药物为补虚药,性属温,且归肾、肝、脾经药物居多。常用药对菟丝子—枸杞子、山药—熟地黄、山药—茯苓、五味子—菟丝子、人参—熟地黄、人参—茯苓等,单独药对以滋补肝肾为主。结论中医药对于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承,所筛选出的方剂大多具有滋补肝肾之作用,可为当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中医 数据挖掘 中药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医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春瑜 陈艳林 +5 位作者 付庭娜 罗颖 陈昱昊 陈洪美 陈敏霞 唐繁欣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第10期72-75,共4页
类风湿关节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表现为关节肿痛、畸形,严重者导致功能丧失,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心理健康、家庭经济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中医学有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认识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各代医家对... 类风湿关节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表现为关节肿痛、畸形,严重者导致功能丧失,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心理健康、家庭经济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中医学有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认识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各代医家对本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证明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独具特色,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中医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体质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春瑜 陈艳林 +5 位作者 付庭娜 罗颖 陈昱昊 陈洪美 陈敏霞 唐繁欣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第7期67-70,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家庭经济等造成巨大影响。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因素、病机转化、辨证论治等的认识悠久且深刻。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几年关...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家庭经济等造成巨大影响。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因素、病机转化、辨证论治等的认识悠久且深刻。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几年关于类风湿关节炎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研究不断增多。现将类风湿关节炎与中医体质之间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辨治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中医体质 风湿病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兴 周青 +3 位作者 李钦 曲源 叶芳 温伟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对艾滋病证候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了解艾滋病常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从知网、维普文献数据库筛选收集1999年1月—2018年12月有关艾滋病证候的文献、期刊,采用excel建立艾滋病的证候、症状文献数据库,并对证候、症状的频次、频... 目的对艾滋病证候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了解艾滋病常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从知网、维普文献数据库筛选收集1999年1月—2018年12月有关艾滋病证候的文献、期刊,采用excel建立艾滋病的证候、症状文献数据库,并对证候、症状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7篇,艾滋病证候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肺脾气虚、气虚血瘀、热毒内蕴、肝肾阴虚、脾气虚弱、湿热内蕴等。症状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乏力、纳差、咳嗽、头晕、头痛、气短、心悸、自汗、失眠、咯痰、发热、腰痛、易感冒、畏寒、盗汗、胸闷、腰膝酸软、健忘、脘腹胀、烦躁易怒、神疲、皮肤瘙痒、消瘦、恶心等。结论艾滋病证候复杂多样,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常见证候以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肺脾气虚、气虚血瘀为主;症状以乏力、纳差、咳嗽、头晕、头痛、气短、心悸、自汗出现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文献研究 症状、证候分布
下载PDF
名中医诊治冠心病的方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恩德 李晓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7期89-92,共4页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名中医诊治冠心病的方药规律,为更好地继承名中医学术经验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经过重点论述名中医诊治冠心病的方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来源、软件、工具选择,数据挖掘方法的选择等问题,并总结名...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名中医诊治冠心病的方药规律,为更好地继承名中医学术经验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经过重点论述名中医诊治冠心病的方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来源、软件、工具选择,数据挖掘方法的选择等问题,并总结名中医在治疗冠心病时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发现冠心病多以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瘀阻络为主要病机,常治以益气活血,活血化瘀,并多以活血药、化痰药、补虚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名中医 冠心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